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我国虫媒病毒、传播媒介及相关疾病种类与分布
(梁国栋)
虫媒病毒 (Arbovirus)是指由吸血昆虫传播的病毒,这类病毒可以在吸血昆虫体内繁殖,但是对昆虫本身不致病。吸血昆虫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畜动物引起疾病,因此虫媒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毒。在人类历史上虫媒病毒引起的各种传染病曾经使成千上万人患病或死亡,大量牲畜患病或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虫媒病毒及虫媒病毒病仍然在世界各地引发严重传染病,如登革热、西尼罗脑炎、ZIKA感染引起的小头畸形、流行性乙型脑炎、蜱传脑炎等,因此虫媒病毒及虫媒病毒病不仅是病毒学家的研究课题,也是与公共卫生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
一、虫媒病毒,传播媒介及虫媒病毒病
1.虫媒病毒种类繁多
201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 (ICTV)第9届会议对目前全世界已经报道5800个viruses(病毒)作了新的定位,这些病毒隶属于6目,87科 (包括19亚科),349属和2284种。而1992年在国际虫媒病毒中心登记的虫媒病毒已经达到535种,分布于14病毒科,可见虫媒病毒在已知病毒中占有巨大比例。
1959年,美国洛克希洛基金会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出资在美国纽约建立实验室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Virus Laboratory)主要开展三项工作,对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病毒开展鉴定,研制各种虫媒病毒血清学检测试剂并发放给世界各地,收集和整理各种虫媒病毒信息。这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对世界各地分离的虫媒病毒作统一鉴定和信息收集的 “中心”。该实验室于1967年 (记录204种病毒)、1975年 (记录359种病毒)和1985年 (记录504种病毒)分别出版三本虫媒病毒目录。虫媒病毒目录详细汇总了世界各国分离虫媒病毒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传播媒介及其与人畜动物感染的关系等。该书免费分发给世界各地从事病毒学、公共卫生学等领域的工作人员和科学家,成为当时全世界虫媒病毒以至病毒学研究领域必读的参考书,对全世界虫媒病毒研究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此后,该实验室工作,包括各种毒株和相关信息等整体移交给美国疾病预防中心媒介与传染病所 (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郊区)。虫媒病毒是近几十年研究发展较快的一组病毒,1950年全世界只发现35种,20世纪50年代末增至47种,20世纪到70年代已经发展为359种。1992年在国际虫媒病毒中心登记的虫媒病毒已经达到535种,新的虫媒病毒仍在不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1985年后至今日,再没有出版虫媒病毒新的目录。
虫媒病毒并不是病毒学分类的术语,而是按照病毒生态学或病毒的传播途径而归类的名称。在病毒分类中,虫媒病毒隶属14个病毒科。无论从所含病毒的种类或者从与人、畜疾病的紧密程度,虫媒病毒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病毒科。它们是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29种,引起发热、脑炎等;黄病毒科含69种病毒,可引起发热、出血、脑炎等症;布尼亚病毒科所含病毒种类最多为254种,几乎占全部虫媒病毒一半,可引起发热、出血、脑炎、失明等;呼肠孤病毒科含病毒77种引起脑炎、出血等。
2.虫媒病毒世界性分布
虫媒病毒为全世界分布,各大洲皆存在,但主要分布于中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大多数虫媒病毒只分布于一个地区或一个洲,如乙型脑炎病毒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但虫媒病毒的分布也不固定,可因人群的流动、宿主和媒介的迁移而传播到异地。如裂谷热病毒 (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为非洲的虫媒病毒,1977年传入中东造成18 000人发病,死亡598例。该病毒可能通过骆驼或人员流动从非洲输入。罗斯河病毒 (Rose river virus,RR)为蚊传虫媒病毒,可以引起发热等临床症状是澳大利亚的地方病,1977年通过航空运输和旅游者将病毒传播到太平洋地区在斐济引起暴发流行,3万人患病,目前该病毒不仅在澳大利亚流行也已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地方病。我国周边国家如前苏联境内有70多种虫媒病毒,蒙古国有十余种虫媒病毒并且发生过17次暴发流行,对人畜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3.虫媒病毒的传播媒介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吸血昆虫是虫媒病毒传播媒介,目前已经证实的传播媒介达586种,主要媒介为蚊和蜱。全世界已发现的蚊虫约3000种,我国已发现400余种。已知300种蚊虫可以传播虫媒病毒,其中以伊蚊 (Aedesmosquitoes)和库蚊 (Culexmosquitoes)为主,分别传播115种和105种虫媒病毒。蜱是仅次于蚊虫的传播媒介,116种蜱可传播虫媒病毒。全世界已知蜱达800种,隶属于3个科,硬蜱 (700种) /软蜱 (100种) /纳蜱 (仅1种)。因此,硬蜱和软蜱在虫媒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蜱传病毒多引起较严重的发热及脑炎等,如森林脑炎病毒等。25种蠓可传播虫媒病毒,蠓现有60个属,传播病毒的主要是库蠓 (24种)和蠛蠓。蠓传播病毒多与畜牧业有关,如兰舌病毒可引起羊、牛、马的发病和死亡。我国已经从蠓虫和饲养动物标本分离到兰舌病毒。国外曾从库蠓中分离到东方马脑炎病毒。白蛉,全世界报道有500种,我国有30种,在我国主要传播黑热病/利氏曼病,尚未从我国白蛉体内分离到病毒。蚋,全世界1200种,我国50种,未见我国从蚋分离到病毒的报道。此外蝽、虱、螨、臭虫、虻等都可传播虫媒病毒,据报道无吸血习性的家蝇也可传播弹状病毒科的疱疹性口角炎病毒(Vescular Stomark Virus,VSV),这种病毒可引起马的口角炎,主要流行于非洲。已知虫媒病毒传播媒介见下:
蚊媒 ( Mosquitoes vector): 300 (种)
伊蚊 (Aedesmosquitoes): 115
按蚊 (Anophelesmosquitoes): 50
库蚊 (Culexmosquitoes): 105
脉毛蚊 (Culisetamosquitoes): 8
曼蚊 (Mansiniamosquitoes): 13
长足蚊 (Wyeomyiamosquitoes): 7
兰带蚊 (Uranotaeniamosquitoes): 2
费蚊 (Ficalbiamosquitoes): 1
蜱媒 (Tick vector): 16 (种)
钝缘蜱 (Ornithodoros Koch): 16
牛蜱 (Boophilus Curtice): 7
花蜱 (Amblyomma Koch): 7
革蜱 (Dermacentor Koch): 10
血蜱 (Haemaphysalis Koch): 19
璃眼蜱 (Hyalomma Koch): 16
硬蜱 (Ixodes Latreille): 20
锐缘蜱 (Argas Latreille): 13
扇头蜱 (Rhipicephalus Koch): 15
蝇媒 (Fly vector): 4 (种)
舍蝇 (Musca L): 2 (种)
花蝇 (Anthomyidae): 1
秆蝇 (Chloropidae): 1
蠓媒 (Midge vector): 25 (种)
库蠓 (Culicoides Latreille): 24
蠛蠓 (asiohelea Kieffer): 1
蛉媒 (Sandfly vector): 7 (种)
白蛉 (Phlebotomus Rondani): 5
司蛉 (Sergentomyia France): 2
螨媒 (Mite vector): 9 (种)
历螨 (Laelaps Koch): 3
皮刺螨 (Dermanyssus Duges): 4
禽刺螨 (Ornithonyssus Bambom): 2
蚋媒 (Blackfly vector): 6 (种)
虻媒 (Horsefly vector): 1 (种)
虱媒 (louse vector): 1 (种)
