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政:中国政治制度史话(先秦至隋唐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闹朝击犬:君相缠斗先声

春秋战国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贵族政治开始瓦解,出现了许多对中国历史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变化。其中有一个从春秋时代一直延续到清朝的政治话题,那就是君权和相权的争斗。

公元前607年的九月底,晋国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故,几乎每天都有爆炸性新闻传出来。先是在当月下旬,执政的晋国正卿赵盾匆匆忙忙地逃出首都,据说逃亡到其他国家去了。赵盾的逃亡非常仓促,连满朝官员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人说,在位的晋灵公夷皋要杀害赵盾,在召见赵盾的时候埋伏了武士要杀他,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让赵盾给跑了。还有人说,当天宫中传出了好一阵子的砍杀之声,事后搬运出多具尸体。总之,大家传得神乎其神。

接着,在二十六日,晋灵公夷皋暴毙身亡。国君年纪轻轻,怎么突然就死了呢?有人说,当天晋灵公在自己钟爱的桃园里,和将军赵穿饮酒作乐,喝着喝着,赵穿带来的武士们突然涌上来,把晋灵公杀死了。也有人说,将军赵穿亲自带着部队,冲进了桃园,杀死了晋灵公。总之,晋灵公遇害了。

几天之后,又发生了爆炸性新闻。几天前逃亡在外的正卿赵盾又回来了。有人说赵盾并没有逃出国境,一直准备回来。在这个国家没有国君、政局动荡的特殊时刻,朝廷大臣们都需要主心骨。赵盾很自然地又主持了朝政,准备推举新君。

就在这个真相扑朔迷离、朝野还没有从一连串的变故中完全清醒过来的时候,太史,也就是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董狐,郑重在国史上记载:“赵盾弑其君。”写完后,董狐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事实不是这样的。国君是赵穿杀的。”董狐回答说:“您是国家的正卿,虽说当时在逃亡,但没有越过国境,可您回来后不声讨叛贼,您说,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无法辩解,叹气道:“唉!《诗经》云:‘我之怀矣,自诒伊戚。’我依恋祖国,反而自寻麻烦了。”根据赵盾的说法,国君晋灵公并不是他杀的。

那么,晋灵公是怎么死的?赵盾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到底有没有弑君呢?

《左传》对此事有专门的记载,但是显然站在为赵盾辩护的立场上。《左传》记载的题目是《晋灵公不君》,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它认为此事的责任在晋灵公。君臣有道,君王和臣子都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要遵守一定的准则。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哪一方违反了,都是不对的。为此,《左传》列举了晋灵公夷皋的种种倒行逆施:

晋灵公贪图享乐,加重赋税来彩饰宫殿的墙壁。他喜欢从台子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人们跑得越慌乱,他越高兴。更骇人听闻的是,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晋灵公因此杀了他。宫女把尸体装进筐里,准备抬出去扔了,结果在路上被赵盾和大夫士会发现筐子边缘露出的厨子的手,追问得知了厨子被杀的事。赵盾为此事很忧虑,准备进谏,大夫士会拦住他说:“您是正卿,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继续进谏了。还是让我先去吧,国君不采纳我的意见,您再继续劝说。”士会进去后伏地行礼准备劝谏,晋灵公假装没看到。士会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了三次,灵公还是假装没看见。最后,士会差不多都走到了晋灵公跟前了,晋灵公这才不等士会开口,主动说:“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我准备改正它。”士会叩头说:“国君知错就改,是国家的大幸,是百姓的大幸。督促国君,是我们臣子的职责。”但是,晋灵公事后仍我行我素,根本不改。赵盾为此多次进谏,一点用都没有,还引起了晋灵公的记恨。

晋灵公非常厌恶赵盾,但是赵盾劝谏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晋灵公,他没有正当理由处罚赵盾。思来想去,正常的处罚行不通,晋灵公就决定来“阴”的,而且是直接一步到位。晋灵公找了一个名叫鉏麑的刺客,决定暗杀赵盾。杀了赵盾灭口,估计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晋灵公耳朵边絮絮叨叨了。鉏麑选了一天清晨,偷偷潜入赵盾的府邸,埋伏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槐树上。鉏麑利用繁茂的枝叶的掩护,寻找赵盾的身影。鉏麑看到赵盾卧室的门打开着,当时离上朝的时间还早,赵盾却已经穿戴整齐、端坐在那里等待出发。这一幕把鉏麑给感动了,他感叹:“赵盾时刻关心国事,时刻不忘恭敬,真是百姓之主。杀害百姓之主,就是不忠。可是,我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信。如果让我不忠不信,我还不如自尽。”说完,鉏麑一头撞死在了槐树上。

