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热
一、定义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口腔温度高于37.5℃,腋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内体温相差在1℃以上。
二、病因
1.感染性发热
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坏死物质吸收:
手术后、内出血、烧伤、内脏梗死、肿瘤等引起。
(2)抗原-抗体反应:
风湿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药物等。
(3)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4)皮肤散热减少:
皮炎等。
(5)体温调节中枢失常:
中暑、脑出血等引起的中枢热。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多为低热。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病史
发病前是否到过疫区,有无传染患者接触史,手术史等。
2.症状
(1)热度:
低热:38℃以下;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
(2)热型
1)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如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波动范围超高2℃,但在正常水平以上。如败血症、风湿热、肺结核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持续1天至数天,又复升。如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如霍奇金淋巴瘤、回归热。
3.体征
(1)昏迷:
脑出血、脑炎、菌痢等。
(2)淋巴结肿大:
局部化脓性感染、淋巴结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癌症。
(3)皮下出血:
见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白血病等。
(4)皮疹:
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及风湿、结缔组织病、药物热。
(5)肝脾大:
见于病毒感染、血吸虫感染、白血病、淋巴瘤、嗜血细胞综合征等。
(6)关节肿胀或疼痛:
见于风湿热、痛风、猩红热。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判断有无细菌感染)、细菌及真菌培养、病毒抗体,怀疑风湿性疾病,行类风湿因子、抗链O、血沉、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检查。
2.尿、便常规检查
明确有无泌尿道、消化道感染。
3.生化
明确肝功能、胆红素情况,明确有无肝胆感染;高甘油三酯血症警惕嗜血细胞综合征。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警惕嗜血细胞综合征。
(三)影像学检查
1.胸片、立位腹平片、腹部超声,分别明确肺部、胃肠道、肝胆胰脾肾等情况。
2.头颅、胸、腹部CT。
3.必要时行PET-CT检查,明确肿瘤情况。
(四)其他检查
血涂片找疟原虫、布氏杆菌病抗体、肥达试验、流行性出血热抗体、便找虫卵、腰穿脑脊液检查明确有无中枢系统感染、淋巴结穿刺活检排除淋巴瘤、骨髓穿刺活检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血清铁蛋白、可溶性CD25、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检测明确有无嗜血细胞综合征。
四、治疗
1.病因治疗
抗感染、抗病毒、化疗等。
2.降温治疗
(1)物理降温:
化学冰袋、酒精擦浴、冰毯等。
(2)药物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柴胡、地塞米松。伴惊厥、谵妄者用冬眠疗法,即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100mg,5%葡萄糖250ml静滴。
3.支持治疗
补液治疗,保持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中毒性休克。
(肖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