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讲述内容:
1.中医学的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简介。
要点和难点: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和形成。
3.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绪论,本是介绍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梗概,我们这里除了简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外,还重点讲述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相关的概念或范畴,主要有:中医学的概念及其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如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中医学的概念和学科属性
首先讲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属于医学科学,就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中医和西医的发源地不一样,中医发源于中国并且时间比较古老。
中医学和西医学都是医学,但差别很多。中医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第一,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第二,中医学具有原创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第三,中医学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而系统的保养生命及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参考近些年医学界对中医学概念的研究,我们对中医学的概念作这样的表述: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原创的思维方式方法、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系统的保养生命及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辞海》中对医学的解释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从人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用实验研究、现场调查、临床观察等方法,不断总结经验,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消灭的规律以及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效措施。”可见对医学的解释中,已经融入了中医学的一些内涵。“从人的整体性和从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这句话说的是中医的特色,也就是整体观念,而西医不讲这个。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问题: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为什么要讲这个事情?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中医学不是医学,有很多人认为中医学不是科学,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医学是哲学而不是医学;有的人认为中医学是自然哲学,还有的认为中医是传统文化。当然这个文化的概念有大有小,大的文化包括科学、包括艺术。应该说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又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而且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它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也就是说中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内容,即古代科学的内容,又有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新的科学知识体系,这就是中医学。
我们评论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第二,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因而人不仅具有自然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
第三,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第四,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矿物学、植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酿酒技术、冶炼技术等,都曾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气象学知识促进了六淫病因学说的产生,兵法知识奠基了治病原则与方法的形成,对四时物候变化的认识促成了“天人相应”思想的建立,等等。(图0-1)
图0-1 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学科属性
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内涵的东西很多,既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又有人文社科的知识,还有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入。自然科学知识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和疾病防治的基础,奠定了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而人文社科的知识和古代哲学思想,构建了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防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因此,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及其学科属性,对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具有西医学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我们都知道,中医学和西医学,都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都在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互补作用。但就目前来看,确有某些疾病,是西医学解决不了的或难以治好的,而中医学还是有一些办法的,并且疗效是具有优势的。
中医学对一些慢性病和心理问题的防治和调养,是大有优势的。例如,对失眠和抑郁症,中医中药的防治效果比西医西药要更稳定和持久。这是由于中医是运用整体思维,不仅注重调整人体内的脏腑精气阴阳的协调,还要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考虑气候变化和地域环境的变化对人体脏腑精气阴阳的影响,还要考虑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考虑人际关系的改变、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等对人体脏腑精气阴阳的影响。这样中医中药对失眠和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比单用西药来治疗,考虑得更全面,是从根本上的治疗和预防,自然效果稳定,并且持久,不易反复。
中医中药不仅对某些慢性病和情志病的防治有优势,而且对一些急性传染病的防治上也有一定优势。例如,2003年的SARS,西医开始没有找到病因,其后知道了是冠状病毒,但也没有抗此病毒的药物,只好对症治疗,打激素,上呼吸机,效果并不理想,待中医药参与治疗后,才得到有效的控制。因为中医是从患者的反应来认识病因,虽不知道引起SARS的具体病毒,但从患者的临床反应能够推测该病的病因病机,据此病因病机以中药处方治疗,能收到好的疗效。有人说中药能抗病毒,但各种实验似乎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我想抗不抗病毒并不重要,重要的用中医理论为指导开的方子能够阻止病情的发展,让病情好转。中医在2000多年来治疗各类疫病的过程中,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各种传染病的经验和理论,这些理论和经验用于SARS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SARS的传播。我们中国的防治SARS经验,WHO曾向全世界推广,说明中医药在防治SARS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看来,用中医药参与治疗的SARS患者,比只用西药对症治疗的,后遗症也大大减少。
