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篇 “一村一品”促健康——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案例
案例简介
湖南省资阳区隶属于益阳市,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区、首批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资阳区健康教育者采用“小喇叭”“微信群”“健康素养数据”“模式复制”等办法,靠着一股子蛮劲,深入农村调研,挖掘典型,设计、组织、实施了“一村(社区)一品促健康”策略,涌现出了“金杉村的百度先生”“鹅羊池社区的夜间喇叭”“邹家桥村的健康文化走廊”“紫薇村的万米健康步道”“杨林坳村的卫计广播小精灵”等健康促进典型和“肖横财”“郭百度”“谢核心”等众多健康教育人物,取得了逐渐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效果。
一、旧瓶装新酒,土办法传播大健康
基层开展健康教育常会面临经费不足、人员少等困难,为了扩大健康促进宣传阵地及影响力,资阳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村现有的传播手段,决定在金杉村搭建微信平台、在鹅羊池社区用喇叭喊出健康警句、在杨林坳村用广播宣传健康知识。
模式一:金杉村的郭医生搭建爱心微信群—成为名扬乡里的“百度”先生。
2012年,健教中心为方便工作联系,建立了资阳健教微信群,在群内交流过程中,发现有几个村医发言积极,对咨询工作的认同度很高,表现出对微信群的强烈兴趣。于是,健教人员及时与他们交流,决定培训一批乡村医生,以本村为单位,建立村级健康教育微信小组。
第一个被选中的是金杉村的郭根新,他有26年的村医经验,人际关系比较好,村民对他比较信任,具备了较好的健康教育传播基础。因为他对微信群的操作不熟悉,健教人员就去他家手把手地教他微信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的建群技巧。建立微信群的基本步骤是:①入户摸底,包括家庭成员人数和每位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手机号码、主要疾病状况;②邀请村民扫描手机二维码,将其拉进群组;③修改群名片并备注,指导村民进行疾病的备注简写,如高血压—高、糖尿病—糖、孕产妇—孕、精神病—精等;④教会村民怎么看微信群;⑤开始互动。
在微信群建立、使用初期,健教人员也曾听到部分村民的抱怨,如“只告诉我们怎么预防,又不发药给我们,有什么用啊”、“这个群经常滴滴的响,打扰孩子睡觉呢”等。于是,健教人员又去告诉他们怎么设置免扰,健康提醒也尽量在空闲时段进行。村民提意见了,就去及时解决问题,就这样反反复复的,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磨合,全村3000多人,有1100多人入群,基本达到了家庭全覆盖,并且由主动关注发展为村民自觉咨询,一遇到小病小痛就留言询问或者打电话。如果哪天没有看看群信息都会感到缺少了什么。因大多数人提的健康问题非常有针对性,马上能在微信群得到答案,直观又快捷,于是村民都戏称郭医生是金杉村的“百度”先生。
模式二:走村串户的“小喇叭”及乡村“广播站”成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金话筒”。
时至今日,年龄稍大点的居民依然保留了喜欢听旧工具宣传的习惯,在鹅羊池社区,每天晚上6~7点,都能听到有人在用喇叭喊防火防盗等口号。针对这种现象,健教人员动起了脑筋:“如果在喊话中加上健康知识,能不能起到宣传效果呢?”通过与街道办事处创卫办的沟通,健教人员向鹅羊池社区的薛建宁主任提出了请求。
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健教人员发现了一些问题:喊话是走街串巷的,增加口号内容后,喊话的时间变长了,居民还没有听清楚,喊话员就走了;喊话员记忆的内容多了,喊话也不流利了;喊话时间段内,听到的口号印象也没那么深了。于是,每天有一名健教人员专干跟着喊话员走,试听了半个月,经过入户访谈,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①运用传播学技巧,减少信息量;②采用健康警示语;③每周更换一次内容,把十个健康信息,分五次喊话,这样,总内容没减少,群众也容易记住;④自编容易记住的健康知识顺口溜;⑤增加半小时的喊话时间,每天下午5:30~7:00是吃饭时段,居民基本都在家。自从有了电子喇叭,就不需人工喊话了,把口号编进去,喊话员拿着喇叭走就可以了。
另外,杨林坳村的广播系统保持得较完整,村委平时用其播放通知,也被健教人员充分利用其广播系统宣讲健康知识。农村广播对播音员的要求不高,讲本地土话就能做到都听得懂,经过沟通,达成以下合作协议:由区健教中心提供广播稿;宣传时间为周二、周四、周六,上午11:30、下午5:30,每次15分钟;村医负责登记播出记录,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考核成绩。