臭虫媒 (Bedbug vector): 2 (种)
蝽媒 (Stinkbug vector): 1 (种)
其他 (Other vector): 79 (种)
此外,虫媒病毒与传播媒介之间还存在一种病毒由多种媒介传播以及一种媒介可以传播多种病毒的复杂情况,如我国流行的乙脑病毒可以由30余种蚊虫传播,而我国广泛存在的三带喙库蚊可以传播16种虫媒病毒等。
4.虫媒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
虫媒病毒可以在蚊虫和蜱虫等节肢动物以及哺乳动物为主的宿主体内大量繁殖扩增,节肢动物通过叮咬和吸血活动将病毒在新生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间传播,并以此维持虫媒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可见虫媒病毒属于自然疫源性病原体,虫媒病毒病属于自然疫原性疾病。
由于节肢动物对病毒敏感性不同,以及宿主动物对病毒敏感性不同,因此虫媒病毒、传播媒介以及宿主动物之间形成特定循环关系。如乙脑病毒→三带喙库蚊→猪的循环扩增圈,此外,还有登革病毒→埃及伊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循环圈等。
人类已经成功消除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也即将被消灭,全世界传染病疾病谱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由各种媒介传播的虫媒病毒病是人类长期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
5.虫媒病毒与感染性疾病
目前已发现100余种虫媒病毒可引起人畜疾病,大多数虫媒病毒感染为不显性或者为轻型,1~2周可自愈。但有些病毒可引起严重的症状,它们主要分布在4个科涉及二十余种病毒。
虫媒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状可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为发热、皮疹和关节痛;第二类表现为发热和脑炎;第三类为发热和出血,或称为出血热。一般一种病毒只引起一类症状,如引起脑炎的病毒一般不再引起出血的症状,同样,引起出血的病毒也不再引起脑炎。但是有些病毒可以引起多种症状,如甲病毒属中的基孔肯亚病毒,即可引起发热、皮疹、关节炎,还可以引起出血等严重症状。从虫媒病毒引起的三类症状可以看出,发热是虫媒病毒感染的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病毒感染首先出现的症状,无论病毒是否引起脑炎或出血热均首先表现为发热。与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虫媒病毒病见表1-3-5。
表1-3-5 与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虫媒病毒及其临床表现
续表
注: ∗表示在我国已分离到病毒; +表示在我国有抗体阳性。表中所列病毒有些已经证实我国有流行,如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蜱传脑炎病毒 (我国称森林脑炎)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我国称新疆出血热病毒)。特别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乙型脑炎至今仍是我国较为严重的传染病。有些病毒在我国有病毒分离的报道,但尚未证明该病毒在我国的流行,如东方马脑炎病毒、罗斯河病毒和科罗拉多蜱媒热病毒等。有些病毒虽然不存在流行也未分离到病毒,但是已证明我国有该病毒抗体阳性存在,说明该病毒在我国有隐性感染或潜在的流行,如加利福尼亚脑炎血清组病毒的雪野兔脑炎病毒 (SSH),应引起重视
已经发现20余种虫媒病毒可以引起病毒性脑炎,主要集中在3个病毒科,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含4种,布尼亚科病毒8种,黄病毒科病毒最多含13种。虫媒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主要有蚊虫和蜱虫传播,其中蜱传6种,蚊传16种。虫媒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分布在美洲12,欧洲4,非洲4,亚洲4(JE,WN,TBE,NEG,POW,BHA)。我国已经发现蚊虫传播的乙型脑炎和西尼罗脑炎,以及蜱虫传播的蜱传脑炎病毒及其相关传染病。引起脑炎的虫媒病毒及其传播媒介见表1-3-6。
6.虫媒病毒病的治疗、预防和诊断
虫媒病毒感染的疾病属于病毒性感染,无特效治疗药物。一般为对症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等。虫媒病毒感染的预防最好的办法是注射疫苗,有些疫苗效果非常好,如黄热病疫苗对黄热病的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的乙型脑炎病毒疫苗居世界领先水平,控制乙型脑炎有非常好的效果。但虫媒病毒种类繁多,不可能对所有病毒都制备疫苗。因此,虫媒病毒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主要是注意防护,减少被吸血昆虫叮咬的机会。
表1-3-6 引起脑炎的虫媒病毒、传播媒介及其地区分布
续表
注:①引起脑炎的虫媒病毒主要集中在3科,其中甲病毒属含4种病毒,布尼亚病毒科含8种病毒,黄病毒科病毒最多共含13种。引起脑炎虫媒病毒的传播媒介包括蜱传6种,蚊传16种。虫媒病毒脑炎在美洲分布12种,欧洲4种,非洲4种,亚洲4种。②我国已经发现虫媒病毒性脑炎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蜱传脑炎和西尼罗脑炎。③我国虫媒病毒性脑炎病毒抗体调查发现,上海脑炎病例中存在加利福尼亚脑炎病毒抗体阳性,广东存在Snowshoe hare脑炎病毒抗体阳性,上海和福建脑炎病例中发现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患者
二、我国大陆地区分离的虫媒病毒
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展虫媒病毒调查,采集的多种媒介标本和人及动物标本中分离到的蚊传虫媒病毒,分别隶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披膜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黄病毒科病毒等。许多病毒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这些病毒的分离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虫媒病毒研究,发现了新的病原体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
1.盖塔病毒
1964年在海南捕捉的库蚊中分离到一株病毒 (M1),与盖塔病毒存在中和活性被鉴定为盖塔病毒 (GETV)。此后在河北、上海、云南多个省份采集的多种蚊虫标本分离到盖塔病毒。对我国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分离的10株GETV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特征分析,对其中3株 (M1、HB0234、YN0540)测定了全基因组序列,另7株完成病毒E2基因和3'UTR。中国分离的10株病毒之间E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7.7%~99.9%。3株中国分离株与其他国家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别是97.4%~98.8% (核苷酸)和98.7%~99.6% (氨基酸)。中国台湾、蒙古和俄罗斯所分离的盖塔病毒在3'UTR第45~54位均出现10个核苷酸的缺失,这可能为这些地区盖塔病毒特有的分子特征。
盖塔病毒 (Getah virus,GETV)1955年首次分离自马来西亚Culex gelidusin (Q-2)。GETV病毒对马和猪等哺乳动物致病,除了在中国海南省、澳大利亚北部和马来西亚的一些人和鸟血清中检查出GETV的中和抗体之外,尚未发现GETV引起人类疾病的报道。
2.辛德毕斯病毒
