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用药法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神农本草经》的产生、发展史略

先民为了生存进行着各种活动,这些原始活动奠定了中医学实践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医学源于生活实践。中医学自古至今防病、治病的方法,诸如导引、药物、针灸、外治法等,皆起源于生活实践。由此可知,药物疗法是中医学治病的原始方法之一。欲求索 “经方”,必先求索 “药物”;欲求索药物,必先求索中药学的源头——《神农本草经》(以下多简称《本经》)。为了使读者对《本经》有个概括了解,故依据史料,探讨如下。
1.《本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历史沿革及《名医别录》的由来
《本经》内容之文献记载,由来久矣,最早始于 “商、周间”,历经秦汉,代有增益。
《本经》原书四卷,著者不详,书名是根据神农氏尝百草的上古传说而命名。此书具体撰年约在战国时期,即公元前4—公元前3世纪或前后。
在中国医学史上,《本经》对药物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药学著作多是采录其原文,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和补充。这部书的原本虽然早已失传,但它的文字却被辗转抄录而保存至今。
《神农本草经》的书名及其略称,即《神农本草》《神农》,或《本草》等,在先秦时代的著作《礼记》《周礼》等书之古人注疏中已有所记载。而降至汉、魏、六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本经》古传本与古注本。《本经》影响所及,已衍化与发展成许多类型的医药学著作,其原文也被历代药典性本草学著作辗转引录。
从《本经》演变的历史来看,在此书写成后的数百年间(相当于秦、汉时期),曾有许多医家陆续做了注释和新药品种的补充。他们把《本经》的原文写成红色文字(即 “朱字”),把新增的文字写成黑字(即 “墨字”),以示区别。但是,这些医家都未能留下姓名,故学者将这种最早的《本经》注本称为《名医别录》。
2.《本经》的传承、发展及辑注史略
公元6世纪初,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将《本经》分成7卷,并为之撰写了详细的注文,名为《本草经集注》,此书除了仍用红字与黑字区分《本经》与《名医别录》的文字外,陶氏还将自己撰写的注文用黑色小字标记。
公元9世纪中期,唐朝政府大规模地组织医学官员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调查,征集药物品种,绘成图像,再次加以整理扩充,撰成《新修本草》(后世称为《唐本草》),共54卷。这是一部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著作。其著作体例仍将《本经》佚文写成红字,其他均用黑字。
公元10世纪,北宋政府也组织药官撰成《开宝本草》(原名是《开宝新详定本草》,后改称《开宝重定本草》),共20卷。其内容是在《新修本草》正文20卷的基础上,加以增订和注释。
时隔不久,在公元11世纪中期,宋政府再次命掌禹锡及苏颂等医官增订《开宝本草》,并重新收集全国药材图像,撰成《嘉祐本草》20卷及《嘉祐图经本草》20卷。《嘉祐本草》的全称仍冠以 “神农”二字,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这是因为,此书全部字数虽已较《本经》增加了很多倍,但在书中保存的《本经》佚文却是历经上述各书多次忠实转录之结果。
以上所说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和《嘉祐本草》诸书,虽然都收载了《本经》的佚文,但其原书也都相继失传,迄今为止只能看到《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断不全、数量不多的个别古代抄本或其抄本碎片。
直到公元11世纪末,北宋·唐慎微更在《嘉祐本草》的基础上,参考引用了大量经史百家著作中的有关药学资料,撰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1卷(简称《证类本草》)。此书初刊于1108年,名《大观本草》,共31卷(全称《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其后于1116年曾由宋政府修订,改称《政和本草》(全称《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内容大致相同,但卷数合并为30卷。由于这两类《证类本草》在编写体例上仍继续完整地转录了上述本草学著作,特别是宋代已采用刻版印刷术,将手写体的《本经》红字佚文刻印成白字(又称 “阴文”),仍将本草书中的其他内容用黑字(又称 “阳文”)刻印,因而自12世纪以后,《证类本草》成为迄今为止保存《本经》佚文最完整的一本古籍。
除了《证类本草》和个别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书外,《本经》古传本的佚文还可见于公元11~12世纪以前各种传世的中医药文献或其他文史类书中,其中也包括流传国外(主要是日本)的中国古籍。上述古籍是考察《本经》原文的重要资料。