2013年鹅羊池社区、杨林坳村、金杉村的经验在全区健康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得到推介,全区随即开展了3期村医健康促进技术培训班。现在几乎村村都有了自己的“健康百度”先生,有了自己的喇叭、广播等丰富多彩的传播工具与手段。资阳健教微信群也成了各村的微信小组的技术查阅平台,成了村医的“百度”先生。传播手段的多元化让健康促进真正走进百姓家。据近期对鹅羊池社区、杨林坳村、金杉村专题健康调查表明,村民的健康知识、行为改变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微信群、喇叭喊话、农村广播起到了健康传播的实效,微信群组传播了健康,喇叭与广播喊出了健康生活。
二、老树发新芽,“健康+”加出新健康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说起来简单,真的实践起来却有诸多不易。特别是基层健康教育者人微言轻。在健康促进实践中,资阳区健教人员深深体会到,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努力争取民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充分利用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的说服力,制订了一系列的“健康+选举”“健康+创卫”“健康+考核”“健康+文化村建设”等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开始,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进展并不乐观,当健教人员拿着设计方案去各乡镇征求意见的时候,不是碰一鼻子灰,就是被不冷不热地打发走。健教人员并不气馁,他们依据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把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指标写进创卫督导细则。在这个“指挥棒”的调配下,区、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单位先后制定100余条与健康相关的政策;在村民选举上,本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重大疾病发生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人数多少,都已成为一项指标;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政策和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高兴了,健康促进赢得了民心,工作机制的建设得到了保障,有力提升了健康干预的力度。
谢荣华是邹家桥村的村支书,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2013年,该村正在打造文化村,村委会设置了图书室、书法室,组织了舞蹈队、花鼓戏团,文化氛围较浓,健教人员提出了在文化村建设中增加健康元素的设想。谢支书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问有多少工作经费。健教人员当时就懵了,暗暗叫苦“哪有什么经费啊”。不久,听说邹家桥村刘三喜因为没有控制好高血压引发了中风,打了120急救电话,在区里医院进行了救治。从医院回来,健教人员心里满不是滋味,既为患者痛苦感到心酸,也为村民缺失基本健康技能而造成严重后果感到惋惜。于是决定对邹家桥村再做一次健康素养调查,用事实来说服谢支书。调查的数据表明:村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57.23%,健康行为形成率45.31%,缺乏健康基本技能,不会自测血糖、血压,病重了才去看医生,一有不舒服,宁愿迷信“半仙”,也不关注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普遍不正确。
当健教人员把调查结果和刘三喜的病例告诉谢支书时,他陷入了沉思……
经过多次沟通,邹家桥村同意在文化村建设中增加健康元素;由健教中心提供健康知识核心信息并制作一批健康科普读本;村委增设一个健康教育活动室;健教中心指导村医每月开展一次健康讲座;每年开展一次健康家庭的评比活动;邹家桥村文化走廊更名为邹家桥村健康文化走廊。
邹家桥村在多年的文化村建设中,由于融入了健康元素,提高了村民的健康素养,扩展了村文化内涵。现在村民书法作品也增加了健康内容,家里也开始装贴有关健康的字画,自我保健成为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图5-1 邹家桥村有关健康的书法作品1
图5-2 邹家桥村有关健康的书法作品2
病愈的刘三喜,在康复过程中,受益于健康教育,虽然左脚留下了轻微后遗症,却还是成了邹家桥村的健康教育义务宣传员,经常拄着拐棍参加健康讲座。在讲座上,他现身说法:“要是早掌握了自测血压、低盐和按时服药这些知识的话,我就不会遭那次大罪了。”如今,村里有了村民健康文化活动中心和健康广场;腰鼓队、广场舞队、民乐队等成了健康促进的宣传队;谢荣华支书也因为在村里到处张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被村民戏称为“核心书记”了。