中国于1987年 (YN87448病毒)、1990年 (XJ160病毒)和2005年 (MX10病毒)分别从云南和新疆当地采集的蚊虫标本分离到三株病毒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辛德毕斯病毒 (SINV)。系统进化分析发现,YN87448病毒和XJ-160病毒同属于古北区/埃塞俄比亚基因型辛德毕斯病毒,虽然XJ-160病毒在该基因型病毒中处在相对独立的进化地位。MX10与辛德毕斯病毒马来西亚分离株 (MRE-16)E1基因同源性为90.0%,该病毒属于澳大利亚/东方基因型辛德毕斯病毒。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多个省市存在SINV抗体阳性人群。在云南省的健康人群和发热病人中均存在SINV抗体,云南省猎狗和野鼠中也检测到SINV抗体。在海南和广东省也存在SINV抗体阳性人群和动物。福建省健康人群中SINV抗体阳性率为12.86%,狐狸、野兔和狗中也检测到SINV抗体,并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型钩体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检测到SINV IgG抗体,提示SINV可能是引起我国发热或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
辛德毕斯病毒首次于1952年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捕获的蚊虫标本分离到。该病毒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宿主为蚊虫和鸟类,大型动物和人类是其最终宿主。目前研究认为SINV可以分为3个基因型,分别为Paleoarctic-Ethiopian(P/E)genotype、Oriental-Australian(O/A)genotype和Wester-Australian(W/A)genotype。辛德毕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被称为 “辛德毕斯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倦怠、头痛、关节痛和皮疹。SINV感染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3.基孔肯尼雅病毒
1980年代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采集的棕果蝙蝠脑组织中分离出1株病毒 (B8635),该病毒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符合甲病毒特性,并与基孔肯雅病毒(CHIKV)单克隆抗体有高度相互中和作用,被鉴定为基孔肯尼雅病毒。在海南詹县捕获的致倦库蚊和蝙蝠中各分离出一株基孔肯尼亚病毒。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发现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流行,但输入性病例时有报道。2008年11月,在广州发现了5例来自马来西亚的输入性病例,经过实验室检测均为CHIKV核酸阳性并分离到4株病毒。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云南省当地健康人群与分离株病毒 (B8635)IgG抗体阳性率为9.23%,部分地区高达43.78%。在我国海南、西藏、吉林和广东人群中也检测到CHIKV病毒IgG抗体。在多种动物中也存在CHIKV病毒抗体阳性,其中以云南省棕果蝠阳性率最高,达49.30%,其次为鸟类 (36.84%)。此外,在海南的野鼠,云南的猪、狗、黄胸鼠、臭鼩鼱、恒河猴等动物中也检测到CHIKV抗体,但是阳性率较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中国存在CHIKV病毒感染,但是此后的多次虫媒病毒调查,未在本土采集的蚊虫标本分离到CHIKV病毒。
基孔肯尼雅病毒 (Chikungunya virus,CHIKV)于1953年首次分离自乌干达一名发热病人的血液。对人类主要引起发热、关节疼痛、皮疹和轻度出血等症状。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来在东非海岸、印度洋岛屿、印度及东南亚地区也多次发生暴发流行,已成为世界上流行范围最广的甲病毒。2005年在印度洋西南地区和印度暴发流行。
4.罗斯河病毒
海南省采集的蝙蝠脑组织中分离出1株病毒 (HBb17)。经免疫荧光和交叉中和实验等血清学检测,HBb17与RRV病毒抗原性最接近。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显示,HBb17株与罗斯河病毒 (国际标准株T48病毒)在3'末端非翻译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9%,结构基因E1区为99%,病毒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显示HBb17株与RRV处在同一进化分支被鉴定为RRV病毒。HBb17株在实验条件下能在蚊体内复制,并通过蚊媒传播使受毒鼠发病死亡。
在海南省当地健康人血清和鼠血清中检测到RRV病毒IgG抗体 (IFA),阳性率分别为1.02% (1/98) 和8.00% (6/75),提示中国海南省存在罗斯河病毒感染。
罗斯河病毒 (Ross River virus,RRV)首次于1959年分离于澳大利亚的罗斯河地区捕捉的Aedes vigilax。该病毒主要分布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斐济等地。RR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多发性关节炎。
5.马雅罗病毒
1985年,从云南省采集的蚊虫中分离到1株病毒 (YN69),该病毒与甲病毒属抗体反应,病毒与马雅罗病毒 (MAYV)抗体产生较强反应,而交叉中和试验则MAYV无交叉中和反应,提示该病毒与MAYV病毒抗原性最近,但存在一定的差异。1985年,在海南省采集的蚊虫中分离到2株病毒 (HN8、HN99)。交互快速微量中和试验表明,这2株病毒只与甲病毒属抗体反应,尤其与MAYV的抗原性最为密切。上述病毒仅通过血清学初步鉴定为MAYV,尚需进行病毒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以进一步确定其分类地位。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海南省的人、畜血清中均检测到HN99病毒的IgG抗体阳性,其中健康人为14%,猪为23%,山羊为35%。此外,在广东和贵州省健康人群也存在MAYV病毒IgG抗体阳性。
MAYV病毒于1954年首先在特立尼达发热病人血清标本分离到,病毒感染可引起发热、头痛、关节痛和皮疹等。广泛分布于南美洲热带森林地区,在特立尼达、玻利维亚和巴西曾发生过暴发流行。
(二)布尼亚病毒科病毒
1998年从云南省居民区捕获的菲律宾按蚊中分离到一株病毒 (YN92-4),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属及该组的巴泰病毒免疫腹水均有高滴度反应,提示该病毒为布尼亚病毒。对YN92-4株病毒S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YN92-4病毒株为巴泰病毒。对YN92-4病毒株全基因组编码区进行序列测定,这也是国际上第一株完成编码区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巴泰病毒株。结果显示该病毒S,M和L三个基因核苷酸与巴泰病毒原型株(MM2222)分离株和日本分离株 (ON-7/B/01株)亲缘关系密切形成独立分支,进一步说明为巴泰病毒。分析显示,YN92-4株病毒与在非洲发现的重组型巴泰病毒-Ngari病毒处在完全不同的进化分支,证实中国分离的巴泰病毒未发生重配。1998年对西双版纳州各医院采集的发热病人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发现巴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17% (5/120),说明当地存在该病毒的感染。
巴泰病毒 (Batai virus,BATV)首次于1955年分离自马来西亚的库蚊标本。此后,蚊虫、牛血清、猪血清和发热病人等多种标本中分离到病毒。人感染巴泰病毒表现为头痛、发热,偶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症状。20世纪90年代,东非地区发生高热性疾病暴发流行,89 000人患病,超过250人死亡。研究显示引起疾病流行的病原体为巴泰病毒与其他布尼亚病毒基因发生基因重配所形成新病毒株——Ngari virus,这一发现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
(三)黄病毒科