晋灵公派遣刺客刺杀赵盾不成,心里又生一计。他决定为赵盾召开一场酒宴,埋伏武士,杀害赵盾。当年九月,晋灵公赐赵盾酒宴,预先埋伏好了全副武装的武士,等着赵盾走进圈套。为了以防万一,晋灵公还专门训练了一头猛犬,饲养员特意扎了草人,穿戴成赵盾的模样,再把鲜肉放在草人里,训练猛犬去撕咬草人。晋灵公这一招真是够狠的。到了宴会的那一天,赵盾丝毫没有防备就去赴宴了,晋灵公先是借口要看赵盾的佩剑,赵盾就动手去解自己的佩剑,准备呈递给国君。其实,等赵盾解下佩剑,晋灵公就准备借口赵盾要行刺,招呼预先埋伏的武士冲上来杀害赵盾。就在关键时刻,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情况不对,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他不由分说就扶赵盾下堂。晋灵公马上放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此时,晋灵公埋伏的武士蜂拥上来,赵盾和提弥明两人且战且退,提弥明为了掩护赵盾逃亡,不幸遇害。

就在赵盾要绝望的时候,有个武士突然把戟掉过头来,保护赵盾,这个武士叫作灵辄。早先,赵盾打猎的时候,看到灵辄饿倒在地,就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赵盾问起原因,灵辄回答:“我在外当奴仆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感动了,坚持要灵辄把食物吃光,同时额外预备了一筐饭和肉送给他。赵盾就这样救了灵辄母子俩。如今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主动报恩,保护赵盾逃出了宫外。赵盾见国君要杀自己,不得不在当天仓促逃亡。整个故事就被称为“闹朝击犬”。

以上就是《左传》对晋国此次政治风波的详细记载,突出了晋灵公的种种不道德行为,向读者传递出“晋灵公该死”的信息。而赵盾即便涉嫌杀害晋灵公,也带有正当防卫的意味,责任很轻,甚至有“为国除害”的成分在。《左传》明显偏向赵盾,忽略了许多重要的事实。我们只有对一个历史事件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可能作出客观的评价。那么,本次晋国政治风波还有什么重要事实呢?

首先,赵盾是一个权臣,掌握国家的军政实权。在赵盾的势力影响下,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势力急剧膨胀。晋国赵氏的势力发源于赵盾的父亲赵衰,赵衰是追随晋文公流浪各国,并且辅佐他成就霸业的功臣之一,当时赵衰只是晋国诸多重要大夫中的一位。但他的儿子赵盾担任了执政的正卿,并且排挤其他功臣,兼任了中军元帅。晋国军队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听命于中军元帅,赵盾就等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在国内强制推行法治,并提携同族子弟,专权二十余年,权势如日中天。

赵盾的势力强大到什么地步呢?他能够左右国君的废立。这就涉及第二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赵盾原本反对晋灵公夷皋当国君。晋灵公是费了一番波折才当上国君的。

晋襄公临终前托孤给赵盾,嘱咐赵盾拥立太子夷皋。晋襄公死后,赵盾召集文武群臣商讨立嗣问题。他认为太子夷皋年纪太小,不利于晋国图强争霸。赵盾公开主张迎立流亡秦国的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新国君,并且派出了大夫士会等人去秦国迎接公子雍。当时,国内反对赵盾的势力也派人前往陈国迎立流亡的公子乐。赵盾察觉后,派遣杀手在半路刺杀了公子乐,同时逼走了反对派势力。眼看迎立公子雍就要成为定局了,不料,太子的生母、晋襄公夫人穆嬴强烈反对。她天天抱着太子夷皋去晋国宗庙哭啼,每次朝会时,她和夷皋也是持续不停地哭泣。穆嬴不仅哭个不停,还公开责问赵盾:“国君临终前将太子咐托给你,说太子全靠您的教育辅导。现在先君还没入土,你就要放弃自己的责任,辜负先君的信任吗?”穆嬴为了儿子夷皋的前途,就差给赵盾下跪求情了。赵盾心软了,最终同意以太子夷皋为新国君。夷皋即位后就是晋灵公。

