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中医学对痤疮的定义
19.为什么中医学将痤疮归为疡科疾病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疡,头创也。”《释名》中也说:“头有创曰疡。”而创是疮的本字,“疡”古写作“瘍”,疡字从疒从昜(yáng),昜声。“昜”有“播散”“散开”之意。“疒”与“昜”联合起来则可表示“(皮肤)病的扩散”“痈疮的大面积溃烂”。由于痤疮主要表现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因此中医学将痤疮归为疡科疾病。
20.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是如何描述痤疮的
既然痤疮从中医的角度归为疡科疾病,那在古医籍中究竟怎么论述它的呢?《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在这部书中就有关于痤疮的论述,可见很早古代医家就对痤疮有了一定的认识。《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一句话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就是说当人汗出的时候遇到湿气,则容易产生痤疮和痱子。唐代一个大医学家王冰注解说:“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怫内余,郁于皮里,甚为痤疖,微作疿疮。疿,风瘾也。”就是说,当我们人体阳气旺盛出汗的时候,遇到寒冷的水湿之气,抑制了阳气,阳气郁结在皮肤内,严重者,就发为痤疮和疖子,轻微的发为疮疡,至于痱子,是风邪隐藏在皮内而致。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又记载了:“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即是说,汗出受风,寒邪侵袭,郁久为痤疮。唐代医学家王冰注解说:“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蓄于玄府,依空渗涸,皶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瘦,于玄府中,俗曰粉刺,解表已。玄府谓汗空也。”这就明确表示痤疮是汗出受风寒,汗出不畅郁结于汗孔而成。
21.为什么“肺风粉刺”是中医里痤疮的常用名称
从“肺风粉刺”这个名称可以看出,粉刺的发生似乎与肺受风邪有关。其实严格来说并不完全这样。“肺风粉刺”这个病名最早见于我国明代外科学专家陈实功所撰写的《外科正宗》卷四中,其在描述“肺风粉刺”时指出:“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清代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了一部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这个名字也是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医宗金鉴》被《四库全书》收入,在《医宗金鉴》中有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说明在明清时代医家们已经认识到痤疮与肺经血热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后世中医学家认为,皮肤属于肺,外感风热最易伤肺,因此,本病多由肺经郁热或外受风热,热邪熏蒸,血热凝滞于面而形成。因此,常将痤疮称为“肺风粉刺”。看了以上的介绍,这么称呼痤疮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22.“粉花疮”也用来形容痤疮吗
有人会问道:“肺风粉刺可以形容痤疮,那么粉花疮是不是也可以形容痤疮呢?”其实,“粉花疮”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医学家申斗垣所著的《外科启玄》一书,书中记载:“妇女面生窠瘘作痒,名曰粉花疮。乃肺受风热或纹面感风,致生粉刺,盖受湿热也。”可见,粉花疮与粉刺并无二致。本病多因风热郁肺不得疏泄,或腠理不密,汗出受风而发。女性多见,好发于面部,灼热潮红,起疹如粟,累累而生,时痛时痒,反复发作。清代医学家陈士铎《洞天奥旨·粉花疮》记载:“粉花疮生于人面,窠瘘生痒,乃肺受风热也。此疮妇女居多,盖纹面感冒寒风,以致血热不活,遂生粉刺,湿热两停也。”由于接触油彩或化妆品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也叫粉花疮,其临床表现也有以毛囊性丘疹为主的痤疮型,且二者多因肺胃热熏于面所致,故而“粉花疮”也用来形容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