朝阳病毒 (Chaoyang Virus,CV)于2008年8月在辽宁省朝阳市农村畜舍捕获的刺扰伊蚊标本分离。病毒可以导致C6/36细胞产生病变,表现为细胞变形,排列紊乱,细胞间隙扩大和脱落。对病毒基因组全编码区序列测定与分析显示,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编码区只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架 (ORF),基因组全长1,0308 bp,分别编码C、Pr M、E、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基因。病毒E基因核苷酸碱基序列与日本脑炎病毒群中圣路易斯脑炎病毒 (St.Louis encephalitis virus)同源性最高,为59.6%;NS3基因核苷酸碱基序列与登革病毒群中科都病毒 (Kedougou virus)同源性最高,为61.7%;NS5基因核苷酸碱基序列与黄热病毒群中塞皮克病毒 (Sepik virus) 同源性最高,为67.0%。黄病毒属病毒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朝阳病毒与蚊传或蜱传黄病毒等黄病毒不在同一进化族,位于单独的进化分支,属于蚊传黄病毒,是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黄病毒属 (Flavivirus genus)的一个新种。
(四)呼肠孤病毒科
1.版纳病毒
版纳病毒 (Banna virus,BAV)首先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采集的脑炎及无名热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分离到,因此而得名,是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东南亚十二节段双链RNA病毒属 (South East Asian dodeca RNA virus, Seadornavirus)的代表成员。该病毒病毒为12个节段双链RNA病毒 (dsRNA),在凝胶电泳时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命名为1~12节段 (Seg1~Seg12),PAGE电泳带型表现为6-6型。已在中国多个省份采集的蚊虫标本分离到BAV病毒目前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也从蚊虫标本分离到BAV病毒。BAV病毒第12节段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在东南亚地区 (包括中国云南省,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分离的病毒与在中国北部地区分离的病毒在进化上相对对立,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从中国20个省市医院收集的疑似乙脑或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标本检测出BAV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11.4% (130/1141),并且在中国南部地区的阳性率高于北部地区。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63例病人血清标本中BAV病毒IgM抗体阳性11份,JEV病毒IgM抗体阳性37份,其中7份为双重感染。以上的检测均为间接ELISA方法,缺少用其他方法的平行检测,特别是缺少中和试验方法的检测结果。版纳病毒是一个新发现的可能和疾病有密切关系的病毒,然而版纳病毒是否是一种新病原体仍然需要使用多种检测方法的反复核实,特别是对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使用中和试验的方法,中和抗体滴度存在4倍或4倍以上增长是证明该病毒感染的最重要的血清学证据。另外,除首次在病人标本中分离到病毒外,一直未见到从临床病例标本中再次分离到病毒或检测到该病毒基因阳性的报道,因此加强BAV感染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十分重要意义。
2.辽宁病毒
辽宁病毒 (Liaoning virus,LNV)首先于1997年在中国吉林省黑山地区采集的背点伊蚊标本中分离,是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东南亚十二节段双链RNA病毒属(South East Asian dodeca RNA virus,Seadornavirus)的成员之一。研究发现LNV病毒PAGE电泳带型表现为6-5-1型。2005年在新疆喀什地区农民畜圈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一株病毒 (0507JS60)病毒,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LNV病毒。2007年8月,在青海Minhe county reed-pond采集的Culexmodestus蚊虫标本分离到1株病毒 (QH07130病毒),PAGE电泳带型为典型的6-5-1,经血请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为LNV病毒。目前仅从蚊虫标本中分离LNV病毒,不仅可以引起昆虫细胞系 (C6/36)CPE,还可引起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系Hep-2、BGM、Vero、BHK-21细胞发生病变。LNV病毒二次接种乳鼠可致其出血、死亡,提示LNV可能对人畜有潜在的危害。尚未见LNV病毒与人畜疾病关系的报道。
3.Kadipiro病毒
Kadipiro病毒 (Kadipiro virus,KDV)首次分离于印度尼西亚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是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东南亚十二节段双链RNA病毒属(South East Asian dodeca RNA virus,Seadonravirus)的成员之一。2005年在云南省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中分离到5株病毒,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病毒为12节段双链RNA病毒,基因组带形呈6-5-1分布;用Kadipiro病毒特异性引物能扩增到目的条带,基因组第12片段全长758nt,与Kadipiro病毒原型株病毒 (JKT-7075)同源性为90%,病毒基因第12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这些分离株为Kadipiro病毒,是印度尼西亚以外地区首次分离到该病毒的报道。未见关于KDV病毒与人畜疾病关系的报道。
4.云南环状病毒
云南环状病毒 (Yunnan orbivirus)是呼肠孤病毒科 ( Reoviridae)环状病毒 ( Orbivirus)的新成员。首先于1999年在中国云南省澜沧县捕获的三带喙库蚊标本中分离。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典型的环状病毒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病毒的基因组含有10个节段双链RN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下降命名为1~10节段,Agarosegel带型表现为3-2-5型。YNOV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该病毒可以在白纹伊蚊细胞系C6/36、AA23复制,不能在其他蚊虫及哺乳动物细胞系复制。小鼠腹腔内注射该病毒后可导致小鼠产生非致死性感染,并产生保护性抗体。对YNO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YNOV病毒为环状病毒的新种。近年来,在中国云南从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棕头库蚊和菲律宾按蚊中分离到6株环状病毒。研究显示,云南省当地发热病例标本存在该病毒IgM (0.7%,1/135)和IgG(5.9%,8/135)抗体阳性,说明在云南存在环状病毒感染。
5.细小病毒科浓核病毒
从我国多个地区采集的淡色库蚊 (Culex pipiens pallens)分离到一类病毒,该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和生物学特征与细小病毒科 (Parvoviridae)中浓核病毒亚科 (Densovirinae)短浓核病毒属 (Brevidensovirus)成员相似。将其命名为淡色库蚊浓核病毒 (Culex pipiens pallens densovirus,CppDNV)。此后发现多种蚊虫标本中可以分离到该病毒。对分离自辽宁、云南、新疆和贵州省 (自治区)采集的淡色库蚊 (2株)、尖音库蚊 (2株)、三带喙库蚊 (3株)、中华按蚊 (1株)、未分类库蚊 (6株)和未分类为蚊 (2株)共16株CppDNV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6株CppDNV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在98%以上,序列差异和系统发生分析显示CppDNV是一类新型DNV变异株。