在运用文化促进健康方面,资阳区还把饮食、广场舞、传统节日喜庆活动等结合起来,倡导合理膳食、动静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生活方式,因陋就简,打造健康餐饮一条街等健康促进场所,组建除陋习花鼓戏团、健康骨骼体操队等队伍。邹家桥村这种文化引领健康生活的工作模式被各村争相模仿,在“健康资阳”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借船出海,完善健康大环境
紫薇村的万米健康步道,是资阳区健教人员花费时间最长、付出艰辛最多的一个健康促进品牌。
紫薇村坐落在资阳区中部,临近中心城区,交通十分便利。为了让把紫薇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村民生活更加幸福,紫薇村村委会计划高标准修建环村公路,打造益阳的第一个乡村公园。得到此消息,健教人员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提出了把健康步道规划进入环村公路的设想。
支书钟梦军对健教人员的建议“笑而不语”,健教人员多次询问,得到的回答都是“准备在村委会上研究”。无奈之下,健教人员展开了暗访:钟支书是冬泳队的,村委姚建军是骑行队的,很多村民经常来市区参加健身活动。掌握了这些情况,健教人员广泛动员冬泳协会、总工会等社会团体来做工作;组织医务人员去紫薇村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积极提供路边的宣传栏及健康小帖的内容;区卫计局也对村卫生室建设提出高标准要求。同时,在紫薇村组织自行车比赛、广场舞表演等活动,健教中心还派出技术专干现场指导。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建成后的紫薇村乡村公园,拥有4500平米的多功能集散服务中心,有着来自全世界的紫薇品种,紫薇种植面积高达400多亩,还是“紫薇文化博览园”。而紫薇村环村公路上12公里的健康步道,也成为益阳的一道靓丽风景。村民利用早晨晚上散步、健走,还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紫薇村被誉为“中国第一个步行村”。
迄今为止,资阳区已建起了4条健康步道、1条健康餐饮街、41个自助健康小区、23个健康单位、40个健康社区(村)、101个健康家庭、40所健康示范学校。2016年9月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首批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13.62%。“一村(社区)一品促健康”策略,取得了超预期效果。
图5-3 紫薇村的万米健康步道
有人开玩笑说对区健教中心主任肖宏才说:“你发了横财,健康教育经费那么少,却拥有了这么多的健康场所。”肖宏才沉思了一会儿,笑着回答:“全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支出减少了,我们确实赚大了,不过,这可是生财有道。”于是“肖横财”就这样叫开了。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资阳健康教育中心没有钱、人员少、缺经验,却依靠不遗余力采取各种土办法,凭着一股蛮劲,集思广益、不惧艰苦,取得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连年攀升的实效。2016年,资阳区通过了国家健康促进县区的验收,兄弟县区来资阳区交流的代表无不赞叹说,你们是基础不好策略高、手段不新办法巧、投入不多效果好。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已成为了国家战略。抢抓机遇,我们义不容辞。资阳区实施“一村一品”促健康策略,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扩大,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值得我们继续深思和探索。
(贾建煌 王建群 肖宏才 王五红)
专家点评
本案例以湖南省某区基层健康教育人员深入乡村,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因地制宜,以有效提高村民这一特定人群的健康素养为切入点,通过以促进全民健康为抓手,立足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因村施策,坚持“土洋结合”,坚持“借船出海”,人人参与,通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健康生活的指导与干预,组织、实施了“一村(社区)一品促健康”策略,涌现出一批健康促进典型,为做好我国新时期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本案例还从另一个侧面很好地展示了基层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职业风范。
(任学锋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