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发 热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临床上将腋下体温超过37.3℃,称为发热。发热的程度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一、病 因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溶血反应等。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
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和肢体坏死等,通常称为吸收热。
如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等,为中枢性发热,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发热,为产热过多所致。
皮肤广泛病变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发热,见于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慢性心力衰竭使皮肤散热减少也可引起发热。
各种恶性肿瘤均有可能出现发热。
如中署、大手术后、内出血、骨折、大面积烧伤及重度安眠药中毒等。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发热范畴,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原发性低热、感染治愈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
二、现场判断
通过询问患者来自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发病季节、旅游史、接触感染史、预防接种史等,判断可能导致发热的致病原因,做好进一步的病因筛查及预防。
了解发热的基本规律及特点,有利于查找可能的致病原因。
体温持续39~40℃,达数天或数周,体温每天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乙脑、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体温在39℃以上,每天体温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体温波动差达2℃以上,体温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重症肺结核、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地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持续一天乃至数天,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局限性化脓性感染等。
体温急骤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即规律性互相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热等。
体温逐渐升高至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菌病、恶性淋巴瘤等。
发热持续时间、体温波动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流感、普通感冒、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1)呼吸和脉搏:一般随体温的升高而加速,只有在伤寒和病毒感染时可以出现相对缓脉。
(2)血压:伴有中毒性休克时,可以出现血压下降。
(3)意识障碍:发热患者可伴有神志改变,甚至昏迷,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意外、感染性休克、药物中毒等。
(4)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原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脏杂音发生明显改变时,应注意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发热伴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常提示心包炎;急性心肌炎常表现为发热与心率不成正比,心率增快常超过发热程度;发现肺部实变体征或闻及肺部干湿性啰音等,应考虑呼吸系统感染;发热伴肝、脾肿大,应考虑造血器官疾病,也可见于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溶血等。
三、急救处理
遇有下列情况应作紧急降温处理:体温超过40℃;高热并惊厥或谵妄;高热伴休克或心功能不全;高温中暑。
(1)30%~50%乙醇或温水擦试四肢、颈等处。
(2)用冰袋或冷毛巾置于额、颈、腋、腹股沟等处。
(3)对超高热患者尚可用冷水保留灌肠、胃内灌注冷盐水、动脉灌注冷液等体内中心降温措施。
一般不使用降温药物,开放静脉通路给予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如物理降温无效时可以选择:
(1)10%~25%安乃近滴鼻,每次2~3滴。
(2)复方安基比林2ml或柴胡注射液2ml,肌内注射。
(3)酌情选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4)若因高热引起脑水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用20%甘露醇200ml加地塞米松5~10mg快速静脉滴注,有利降低体温和减轻脑水肿。
四、转运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意识障碍患者因呕吐引起窒息,给予氧气吸入。
2.监测血压、血氧、心电和体温变化,观察患者神志、呼吸、四肢活动等,对病情变化给予相应处置。
3.维持输液通道通畅。
4.对于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采取相应的医疗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