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一、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一)酸碱度(pH)

pH和H是酸碱度的指标。由于血液中H很少,因此目前广泛采用H浓度的负对数即pH来表示血液的酸碱度。

正常人动脉血pH为7.35~7.45,pH<7.35为酸中毒(acidosis);pH>7.45为碱中毒(alkalosis)。但 pH本身不能区分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根据Henderson-Hassalbalch方程式,血液pH:

pH=pKa+lg[HCO 3 -]/[H 2 CO 3]

按照该公式,p Ka为常量(6.1),pH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CO3-]/[H2 CO3]的比值,即使两者绝对值发生变化,只要比值维持2 0:1,lg[HCO3-]/[H2 CO3]=1.3,p H即可维持在正常范围(7.35~7.45,平均 7.4)(图3-4)。

图3-4 Henderson-Hassalbalch方程式与pH的关系

pH正常有3种可能:①没有酸碱平衡紊乱;②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时;③同时存在酸中毒和碱中毒,且程度大体相当时,pH也可以在正常范围。

相关链接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

1908年,劳伦斯•约瑟夫•亨德森(L J Henderson)在研究碳酸的缓冲能力时提出亨德森方程。1916年,卡尔•阿尔伯特•哈塞尔巴尔赫(K A Hasselbalch)将其写为对数形式,并用于研究血液中碳酸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该方程使用pKa(酸解离常数)描述pH的变化。它可以用来估算缓冲体系的pH。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显示了血液的pH取决于血液中[HCO3-]与[H2 CO3]的比值。不论[HCO3-]或[H2 CO3]发生了什么变化,只要其比值保持20∶1不变,pH即可维持在正常范围(7.35~7.45,平均7.40)。这就揭示了临床上何以有的病例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时,pH仍可维持在正常范围的道理。

公式中的分子部分[HCO3-]反映的是代谢性酸碱平衡及其失常的情况,称为代谢性因素,其主要通过肾脏进行调节;公式中的分母部分是[H2 CO3],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及其失常的情况,称为呼吸性因素,主要通过肺进行调节。因此,pH受到代谢和呼吸双因素的共同影响,即与肾和肺的功能密切相关。

在公式中,pH、HCO3-、PaCO2三量相关。只要测出其中两个数值,就可根据该公式计算出第三个数值。举例如下:假设患者的血pH=7.40,PaCO2=40mmHg,试计算出[HCO3-]值。按照Henderson-Hassalbalch公式,则 7.4=6.1+lg[HCO3-]/[H2 CO3],[HCO3-]应等于24mmol/L。

(二)动脉血CO 2分压

动脉血CO2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指以物理状态溶解在动脉血中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正常值为33~46mmHg,平均40mmHg。PaCO2是反映酸碱平衡呼吸状态的主要指标。PaCO2增高,表示有CO2潴留,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或肺对代谢性碱中毒的代偿调节;PaCO2降低,表示有CO2呼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或肺对代谢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温度38℃,Hb氧饱和度100%,用P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由于排除了呼吸的影响,所以SB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SB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24mmol/L。SB升高,见于代谢性碱中毒或者肾脏对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SB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者肾脏对慢性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调节。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实际体温、血氧饱和度和PaCO2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因而AB既受呼吸因素的影响,也受代谢因素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AB=SB。两者数值均高表明有代谢性碱中毒,两者数值均低表明有代谢性酸中毒。如果AB≠SB,则两者的差值反映呼吸对酸碱平衡的影响:AB>SB,提示有CO2潴留;AB<SB,提示有CO2呼出过多。

(四)缓冲碱

缓冲碱(buffer base,BB)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包括HCO3-、HbO2、Hb-和 Pr-等,通常以氧饱和的全血在标准状态下测定,正常值为45~52mmol/L(平均48mmol/L)。缓冲碱数值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代谢性酸中毒时BB减少,而代谢性碱中毒时BB升高。

(五)碱剩余

碱剩余(base excess,BE)是指在标准条件下(37~38℃,PCO2 40mmHg,氧饱和度100%),将 1L 全血或血浆滴定到pH 7.4所需的酸或碱的量。若需用酸滴定,则表示被测血液的碱过多,BE用正值表示;如需用碱滴定,说明被测血液的碱缺失,BE用负值来表示。全血BE正常值范围为(0±3)mmol/L,BE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是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代谢性酸中毒时BE负值增加,代谢性碱中毒时BE正值增加。

(六)阴离子间隙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是指血浆未测定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AG=UA-UC)。UA包括体内各种有机酸(如:乳酸、β-羟丁酸、乙酰乙酸等)和无机酸(如:Pr-、HPO42-、SO42-等)酸根阴离子。细胞外液中阴阳离子总数相等,从而维持电中性。阳离子=已测定阳离子(Na、K)+UC=Na+K+UC(图3-5),由于细胞外液 K较少,可以忽略不计。 总阴离子=已测定阴离子(Cl-、HCO3-)+UA,即 Cl-+HCO3-+UA。 可得出 Na+UC=Cl-+HCO3-+UA,因而:AG=UA-UC=Na-(Cl-+HCO3-)=140-(104+24)=12

图3-5 血浆阴离子间隙图解

AG 正常值为(12±2)(10~14)mmol/L。

AG反映血浆固定酸含量。AG降低在酸碱平衡紊乱分析中意义不大,而AG增大,多是由有机酸或无机酸阴离子体内蓄积引起,可以用于区分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目前一般以AG>16mmol/L作为判断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标准。

理论与实践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过去因为医院条件所限,判断缺氧只能靠临床症状估计,而酸碱失衡亦仅仅根据症状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来判断。由于临床症状和CO2 CP受很多因素影响,可靠性较差,其临床价值有限,自从开展血气分析以后已基本弃用。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然而,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估价。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也是继低氧血症之后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应用范围:

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初步判断有缺氧和(或)酸碱平衡失调者,需查血气分析。

2.临床各科的急危重症一般都伴有程度不等的缺氧和(或)酸碱失衡,原则上均需查血气分析跟踪病情变化。

3.各种诊断不明的疑难杂症,查血气分析可提示氧供和酸碱平衡状态的信息,从而可拓展思路,有助于明确诊断。

注意事项:

1.采血量不宜过多,单查血气分析约需1ml,如血气分析加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等项目约需2ml。若血量过多、抗凝不足,将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2.采血后需立即排空气泡,再将针尖刺入橡皮塞封闭针孔,以免接触空气造成检验结果失真,并尽快送检。

3.标本送检时需附上患者实时的体温、吸氧浓度或吸氧流量(L/min)及最近的血红蛋白量等参数。

二、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酸碱平衡紊乱可分为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如果患者体内只有一种酸碱平衡紊乱存在,为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simple acid-base disturbance),如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则为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mixed acid-base disturbance)。根据血液pH的高低,可以把酸碱平衡紊乱分为两种:pH降低称为酸中毒,pH升高称为碱中毒。根据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分为四种: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

在单纯型酸中毒或碱中毒时,由于机体的调节,虽然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含量已经发生改变,但通过机体的代偿,使得[HCO3-]/[H2 CO3]比值保持在20∶1,则血液pH仍可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此为代偿性酸中毒或代偿性碱中毒;如果血液pH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则为失代偿性酸中毒或失代偿性碱中毒。

问题与思考

pH偏离正常范围,表示有酸碱平衡紊乱;如pH正常,能否排除酸碱平衡紊乱的可能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