那么,对中医如何做个合理的评价呢?我的观点是,一定在认识了中医以后,进了中医的门槛,有了一些研究,你再评价它,才相对合理;当你不了解的时候,贸然评价,是不负责的,也很难说是正确的。比如你想知道这个井有多深,就要亲自下去或用高精仪器看看。你站在井的外边评论这个井不深,这个井不好,这个井怎么着,那都是信口开河,不负责任。若评价中医,你还没进中医的门,说中医不对、中医不好、中医不科学,那是不负责任的!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就讲到这了。要知道,中医学属于融入了大量人文社科知识的自然科学的范畴,既不是纯自然科学的,也不是纯人文的,而是多种学科知识相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而古代哲学是研究宇宙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作为思维方法融入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因而不应将中医学归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养生和医疗实践中不断地验证、修正和完善的,自然也不应属于只以思辨而不用验证来建立理论体系的自然哲学。
中医学所具有的多种学科相融合的知识体系,在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方面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和发展
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如果有人问你:中医学最具特色的东西是什么?你可以说是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再问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个什么概念?你可以简单地回答: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含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理、法、方、药又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理就是理论,是道理,包括用药的道理、处方的道理、看病的道理、诊断的道理;治病的方法就是法;有了法呢,就可以开出一个处方,这就是方剂;有了方,就有了药物组成,你就可据方配药。这就是理法方药。学了中医,就得知道理法方药。当医生看病时,应该懂得理,就是要明理,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治则治法,然后才能处方遣药,施行治疗。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认识,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以及维系人体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体框架有四:第一个是整体观,这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第二个是精气阴阳五行,这是哲学思想;第三个是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这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第四个是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诊治疾病的特点。这四个主体框架就像一座大厦的四个支柱,支撑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医学的特色。(图0-2)
图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四支柱
如上图:第一个支柱是整体观,它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导中医学看待和处理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有关的问题,也就是要整体考虑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充分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例如,有些人的肢体关节疼痛总是与天气变化相关,这属于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影响。还有些抑郁症经过治疗好点了,最近一段时间有点加重,什么原因?是他与人的关系方面出了问题,让他的病加重了。所以说呢,整体观要求我们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考虑的范围广一些,考虑的因素全面一些。
第二个支柱是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影响非常大。这样说吧,精气学说与中医学的整体观的产生有关,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产生的基础。如果不理解这个阴阳五行学说,就难以进入中医学的大门,更不要说登堂入室了。关于这些古代哲学思想,我们后面逐一讲述。
第三个支柱是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后面我们也要一起学习。
第四个支柱是反映中医学的诊治疾病特点的辨证论治。本教材中虽有叙述,但具体的诊治方法在后续课程《中医诊断学》中。
下面我讲一个中医怎样看病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医诊病治病的一些特色,一些与西医不一样的地方。
有人夏天不想吃饭,恶心腹泻,并伴有轻度发烧,身上黏黏糊糊不舒服,我们中医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不用银翘散,也不用桂枝汤,用什么呢?用藿香正气散(水)。这个时候用这个方是正确的,也是有效的。但我曾经碰见过,大冬天感冒了,流鼻涕打喷嚏,身上恶寒,结果大夫看后开的什么药呢?是藿香正气水。你知道藿香正气水用在啥时候最好?夏天热,得了感冒、中暑,拉肚子,恶心,不想吃饭,伴有轻度发烧的时候,当用藿香正气水。但大冬天下着雪,身上打着寒战,流着鼻涕,用藿香正气水,这根本就不对。因为这个病属于风寒证,藿香正气水并不适用。虽然药物说明书上写着“治疗感冒”,但这个药只适用于夏天的暑湿感冒,西医称作胃肠型感冒。藿香正气水这个方子里,按中医来说没有一味药是清热的,按西医来说没有一味药是消炎的,但用了这个藿香正气水,烧就能退了,胃肠道也舒服了,拉肚子也停了。中医讲得很清楚,这叫“湿去热孤”:就是说热与湿,纠结在一起,既恶心拉肚子又发热,如果把湿祛除了,那热孤立了,就不会留在人体了。也就是说,湿去了,热也就随之而消了,用的就是藿香正气水这类只除湿不清热的方剂。因此,中医治病要辨证,要考虑到季节气候因素,要按照中医的思路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的诊治,指导临床的处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其他内容,我们会在以后的课程中逐一讲述。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间、基础和方法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间,大致是战国到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大经典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战国到两汉时期的极为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战国到两汉时期的丰富的医药知识的积累。这两方面我们不再讲了,因为医学史已经讲得很详细。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方法,主要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这个观察的方法有两种:第一个叫直接观察法,第二个叫整体观察法。
