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医概述

中国古代文献中并无抽动障碍相应的病名记载,但根据本病皱眉、眨眼、耸鼻、噘嘴、摇头、耸肩、甩胳膊、踢腿、发声秽语等典型临床表现,可从一些中医古籍中找出对本病相关症状的描述。早在2000年前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记载。《岭南儿科双璧》也提出“手足常惕悸,心惊也。或两手握拳,或两手搐搦,或咬牙、呵欠。肝主筋,有风故两手筋络抽搐;咬牙,亦肝风;抽筋、呵欠,是肝风搅动。喉中痰鸣……此为肝风、心火相搏而成”;清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云:“血虚生风者,非真有风也,实因血不养筋,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手足瘛疭,类似风动,故名曰内虚暗风,通称肝风”。此外,吴谦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中描述:“心主惊兮,肝主风”。以上诸家论述均表明抽动障碍的发病多责之于风,与肝密切相关。儿科鼻祖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云:“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劄也”;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慢惊》引《活幼心书》云:“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胃中有风,瘛渐生,其瘛疭症状,两肩微耸,双手下垂,时腹动摇不已”;明代楼英在《医学纲目·颤振》中载:“颤,摇也;振,动也……风颤者,以风入肝脏经络,上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而摇,手足颤掉也”;《温病条辨·痉病瘛总论》曰:“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记载:“若是眼牵嘴扯,手足颤摇伸缩者,是风痰”。故从症状特点而言,本病又隶属于“目劄”“瘛疭”“痉风”“抽搐”“筋惕肉”等范畴。

现代医家对本病也有不同的认识。结合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王素梅认为本病为“脾虚肝亢,风痰内扰”所致。根据本病时轻时重、波动性、反复发作性的临床发病特点,韩新民认为可将其归于中医“肝风”范畴。裘昌林认为抽动障碍的诸多表现从“风”从“痰”,可归为“肝风”“风痰”(面部表情怪异、喉中异声、症状游走性)。史英杰根据痰可影响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因而可产生多种怪病、顽症的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属“痰饮”范畴。郑启仲根据抽动障碍不同的临床特征,将运动性抽动归纳为“瘛疭”“慢惊风”“筋惕肉”等范畴,而将发声性抽动列为“梅核气”“郁证”之属。随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和研究,目前统称本病为多发性抽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