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解题之有无及其派别
自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撮其指意,录而奏之”,对于撰人之履历、思想,书之内容、得失,校书之曲折,皆缕述之。见《溯源篇》。遂开后世解题一派。然目录未必皆有解题,解题亦未必皆同体例。刘向《别录》所开之风气,后世有完全接受者,有撮取精华者,有偏举局部者。如其子刘歆之《七略》,唐毋煚之《古今书录》,清之《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即撮取精华,各方面皆已论到,而又不如《别录》之详尽者也。如刘宋殷淳之《四部序录》,唐元行冲之《群书四录》,北宋之《崇文总目》,南宋之《中兴馆阁书目》,清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即完全接受《别录》之体例,对于一切皆一一详论者也。如刘宋王俭之《七志》,“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辩”。南宋晁公武之《郡斋读书志》,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明高儒之《百川书志》,则精神时有所偏,不能每书皆逐一研究其各方面,体例不能纯洁,此又一派也。自清初钱曾撰《读书敏求记》,特别注重版本方面,后来自黄丕烈之《百宋一廛书录》至缪荃荪之《艺风藏书记》,皆向此途发展,此又一派也。看《特种目录篇》。自朱彝尊撰《经义考》,仿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备录成说以备考证之例,撰“史籍考”者数家,“小学考”、“许学考”之类,层出不穷。藏书家如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亦用其例,此又一派也。又有专述书之内容以便读者之取材者,周中孚之《郑堂读书记》已启斯意,近人之解题尤多精到之论,如先师梁任公先生之《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即其最显者。看《特种目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