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信息化发展概况
2017—2018年,在国家税务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税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实现税收现代化的总目标,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工作部署,不断优化基础环境建设,完善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预算与采购管理,立足于“金税”三期工程拓展系统功能、升级业务应用系统、统一行业门户网站,大力推进国家税务总局数据平台建设,发展大数据分析在税务行业的应用,有力保障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国税地税机构改革、税收征管方式转变等工作的稳定开展,为全面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充分发挥了税收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支撑作用。
【基础环境建设】
(一)应用业务系统建设
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深化营改增改革,持续创新拓展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通全国统一的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为纳税人提供增值税发票查询服务2亿人次,支撑净化发票空间,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消增值税发票扫描认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增值税选择确认平台勾选票量及用户持续增长。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组织实施的2017年度最受欢迎的政府门户网站优秀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中,“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助力国家税务总局网站获得2017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国务院其他部门网站”类第1名。
持续开展信息系统升级完善,加强技术层面的优化整合工作。完成了出口退税、计统报表及重点税源管理、企业所得税管理等软件系统升级,开发推广了国家税务总局一级部署模式的离境退税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各地数据集中共享,支持19个使用自有离境退税软件的单位完成总局统一版切换工作,为用户提供7×24小时的服务,满足全国范围异地退税需要。
不断深化行政管理类软件系统的升级完善工作。完成了绩效、数字人事、综合办公、财务、审计、教育等行政管理类系统的升级完善工作,确保软件与制度、软件与政策的匹配和同步;完成了综合办公系统总局机关优化版升级开发、上线工作。根据数字人事工作安排,持续推进数字人事信息系统地税单位的推广部署工作。
加强指导税务系统网站技术管理,完成总局机关内、外网站日常监控和维护工作。持续加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升级安全基础设施,优化安全防护策略,积极引进域名云解析、攻击云防护等新技术,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定期开展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保测评及相关安全检查等工作。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对网站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定时进行系统巡检和数据备份。
全面完成政务信息系统清理整合,实现各业务系统单点登录。组织制定《总局机关政务信息系统清理工作方案》,共清理关停系统7个,释放内存400GB,回收服务器8台,核销软件固定资产1823万元。
(二)行业门户网站
强力打造税务系统门户网站,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全力拓展服务渠道。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微信、移动客户端办税服务功能,探索开设如影随形的税收服务“微门户”,让税收服务既贴身又贴心。
统一集成运作。按照“中央厨房”模式,分享选题、策划理念,分级构建融合型运行团队,按照“1个团队策划,2个维度制作,3种表现形态,4个渠道发布”的机制运转,提高新闻资源利用水平,提升信息发布实效性。
多种形式展示。综合运用数字化、图表、音频视频、访谈交流等形式进行传播。制作了“全面营改增时光之旅”H5、“双创”税收优惠查询、银税互动解读图解等一批融媒体产品,宣传方式“新快实”,宣传内容“接地气”。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微博发布信息1678条,微信发布信息1856条,税务新媒体知名度持续提升。
聚合共同发声。充分利用国家税务总局“一网两微一端”,打造税收政策宣传微矩阵,合力开展税务形象宣传。在遇到重大宣传时,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谋划指挥,协调矩阵单位共同制作发声,形成全媒体宣传合力。
强化合作联动。通过培训交流推广部分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动全系统新媒体矩阵管理水平提升。建立与中国政府网新媒体、中央主流新媒体、其他部委新媒体、知名财税自媒体的协同工作机制,做好信息资源共享共用、重点政策配合解读、舆情热点协同回应等工作,扩大国家税务总局新媒体“朋友圈”。
(三)网络与信息化安全
构建税务网络安全应急体系。成立税务总局网络安全应急办公室,制定《税务系统网络安全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开展全国税务系统的网络安全日常监控和威胁情报分析工作,重点对各省门户网站、网上办税系统、涉税查询系统等应用进行7×24小时的安全监控,全年向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报送各类通报60余期,向税务系统下发11期安全通报,荣获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先进单位称号。
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和测评等工作,全国税务系统共确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三级系统295个、二级系统578个,保障了税收信息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组织开展2017年度税务网络安全检查工作,按照各省自查、国家税务总局抽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地网络安全基础情况。
组织开展移动应用安全审核,对税务移动App开展安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信息化投资与采购
2017—2018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局长“依法采购、提高质效、狠抓廉政”的指示要求,采购工作将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着力点,按照信息化和非信息化的分工调整处室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不断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化基础环境,推动信息化项目采购长足发展,切实保障税收改革发展等重大事项顺利推进。
强化“互联网+税务”模式,借力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模式,全面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推进“网上采购”和“两级集中”采购纵向发展。
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采购部门共完成信息化采购项目56项,完成项目预算金额32776.5万元,采购金额为26193.99万元,资金节约率为20.1%。