所谓直接观察法,就是打开看看以知道里面有什么。举个例子,大家都选过西瓜,如果不会选就要打开看看里面熟不熟,这就属于直接观察的方法。但是你不能把所有的西瓜都打开看看,只能拍拍西瓜,听它的声音判断熟不熟:声音如果是砰砰砰,熟了;噗噗噗,熟过了;嘣嘣嘣,没熟。人体也是如此,要知道人体内各脏器的作用情况,也不能只靠直接观察法也就是解剖方法。通过解剖,古人确实发现了一些体内的脏器,并推导出这些脏器的某些机能,如心脏的跳动维持血液的循环,肺的舒缩维持气的呼吸出入等。但这样的直接观察不能在活体上做,只能在尸体上观察。实际上,依据观察尸体的某一脏器来推测它的机能,也易出现偏差。人死了,看不到心跳和呼吸,血管成空的了。曾有一位古人观察尸体,发现了没有血液的动脉血管,就把它称为“气管”,认为它只通气不流血。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要想全面了解活着的人体,认识人体内脏的机能,又不可打开人体,想想能用什么方法?我想采用类似拍西瓜的方法可以实现,这就是整体观察法。采用一些外在的刺激作用于人体,观察机体的各种反应,通过分析这些反应和外在表现对机体内脏的状态作出评价,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作出评价,得出结论,这个方法就是所谓的“黑箱方法”,也就是整体观察法。实际上这种“黑箱方法”,有好多学科在用,例如物理学搞石油的勘探,还有超声波探查大的机件,都是运用的这一原理。这个黑箱方法,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当然整体观察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打开看看所见到的实际情况,肯定会有一些差别,这就导致了中医与西医理论的差异。比如说中医学的脏腑与西医学的脏器,其内涵和负载的机能就有很大区别。中医学的脏腑机能主要是通过整体观察而确立的,而西医的脏器机能是通过解剖分析来确立的,因此相同的脏器名称,中医与西医赋予的机能是有区别的。例如,心脏主管血液的运行是中医和西医都认可的,而心主管精神活动只有中医学这样讲,这是中医学的特色所在。
那么,中医学的藏象理论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是用直接观察法,还是整体观察法?实际上,古人这两种观察法都用了。既用直接观察法得出了人体内各脏器的形态,并依据其形态推导出各自的机能,如心司血液循环、肺司呼吸,等等,又用整体观察法把复杂的机能分别赋予已经观察到的脏器,如精神活动赋予心脏主管,生殖机能赋予肾脏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赋予脾脏主管,等等。如此就建立了与西医不同的脏腑理论体系。下图可帮助我们理解直接观察和整体观察与藏象理论构建的关系。(图0-3)
图0-3 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与藏象理论的构建
经络理论体系,也是以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的综合应用来建立的。具体请参见后面的“经络”章。
理论体系建立之后,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有用的理论,能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就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没有用的理论,或不能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则渐被淘汰。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标志
四大经典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这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的作者,现在已经确信不是黄帝,而是后人托黄帝之名而作,可能是多人集体创作的结果。那么大约什么时候成书的呢?据书中内容推断,是从战国到西汉中期。因此,《黄帝内经》是战国到西汉中期的多位医学学者的智慧集成。现在看来,《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汉时期医学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炼,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脏腑、经络、体质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传说是扁鹊所作,但这是不可能的。现在一般认为是战国秦越人写的,比《内经》成书晚。秦越人号称扁鹊,但可能不是真正的扁鹊,因扁鹊是古代名医的代名词而已。真正的扁鹊出现在什么时代?大约是在春秋早期。战国这个秦越人号称的扁鹊,可能是最后一个扁鹊了。《难经》所述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机,姓张名机,字仲景,因做过长沙太守,故号长沙,因祖籍南阳(河南南阳),又号南阳。《伤寒杂病论》的原样,我们现在看不到了,看到的只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魏晋时期,王叔和就把它分为现在见到的这两部了。《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以三阴三阳辨外感热病,以脏腑辨内伤杂病,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病邪侵袭的部位或病理阶段辨析和处理外感热病,以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分析内伤杂病。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三阴三阳,不是指人体上的6条经络,而是指代外感热病的六个病邪侵袭部位或病理阶段。《伤寒杂病论》有200多个方子是很好用的,被后世奉为经方。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不可能是神农写的,该书大约成书在东汉时代,里面记载有365种药。为什么365种呢,与一年365天有关,人身上的穴位也是365个,也与一年365天有关,可见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非常准确和先进的。该书不但记载了每种药物的性能、主治,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机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这四部医学巨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建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因此,中医学把四部医学经典的成书作为理论体系确立的标志。
3.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下面我们讲述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这主要通过一些著名的古代医学书籍体现的。
晋代(一说是曹魏时代)王叔和著有《脉经》,记述了24种脉象及其主病。我们现在所说的24脉,源于王叔和的《脉经》。阿拉伯医学也引用过《脉经》的学术思想。
晋代皇甫谧的著作《针灸甲乙经》,总结了晋代之前的针灸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是一部针灸学专著。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关于病因病机病原方面的专著。书中叙述了1739种(有人说是1729种)病症的病因病机。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统称为《千金方》,这两本书是比较重要的,主要的贡献是在医德方面,也就是怎么当合格医生,当然在中医理论方面也有重要建树。
宋金元时期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三因说”,在病因章还要讲到。
下面简单谈谈金元四大家,也就是这四个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理论建树。
第一位是刘完素,字守真,因家在河间府,后人又称刘河间,创建了河间学派,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就是说人体感受了各种不同的病邪,都可以产生热证,也都要用寒凉药物来治疗这个热性病证。因善于应用寒凉药物和方剂治疗热性病证,后人称其是“寒凉派”。病是热性的就要用凉性的药物来治,这就是古人讲的“治热以寒”。黄连是凉性的,白虎汤是凉性的,凉性的药就能除掉热性病。刘完素是寒凉派的创始人,他擅长用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一类的方剂。白虎汤是清热的,但单吃生石膏不能解决问题,四个药配起来才能清热。
第二位叫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他善于攻邪。什么意思呢?他认为生病就是病邪侵犯了人体,如果病邪被清除了,病也就好了。用什么方法清除病邪呢?用汗、吐、下三法。如果是病邪在体表,感冒发烧,当用发汗法;如果病邪在胃中,腹痛腹胀,就用吐法;如果病邪在胃肠道,大便不通,就用泻下法。这就是他倡言的“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目前,发汗法和泻下法临床上应用的还是比较多的。吐法用得相对较少,但遇到急症还是要用的。
第三位是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师从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即张洁古,强调脾胃对发病的决定作用。这与他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元代初期,战乱纷争,百姓饥寒交迫,精神紧张又过度劳累,所以主张治疗疾病先健脾胃,健脾胃就能抵抗病邪。如果脾胃虚弱,百病就会产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因此,治病一定要补养脾胃,脾胃补起来之后,人的身体条件改善了,抵抗力强了,就不易感冒、不易得病了。《内经》说脾“主四时”,“中央土以灌四傍”,能营养四脏,支持全身,一年四季如果脾气健旺就不会有邪气的侵袭,故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说法。我在临床上就曾经碰到一位老太太,没什么大毛病,就是一年四季不敢洗澡,一洗澡就感冒,即便夏天也常这样,所以身体挺弱。我问她吃饭情况怎么样,她说吃得挺好,营养不缺乏,就是有的时候消化不好。怎么解决她的问题呢?我给她开了补中益气汤原方,服用2周后,洗澡就不感冒了。这就是所谓的“四季脾旺不受邪”。
