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诊治慢性胃病临证经验选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节 周信有诊治慢性胃病临证经验

周信有,男,1921年出生,山东省牟平县人,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内经》教学,对《内经》理论研究颇深。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临证经验
1.辨证总属本虚标实,治疗重视整体调节

萎缩性胃炎起病隐匿,病程冗长,或由浅表性胃炎转化而来,是一种慢性疾患。根据其发病规律、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辨证总属本虚标实。同时患者临证表现多为胃脘痞满,疲乏无力,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病程较长等,故虚又以脾胃气虚为主,实多是在脾胃气虚之基础上形成痰瘀互结,食滞不化,终致痰、瘀、食互结,胶结难解。张锡纯曾谓:“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是故气虚痰瘀食互结既是本病发病之关键病机,又是基础病机,应贯穿于本病发病之始终。基于以上认识,周信有在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提出了通补兼施、标本兼顾、整体调节的原则。强调遣方用药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全面,任何仅用一法的治疗都将有失于全面,并结合现代药理的研究成果,反复筛选药物拟定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处方。

2.结合辨病论治,依其病理特点选择用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之是否彻底好转乃至治愈,除临床症状、体征的好转改善外,尚要求其病理变化之好转改善。周信有指出,其治宜从本病基础病机出发,尚须结合本病病理特点而选择用药,方为上策。

(1)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者:积极治疗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对提高本病疗效及防止恶化具有重要意义。周信有常加水蛭9g、乌梢蛇8g、赤芍12g、桃仁10g。

(2)胃黏膜粗糙不平,隆起结节或痘疹性胃炎者加炮山甲9g、王不留行15g。

(3)伴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慢性浅表性胃炎者:溃疡常加白及10g、三七粉4g分冲;慢性浅表性胃炎加薏苡仁15g、连翘12g、广木香10g。

(4)胃酸减少或无酸者:周信有认为,酸甘化阴,酸能生津,故胃酸减少者可酌加乌梅9g、山楂15g、木瓜9g、麦冬10g、天冬10g之甘寒生津或酸甘化阴之品。若疗效仍不满意,可用反佐法来刺激胃酸之产生,可选用小量左金丸、乌贼骨、瓦楞子等制酸之品,常可收到满意效果。

(5)胃黏膜充血肿胀、色红者,加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等。

(6)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者:常加蒲公英12g、黄连6g、大黄6g等。

(7)伴胆汁反流者:可加川楝子10g、木香7g、金钱草9g,重用枳壳、郁金。

二、经验方:益胃平萎汤

周信有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虚、气滞、寒凝、血瘀。因此治疗上以健脾、益气、理气、祛瘀、温中为主,即调气法与活血化瘀法并用。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周信有制定出了一个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方,即益胃平萎汤。方药组成:党参20g,炒白术9g,黄芪20g,陈皮9g,半夏9g,香附9g,砂仁9g,鸡内金9g,炒白芍20g,莪术20g,蒲公英20g,甘草6g。方中以党参、炒白术、黄芪、甘草等健脾益气,补虚生肌;陈皮、半夏、砂仁、内金等理气消滞,促进消化;白芍、莪术等活血化瘀,以促进胃黏膜血液循环,起到生肌平萎之功,这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临证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化裁。若伴有结节隆起或肠上皮化生,加三棱、炒山甲、水蛭粉;伴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海螵蛸、白及、三七;伴胃酸减少或无者,加木瓜、乌梅、山楂。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气虚日久,尚见气损及阴,气损及阳,而表现为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寒证可配肉桂6g、制附片9g、干姜9g。胃阴不足证可在基本之方基础上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施治。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建成.周信有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6):42-43.

[2]温丽芬,李永勤.周信有教授用药特点初探[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2):1-2.

[3]何建成.周信有教授临证用药思想探析[J].甘肃中医,1997,10(5):8-9.

[4]童亚芳,周语平.周信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J].甘肃科技,2007,23(3):240-241.

[5]周信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经验[J].世界中医药,2007,2(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