第五节 效 益 原 理
一、效益的概念
效益、效果和效率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所谓效果是指人们或组织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手段、方式而产生的结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例如,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质量合格,但它不符合社会需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里,最后甚至会变成废弃物资。这些产品是不具有效益的。所以,只有那些为社会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
所谓效率指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这个比率是一个经常用来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准。例如,要衡量企业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考察企业投入的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因素与所获得的利润之间的比率。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消耗的物资、能量等因素越少,而产生的效果越大,就意味着效率越高;反之,如果消耗的物资、能量等因素越多,而产生的效果越小,就意味着效率越低。
而效益是指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是效果和利益的总称。通常又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效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而讲求社会效益又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较社会效益直接、显见;经济效益可以运用若干个经济指标来计算和考核,而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必须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核。管理应把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一般而言,企业组织所开展的诸多管理活动就是为取得经济效益而服务的,企业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是企业出于积累资金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当有的企业从局部考虑问题,或者采取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获得经济效益时,二者就会产生矛盾,管理的作用就在于要消除这种矛盾,力求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虽然效率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实践中,效益与效率并不一定是一致的。例如,企业花费巨额投资增添技术设备来提高生产率,如果实际结果使单位产品生产的物化劳动消耗的增量超过了活劳动的减量,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就会出现效率提高而效益降低的现象。
二、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
影响组织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资源消耗和占用的合理性等。从管理的这一具体因素来看,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高效益。有效地发挥管理功能,能够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带来企业的高效益。反之,落后的管理就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降低企业活动的效率,影响企业的效益。向管理要效益,使管理出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效益原理体现的原则如下。
① 价值原则。效益的核心就是价值,要通过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对人、对组织、对社会有价值的追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② 投入产出原则。效益是一个对比概念,通过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的途径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③ 边际分析原则。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对投入产出微小增量的比较分析来考察实际效益的大小,以做出科学决策。
三、管理活动遵循效益原理的基本途径
所有的管理都是致力于提高效益,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效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益的提高,涉及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环境和管理措施等,这些因素对管理效益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像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能够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并对管理效益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因此,遵循效益原理,就要求管理者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由于自然资源的短缺与自然环境的恶化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因此,组织管理者在提高效益的过程中,必须确立可持续性的发展观。
将可持续发展与效益原理结合起来,就是要兼顾需要与可能,在讲究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既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又要注重对社会的效用性和天人合一的和谐性。对那些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污染周围环境的企业,或以次充好、质量掺假而高价出售产品的企业,社会必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和教育的手段给予严厉的制裁,创造出一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力的激励环境,使各组织能够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间接效益和直接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把过程与结果、动机与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
2.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作为管理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力求有效。管理的有效性,应是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统一。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要确立有效管理的评价体系。
一是在评价标准上要注意直接的成果和价值的实现。从组织获取的产值、利润等方面看组织目标实现的状况,以考察组织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方面所获得的效果和效益。而价值的实现则是比对直接成果的追求体现出更高水平的管理,是一种深层次的管理,像组织文化、经营哲学、组织形象的塑造、开发并向市场推出民众欢迎的产品、服务特色等,就是价值意义上的管理追求。
二是在评价内容上应以工作绩效为主,以贡献为主,并分清主客观条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具体来讲,对管理者的评价主要结合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考察;对管理集体的评价,要考察其管理上的服务态度与质量,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性等。
三是在评价方法上应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不同的主体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所以效益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一般来说,评价主体可以是管理者(机构)本身,可以是上级主管或职工群众,可以是有相互工作往来、服务关系的其他管理者或管理部门,还可以由市场和专家来评价等。只有综合这些不同评价主体的结果,并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就其评价的特点来说:领导评价,一般具有权威性;群众评价,一般比较公正、客观;市场评价,一般以经济效益为主。
3.处理好局部效益和全局效益的关系
局部效益和全局效益是统一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因此,当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发生冲突时,管理者必须把全局效益放在首位,做到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
首先应该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因为整体优化是决策的关键步骤。它要求经过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提出各种不同方案、途径和办法,然后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符合整体优化原则要求的方案,作出科学的决策。无论在哪一类组织中,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考虑两个以上的方案,并将远期和近期、直接和间接的效果进行整体分析比较,因事、因时、因地制宜作出整体而科学的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案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进而考虑各种方案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条件,选择最优方案。在选择整体优化方案之后,有时还要进行局部试验,成功之后进行全面推广,实行由点到面的工作方法。
其次,遵循要素有效性原则。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都离不开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它是由这些互为作用的要素组合而成。为取得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管理者必须充分激发每个要素的作用。这一原则要求管理者用科学手段来处理系统内的矛盾,以便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用、息(信息)尽其流。在现代管理中,人是管理要素中的主宰,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系统内各要素各尽所能,为组织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管理者要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一方面,不仅要“正确地做事”,更为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事”。这是因为效益与组织的目标方向紧密相联:如果目标方向正确,工作效率越高,获得的效益越大;如果目标方向完全错误,工作效率越高,反而效益会出现负值。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正确的目标方向,搞好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此前提下讲究工作的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组织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如企业管理者不能只满足眼前的经济效益水平,而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地推行新产品,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去迎接市场的挑战。只有不断地积极地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人才开发,才能保证企业有长期稳定的较高的经济效益。