第四位是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他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擅长滋阴制阳,后人称为滋阴派或养阴派。现在看来呢,有好多人得的病属阴虚,也有好多人的体质属阴虚。心血管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多见“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什么呢?与现代社会发展有关:年轻人精神压力大,营养过剩的多,容易产生内热,有了内热就容易伤阴气,形成“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老年人呢,可能是新陈代谢出了问题,有的偏于阳虚,有的偏于阴虚,有的是上半身阴虚有热,下半身阳虚有寒。就临床来看,偏于阴虚的比偏于阳虚的稍多。故《内经》上说“年四十,阴气自半”。老年人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阴气,沉住气,勿急躁,“静则神藏”。如果病属阴虚,或本身是阴虚体质,应该怎么处理呢?治疗上当用“滋阴制阳”或“滋阴降火”的方法。滋阴的药物,有百合、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沙参、麦冬、黄精、白芍、山茱萸等。这样看来,“滋阴派”不论对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大有用场。
在这里多说两句,大家也都看出来了,河间派和丹溪派,实际上都受到了道家崇阴思想的影响:前者强调清热以留阴,后者强调滋阴以清热。而东垣学派强调中土脾胃的重要性,可能是受到了道家“中土立极”思想的影响。
明清时期,出现了改革创新的温病学派。这个温病学派有这么几个比较重要的人物:
第一个是吴有性,即吴又可,著有《温疫论》,提出“疠气”为急性传染病(疫病)的病因。
第二个是叶桂,即叶天士、叶香岩,著有《温热论》,提出以“卫气营血”辨析温热病。
第三个是吴瑭,字鞠通,著有《温病条辨》,提出以上、中、下三焦辨析温热病。
还有一个薛雪,即薛生白,著有《湿热条辨》,提出以上、中、下三焦辨析湿热病。
以上四个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特点,我们只是大致介绍一下。好多关于温病方面的知识,我们还要专门在《温病学》里讲。
4.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现在讲讲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我的意见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其中,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
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等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应下大功夫对中医学的这些基本理论、概念、术语作一系统的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建立规范和标准,以便于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医学理论继续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关于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按照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来研究某一具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某一机能,走由整体到部分的研究思路。
二是把中医学理论的研究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可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理论。
三是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在发掘传统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微观、逻辑、系统等思维方法的研究,构建中医学新的方法学体系。
四是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在吸收古代哲学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古今中外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精华,使中医学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
五是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推动中医学的现代化进程和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般认为有两个:一个是整体观念,另一个就是辨证论治。
1.整体观念
首先我们要把整体观念的概念搞清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包括了三部分:第一是人自身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两个方面;第二是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即所谓天人一体观;第三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综合起来,整体观念就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如果再表述得更具体些,则是:人体是由多层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个部分功能上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互相利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处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在社会环境中,自然现象和社会人际关系对人体都会有影响,人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图0-4)
图0-4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理上的完整性就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是说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归属于五脏,构成五脏系统,而五脏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机能上又是相互为用的。(图0-5)
图0-5 五脏一体观模式图
我们怎么认识这个五脏一体观?先说五脏,哪是五脏呢?是肝、心、脾、肺、肾。哪是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和膀胱,还有一个是三焦。五脏相对六腑,少了一个,为了和六腑相称,五脏又加了一个心包,称为“六脏”。其中,三焦与心包是表里相配的。
五脏一体观,以五脏的肝、心、脾、肺、肾为中心,再配上六腑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这个五脏跟五腑之间有着一种联系,叫表里关系。它们分别是肝与胆,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换句话说,以五脏为中心,肝心脾肺肾,然后再配上六腑中的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还联系人体的五种形体结构——筋、脉、肉、皮、骨,称为五体,以及人体的五官七窍——目、舌、口、鼻、耳,也就是把五腑配给了五脏,五体配给了五脏,五官七窍也配给了五脏,这就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就是五脏一体观。我们称它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学体系,也可以称为系统。人体就是由肝系统、心系统、脾系统、肺系统和肾系统组成的。每个系统是依靠什么联系呢?对,是经脉。它是人体的联络通道。系统之间也就是五脏之间有关系吗?它们之间也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古人设计了两种模式:一是用五行生克模式来阐释五个系统之间既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支持的联系,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所谓“制化”;另一种模式是以中央为中心而控制支持四方的模式,也就是脾居中央主四时、营养四脏的以脾为中心的模式。这两种联系模式,待我们讲五行学说时再详细讨论。