为了恢复《本经》原貌,自南宋以后,开始出现了多种《本经》的辑本和辑注本。从事这项工作的不仅有中国学者,还有一些日本学者。他们主要是以《证类本草》的白字与明代《本草纲目》中的《本经》佚文为依据,并采用其他古籍中的佚文做参考。
总之,自南宋以后,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均曾试图复原《本经》,并相继完成了《本经》的多种后世辑本和辑注本。所有这些辑复工作均在《本经》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各自的内容难免互有得失,这与各家学者限于原始资料的掌握范畴与其信实程度的辨识标准,以及对《本经》原书结构组成特点的考证分析结果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盛世修典书。20世纪末,现今政府为了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宝贵遗产,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之。《神农本草经辑注》课题组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更广泛的对各种传世及不断出土文献的发掘整理与深入考察,有计划、分步骤地重新进行《本经》的辑复工作。《辑注》首先从传世的各种早期古籍收集、分析、编排第一手《本经》佚文资料入手,将原书四卷本原文及其在汉魏以前的古注(六朝以后的古注除外)加以辑复。其次,将辑复后的《本经》原文及其古注进行校注、考证和按语。立足于重辑佚文,辑、校、注三者并举,注重正本清源,考证翔实,注释精当。其佚文的信实程度、校注的深度,比古人诸家辑本均有超越之处。
《神农本草经辑注》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马继兴等学者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编著而成(199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集研究《本经》历代文献之大成,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使读者对《本经》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因此,这是从事中医工作者研究中药学,特别是研究《本经》必备的参考书。
3.《本经》内容提要及其分类
《本经》分为四卷,其主要内容是:卷一 “序录”(又称 “序例”)为药物总论部分。这部分又分为 “序”与 “录”两个方面。“序”,乃根据药效性质将药物分为三大类,称为上、中、下三品。三品之义引述如下:“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总论 “序”的部分简要论述药物的配伍原则、四气、五味、毒性、采药、制药、剂型和用药方法等。卷二至卷四为药物各论部分,按照三品分类法,将365种药物逐一论述,对于每种药物分别记载了其正名与别名、性、味、毒性、生境、采制、功效、主治以及药物副品的应用等。《本经》收录药物365种,正符合一年365日之数。这意在说明,以防病、补虚、治疾为主的上、中、下三品药物,是人们一年日常生活中每日不可或缺的。深刻领会《本经》三品分类的核心内涵,其要点有二:一是重视药物的功用;二是重视药物的毒性。这两点对历代中药学的分类都具有指导意义。
《本经·序录》之 “录”,为《本经》全书所记载的药物目录。迄今为止,古籍中引录 “《本经》(药物)目录”的最早医籍是《本草纲目·卷二》。该目录只有三品药名,未做进一步的分类。与《本经》时代相近的《周礼》一书,已有 “五药”分类之法。根据汉郑玄注:五药 “即草、木、虫、石、谷”(见《周礼》之 “天官·疾医”)。故马继兴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辑注》,在《本经》三品药物及《周礼》五药古制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矿物和动物各类的顺序排列各药。即:
草部
木部
谷部,包括果、菜、谷各类,以上均植物药。
石部,包括金、石各类,均矿物药。
虫部,包括人、兽、禽、虫、鱼各类,均动物药。
上述按自然属性之 “五药”分类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我国本草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承先启后人物——南北朝时期的药物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即采用自然属性作为一级分类,将三品作为二级分类。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亦主要按中药的自然属性分类,只是将收录的《本经》《名医别录》之药物标明三品。《纲目》收载的1892种药是《本经》的5倍还多,其分类更为精细而具体(详见本书附录)。
上述可知,中药的分类始于《本经》。“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见刘渡舟先生撰写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之序文),故仲景书之方所用的大部分药物,皆与《本经》具有 “母子血缘”关系。因此,下文探讨经方必然论及《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