【案例分析一】文化病变——人性与责任
X公司是国内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A从工人干起,一步步地成为了当家人。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并于1997年年底成功上市。
在A总的引领下,公司的文化不乏一些闪光的亮点。
重视人才——从1994年开始,公司每年都招收大量的高学历新员工,给予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很快聚集了大量名校毕业生,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公司也因此营造了一种尊重人才的氛围。
唯才是举——每年年底,中层干部开始一年一度的干部竞争上岗,干部岗位完全开放。竞岗者必须要交书面的“竞争上岗报告”,通过后,还要经过答辩。每一年都有干部落马,都有新人、能人上岗。因此,公司造成了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
但是,A总个人价值观上的一些致命缺陷,也导致了公司内部不良文化的滋生和蔓延,使得X公司在一种畸形的氛围中逐渐走入了歧途。
一、缺乏人情味
A总比较独断专权。在公司内部,严厉打击异己以及不太驯服的员工和干部。不论你以前有多大贡献,一旦冒犯“天威”,你是一定要下来的。曾经有一位技术部的经理,只因说了句不太恰当的闲话,就被处罚,写悔过书,三十七八岁的男子汉,在保卫处,痛哭流涕地检讨自己“我罪该万死……”。即使这样,部门经理还是被撤掉了,并且以后永远不得翻身。
二、等级制度森严、压抑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A总搞一言堂,上行下效。公司内小报告盛行。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允许与辞职人员来往。有一位同志,与从X公司辞职的朋友一起到海边游泳,被人看到并报告了A总,该同志的工资被降了下来,几年里,一直不给他涨工资。X公司的工资水平在他们所在的城市是第一位的,没人愿意丢掉饭碗。所以,大家说话办事都极其小心。一谈到什么敏感话题,一些年长的员工就神秘兮兮地说“莫谈国事,莫谈国事……”。于是,大家都很知趣地闭上嘴巴。
三、过度追究责任、矫枉过正,导致扯皮推诿
这一点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质检部门体现得尤为突出。公司的质量标准是这样的:技术部门出检验方法、标准,生产部门按设计生产,质检部门照技术部的标准检验。一般来讲,一旦产品出问题,先找质检部门,质检部门说,“我们检验的时候没问题,这是质量不稳定,应该找技术部门”,或者说,“我们是按标准检验,是不是技术部的标准有问题?”技术部更聪明,把检验标准提高、再提高,一直到完美无缺的地步。生产部门做不出那么高水平的产品,但质检部门按照完美无缺的标准检验,于是产品就开始在车间里积压,生产线中止,但三个部门各不相让。时间耽搁长了,销售部开始着急——因为延迟交货是要罚款和丢失客户的。
资料来源:吴维库,李钢.一个上市公司的文化病变.企业管理,2002(12):40.
思考
1.结合该案例谈谈你对“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这句话的看法。
2.结合该案例谈谈你对管理的责任原理的看法。
【案例分析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2008年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实体经济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因此,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之为次级按揭贷款。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方面,通常要支付更高的利率,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以控制金融机构在次级按揭贷款上的还款风险。但是,由于美国过去7、8年以来新贷款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由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这种常规措施并没有得到普遍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大幅度增加,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转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众多的金融机构为了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证券化规模的膨胀,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时间的规模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或下降。因为,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是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是还存在其他的负债,因此,还不起房贷或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他们可以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这样不仅不会亏损,而且还可以获得盈利。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放款机构把房子收回来再卖,就很难实现,或是房子很难卖出,或是因房价卖的过低而导致亏损。如果这类事情频繁地、集中地或大规模地发生,危机就出现了。
关于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存在不同的看法,如: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力;美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错误;贪婪成性的金融机构的过度投资;美国整个金融业的腐败和共谋行为;美国庞大金融机构的高度官僚化;美国人长期形成的低储蓄和高消费习惯走到了极限;国际经济的不平衡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美国发动战争又久拖不决带来的巨额支出;货币金融市场国有的不稳定性;美国式资本主义的痼疾使然;以及美国对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与分工格局的维护,等等。
但是,其爆发原因也有许多共识。一般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苗头开始于2006年年底,但其从苗头出现,问题累积到危机确认,特别是到贝尔斯登、美林证券、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对外宣布数以百亿计美元的次贷危机损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此次次贷危机的涉及面非常广,产生、扩展的原因极为复杂,但主要原因有这样三个方面。
(1)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
次贷危机作为金融问题,它的形成是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紧密关联的。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住房贷款利率也同期下降。这一阶段住房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成为推动美国房产几年的持续繁荣的主要因素。因为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负担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推动或支撑了房产市场的多年繁荣。
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破灭。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6年8月,联邦基准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购买房屋的借贷成本,因而产生了抑制房产需求和降温房产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的下跌,以及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一段时期内,情绪乐观、持续积极。
进入21世纪,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在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了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其投资市场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许多房贷机构降低或进一步降低贷款条件,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加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品的投资,且投资的金额巨大,这就使得危机发生后,其影响波及全球的金融系统,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3)金融监管缺失,许多银行,特别是许多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不当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较为普遍。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以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或无意地降低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大。在这一时期,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首付额度是20%,这一时期却一度降到了零。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次级按揭贷款,“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贷款,和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而大量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银行和金融机构有意或无意的违规操作或不当操作的广泛出现,以及评级市场的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的较为严重的存在,又都是与金融监管的缺失,主要是美国的金融监管缺失紧密相关的。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的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不能够及时有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严重信用危机。要消除这场危机,必然需要较长的时间。
思考
1.结合管理学的原理分析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金融监管当局、银行和金融机构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