人体的五脏一体观的构建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说吧,归于同一系统的脏腑形体官窍,都有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如在肺系统中,肺与大肠,一脏一腑相表里,大便通畅与否,与肺有关,润肺和补肺气都可以通便;同样,肺的呼吸是否正常,也与大肠的排便有关,大便秘结是要影响呼吸的。皮毛也归属于肺系统,肺与皮毛的关系也很密切,如果想让皮肤好,保养好肺和大肠是关键。临床所见,习惯性便秘和有肺病的人,皮肤往往都有点问题。这是中医的特色,用西医的观点解释不了。其他四系统中的脏腑关系,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在此不一一讲述,在藏象章将有详细的表述。
当然,这个五脏一体观,只有结构上的完整是不能成立的,还必须有在这五个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精、气、血、津液都是人体所需的基本物质,在这五个系统进行生成、输布、排泄,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就是新陈代谢。中医把新陈代谢的过程称作“气化”,这个气化,就是指体内的物质与能量的代谢、转化过程。气化是通过这五个系统来运作的,通过各脏腑之气的运动来完成的。
这五个系统当中,有个主导者。这五个系统的主导,在明清以前认为是心,心是维系脏腑气化的核心。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命门学说兴起,认为肾是脏腑气化的主导。我们可以这样说,明清前心是五个系统的主导,明清后肾是主宰。明清前为什么说心是主导呢?这与心藏神、心主管人的精神活动有关。因为人体所有的生理机能和思维活动都由神来调节。心藏神,就是主宰了。要想调理精神情绪方面的疾病,也要从心论治。顺便说一下,中医的“药物归经”理论中,没有任何一个药是归于脑的,因为脑没有所属的经脉,当然也就找不到直接治疗脑的药,但中医有大量的调理心和神的药,脑的病只能通过调理心和神来解决。说某些药能健脑、能补脑,其实并非中医的传统说法。中药不健脑,中药只能养心以调神。
概括一下,五脏一体观,主要说明了人体结构的完整和机能的统一,反映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接下来讲述形神一体观。
所谓形神一体观,就是形体与精神的统一。形,就是人的形体,包括上面说的心、肝、脾、肺、肾五个系统。神,主要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中医把人的精神分在五脏当中,主要由心来统领。那么形神一体观就是说形体与精神相统一。人当然先有这个形体,没有这个形体这个人就不存在了。有了形体,在形体的基础上产生精神,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行尸走肉。人体必须有精神,形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这叫形神一体观。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如果有人问你:中医学为什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你可以这样回答:①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由经络联络六腑、形体、官窍,构成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而它们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②精、气、血、津液分布、贮藏、代谢或运行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维系和支持了它们各自的生理机能,并使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从而维持了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③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在心的主导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因此,人体又是一个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作的有机整体。
我们理解了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就能认识人体是一个结构完整而不可分割、机能统一而协调有序、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而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上面讲的都属五个系统之间在结构和生理方面的整体性,接下来我们就讲五个系统之间在病理上的整体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怎么理解呢?大体就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局部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是整体机能在局部的反映,局部的病变也就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如有人口舌生疮,中医认为是心火亢盛在口舌上的反映;面红目赤是肝火亢盛在面部和眼部的反映。
二是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五脏之间,如有一脏得病,会影响他脏。
如果有人得了心脏病,中医是用整体思维来分析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的,也就是以整体观来看待这个病:是心脏本身的原因——心气虚,心血瘀阻,还是与其他脏有关?与肝有关吗?与肺有关吗?只有考虑全面了,分析明白了,辨证准确了,才能获得有效的治疗。
分析疾病发生或复发的原因,整体思维尤其重要。例如上面说的心脏病,中医认为这个病不止在心,还与肝有关系。如果这个人心情不好,好生闷气,心脏病犯了,这主要是情绪原因。要怎么调治呢?一定要兼用疏肝气、调肝气的药,如柴胡、郁金等。除了与情绪有关,还与脾胃有关,也就是与吃饭有关系,吃得过饱容易让心脏病复发,有时候大便不通也容易诱发心脏病。此外,还要考虑气候变化和地域环境改变对心脏病的影响,这在后面的天人一体观中要讲到。
接下来讲讲诊治上的整体性。理解诊治上的整体性,明白这四个字很重要——由外察内。其实不管中医也好西医也好,诊断疾病的时候都是由外察内。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完了,获得了有关病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就知道体内的病,这就是诊断。中医诊断疾病的特色,是要望舌——看舌质和舌苔,还要号脉。如果不看舌脉就下诊断,肯定不是中医。
中医强调在整体层面上对病变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叫治内愈外:舌头上长疮,属于心火亢盛。毫无疑问,治疗要清泻心火。火在体内,怎么才能排泄出来呢?要利尿,即用利尿的方法来排泄心火。利尿以排泄心火的道理在哪呢?就是心与小肠相表里,有经脉相连,心中的火可沿经脉下输到小肠中,小肠中的火再输送到膀胱,然后随尿排出体外。膀胱里的那些水液,是由小肠直接经三焦水道输送过去的。小肠里的水输送到了膀胱,小肠里的火也就随着水液一起到了膀胱。如果是火多了水少了,就会出现小便短少,尿频,尿急,尿疼。这个叫“小肠火”,也叫心火盛,治疗时就可以通过清泻小肠火的方法来泻心火,临床用含有生地、木通、甘草的导赤散治疗。
第二个叫协调五脏。例如上述的心脏病,除调理心脏本身外,还要调理与此病有关的肝、脾、肾等脏。再如失眠,除调理与之相关的心神外,还要调理肝、肾、脾、肺等脏。
整体观念在治疗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多,如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等。临床上灸涌泉穴治疗头痛头晕,属于上病下治;而灸头顶的百会穴治疗慢性腹泻,则属于下病上取。这都体现了中医学在治疗上的整体观。
(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也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又称“天人一体观”。此处的“天”,与“人”相对,是指整个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但有时候“天”是与“地”相对而言的,这个“天”是指自然界的气候,而“地”指地域环境。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的生命过程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下面我先出两个小问题请大家思考:
①人的情绪在哪一季节容易冲动或冷静?
②人在热天还是阴天容易入睡并睡得香?