三、我国吸血昆虫媒介与虫媒病毒
虫媒病毒在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交替存在是虫媒病毒在自然界作为一种物种存在的基本条件,这也是在自然界采集的蚊虫、蜱虫等吸血昆虫标本中可以分离到虫媒病毒的原因。目前全世界已经在近600种吸血媒介昆虫标本中分离到虫媒病毒。由于吸血昆虫通过叮咬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人畜动物,造成严重的疾病流行,因此加强对虫媒病毒传播媒介的种类、分布和密度等研究是预防与控制虫媒病毒性疾病的重要环节。
我国地大物博,地理区域跨度较大,各地物种差异明显,吸血昆虫种类复杂,加之我国虫媒病毒研究起步较晚,对我国虫媒病毒传播媒介的种类和分布的背景资料缺乏系统调查研究,急需开展系统调查研究。
我国已经从多个省份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乙脑病毒,而乙脑病毒的分离主要来自当地存在的优势蚊虫中 (表1-3-7),如辽宁、甘肃、河南、江西和上海等地的乙脑病毒均分离自当地的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而黑龙江的乙脑病毒则分离在当地的优势蚊虫刺扰伊蚊,四川的乙脑病毒分离自当地的优势蚊虫骚扰阿蚊等等。可见虫媒病毒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当地优势吸血昆虫中。
表1-3-7 乙脑病毒在我国各地优势蚊种中的分布
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我国不同地区采集的多种吸血昆虫中发现了多种虫媒病毒,有些病毒可以在多种媒介被发现,即一种病毒可以被多种媒介所携带,同样,一种媒介可以携带多种虫媒病毒,如在我国的十余种蚊虫中发现乙脑病毒,同样,在我国广泛存在三带喙库蚊可以携带蚊虫传播的黄病毒、乙脑病毒和蚊虫传播的甲病毒、盖塔病毒等。表1-3-8是我国近年来从各种吸血媒介标本中分离到多种虫媒病毒的汇总,从某种程度反映出我国自然界的吸血昆虫所携带的虫媒病毒。
表1-3-8 我国节肢动物中虫媒病毒的分布
续表
青海省格尔木地区存在大量天然盐池,是我国内陆地区的产盐地区,当地还存在大量盐碱地,自然地理环境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当地存在一种适宜在盐碱环境生存的蚊虫削皮伊蚊,削皮伊蚊仅存在于青海省格尔木地区。2007年,在我国青海省格尔木地区采集的削皮伊蚊标本分离到我国此前未发现的Tahyna病毒,这不仅是在我国首次从削皮伊蚊分离的Tahyna病毒,也是国际上首次从该蚊种分离到Tahyna病毒。可见我国吸血昆虫所携带虫媒病毒具有独特的地域分布特点。
四、我国本土流行的虫媒病毒及虫媒病毒病
自20世纪50年代先后证实4种虫媒病毒在我国的存在与流行,它们是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森林脑炎或称春夏季脑炎病毒 (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 virus,SSEV)、新疆出血热病毒 (Xinjiang haemarrhagic fever virus,XHFV)和登革热病毒1~4血清型 (Dengue fever virus,DFV)。虽然这些病毒在我国发现时间较长,曾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特征、发病情况、传播媒介、预防与控制等进行过系统深入地研究,但是这些病毒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仍然是较严重的传染病。
1.流行性乙型脑炎
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人感染病毒后,潜伏期为5~15天,病程初期表现为头痛,有时是较剧烈的头痛,体温升高至38~39℃,持续1~6天,随后进入脑炎期。中枢神经症状较为突出,表现为颈项强直、痉挛、昏迷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死亡率高达30%。不死亡者经5~10天症状逐渐减轻至痊愈,30%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
乙脑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国家级法定报告传染病。在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其他各省、区均有乙脑的发病与流行。历史上乙脑在我国曾多次暴发流行,解放后第一次大流行为1966年,发病数达15万人;5年之后发生第二次大流行,发病人数超过第一次而达到18万人。时至今日,每年全国仍有2万~4万人患病。1998年因乙脑而死亡的病例数居全国26种法定传染病的前十位。全国乙脑发病人数为11891例,遍及全国1303个县,居全国发病前5位的省份为:贵州、陕西、重庆、四川和山西。蚊虫为传播媒介,在我国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因此,本病的高峰时间在每年夏、秋季节。我国学者王逸民发现本病毒的蚊-猪-蚊等动物间的循环体系。本病无特殊治疗措施,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长期以来,中国、日本、朝鲜使用福尔马林灭活疫苗。1968年后我国使用地鼠肾细胞疫苗,人群保护率达60%~90%。我国俞永新等人1985年报道了乙脑减毒活疫苗,该疫苗免疫作用好且安全。
中国是乙脑主要流行国家,历史上曾经出现多次大流行,发病范围之广,发病率之高,造成的疾病负担之重世界罕见。但是此后中国用自己研制和生产的乙脑疫苗在全国逐步推广乙脑疫苗接种,特别是2008年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以后,全国乙脑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得到明显控制,取得显著效果。乙脑的发病率由大流行时期的20.92/10万 (1971年,当年报告约17万乙脑病例)降低到目前的0.12/10万 (2011年,当年报告病例1625例)。这一巨大变化不仅仅是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国际上使用疫苗有效控制媒介传染病提供了经验。
2.登革热
由蚊虫叮咬感染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临床上,登革热病人以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为主,可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病程5~7天,可自愈,病死率极低。与登革热相关的疾病称登革出血热 (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该病的临床表现与登革热有所不同,高热、出血、休克和高病死率是本病的特征。伴有休克倾向的登革出血热称为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严重问题,我国于1945年在汉口和沿海已有相当规模的流行。但30余年的静止后于1978年于广东佛山首次暴发流行,此后,1979年广东中山县、1980年海南岛、1985—1986年海南岛多次流行,患病人数众多。
2013年和2014年我国云南省和广东省连续发生由输入病例引起的登革热大流行。2013年7月份全国报告登革热12例,从8月份开始报告病例突然上升,8月份报告670例,9月份1280例,10月份1450例达到最高峰,11月份开始下降报告923例,12月份79例。广东省和云南省报告病例占全国登革报告病例数90%以上 (4302/4463)。云南省病例数占全国月1/3,而广东省报告病例约为全国2/3。目前登革热为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
3.森林脑炎
又称蜱传脑炎,是由蜱虫叮咬感染蜱传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因主要在春、夏两季发病又称春夏脑炎。感染病毒后经10~15天潜伏期。典型病例起病突然,首先表现为高热,可达39~41℃,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随后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或昏迷,即而发生瘫痪。严重的病例未发生全身瘫痪即死亡。森林脑炎病死率为20%~30%。本病的特点之一是有严格的地区性,除森林地区外无此病发生,因此发病者多有森林接触史。此外,发病急、突发高热伴神经症状,其中以瘫痪为主。30%~60%存活者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森林脑炎病毒分为两型,远东型森林脑炎病毒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前苏联的亚洲地区,传播媒介为全沟硬蜱。中欧型森林脑炎主要分布于前苏联的欧洲地区及欧洲国家。两型病毒统称为蜱传脑炎,其中远东型森林脑炎病毒毒力强,感染后病死率高,而中欧型病毒感染症状轻,病死率为1%~5%。
