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动系统各部病变的定位诊断
临床上遇到瘫痪患者,首先应判明是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还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无论对肢体瘫痪患者或是脑神经瘫痪的患者都必须这样做。这个任务一般并不难完成。但有时也会碰到一些复杂情况,例如,在内囊附近出血的早期(在昏迷期),瘫痪的一侧完全有可能因“休克”而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病理反射也不出现。这种肌柔软的瘫痪(软瘫),不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如病程较久,也可能因局部“失用”而引起相当程度的肌萎缩,甚至因肌腱挛缩,肌反射也不易引出。这种情况,不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确定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或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之后,还应进一步分析病灶的具体部位。
1.周围神经病变时,该神经支配的肌肉发生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关于各周围神经支配的肌肉已列入表4-2,可查阅)。因为绝大多数神经都是混合性的,既有运动纤维,又有感觉纤维及自主神经纤维,故除瘫痪外,往往同时伴有感觉障碍、反射消失、营养障碍等。
当病变不是在某个单一周围神经而是部位较高,如位于神经丛(即颈、臂、腰、骶各丛)时,亦可引起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且易合并感觉障碍和疼痛。但其症状分布范围与单个周围神经干损伤者不同,因神经丛是神经干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产生损伤,即能造成多数周围神经干损伤的体征(参阅第十六章)。
2.脊髓前角病变的特点是产生纯运动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而无感觉障碍。其典型病例是急性脊髓前角炎(婴儿瘫)。有时,在临床上遇到一些病人,身上一个局部肌萎缩,例如一侧大腿明显较细,无感觉障碍,发病时间不详,病程并无进展,虽无明确病史回顾,仍可能为一轻型脊髓前角炎后遗症。此类病变,如发生于脑干运动核,则发生运动性脑神经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有的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因病变主要在前角或运动根,无明显感觉障碍,因而又称为多发性神经元炎。
前角病变引起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呈节段型分布,即所谓节段型运动障碍,这也与周围神经干、丛病变之体征不同。
肌电图检查对前角病变(出现综合巨大电位)与周围神经干、丛病变(出现纤颤电位)的区别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参阅第十七章)。
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束)在脊髓侧索中出现孤立性病变的情况十分罕见。如脊髓侧索受压,则必然同时有对侧浅感觉障碍;若为侧索硬化,可无感觉障碍,但多伴有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体征如肌萎缩、肌束震颤等。脊髓横贯损伤,必于病灶水平以下发生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这将在脊髓病变定位诊断章书中讨论。
若病变不在脊髓,而在延髓以上各部某侧,患者将发生偏瘫(半身麻痹)。临床上遇有偏瘫患者,在定位诊断方面应考虑:
当中脑、脑桥或延髓发生局限性病变时,最基本的特点是交叉体征,即病灶同侧脑神经损伤体征,对侧偏瘫。脑干各段病变的详细情节,将于脑干病变定位诊断一章内专题讨论。此处,仅指出于中脑和延髓一侧发生病灶时,同侧脑神经麻痹征多较明显,于脑桥一侧病变引起对侧偏瘫时,如无明显同侧脑神经麻痹,此时,有另一个可靠体征是患侧凝视麻痹(病人注视着麻痹肢体),前庭功能障碍如伴发眩晕及眼球震颤也有重要意义。
内囊病变的基本特点是对侧偏瘫(半身不遂),一般症状均较广泛,很少发生单瘫。偶然,在内囊后肢前部有局限性血管病灶时,可以仅有一侧面、舌部的麻痹。但内囊病变造成上肢单瘫则十分罕见。至于下肢单瘫,则绝不见于内囊病变。内囊偏瘫也可以是纯运动型。
在内囊区引起锥体束损伤的病灶,常常是软化或出血(脑血栓形成或脑出血)。已如上述,于短暂的急性休克期后,即可暴露偏瘫的面貌,偏瘫早期肌张力很高,说明病灶靠近内囊与底节而不是靠近皮质。如为低张力单瘫伴有半身感觉障碍,则更可能为皮质软化或出血。如肿瘤靠近内囊,体积不大即可引起三偏体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如皮质发生肿瘤,则瘤体需长得很大才能引起偏瘫。