这两个问题所有人都会答,因为都有亲身经历。春夏容易冲动而秋冬较为冷静,热天不易入睡而阴天一般睡得香。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要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找答案:这是自然界的阴阳二气的变化影响了人体的阴阳二气所致。
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阴阳二气的消长有明显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生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春天植物发芽开花,夏天植物茂盛生长,到了秋天硕果累累、该收获了,到了冬天就该藏起来了。这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体生理活动也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我们称之为适应性调整。这个适应性调整非常重要,人体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四季变化。
春天天气开始暖和,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了,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增长了,这个时期有高血压的人应该要特别注意了。为什么?因为春天天气开始暖和,阳气开始上升,人的情绪容易急躁,容易兴奋。夏天天气热,代谢快了,心脏病容易发作。
秋天收敛,天气凉了,阴气开始增加了,人的情绪容易镇静,睡觉也睡得香了。但天气凉了,阴气渐多,不小心容易引起受凉感冒,出现干咳,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因为这时候天气干燥,下雨少了。干咳怎么办?大自然同时给我们送来了治疗咳嗽的水果——梨。梨能清肺化痰,痰少干咳吃梨好。吃梨时最好不要削皮,因为梨皮入药。可把整个梨洗净,劈成小块,再放上点冰糖和川贝母,蒸熟以梨烂为度,凉后让小儿吃梨喝汤,对咳嗽尤其是干咳效果很好。最好不要多吃橘子,容易上火。冬天收藏,自然界的阳气少了,人体的阳气也相对少了,所以应该注意保暖,保护阳气。
人们为了适应夏天的炎热,就会多喝水多出汗以散热,适当吃一些凉性食品,如西瓜、冷饮等;冬天,为了保温,就要多吃一些温性食品,如羊肉、生姜等,尽量不吃凉性食品。这就是对季节的适应性调节。
人对四季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可以通过脉象表现出来: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春弦就是脉摸着像弓弦似的,端直而长。夏天的脉洪大,像洪水哗啦啦流淌,比平时洪大一些。秋毛什么意思?像羽毛似的飘啊飘,是说秋天的脉稍微偏浮一些。到了冬天的脉是石脉,也就是沉脉,因为阳气深藏里边了。这就是所谓的“四时平脉”。知道了四季的正常脉象,也就能对比出异常的脉象。
人体的生理活动,不仅随一年四季气候而有规律性的变化,在一天之内也有类似的规律性变化。所谓“朝则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有一些病,尤其是些慢性病,在一天之内有一个变化规律:就是早上起来挺舒服,病情轻,整个白天问题都不大,太阳一偏西病就重了。即所谓“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这是因为,早上太阳升出来,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了,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了,一些慢性病尤其是一些阳气虚的,那么早上起来随着阳气上升,他体内的阳气也随着增多,抵抗力也强一些,也就觉得舒服一些。太阳一偏西,自然界的阳气少了,人体的阳气也少了,相应的人体抵抗力低了,病情就觉得加重了。这个是我们讲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接下来讲述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某些外地的同学刚来济南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什么原因呢?与饮食、地域、气候都有关。水土不服,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有的人饭后闹肚子,有的人不想吃饭,有的人身上起红疙瘩,有的人掉头发等。每个人的表现不尽相同,但一般待上一两年也就适应了,也就好了。现在好多地域性的多发病,都与地域环境密切相关。
下面讲述天人一体观在防治疾病的体现。
从预防疾病上说,一是养生防病,防患于未然,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春夏二季,随着自然界阳气的由生到盛来保养人体中的阳气,不能过食寒凉饮食或过度纳凉,以免损伤阳气;秋冬二季,随着自然界阴气由生到盛来保养人体中的阴气,不能过度取暖或过度食用辛辣助热的饮食,以免损伤阴气。一年四时保养得当,人体阴阳才能协调稳定,才能防病延寿。二是一定要避开自然环境的一些剧烈变化。“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止病邪直接侵犯人体而发病。
在治疗疾病时,要考虑气候和地域环境的变化。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称作“因时制宜”。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因时制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现在一般又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那么这个病什么时候容易犯,一般就是天气凉了,深秋到初冬的时候。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相对不足,而冬天自然界的阴气盛了而阳气少了。人体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自然界阴气又盛,那么亢盛的阴气与不足的阳气斗争,结果是阳不能胜阴而病发。治疗这个病,因时制宜,就要温阳祛寒,一般用小青龙汤。因时制宜的用药原则是春夏慎用温热,秋冬慎用寒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冬病,也就是冬天因阳气不足而发作的病,我们也可采取夏治的方法,也就是借助夏天自然界的阳气旺盛,用少量的补阳药物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体阳气在夏天得到了补充,抵抗力增强,到了冬天就不容易发病。这就是“冬病夏治”。
因地制宜,也就是根据不同地理环境来考虑治疗用药。同一个病,在北方吃的药与在南方吃的药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恶寒发烧的感冒,北方人可以用麻黄、桂枝等药发汗,汗出烧就退了;南方人见着麻黄害怕,为什么呢?北方人长得比较壮实,皮肤腠理比较紧凑不容易出汗,可用麻黄发汗;南方人皮肤疏松而容易出汗,用发汗药多了就会伤津耗气,所以南方人一般不用麻黄。实际上这个是因地理环境不同而用药有异——西北地区慎用寒凉之药,东南地区慎用温热之药。这就是因地制宜。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统一体。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这是因为社会的变迁,会给人们的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带来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身心机能的改变。一般说来,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机能,危害身心健康。
社会环境常有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也随之而变。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不利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纠纷,邻里不和,亲人亡故,同事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紧张等,可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和稳定,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
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主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而作用于人体,我们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并通过精神调摄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促进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