我国本病流行主要在东北三省林区,近年,在我国云南省和新疆某些地区血清中也查到该病毒的抗体,提示本病流行区的扩大。此外,一般健康人缺乏免疫力,在进入林区工作或旅游等要注意防护和接种疫苗。预防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国外为鸡胚细胞制备的灭活森林脑炎病毒疫苗,国内为地鼠肾细胞制备的灭活疫苗,均已经应用多年,效果可靠。
4.新疆出血热
为蜱虫叮咬而感染新疆出血热病毒引起,于1965年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巴楚等县境内发现。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烧伴颜面、颈部和上胸部充血、潮红及头痛、腰痛和全身中毒症状、出血和低血压休克等。但是与国内流行的由汉塔病毒 (Hannta virus)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不同,不表现肾脏器官的损害。本病病程一般10~14天,死亡原因主要为出血和低血压休克。病死率高达20%~70%。蜱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和保虫宿主。本病目前仅在我国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部分地区呈散发流行。
五、我国新发现的虫媒病毒及其相关疾病
进入21世纪以来,从我国自然界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种蚊虫传播虫媒病毒,不仅多次分离到此前已发现的乙型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还首次在我国分离到两个蚊传虫媒病毒——西尼罗病毒 (West Nile virus,WNV) 和Tahyna病毒 (Tahyna virus, TAHV),并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在我国发现了由以上两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特别是发现我国存在西尼罗脑炎流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对国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性总结,为西尼罗病毒等新发现蚊虫传播虫媒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一)我国首次发现西尼罗病毒及其相关病毒性脑炎的流行
西尼罗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为蚊传虫媒病毒,于1937年在非洲地区首次发现。人类通过蚊虫叮咬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可出现发热、脑炎 (脑膜炎)等病症,极少数病例还可表现为严重胰腺炎、肝炎、心肌炎等。动物 (包括鸟类及马、牛等哺乳动物)感染西尼罗病毒可导致脑炎、心肌炎、流产及死亡。西尼罗病毒自发现后在非洲地区造成多次发热性疾病的流行,称为西尼罗热。20世纪50年代,该病毒传入南亚地区的印度并造成当地西尼罗热流行。20世纪90年代,西尼罗病毒传入欧洲,造成多次西尼罗热的流行。此外,由于病毒变异还造成多次西尼罗脑炎的流行。特别是1999年,西尼罗病毒首次传入美国,不但引起大量西尼罗热和西尼罗脑炎病例发生,而且该病流行特点发生较大变化。此前虽然西尼罗病毒感染已在世界多个国家流行,但大多表现为一过性,即仅出现个别病例感染或局部流行,且疾病流行后间隔几年才再有病例出现,呈现 “间断性”流行,但其在1999年进入美国后蔓延至全美国,且每年发生疾病流行,1999—2013年美国报道西尼罗病毒感染病例约4万例,死亡1600余例。由此可见,西尼罗病毒感染在美国当地已成为一种虫媒病毒病的地方性流行。虽然西尼罗病毒是世界分布最广的蚊传黄病毒,其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新发或再发传染病 (emerging or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但其在亚洲大陆仅在南亚地区的印度、西亚地区的以色列、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等国被发现,而在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未见报道。
1.我国首次分离到西尼罗病毒
2011年夏季,研究者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采集蚊虫标本,在当地采集的尖音库蚊标本获得5株可引起BHK和Vero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P)的病毒分离物。病毒E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显示,5株病毒均为西尼罗病毒。对其中1株病毒分离物 (XJ11129株)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1999年在美国纽约和2006年在俄罗斯分离的西尼罗病毒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进一步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株与国际流行的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株亲缘关系最近。这是我国首次分离到西尼罗病毒。同时在当地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检测到具有4倍以上差异的西尼罗病毒中和抗体,提示西尼罗病毒在当地仍有流行。
2.西尼罗病毒脑炎在我国的流行
2004年8月5日~9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发生一起群体性不明原因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流行,病例高度散发于该县10个村镇 (共12个村镇),80例住院病例中死亡10例,63% (50/80)病例集中于50~60岁以上老年人。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部门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发现9份脑脊液标本中有6份,7份急性期血清中有7份为乙型脑炎病毒IgM抗体阳性,提示本次疾病流行的病原体为乙型脑炎病毒。
此后,对收集到的6例病例 (13份)标本进行病毒IgM抗体和中和抗体的平行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急性期标本 [脑脊液和 (或)血清]或恢复期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m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均可检测到西尼罗病毒IgM抗体阳性,且标本中西尼罗病毒中和抗体也呈现较高效价。结果还显示,所有标本中乙型脑炎病毒IgM抗体 (ELISA法)和中和抗体检测呈阳性,但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阳性标本中西尼罗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也较高,并呈现数倍差异 (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为1∶20~1∶160,西尼罗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为1∶320~1∶2 560)。由此可见,标本中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可能是受到西尼罗病毒抗体效价较高而产生的交叉反应所致。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认为,2004年发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的 “群体性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流行”是西尼罗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这是我国首次报道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群体性神经系统感染报道。
