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支气管哮喘患者评估
(一)初诊评估
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健康与疾病史、家族史、营养状况、心理社会状况、社区与家庭支持功能等,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疾病诱发因素;是否有合并症如变应性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为患者建立个人疾病档案,以便给予相应的全程管理。
(二)急性发作期评估
了解患者急性发作时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诱发因素,评估患者药物使用的情况,尤其是药物吸入技术、长期用药的依从性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给予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避免和消除诱因。
1.急性发作症状与诱因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来了解患者情况[1](参见附录三“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2.自理能力
哮喘急性发作特别是哮喘持续状态可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对护理的需求增加,因此急性发作期应对患者自理能力予以评估(参见附录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三)慢性持续期与临床缓解期评估
了解患者哮喘控制情况、未来风险及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等,以便及时调整管理方案,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措施。
1.哮喘控制情况
应用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问卷(参见附录五“哮喘控制测试(ACT)问卷及其评分标准”)[1]进行评估。ACT评分20~25分,代表哮喘控制良好;16~19分,代表哮喘控制不佳;5~15分,代表哮喘控制很差。
2.未来风险评估(来源于2017版GINA)[2]
一旦确立哮喘的诊断,肺功能被认为是评估未来风险最有效的指标。肺功能评估应在诊断或开始治疗时进行;控制治疗后3~6个月应评估个人最佳FEV1,并且此后定期检测,即至少每1~2年检测一次肺功能;有急性发作和肺功能降低等高危患者,检测频率应更高。
3.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的态度,可采用哮喘知、信、行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
4.治疗依从性
评估患者是否按时口服和吸入药物,吸入技术掌握的程度,长期应用药物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