曾经见过一位教师,70多岁,他自己觉得胃里不好受,吃饭吃不好,经常恶心,自己怀疑得了胃癌,让学生抬着担架把他送到医院去做检查,到了医院查了查,胃里没查出什么毛病,放心了,自己走回了家。什么在起作用啊?心理!好的社会环境,好的家庭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关系,好的师生关系,友爱和谐,即便得了难治的病,一个人进了医院了,别人都去看看,起码可以给一些精神方面的支持,增强他的战胜疾病的信心,病好得就会快一些。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这些病,能保持一个舒畅的心情,比吃药还要重要。
综上所述,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中医学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景,以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用同源性和联系性思维,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联系,构建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形体与精神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适应,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如果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被破坏了,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
如果把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即天人一体观。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我们可以描述为:“人(形神一体)—自然—社会”医学模式。
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这部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病、证、症状和证候的概念;二是辨证论治的概念;三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四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病、证、症及证候的概念
病,即疾病(disease),我们教材上讲,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失调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在上述的疾病的概念中,表述了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邪气的侵入和正气的抗争,引起了4个方面的病理改变:一是阴阳失调,只要出现了有寒热变化和动静失常的阴阳失调,就标志着疾病已经产生;二是脏腑组织损伤,只要有某一脏腑、形体、官窍的损伤,也标志着疾病已经存在;三是机体生理机能的失常,只要出现某一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机能的失常,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心慌憋气,咳嗽喘息等,表示脾胃、心肺等脏腑的生理机能失常,也标志着疾病的存在;四是我们新加上的,以精神心理方面的失常也归到疾病的范畴之中,这既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概念内涵相符,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的描述相统一。
疾病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只有活着的人才会生病;人死了,病就结束了。
凡是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都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都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有诊断要点和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
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麻疹、水痘、感冒、肺痈、肠痈、痢疾、消渴等,皆属疾病的概念。
再说证的概念。
在我们教材中,证就是证候,但有的书本是把证与证候的概念分开来叙述的。其中证的概念与我们教材上讲的一样,而证候则是组成证的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
证的一般概念,可以这样表述: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证是疾病过程当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不是疾病的全部过程。它具有时相性和类型性特征。(图0-6)
图0-6 证的时相性和类型性
如上图,一个疾病,从左向右看,分为好几个时段,每一个时段都有特征,这是根据时间来划分的。若从下向上看,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也可以有不同的类型,这就是说证具有类型性。所以我们说证不仅具有时相性,还具有类型性。证是疾病过程当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证这个术语,是中医学所特有的,西医没有。证,一般译作syndrome,但与西医说的“综合征”是有区别的。
证与病机有内在的联系:证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证与病机有的时候是用同一个词语来表述的,如“气虚”、“心血不足”等术语,既表述病机,又表述证。那么怎样区别呢?只好在表述证时,在词语的后面加上一个“证”字。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能够揭示疾病在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机理和发展趋势。
中医学将证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如气虚、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的概念。
接下来讲症的概念。
症,是与证相近但又不同的概念。症,是指症状(symptom),有的时候包含着体征(physicalsign),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传统中医中没有“体征”这个说法,但有体征的实在内容:如脉象,舌象,现在看来就属于体征的范畴。所有的体征,都用“症”表述。
传统中医也不用“症”这个字,而把所有的症状和体征都用“证”字来表述。现在因为“证”字有了特定的概念,不再表述症状和体征,那么表述症状和体征就引用了“症”字。
症状,是指患者的异常的主观感觉和行为表现。什么是异常的主观感觉呢?患者感觉到头疼,肚子疼,发烧等,就是异常的主观感觉,就属于症状。那么什么叫异常行为表现呢?比方说这个人疯了,打人骂人,上墙爬屋,这就是异常的行为表现,也属于症状。
体征,是现代中医引用的新的术语。体征,不是患者主观感受到的,而是医生检查出来的。你到医院看病,见医生拿着锤子在你身体上梆梆梆地敲打,敲打出来的那些反应,就属于体征。还有,中医医生号脉号出来的脉象,望舌望出来的舌象,都是医生检查出来的,都属于体征的范畴。
症状和体征是判断疾病和辨识证的主要依据。但孤立的症状,单一的体征,是不能反映疾病或证的本质的,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的概念,比“证”要大,比“症”更要大,它是一个过程的概念。病是一个过程;证是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症是症状和体征,是构成证和病的基本单位。异常的症状和体征,是医生对疾病判断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我们当医生的看病时首先面对的问题。怎样诊断疾病,依据的是什么?依据的就是这个症状和体征。
病、证、症,这三个字,它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有区别也有联系。证是对疾病某一阶段和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一种认识;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属性、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症状和体征则是构成病和证的基本要素。多个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构成了一个证;多个反映疾病阶段性和类型性本质的证,就构成了一个病。