3.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西尼罗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伽师县和麦盖提县)及北部 (察布查尔县)地区夏秋季节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血清标本,用ELISA检测标本中3种蚊传黄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登革病毒)IgM抗体。结果显示,64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急性期血清中,乙型脑炎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0.62% (4/641),西尼罗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1.72% (11/641),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96% (19/641)。对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标本平行开展上述3种蚊传黄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结果发现有6例患者血清标本中同时存在西尼罗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效价介于1∶10~1∶40之间。由此可见,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群中存在西尼罗病毒等蚊传黄病毒感染。以往研究显示,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1950年以来一直未见乙型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感染病例。
4.动物中西尼罗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1)西尼罗病毒在鸟和马匹的感染:
在我国上海市采集95只鸟 (14种)和341匹马血清标本,开展西尼罗病毒感染状况调查。结果发现,9只鸟西尼罗病毒IgG抗体阳性,进一步用中和实验确认其中5只鸟血清标本存在西尼罗病毒中和抗体;而341匹马血清标本中未检测到西尼罗病毒IgM抗体和中和抗体阳性。
(2)家养宠物西尼罗病毒感染:
在我国上海市采集367只家养犬和309只家养猫检测西尼罗病毒抗体,结果发现5% (17/367)家养犬和15% (46/309)宠物猫中存在西尼罗病毒中和抗体阳性。
(3)其他: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云南省鸟血清标本中检测到西尼罗病毒血凝抗体阳性,在我国2个省健康人血清中检测到西尼罗病毒血凝抑制抗体阳性。
(二)我国首次发现Tahyna病毒及其感染病例
Tahyna病毒为布尼亚病毒科成员之一,属于蚊传虫媒病毒。于1958年首次从斯洛伐克采集的蚊虫标本分离到,此后国外曾经从库蚊、伊蚊等多种蚊虫及临床发热患者血清标本中分离到。在健康人群,牛羊等家畜,熊、野兔等野生哺乳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及多种鸟类血清检测到该病毒抗体。病毒感染后表现为感冒样症状,少数人出现关节痛、脑膜脑炎、非典型肺炎、神经系统后遗症等。Tahyna病毒广泛分布于欧洲国家,特别是在欧洲东部地区流行较为严重,捷克、斯洛伐克将该病毒感染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但亚洲国家未见报道。
1.Tahyna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Tahyna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2006年7~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捕获的一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1株病毒 (XJ0625)。中和实验结果显示,该病毒与Tahyna病毒原型株病毒免疫血清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提供]的中和指数为1∶3 200。S和M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与Tahyna病毒原型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综上,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离的XJ0625毒株为布尼亚病毒科Tahyna病毒,这是在中国首次分离到Tahyna病毒。
(2)青海省Tahyna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2007年7~8月,从青海省格尔木市采集的削皮伊蚊 ( Ochlerotatus detritus)标本中分离到2株病毒 (QH07029和QH07060),经检测发现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属特异性抗体和Tahyna病毒抗体呈现阳性反应。2株毒株对布尼亚病毒属特异引物呈现阳性反应。进一步的S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新分离的2株病毒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9.9%,与Tahyna病毒标准株同源性分别为90.1%和9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从青海省分离的2株毒株与Tahyna病毒原型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进化关系最近。这是在青海省首次分离到Tahyna病毒,也是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次分离到Tahyuna病毒后再次分离到该病毒。
(3)内蒙古自治区Tahyna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2007年和2008年夏季,研究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采集蚊虫标本,开展蚊传虫媒病毒调查。从蚊虫标本中分离到2株病毒(NM08003和NM08010)。这2株毒株仅与布尼亚病毒属特异性抗体反应,与甲病毒属特异性抗体、乙型脑炎病毒抗体、环状病毒抗体等均不发生反应,提示为布尼亚属病毒。进一步的病毒基因扩增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这2株病毒S片段全长均为977个核苷酸,同源性为100%。与Tahyna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6.9%,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离的Tahyna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3.1%,与青海省QH07029株和QH07060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1.3%。提示从内蒙古自治区新分离的2株病毒为Tahyna病毒,这是首次从内蒙古自治区分离到Tahyna病毒,也是我国第3次从蚊虫标本中分离到Tahyna病毒。
2.Tahyna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我国自2006年以来先后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株Tahyna病毒,提示该病毒在我国广泛存在。但针对我国是否存在Tahyna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类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及其预后如何等,一直未见报道。
2009年夏季,在青海省格尔木开展了一项关于Tahyna病毒感染状况及临床表现等的调查研究,调查期间,每天对所调查区域的村镇医院进行巡回访问,收集各医院以发热为主诉病例的临床信息和血清标本。实验室结果显示,当地发热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中检测到Tahyna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中Tahyna病毒中和抗体呈现4倍增高;在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中检测到Tahyna病毒核酸阳性。分析实验室检测Tahyna病毒感染阳性病例的临床症状,发现患者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对病例的跟踪随访结果显示,所有病例的症状在2~5天消失,没有发现严重病例和死亡病例,提示Tahyna病毒感染属于自愈性疾病。这是首次在我国发现Tahyna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现症病例。
