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军魂:一位军事记者的采访手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海上探冰

为完成周总理的遗愿,海军28年来执行黄渤海海冰调查任务,积累海冰数据6.7万多组,对黄渤海海冰展开调查研究,为国家准确预报黄渤海冰情,减少因海冰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服务。中国第一艘破冰船1998年度冰海航行1574海里,两次环渤海航行,两次穿过渤海海峡,掌握了2200多组冰情数据。

1998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八,立春。

上午8时30分,中国第一艘破冰船“海冰722”号汽笛长鸣,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驶离秦皇岛海军码头,开始为期6天的黄渤海海冰调查。

黄渤海冰情调查是周恩来总理生前亲自批示的一项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任务。海洋水文气象调查是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一种科学手段。海冰是一种特殊的海洋水文现象,只有进行多年的连续跟踪调查,才能掌握和预报海冰冰情,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部队战备值勤服务。

1998年是周总理诞辰100周年,又是国际海洋年,本年度海冰调查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海冰调查队由海军某试验基地、海军气象中心等单位的20名同志组成。本次航行1574海里,掌握渤海和黄海北部的海冰边缘线,采集数据2200多组。

冰海航迹

722船一驶离码头,就发现海面上漂满了浮冰。海军气象中心总工程师王长甫对记者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国的海冰近年来向偏轻发展。海面的浮冰是由于风和流的作用,从东北方向的辽东湾海域漂来的。”

本次航行是今年冰情调查的第二个航次。航线绕渤海一周,穿过渤海海峡到达黄海北部的鸭绿江口,对渤海和黄海北部的冰情进行科学调查。

海冰调查队分为航线、海冰、气象和水文等四个组,对黄渤海设有28个固定站点进行观测,每天昼夜还要进行8次定时观测,一次观测要进行20项数据的测定。

水文组对取出的海冰冰样进行测量。

执行海冰调查任务的“海冰722”号是中国第一艘破冰船。1969年初,渤海发生了20世纪最严重的大冰封。除老铁山水道和砣矶水道外,整个渤海几乎成为一个完整的大冰盘,最厚达1米以上,37艘船分别被海冰封冻、推移搁浅和挤压变形,“海2号”石油平台被海冰推挤倒塌。

气象、水文和海冰组的8名同志,身穿橘红色的保温救生服,腰系安全带下到冰面进行冰盘作业。

当时,我国没有破冰船,严重的冰封给远洋运输、海上石油开采带来严重影响。1969年9月14日,经周总理亲自批准,国务院向上海求新造船厂下达建造破冰船的任务。

9月24日开工,12月26日下水,100多天造出了一艘船,1970年2月2日交付海军正式服役。周总理还亲自批示,在秦皇岛港为海军建一个专用的破冰船码头。

722号破冰船光荣服役29年,航行163678海里,多次完成抢险救灾、破冰引航等重大任务。他们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历经大风浪、大雾、冰区、狭窄水道和岛礁区等多种困难条件下的航行,顺利完成了冰调任务。

为了完成周总理的遗愿,近30年来,海军部队每年进行两个航次的冰情调查,安全航行40多个航次,掌握了我国渤海和黄海海冰6.7万多组数据,近十年来,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渤海石油公司等有关单位提供100多份冰情预报。海军部队还进行过航空冰情调查,配合渤海石油公司进行海冰对石油平台安全性试验等海洋水文气象调查,在冰海中驶出一道闪光的航迹。

冰盘作业

2月5日清晨,灿烂的朝阳从冰海上升起。722船航行在厚冰区。船艏不断地撞击上百平方米的巨大冰盘,发出轰鸣的撞击声和刺耳的冰裂声,船艏的锰钢上新刷的油漆被撞得斑驳陆离。