举个例子说明病、证、症的关系:某人感冒了,流鼻涕,打喷嚏,头疼,恶寒,身上疼,这都是症状;医生看看舌象,舌淡苔白,号脉,脉微浮,这都是体征。根据这些症状和体征,能诊断什么病啊?对,感冒。病名出来了。只诊断为感冒,中医没法下药啊!中医说,感冒有好多种,有好多个类型。那么,刚才我们说的流鼻涕打喷嚏恶寒,这是感冒的什么阶段啊?是初始阶段。初始阶段也有好几个类型的,这属于初始阶段中的哪一个类型?是风寒性感冒,或说是感冒的风寒型,称作风寒感冒证。这样我们就辨析出了证。有了证,就可以开处方了,可以选用麻黄汤,就能把这个病治好。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定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说得简单些,就是依据患者的资料辨出一个证来。因此辨证时,首先把患者那些不舒服的感觉记录下来,把检查出来的异常情况也记录下来。怎么获取这些症状和体征呢?望闻问切,也就是中医的四诊。通过四诊获取了患者的所有症状体征和病史,然后依据这些疾病的资料来辨析出证。
在辨析过程中,要逐一分析病性、病因、病位、病势,然后才能确定一个证。
例如感冒了,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全身痛,不出汗,舌淡苔白,脉浮紧。我们先分析病性,是寒性?热性?虚性?实性?因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紧,故判断病属寒性、实性。再分析病因,这个病因是依据上述的症状和体征来断定的,中医称作“辨症求因”或“审症求因”。因为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不出汗,是典型的风寒邪气侵犯人体而出现的症状,所以判断病因是风寒,也就是因自然界的风寒邪气侵犯了人体而发病。病位在哪呢?感冒一般都是外邪侵犯体表而发,所以判定病位在体表,不在内脏,属于表证,不是里证。再分析病势。病势什么意思呢?就是病情和它的发展趋向。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出现大问题,吃几天药就会好的,也就是说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但也不要小看感冒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也有可能转为肺热或肺炎,还有可能引起心肌炎或者肾炎。所以一定要重视它。
病性、病因、病位、病势都分析清楚了,证自然也就辨出来了。上面说的感冒就属风寒感冒证,或者称为感冒的风寒证。有了证,就可以实施治疗了。这就到了“论治”这一环节了。
论治,说得白一些,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按照教材上说,就是: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的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论治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因证立法,就是根据证确立合理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如上面所说的风寒感冒证,属于外感风寒邪气的实寒证,我们应给以祛邪的治疗原则和解表散寒的治疗方法。
第二步,是据法处方,也就是依据治疗原则和方法给出合理的处方。上面所说的风寒感冒证,应该用麻黄汤一类的辛温方剂发汗治疗,当然也可以用针灸、推拿、药浴等手段解表治疗。
第三步,依方遣药或依方配穴,也就是根据处方遣用合适的药物或组配合适的穴位。上面所说的风寒感冒证,我们可以开出下面的中药处方:炙麻黄,桂枝,杏仁,生甘草,柴胡,葛根。
综上所述,辨证论治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的流程图。(图0-7)
图0-7 辨证论治流程图
(3)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在中医学中,病与证是不同的概念:病是一个生命过程,而证只是这个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和某一类型。因此,一个病可以有好几个证,一个证也可出现在好几个不同的病当中。这就是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由于中医治病是据证来治的,这就有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一种病,因为有不同的证,所以就有不同的治法。例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感冒病,就有好几个类型,每一个类型的治法都不一样:风寒感冒,用麻黄汤或桂枝汤辛温解表;风热感冒,用银翘散或桑菊饮辛凉解表;风燥感冒,用桑杏汤辛润解表。这就叫同病异治。这反映了中医治病的特色,与西医不一样。西医学一般都是同病同治,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感冒,只要发烧、白细胞计数高,通通一个治法,退烧抗炎。
对待异病同证,就要异病同治。不同的几个病出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也要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治疗。例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也叫阴挺),脱肛(也叫直肠脱垂),这在西医看来都是一些不同的病,但在中医看来,它们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可出现一个相同的病机,是什么呢?中气下陷。因而都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升提中气来治疗。中医治病,主要根据的是证:只要证相同,治疗方法就相同;如果证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的辨析,以确定证为目的,然后根据证来确立治法,再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一为确诊疾病。
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诊断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四诊来采集有关病变的资料,并作相应的物理和生化方面的检查,然后分析综合所有有关疾病的材料,作出疾病诊断的思维和实践过程。疾病的诊断确定后,就要根据“病”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学是强调辨证论治,这是中医学的特点,但也早就有据病治疗的传统,不是只强调辨证,而不会辨病。中医学在辨病和治病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药。例如,用常山治疟疾,用黄连、三颗针、马齿苋等治痢疾,用大黄牡丹汤治疗肠痈(也叫阑尾炎),等等。
因此,中医学历来都是辨证和辨病同时并用的。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确立当时该病的“证”,然后根据“证”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这就是“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这也是目前中医医生临床上遵循的诊治疾病的原则。当然,对某些一时难以确诊的病症,中医医生就要发挥辨证思维的优势,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出证,随证施治。
依据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中医是怎样诊治疾病的。中医诊治疾病,的确是以辨证论治为主,但又不是只依靠辨证论治来处理疾病,中医尚有辨病治疗的传统,还有依据五运六气模式来诊治疾病的,还有依据河图四象理论来诊治疾病的。
以上讲的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整体观念,一个是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该课程属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各科及中医经典著作奠定理论基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对认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全貌是极为重要的。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三部分。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阐释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主要阐释和介绍中医学有关人体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精气血津液神、藏象、经络、体质学说四部分。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主要阐释和介绍中医学关于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病变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