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冰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任何运动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均有可能引起身体损伤,冰雪运动也不例外。虽然目前缺少对较大基数的普通冰雪运动参与者的损伤跟踪调查统计,但对冰雪运动员的一些损伤调查研究可以作为普通冰雪运动爱好者和参与者的参考。冰雪运动项目大多数属于技能型竞速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常出现损伤事故。运动损伤的高发率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直接影响到冰雪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优异成绩的创造。另外运动损伤还会从心理上影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甚至于影响运动员对该项目的运动兴趣,这对冰雪项目的训练和比赛造成很大的威胁,阻碍了冰雪项目的长远发展。
目前,冰雪项目运动员的伤病问题已成为困扰运动训练和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冰雪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及致病原因进行探究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索、预防、治疗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以最大限度减少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危害,为冰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冰雪运动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特征
冰雪运动在运动训练和比赛时,除冰壶运动外,均具有较高比率的运动损伤发生率。
冰雪运动中冰球运动发生运动损伤的频率最高。冰球运动是一项强度大、速度快、难度高并且身体接触频繁的高对抗性冰雪运动,它对运动员的全身肌肉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的要求都非常高,冰球运动员若基本技术不够扎实,身体素质不够完备,在完成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或身体发生碰撞时,就有可能发生运动损伤。在高速移动中进行对抗性拼抢时经常出现运动员违反规则,非合理冲撞、或将运动员挤压在板墙上,或用球杆碰撞、或被摔撞在冰上、绊、勾等情况而受伤,其中以摔伤、撞伤为主。有调查显示,该项目的专业运动员损伤主要集中在腰、膝、踝等部位;损伤原因多见于疲劳、带伤训练、意外伤、身体局部负担过重等,这与冰球运动的技术动作特点有关。运动员长期反复在肘关节屈曲状态下用力挥拍击球,易患肱骨外上髁炎。滑行中经常受到阻截而压步转弯滑行、急停使脊柱屈伸与旋转的动作特别多,腰部负担过重,受伤机会增多。同时,在滑行中追球转向或急停转身以及其他运动员的侧向撞击,使膝关节过度收展与旋转、扭转可能导致内外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半月板或髌骨的损伤。踝关节扭伤多因滑行中下肢力量分配不均使身体失去重心而导致。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运动较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主要也与项目特点有关。速度滑冰运动要求运动员通过有规律的移动身体重心、蹬冰、收腿、支撑体重,以最快速度完成滑跑规定的距离,它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较强的耐力、速度和较高的平衡能力。根据这项运动的技术特点,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要求腰部屈曲前倾,上体前屈至水平位置,主要由腰部来保持身体平衡,髋关节深屈,膝关节在90°~110°范围内扭转和屈伸位发力,踝在穿戴冰刀的情况下,小腿前侧与脚面成50°~70°角,支持身体保持平衡,这种姿势对腰部和膝关节、踝关节产生的负荷非常大,长时间保持这种特定的姿势训练,逐渐积累,容易导致腰肌劳损和髌骨劳损等。另外,速度滑冰项目滑行速度较快,运动员在进、出弯道时由于惯性作用、犯规或他人的干扰等发生冲撞时,身体极易失去平衡导致摔倒受伤,这也是该项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短道速滑运动对弯道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弯道滑行时运动员的身体几乎可以贴到冰面上,但是由于速度特别快,直道特别短,几乎直道的时候也只是身体重心交换两次就进入了下一个弯道。滑行时运动员之间距离小,相互超越或双方为争抢有利滑行位置时,犯规现象频繁,容易互相干扰或身体接触碰撞摔倒发生意外。近年来,在国内外重大短道速滑比赛中频繁出现伤害事故,轻者扭伤、挫伤,重者骨折或切割伤,甚至致残或致死。