3.不明原因发热患者Tahyna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区采集发热患者血清标本323份,实验室检测发现Tahyna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5.3% (17/323),IgG抗体阳性率为18.3% (59/323)。对10例IgM抗体阳性病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标本平行检测,发现所有标本中均存在Tahyna病毒 (XJ0625)中和抗体,部分患者双份血清标本存在病毒抗体4倍差异。上述结果提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群中存在Tahyna病毒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病例。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海省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市人群中Tahyna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4.4% (16/366)。调查结果还显示,健康人群中Tahyna病毒IgG抗体阳性人群年龄均在30岁以下,以5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 (7.1%,5/70)。
4.Tahyna病毒在动物中的感染
在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宁市和民和县采集牛、羊、猪动物血清240份,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动物血清标本中Tahyna病毒感染状况。结果显示,90份牛血清标本中检测到3份Tahyna病毒IgM抗体阳性,6份IgG抗体阳性;90份羊血清中检测到7份标本Tahyna病毒IgM抗体阳性,9份IgG抗体阳性;60份猪血清中3份Tahynba病毒IgM抗体阳性,2份IgG抗体阳性。结果还显示,动物中Tahyna病毒抗体阳性标本数量格尔木市多于西宁市和民和县。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及其感染
自2009年春季开始在中国湖北省和河南省部分地区发现一些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乏力、恶心、呕吐和腹泻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测发现病例呈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大多数病例呈多器官衰竭,病程发展迅速。所观察的171例确诊病例中,死亡21例。病例大部分为当地农民,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基本相同。此后发现这类病人在中国东部6个省均有分布。
研究人员从湖北省和河南省临床病例血清标本分离到病毒,分别命名为淮阳山病毒(Huaiyangshan virus,HYSV,2009-2株和2010-13株)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V,DBM株)。使用IFA/ELISA和中和试验方法检测发现,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标本中新分离病毒IgM抗体和中和抗体均呈现4倍以上增高,可以确定新分离病毒为当地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新分离病毒具备布尼亚病毒科基因结构特点,由3个节段RNA组成,S节段含1746个、1744个核苷酸,M节段含3378个核苷酸,L节段含6368个核苷酸。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均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热病毒属亲缘关系最近,但又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推定为白蛉热病毒属新病毒,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此后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相继发现病毒及其感染病例。
研究显示,2011—2012年我国共报告SFTS病例1229例,平均发病率为0.046/10万,累计死亡107例,病死率8.7%。全国共16个省、市、自治区有报告病例。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报告病例以55~70岁年龄组居多,占总病例数的44.2%,病死率8.5%,<30岁病例占总数1.63%,且无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93∶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86.8%)。检测结果提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是在华中和华东地区,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主要参考文献
[1]Karabatsos N.International catalogue of arthropod-borne viruses.3rd ed.SanAntonio (TX): American Society for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1985.
[2]Weaver SC,Reisen WK.Present and future arboviral treats.Antiviral Res, 2010, 85 (2): 328-345.
[3]Gao X,Nasci R,Liang G.The neglected arboviral infections in mainland China.PLoS Negl Trop Dis,2010, 4 (4): e624.
[4]Liu H,Gao X,Liang G.Newly recognized mosquito-associated viruses inmainland China,in the last two decades.Virol J, 2011, 8: 68.
[5]Liu H,Li MH,Zhai YG,et al.Banna virus, China, 1987-2007.Emerg Infect Dis, 2010, 16 (3):514-517.
[6]Zheng Y,LiM,Wang H,et al.Japanese encephalitis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mainland China.Rev Med Virol, 2012, 22 (5): 301-322.
[7]Lu Z,Fu SH,Cao L,etal.Human infection withWestNile Virus, Xinjiang, China, 2011.Emerg Infect Dis, 2014, 20 (8): 1421-1423.
[8]Lu Z,Lu XJ,Fu SH,etal.Tahyna virus and humaninfection,China.Emerg Infect Dis, 2009, 15 (2):306-309.
[9]Zhang YZ,Zhou DJ,Xiong Y,et al.Hemorrhagic fever caused by a novel tick-borne Bunyavirus in Huaiyangshan,China.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2011, 32 (3): 209-220.
[10]Yu XJ,Liang MF,Zhang SY,et al.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N Engl JMed, 2011, 364 (16): 152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