晋灵公年幼不懂事,赵盾进一步聚拢权力,几乎就是晋国的摄政。事实上,各诸侯国已经把赵盾当作晋国的掌权人,而赵盾也飘飘然了,把自己当作了国家的代表。当时晋国还是中原霸主,赵盾两次作为晋灵公的全权代表,在扈地主持诸侯会盟。其他国家都是国君亲自参加,订约立誓,晋国却是赵盾参加。他干了国君才能干的事情,赵盾以臣子身份,会盟诸侯,开了一个历史先河。

这些事情,晋灵公看在眼里,心里难免会有想法。这就涉及了我们不能忽视的第三个重要事实:晋灵公夷皋和掌握实权的赵盾君臣不和。赵盾对夷皋继位的反对、赵盾架空国君夷皋的权力、赵氏家族在晋国势力膨胀,这些都足以让晋灵公对赵盾不满,进而怨恨。在晋灵公年纪还小的时候,他的不满和怨恨还只是小孩子的情绪罢了。可是,等到晋灵公逐渐长大,到了血气方刚的年纪,不满和怨恨就要寻找渠道宣泄出来。《左传》记载的晋灵公的种种不道德行为,的确是晋灵公做错了。可是如果把上述事实都考虑进去,这些记载何尝不能理解为一个被架空了的年轻国君,无所事事,进而对权臣的一种变相反抗。晋灵公和赵盾双方,都对公元前607年九月底晋国的一系列变故负有责任。

权力的一大属性是排他性。专制君权更是具有绝对的排他性,丝毫不允许他人染指,否则就称不上是“专制”了。君王的权力,是不会和臣子分享的。一旦臣子使用了专属于君王的实权,势必造成君臣矛盾。可是,君王又离不开大臣的辅佐,尤其是有才能、有威望、有经验的元勋重臣的辅佐。比如,晋灵公刚继位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孩子,不可能亲自执政。赵盾在此时包揽政务,掌握实权,事实上是帮助晋灵公治理国家,客观上避免了政局动荡,是符合晋灵公的利益的。即便是晋灵公长大成人可以亲政了,由于能力和精力的局限,他也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过问,都处理。每一个君王都离不开大臣的辅佐,君臣尽管会发生矛盾,但又是不可能分离的。君王势必要让渡一部分权力,与臣子分享,帮助君王的,往往就是赵盾这样的宰相级人物。其中的度就很难掌握,君王让渡的权力太少了,大臣难以发挥辅佐的作用;君王让渡的权力太多了,很容易产生权臣奸相,进而威胁到君王的权威乃至安全。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会看到,古代政治会始终存在专制君王掌握的“君权”和以宰相为代表的“相权”之间的矛盾。晋灵公和赵盾的矛盾,只是早期的君权和相权争斗的一个表现而已。此后,这种矛盾会贯穿中国古代史。赵盾式的权臣威胁到君权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君王也设计了种种制度来限制、分割相权,防止权臣的出现。无论是秦汉时候的虚设三公,丞相职位轻易不授予他人,还是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实行集体宰相制,再到明朝的废除丞相,另外设置内阁,最后到清朝的军机处,都是君权和相权斗争的表现。虽然在历史上出现过诸多的权臣奸相,但大的历史趋势,还是君权压倒了相权。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大趋势:秦汉时期,君臣议事,双方都是相对而坐,丞相进出,国君都要起身迎送;到了清朝,君臣议事,皇帝高高端坐在上,军机大臣要跪听圣训,进出都要跪拜皇帝,然后倒退而出。

我们再回到赵盾。晋灵公遇害后,赵盾主持迎立了晋襄公的兄弟公子黑臀为新国君,史称晋成公。晋成公看到侄子晋灵公的遭遇,不与赵盾争斗,继位后将国政完全委任于赵盾。晋灵公的遇刺客观上推动了晋国的大臣专权。此后,晋国卿大夫势力继续膨胀,君臣矛盾逐渐激化。赵盾死后,矛盾爆发了,赵家被满门抄斩,只有一个孤儿赵武,因为门客的保护幸免于难,后来在其他卿大夫的帮助下光复门楣,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闹朝击犬”和“赵氏孤儿”,可以看作两个“姐妹篇”故事。两百年后,晋国被国内的赵、韩、魏三家大夫瓜分了,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赵盾的八世孙赵籍正式建国,史称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