9点10分,破冰船行驶到7号站点附近,坐住了一块几百平方米的大冰盘。冰调队员从后甲板右舷放下梯子,准备定点作业。

气象、水文和海冰组的8名同志,在队长李文才的带领下,身穿橘红色的保温救生服,腰系安全带下到冰面。气象组观测风向、风速和气温。水文组从豁开的冰面提取海水,进行表层水温、盐度等测量。海冰组用电钻钻出冰眼,冰的厚度只有18厘米。他们又用电锯取出一块30/30厘米的冰样,送到船上进行各种数据的测量。

帆缆兵们紧紧地牵着安全带。航线组的同志密切注意冰面情况,用对讲机随时向冰上作业的同志通报情况。这块冰盘虽然面积很大,但是厚度只有18厘米,而且呈融化趋势,人在冰面上作业,感觉到冰块在摇晃。8名同志长时间在冰上作业,冰面不断渗出海水,随时有破裂下陷的可能。为了取得准确的数据,他们冒着危险完成了所有项目的测定,直到11点才结束冰上作业。

冰海奇观

破冰船在冰海航行6天,看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国际气象组织规定,海冰共有七种类型,分别为初生冰、冰皮、尼罗冰、莲叶冰、灰冰、灰白冰和白冰。

我国只有渤海和黄海会出现冰情,一般只有前四种,都为一年冰。海冰隆冬生成,开春融化,在11月15日开始结冰,次年3月15日化开,最严重的冰期是每年的一、二月份。

在航行中见到的各种海冰,令人惊叹不已。初生冰由冰针、冰晶组成,像是铺在海面上的一块巨大的绸缎,由于风和潮汐的作用,大冰块互相撞击破碎形成的莲叶冰,圆形的周边拱起白色的裙边,海面上像是铺满了一朵朵睡莲,又像是大片的银白色的鱼鳞。沿岸一般都有固定冰,远远望去,像一条白色的玉带。

在辽东湾北部鲅鱼圈海域附近,可以看到直径上百米的冰盘。受潮汐和风浪的影响,冰块挤压破碎,还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堆积冰。冰海的落日,更有一番奇特的景象。火红的落日映照在一块块莲叶冰上,为冰盘勾出金色的光环。太阳一点点朝西边落下,被船犁开的航迹上,漂满浮冰,间或无冰的海面上,荡起红色的粼粼波光。太阳沉入冰海,周围的海面泛起青紫色的天光。

浮冰由于相互碰撞,周边卷起形成莲叶冰,像漂浮在冰海上的朵朵睡莲,在夕阳的照射下金灿灿的。

2月5日上午,破冰船驶入辽宁鲅鱼圈海域。8时50分,破冰船坐冰作业。左舷发现两大一小3只海豹在冰面上嬉戏。一只大海豹从冰窟窿中探出小小的脑袋,睁着两只圆圆的眼睛,静静地窥视着不远处的庞然大物。一会儿,大海豹首先钻出来,随后一只稍大的小海豹钻出冰面。海豹黑油油的身体上面有灰色的花斑,头尾笨拙地摆动着,用肚皮向前跃动。也可能是呼吸新鲜空气,也可能是观景觅食,海豹一家三口尽情地在冰上玩耍。

船上的同志告诉我们,鸭绿江口的站点可以看见成千上万只野鸭子。2月8日,我早早把相机准备好。船从海洋岛出发,刚刚驶离八级的大风浪区,就被大雾笼罩。到达鸭绿江口,从驾驶室看去,浓雾把前甲板罩得严严实实,隐隐约约只看见船头的桅灯,更不用说看什么野鸭子,只好带着遗憾返回了。

2月9日上午11时10分,722船在风雪中靠上秦皇岛码头,顺利完成本年度海冰调查任务。

新兵们从口鼻中呼出的气在暖色阳光的逆光衬映下,形成热气腾腾的热浪,与冰冷的气温形成强烈反差,“冷的边关热的血”,0面28对此情此景,也让我这名老兵心潮澎湃,忍不住频频按动手中相机的快门,将“‘北极’新兵 挑战严寒”的感人瞬间定格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