花样滑冰项目由于技术动作极其复杂而多变,其运动损伤高发率也主要与专项动作结构要求有关,此项运动引起的损伤主要集中在足、踝、膝、躯干、上肢等部位,以下肢居多,膝关节为损伤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从损伤机制看,冰鞋与足部损伤息息相关,花样滑冰冰鞋的特点是鞋跟略高,使运动员的脚能够小角度跖屈,同时拇指抵在冰刀的前面,更加便于高难度动作的完成,但是这种设计往往会加重跖骨的损伤。运动中的踏跳或点冰等动作会增大前足所受负荷,久而久之会引起骨骼形变或骨折。研究显示,花样滑冰青少年运动员的踝关节损伤广泛存在,而踝关节外侧的韧带拉伤是花样滑冰运动员中最常见的急性损伤。仅从运动解剖学角度来看,踝关节就非常容易受到损伤。当足处于背屈位时,较宽的距骨前部进入踝穴内,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较窄的距骨后部进入踝穴内,踝关节松动且能围绕额状轴运动,又由于有些肌肉力量和耐力相对薄弱,踝关节稳定性差,一些高难度的旋转、跳跃动作会大大加剧踝关节的负担,容易发生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的撕裂。在花样滑冰运动中膝关节有着极其重要的发力、缓冲作用。当运动员进行滑行、旋转和跳跃等动作时,膝关节通常保持在120°~170°范围内,反复屈伸、扭转,从而引起髌骨与股骨关节面之间产生巨大的应力,髌骨常偏离原轨迹运动,长此以往会导致髌骨发生病变,并可能出现疲劳性或应力性骨折,发作时产生剧烈痛感。髌骨软骨病是髌骨上下极长期受过度张力或是压力而致的骨软骨病。在起跳或跳跃后落地时股四头肌的强力收缩,会在髌腱处产生巨大的张力,当应变程度超过机体承受限度,会表现出由反复牵拉导致损伤,引起该处的慢性炎症。同时,在滑行、跳跃、旋转及屈伸等动作中,体重和外部的力集中作用在腰部,但是其前方为松弛的腹腔结构,主要通过肌肉和韧带结构维持腰部的稳定和身体的位置,缺乏其他骨性结构予以保护,使腰部成为受损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摔倒是极为正常的现象,膝关节的挫伤、撞伤等急性损伤最为普遍。
相比之下,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最低,这主要也与项目特点有关。冰壶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没有任何对抗性的身体接触,对运动员的体能没有过高的要求。一般认为此项目不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但从该项目特殊的技术动作与相对固定的身体姿势来看,由于身体相关部位的过度使用而导致局部静力性和劳损性损伤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主要为腰背部、肩部、腕部及膝部的慢性劳损性损伤。国内外调查显示,扫冰和投壶是最易引发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技术动作,膝关节、背部和肩关节是伤病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扫冰时要求运动员腕关节弯曲紧握扫冰刷,腕部反复屈伸与扭转,肩部带动上臂、前臂持续运动,这易使肩部、前臂、腕关节过度使用;同时为保持在冰上的平衡,上体需持续前倾,加重了腰背部肌肉的负担而易出现劳损。由于冰壶重量接近20kg,传统的投壶技术是提壶前后摆动之后,借助惯性将冰壶放置于冰面上同时前推使其滑动,这种投掷技术对肩部力量要求较高,运动员常出现肩部、背部肌肉疼痛,女运动员往往因肩部力量不足难以完成投壶动作。目前广为使用的“非摆动投壶技术”是运动员利用脚蹬起踏器滑行推动冰壶前行,这种技术动作肩部和背部的负荷相对较小,是较为理想的投壶方法,可减少肩袖损伤的发生,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投壶过程中要求髋关节过度屈曲和膝关节屈曲且外展的姿势,这对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负荷很大,过度的屈曲使股四头肌牵拉髌腱力量增加,易引发髌腱末端病。
除冰上项目外,雪上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也具有较高发生率,它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首先,雪上运动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滑雪项目的特点是助滑速度快,连接技术强,所以需要很好的肌肉力量来控制完成滑雪动作的整个过程。另外,运动员要做出优美流畅的动作,顺利的滑降和制动,也需要身体各个关节的协调配合,这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如果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力量素质和柔韧性不能适应专项的需要,再加上有些运动员身体训练手段比较单一,缺乏合理的训练方法,身体素质得不到良好的、有效的发展,就常会导致运动损伤发生。其次,运动员要经常进行高难度专项训练,特别是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项目,要在空中做技巧类翻腾动作,使得危险性增强;高山滑雪运动由高处向低处的快速滑降中通过转弯、停止、跳跃等各种技巧自由改变方向,以有效控制速度,该项运动对运动员的转弯技术要求非常高,膝关节在屈伸摆动中滑行,极大地增加了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越野滑雪运动要求运动员要有良好的体能,滑行中腰、膝的大幅度屈、伸活动,腰部肌肉承受不断的负荷,髌骨软骨不断受到摩擦和挤压,髌腱附着点反复被牵拉,使腰部和膝关节成为本项运动最易损伤的部位。跳台滑雪、无舵雪橇、有舵雪橇以及俯式冰橇运动由于场地条件复杂特殊、落差大、滑降速度非常快,均要求运动员必须做出精准的技术动作,均是危险系数极高的运动,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也可以说是勇敢者的运动。
