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应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约请,编写出版这部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这部讲稿,先依据我在讲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时的录音和录像作出文字整理,然后加入我的电子讲稿(讲课PPT)中的相关图表,融合而成。并将其中的某些章节内容作了增删:删除了一些重复的或与本章节内容不符的部分,增添了教材上没有但又必须解决的一些疑难问题的阐释和讨论。
这部讲稿,是以我主编的“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蓝本编写并讲述的。因此,讲稿的讲述次序与教材的编写次序是一致的,每一章节讲述的内容也与教材大致相同,只是增添了该章节中一些疑难问题的讲解和探讨。
先贤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做一个有德守法的医生;授业,就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做一个技术过硬的医生;解惑,就是解决学生的疑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新知的兴趣,做一个有创新能力的医生。
讲稿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载体。这部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先哲的智慧,又讲述了中医学的系统理论和知识,还阐释了中医理论和临床中的有关问题。确实起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中医理论体系中,确实有些概念和术语,如气、阴阳、五行、藏象等,对初学者来说是较难理解的。我认为,这是由于初学者没有找到认知的门路而致。这部讲稿为初学者提供了入门中医的路径或突破口。例如,体验自身的呼吸,就可找到认知“人体之气”的路径;把握“寒热动静”四字,就可删繁就简地认识“阴阳”;观察四时的气候变化,就可逐渐认知“五行”和五脏之气的升降。由此,这部讲稿能让学生尽快地入门中医,认知中医,继而登堂入室。
中医理论体系中,尚有一些反映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如“提壶揭盖”、“釜底抽薪”、“湿去热孤”、“因势利导”、“围城放寇”等,都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和治疗智慧的结晶。但这些特色治法,多数教材中不收录,因而初学中医者也就学不到。这部讲稿,对这些特色治法作了较详细讲述和讨论,可让读者学到传统而地道的中医。
中医理论体系中,还有一些疑难或有争议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例如:整体观念为何只在中医学中有?人体之气与宇宙本原之气有无区别?三焦是腹中的六腑之一还是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燥邪是属阴还是属阳?阴虚水肿能用“阳气与阴液”这一对阴阳关系解释的了吗?咽干声嘶乏力诊断为气阴两虚合理吗?等等。这部讲稿,将这些疑难问题一一详解或讨论,起到了解惑的作用,并可启发学生或读者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
这部中医基础理论讲稿,部分文字由王玉芳副教授和林浩硕士依据我的录音和录像整理而来。
讲稿中所涉及的一些疑难或有争议问题的阐释和评论,都是我个人的观点。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指出。
希望所有读者在读此讲稿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孙广仁
201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