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涉及运动和体育两方面,以前这类书主要是由一些运动领域专家来描述,但这本书不同,它是从医生的视角来书写的。相信阅读完此书,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积极,更充满活力。你会发现目前身体上一些不好的变化,并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对于喜好运动的人来说,这本书会对你的运动具有指导意义,避免不良运动产生的一系列伤害,并更加享受运动。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平时接触很多患者,其中最多的是因运动系统损伤所致的颈肩腰腿痛以及退变性疾病的患者。对于其中的很多疾病,我经常会有深深的无力感。比如,一位在篮球运动中经常扭伤脚踝的患者,踝关节的疼痛使他感到苦恼,而且这种疼痛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对于这类患者,我通常先为他做一个肢体功能评估,也就是物理检查,如果关节稳定性还可以的话,我是不会为他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而是给他开一些抗炎镇痛类药物,并嘱咐他在运动时佩戴一些护具,损伤后要有一段休息时间。但是通常这样做的结果是,患者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处置,而且他的踝关节疼痛症状在药物停用之后还会发作。有些较严重的患者甚至因此产生严重的焦虑,影响工作和生活。据我所知,还有一些骨科同行会对这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但根据我的经验和很多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的文献来看,这类手术的效果不是很肯定,甚至有一些手术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不少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常常感觉脚部更为僵硬,丧失了灵活性,尤其在一些上下楼梯、登山的运动中体现更为明显,有的患者疼痛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人作为一个生物体,其功能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现代医学能够了解的范围,而外科手术则相当于为机器损坏的零部件做一个修缮,两者之间的差别不言而喻,这也是很多手术术后遗留很多身体功能上后遗症的原因。
我经常思索一个问题,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人体结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日趋完善,平时我们在治疗疾病时也经常惊讶于我们自身强大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有的人经历了严重的车祸,造成了非常可怕的肢体创伤,为抢救生命,有时这些创伤,包括关节内骨折在当时并没有接受手术复位治疗,但我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患者,他们在几年以后不少都恢复了大部分肢体功能;有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没有进行我们现在普遍认为有效的化疗、放疗,甚至没有服用任何药物,但由于某种我们现在都不是很清楚的自身免疫能力,肿瘤没有继续发展,这样带瘤存活了很多年,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当医生的时间越长,我越来越敬畏于我们自己身体无以伦比的合理构造,以及自身调节能力的强大,这是自然界赋予我们最大的财富。
在西方人体解剖知识及外科技术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老祖先留给我们很大一笔财富,这就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骨折手法整复、中药君臣佐使的运用,针灸按摩技术等。它的理论基础是把人作为一个生物整体来对待,辨证施治,对于很多骨科和创伤类的疾患都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治疗后病患的并发症和复发率都远低于现代的外科技术治疗。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上肢骨折和几乎所有儿童骨折都可以通过中医手法治疗达到痊愈,且后遗症很少,而现在很多这类骨折是要开刀做手术的。手术后可能会发生什么?儿童骨骼发育异常、畸形、生长过度或缓慢;手术肢体的僵硬,活动不便,不时出现的疼痛,诸如此类。说到这里,我并不是否定外科技术,对很多严重的骨科疾患来说,外科治疗还是最为合适的技术。我只想表明一点,不要把人等同于机器来看待,一定要对生命心存敬畏,这样在治疗选择上才会更为合理,治疗效果才会更为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是一名患者。由于年轻时期对运动方式的不注意,以及场地、运动鞋等客观原因,我一直深受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的困扰。这种疼痛不仅发生在运动时,还极大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我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跳跃,因为一旦下蹲我就会感到膝盖前方的疼痛;我也不能正常的下蹲,因为在从开始下蹲的后半程,即大腿从与地面平行再往后的状态,我的膝关节疼痛会非常严重,很多时候不得不扶着周围一些扶手才能蹲下去,且脚后跟必须代偿性的抬起才能做到;我跑步时总感觉落地不稳,尤其在场地不是很平整时更是如此,这是因为我的踝关节后方很紧,影响了脚踝的打弯。以上这些情况越来越严重,直到有一次,我给自己做了一个评估,才意识自己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关节退行性疾患,也就是骨性关节炎。怎么办?对于这种疾患我再熟悉不过,原来我的经验就是药物和休息,但我又不想放弃我的运动,而且药物的作用也是暂时的,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我应该长时间的服用药物吗?除此之外,我似乎只剩下关节镜手术可以选择了,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对于我真的适合吗?直到几年前,我开始接触到牵伸运动——即本书所讲述的主要内容,这些问题才有了答案。
牵伸运动目前在国际上非常流行,包括很多人喜欢的瑜伽也是牵伸运动的一种,它属于功能体育的一种,与身体柔韧性素质关系密切。对于医疗来说,则属于运动疗法。很多医生并不熟悉它,更不知道它能解决什么伤病相关的问题。很多运动教练熟悉它,但由于自身职业限制,不是很了解人体解剖、生理知识,更多的把它当作一种锻炼手段,而不是治疗手段,精细化应用也受到局限。我通过这几年在相关专业机构的学习和了解,对于它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很多原来没有进行特殊处理,但自身症状很重的患者,应用主动、被动牵伸疗法的配合,并制订运动处方,均收到很好的效果,很多病患因而受益。并且由于他们自己也掌握了牵伸运动的部分技巧,坚持锻炼,整体的复发率也达到了很低的水平,我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还有需要提到的是,我本人也是牵伸运动的受益者,通过给自己制订运动处方,每日坚持训练,我感到身体柔韧性和运动功能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我现在甚至把深蹲作为牵伸训练的一部分来完成,当自己完成原来很多基本不可能完成的动作时,当观察到身体性能在逐渐进步时,这种满足感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作为本书的作者和牵伸运动的受益者,我给这本书的读者朋友提两个要求:一是尽量要坚持,持之以恒,您会发现它带给你的益处绝对比想象得还要多;二是要享受牵伸,而不是忍受痛苦,循序渐进,永远不要让牵伸的程度超出身体的限度,不要出现疼痛。其他的要领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慢慢体会了。希望本书能为您的身体健康带来帮助,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一直以来都想写一本牵伸运动的书,苦于所学有限,迟迟未能动笔。近来查阅一些资料,结合我的一些亲身体会,经过一些专业领域内朋友们的不吝赐教,润色及修改,才完成了这本介于体育运动和治疗之间的拙作。其中限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有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刘晶和女儿常韵希,没有她们的支持与鼓励,我就不可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本书的撰写工作。同时,衷心感谢参与拍摄的部队单位官兵,以及洛阳世纪英豪健身俱乐部各位教练们。
常 祺
写于2016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