2018年上半年,国家税务总局采购部门完成信息化采购项目14个,完成项目预算金额为51260万元,采购金额为47538.06万元,资金节约率为7.3%。同时,完成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安全设备、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室音频系统等8类产品在内的信息化产品协议入围采购工作,共有77家供应商、1385款产品入围。
(五)法规与标准化建设
1.税务行业业务代码标准体系建设
2017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深入推进征管体制改革,在既有税务行业标准基础上,持续完善税务行业业务代码标准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体系在税收信息化中的基础保障作用,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和业务调整的贯彻落实。
(1)制发《税收纸质表证单书种类代码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贯彻落实“三证合一”、资源税改革、营改增试点等政策部署,根据税收征管法规、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规范要求,税务系统梳理近千份税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其涉及的纸质类表证单书进行统一整理、核实,并按登记、发票、申报、征收等业务域进行归类,制定了《税收纸质表证单书种类代码标准》。2017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正式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收纸质表证单书种类代码标准〉的通知》,将《税收纸质表证单书种类代码标准》作为税务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2)服务税制改革,完善税收业务代码标准体系编制环境保护税征管业务代码。
配合环境保护税开征,在国家税务总局与原环境保护部达成的数据交换合作框架下,对原有代码逐个进行分析,形成并发布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环境保护税征收业务代码标准,包括税源信息采集、申报征收、税收优惠等内容。
正在编写水资源税征管业务代码。为规范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税试点的数据信息采集,税务系统正在组织编写水资源税征收品目代码等征管业务代码标准,涵盖水资源税税源信息采集、税(费)种认定、申报、征收等业务内容。该代码标准的编写,不仅能规范和完善水资源税的征管基础数据标准,协助推进资源税改革有序建设,同时也是对“金税”三期工程代码和标准体系的完善与补充。
2.税务系统采购工作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立足于优化采购流程、夯实工作基础,税务系统采购部门全面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适应税务系统采购需求的制度体系,实现政府采购环节有规可依。
(1)修订《总局机关政府采购规程》和《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这两项制度出台于2005年,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改革发展和不断完善,原有规定已无法适应当前政策变化和形势发展。2017年,税务系统采购部门按照“该加强的加强、该减负的减负”思路,对这两项采购制度进行了修订,既简化了内部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强化了内控管理要求,防范了采购工作风险,实现了与最新政策法规的有效衔接。
(2)更新国税系统政府采购规范。
2017年,税务系统采购部门根据最新的政府采购法规制度,在《国税系统政府采购规范(试行版)》基础上,充分体现“大采购”理念,增加了采购预算与需求、履约验收等相关内容,制定出台了《采购规范2.0版》,并配以各类采购文书范本,为国税系统提供了较为全面、详细的政府采购工作指南。
(3)细化管理、分类指导,形成分类别的专业化制度引导。
税务系统采购部门以不同采购项目的内在特点和规律为依据,分门别类地制定项目采购工作指引,确保采购到性价比高、满足税收工作需要的产品和服务。2017年编制完成《国税系统软件升级完善和运行维护类项目政府采购工作指引》,并通过验证性使用,效果良好。2018年编制完成《税务系统信息化设备政府采购业务指引》,并创新编制了“常用资质清单”和“常用负面清单”两个清单,使项目操作既有据可依,又保持了相当的灵活度,有效提高了可操作性。
(4)制定内控管理专项制度。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相关要求,税务系统采购部门会同督察内审部门制定了《税务系统政府采购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税务系统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流程指引》,逐条梳理政府采购特别是信息化项目采购风险点,并分类制定了防控措施。
3.税务系统数据中心制度体系建设
(1)加强数据中心日常管理。
制定《税务总局数据中心(北京)运维管理制度(试行)》,规范国家税务总局数据中心(北京)值班巡检、故障处理、人员管理、应急处置等;制定《税务系统省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日常运行管理规范(试行)》,加强对各省税务局数据中心(机房)管理的指导和督促。
(2)加强运维场地和外部运维人员管理。
制定《税务系统外部技术支持人员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国家税务总局运维场地管理规范(试行)》,建立了巡检记录单日报制度等。
4.税务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央网信办等网络安全主管部门工作部署,编制并印发网络安全相关制度性文件6件,网络安全合规性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同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网络安全日志管理,进一步严格控制直接访问后台数据库的用户权限及运维操作记录。
(六)人才培养
税务系统始终重视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结合重点工作和专项重点任务,持续更新业务和技术专业人才库,完成领军人才实践锻炼培养、人才库人员的培训和使用工作。完成国家税务总局电子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换届和第22次税务系统电子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大数据发展与应用】
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利用税收大数据开展了年度全国稽查选案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通过计算机智能与人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中选案工作,实现了人力资源、数据资源、计算资源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大数据选案,将原来需要历时数月的稽查选案工作在1个多月内完成。
二是建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自动分析模型,利用云平台的强大计算能力,综合应用“决策树”“近邻算法”“随机森林”等人工智能算法,利用1万多家已查实的虚开企业作为“黑名单”样本,训练计算机模拟虚开企业的特征,对全国800余万家一般纳税人进行一次“虚开”疑点扫描只需要5小时,自动发现高风险纳税人,准确率能够达到90%以上。
三是针对骗税串案、暴力重开团伙等稽查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国家税务总局数据大集中优势,实现了全行业、全链条的风险分析,解决了单省市分析“管中窥豹”的困局,有利于优化全国稽查资源配置,增强稽查打串案、办大案的能力,提高稽查威慑力,工作质效得到了极大提升。
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继续利用大数据开展稽查选案工作,进一步利用大数据计算和分析优势,探索新模型、新模式、新方法,促进稽查选案工作。
【互联网+政务服务】
(一)依托门户网站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