近年来,由于冰雪运动项目又不断向难、新、高动作挑战,专项动作技术越来越复杂,危险性也就越来越突出,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率有所增高。
二、不同冰雪项目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和类型特征
研究发现,冰雪项目运动员腰背部、膝关节、踝关节、大腿、小腿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最高。就冰雪运动项目而言,运动技术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战术内容复杂多变,临场变化复杂,比赛的偶然性和随机性较大。冰雪运动项目的这些特点迫使运动员常年进行单一的训练且专项动作训练较多,局部负荷过重,且大多集中在踝、膝和脊椎腰段部位,这些器官又都比较薄弱,常年训练破坏了这些部位协调发展和力量的比例关系,易造成踝关节、膝关节损伤和腰肌劳损等伤病的发生。经调查发现,冰雪项目运动员腰背部和大腿、小腿发生的运动损伤主要是肌肉拉伤、慢性劳损和韧带拉伤等。在训练和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常处于低温环境状态下,肌肉僵化的速度相对较快,在这种情况下,当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或肌肉用力牵伸时,其力量超出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极限或超过了肌肉本身特有的伸展程度,从而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有时除肌肉组织本身外,还往往损伤肌肉周围的辅助组织,如腰背肌、斜方肌、腹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筋膜、腱鞘等。冰雪项目运动员膝关节、踝关节运动损伤高的发生率也主要与结构的解剖薄弱特点有关,由于膝关节、踝关节部位血管和肌肉较少,基本上都是关节软骨和韧带组织等,相对容易产生疲劳,训练后恢复得也较慢,因此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在冰雪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类型中,扭伤所占比率最高,其次是擦伤、挫伤、摔伤及撞伤。摔伤及撞伤也是造成冰雪项目运动员身体擦伤、扭挫伤的主要原因。扭、挫伤多发生在腕、肘、踝、膝关节部位。冰雪项目运动损伤类型也主要与冰雪运动项目特点有关。冰上项目运动员在快速滑跑中,要完成蹬冰、下刀、身体重心的转移以及平衡等技术动作,尤其在滑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摔倒和冲撞等事故,极易引起摔伤及撞伤的发生。雪上项目运动员在做跳跃或旋转类动作时,在起飞或落地时,或滑行过程中遇到坚硬的雪面或冰面、岩石或树木以及恶劣气象因素时极易发生撞伤或摔伤。对于冰雪项目运动员来说,由于外界温度较低,不注意保暖等原因致使血液运行不畅,易导致冻伤,冻伤主要集中于面部、手部和脚部等暴露部位和肢体末端。
据有关研究显示,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等运动员在冰雪运动各项目中有较高的损伤发生率;膝关节、踝关节和大腿、小腿以及腰背部为主要受伤部位;运动损伤类型较为多样,常见的主要是关节扭伤、皮肤擦伤、挫伤、身体个别部位摔伤及撞伤;导致损伤的主要因素为对抗激烈、不合理冲撞、疲劳、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及动作技术失误等。由于雪橇、雪车运动场地落差大,滑降速度不断增大,常于滑行过程中操控不当或失去控制,发生出辙、翻车等事故,易撞击头部或胸腹及脊柱产生损伤。
研究还显示,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速度滑冰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颈椎病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专业运动员群体,这与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和长时间超负荷的训练有关。
三、冰雪运动中的重大损伤
冰雪运动中的重大损伤主要是指头部和脊髓以及胸腹腔脏器的损伤。虽然在初学者身上很少发生,但这些损伤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有关研究显示,冰球、高山滑雪、跳台滑雪、雪橇、雪车等运动的脊髓损伤和头部及胸腹腔脏器损伤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
国外对冰雪运动项目受伤致死的病例研究发现,脑部的挫裂伤为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头部受伤的患者以年轻男性居多,并且大部分为初学者。所有头部损伤中脑震荡所占比例最高(69.7%),其次为硬脑膜下水肿。对于高水平选手来说,一些高危险动作的失误,如跳跃、空翻等动作,也是导致头部损伤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