这个部位病变具有两个典型特征:①皮质受刺激的现象(有局限性癫痫);②运动障碍多为单瘫或局限性麻痹。局限性麻痹是皮质运动区相应部位病变的结果。有时,皮质病变区域很小,只在身体上很小的一个局部发生运动功能丧失。例如,在前中央回上端发生病灶时,可产生足趾麻痹,足趾运动完全消失,足背屈力显著减弱。骤然一看,像是周围性腓神经麻痹,但这种患者的足趾麻痹只在旋前位时明显,走起路来并不显著。这可能是锥体外系协同作用有所补偿。
如在两半球的足运动区发生病变(如矢状窦旁脑膜瘤时),可造成双侧足趾麻痹,此时多伴有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下肢为主的偏瘫,可见于弹伤、肿瘤(较少)之后,也可因大脑前动脉阻塞引起。
皮质相应部位的小病灶还可造成手指麻痹,所谓 皮质性“桡”麻痹表现为手与手指桡侧无力,有“手下垂”,但与周围性桡神经麻痹不同,皮质性桡麻痹时骨间肌功能同时丧失。笔者曾见到一例 皮质性尺侧麻痹,主诉为左手尺侧(小指、无名指)无力,在尺神经分布区内痛觉减弱,数日后因发现其左手形体觉消失而进一步检查证实为顶叶皮质病变。
前中央回下部的急性或亚急性病变,可引起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面瘫与舌下神经麻痹;有时也可有舌咽、迷走及副神经不全麻痹,构成所谓 岛盖综合征(opercular syndrome)。若为血管性病变所致,数周内即恢复。
这些比较局限的综合征,其病因如为进行性的(例如肿瘤),则原发病变迟早会扩延到更大的区域,造成比较完全的偏身体征。
原发(或起始)于皮质运动区的刺激性病灶,在早期即可能造成局限性或由局部开始而扩及全身的癫痫发作(参阅第十章)。
病例介绍:
例一,男性,12岁。因右下肢瘫痪而入院,患者其母代述于6岁时春天某日,突然发热,三天之后发现右下肢不能活动。后来体温虽降至正常而右下肢的运动并未恢复,且逐渐变细。必须持杖才能行走。右下肢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肌力明显减弱,肌张力低下。右大腿肌肉有明显萎缩。深浅感觉未发现异常。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为右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无感觉障碍,其病变部位应在腰骶脊髓前角。故可诊断为脊髓前角灰质炎后遗症。
例二,男性,32岁。因四肢进行性无力两年,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半年,于1969年12月入院。患者于1962年底右手不灵活,如写字、持筷等笨拙,同时伴有该手的肌肉跳动和消瘦,左手亦出现肌肉跳动但较对侧轻,双下肢易疲劳。一年后四肢无力、消瘦亦渐加重而不能下床,并有吞咽发呛和言语不清,但患者始终未诉感觉异常。患者神志清楚,言语含糊不清,两侧软腭提举力弱,咽反射双侧消失,耸肩转颈不能,舌不能完全伸出,舌肌萎缩但位置居中,有肌束颤动,双上肢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3级,两手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有明显的萎缩和肌束颤动,两下肢肌张力增高,四肢肌反射亢进,两侧腹壁、提睾反射消失,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无感觉障碍。脑脊液无色透明,常规检验正常。
病程为两年缓慢进展,呈四肢瘫痪,性质以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为主,但均伴远端为主的肌萎缩,同时有双侧后组脑神经(Ⅸ、Ⅹ、Ⅺ、Ⅻ)障碍,全身感觉无异常。故拟诊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变部位在脊髓前角细胞和锥体系。脑干的运动神经元亦受侵犯,因此,本例为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同时病变。
5年后随访,患者四肢已完全瘫痪,咽下极度困难,双上肢肌肉萎缩达“皮包骨”的程度,双下肢高度挛缩,张力仍高,言语能力完全丧失,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未能阻止病程恶化,患者仍无任何感觉障碍,脑脊液仍正常。于发病7年后合并感染死亡。
例三,男性,36岁。1978年5月24日入院。患者1972年发病,病初仅感跑步时双小腿酸痛、疲劳无力、逐渐进展,至1975年渐发现四肢无力,不能持重,手不能提物,双下肢走路不稳、费力。同时发现双手、足远端肌肉萎缩,逐渐进展,屡治无效。既往曾多次患“胃肠炎”,余无特殊,家族史无特殊。
专科检查:脑神经无特殊体征,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以手之大、小鱼际肌及足骨间肌、小腿肌肉萎缩更为明显。四肢肌反射均未引出,无共济运动障碍,深浅感觉正常,无病理反射。
肌电图检查:轻用力,双小腿腓肠肌见较大电位,电压3500~4200μV,时限13~15ms。肌电图所见符合脊髓前角病变。
脑脊液检查正常。
左腓肠肌活检:正常肌纤维群与萎缩纤维群相互镶嵌,萎缩纤维极小,群内纤维数不等,有的数十条一群。萎缩的纤维大小大体一致,肌核固缩,聚集成链,少量脂肪沉积。未见炎性细胞。病理诊断:神经源性肌萎缩。
根据患者为中年男性,缓慢进展的病程,无感觉异常,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萎缩,肌电图符合脊髓前角病变,肌活检为神经元性肌萎缩,病程6年而无上运动神经元病征,临床诊断为 脊髓型进行性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