税务系统积极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明确任务,细化措施,逐项推进,实现网站集约化、规范化、创新化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1.深化规范整合
整合资源与数据,实现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机关两级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统一门户网站纳税服务入口,上下联动打造一体化的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化优质服务。国家税务总局侧重税收政策发布和宣传解读,提供发票查询、纳税信用查询和纳税咨询等统一服务功能,省税务局因地制宜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2.持续优化体验
对国家税务总局网站进行改版,调整页面布局,突出展现重点栏目和专题专栏,优化搜索功能,提升浏览体验。提升网上服务质效,扩展网上办税覆盖面,对税务登记、税务认定、发票办理、申报纳税、证明开具、行政审批等办税事项做到应上尽上、全程上线,打造足不出户的税收服务“一张网”,目前全国网上纳税申报比率已超过95%。
3.提升运行质效
2017年,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8000余条,受理纳税咨询问题4.7万个,网站浏览量超过1亿人次。在第十六届(2017)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取得国务院其他部门类网站第1名,在清华大学201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列部委网站第2名。
4.强化安全保障
按照网络安全和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要求,完善网站信息发布审批审查流程,建立网站常态化监管机制,制定网站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强化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二)构建专业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
为全面提升纳税人的办税体验,税务系统建设了国家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12366平台”),提供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投诉举报、在线调查等服务。
为解决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系统多、办税难等问题,税务系统在升级完善12366平台基础上,整合服务资源,于2018年开始建设纳税服务“三线”互联互通平台,旨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增加并互通服务渠道,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半径,实现纳税人端办税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同时为纳税人提供智能咨询、个性化精准推送、“如影随形”等特色办税服务,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体验。
【重点项目及工程】
税务系统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就是“金税”三期工程,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建设时期。2017—2018年度完成以下工作。
基础硬件设施类工作。一是完成了“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计算存储项目的实施任务,为30个省国税局、地税局配备1600余台设备。二是完成了“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数据级灾备项目和总结计算存储资源项目的实施任务,覆盖30个省国税局、地税局共59个节点,为国家税务总局数据中心(北京)和国家税务总局数据中心(广东)配备扩充服务器300多台、存储设备5PB。三是完成了“金税”三期工程终端项目的实施任务,为全国30个省国税局、2297个基层一线单位配备PC终端设备60000台,解决基层一线设备老化、工作效率受影响的问题。
安全防护体系类工作。一是完成了“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信息安全防护产品及集成实施工作,为30个省国税局配备630余台安全设备,并按照安全域划分原则进行了设备安装部署。二是完成了“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应用安全支撑平台推广项目,全面支撑58个省税务局“金税”三期工程应用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等功能。三是完成了“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安全策略与集成服务项目,对58个省税务局的安全策略、安全规范、安全指南、安全基线等进行了全面梳理,整理各类制度、报告7000余份。四是完成了“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安全等级测评和风险评估项目,对58个省税务局“金税”三期工程应用系统开展了等级测评、风险评估等工作。五是完成了“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基于安全云的终端管理项目。
【重大活动和事件】
(一)采购工作重大活动、事件
1.开展2017年度政府采购示范项目评选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国税系统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水平,税务系统开展了政府采购示范项目评选工作,通过评选进一步挖掘优秀采购项目的示范价值,并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制定采购业务指导意见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努力形成制度性约束或参考,实现活动成果的增值利用。
2.配合财政部做好“金税”三期专项经费绩效评审工作
2017年3月,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对国家税务总局信息化专项经费实施绩效评价。国家税务总局配合评审小组现场调阅“金税”三期工程采购档案,及时提供评审资料。经评价,“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项目综合评价得分为90.5分,结果为优。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优秀成果,已由财政部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配合国地税机构改革,助力机构合并任务有序落实
一是明确过渡期内关键采购问题,制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过渡期间财务若干事项的通知》,明确了改革过渡期间税务机关执行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意见和政府采购项目的组织实施、合同履行等重要内容。二是做好政府采购规范性文件清理准备工作,共梳理政府采购规范性文件68件,并结合实际、分4类情况提出研究处理意见。
(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重大活动、事件
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等特殊敏感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采取技术检测、远程渗透、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保障全国税务系统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保持做好重要时期和节假日网站值班工作,确保网站在重要时期的安全、稳定运行。
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税务系统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持续普及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全员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