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亚历山大登场
从诞生到即位
亚历山大的肖像和真实形象
关于亚历山大的真实形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证言。他的体肤十分白皙,长相俊美,脸上和胸前还微微泛红。金色的头发从额前捋至脑后,打着波浪般的小卷。他的眼神优雅而快活,双眸颜色各异,右眼是黑色,而左眼是蓝灰色。
目前有两件作品被认为描画了亚历山大二十岁时的真实容貌。一是在维尔吉纳的二号陵墓里发现的象牙雕像,高度仅有三厘米,头部微倾,眼睛向上看着。该雕像并未将亚历山大理想化,因而被认为非常接近他本人的真实形象。
另外一个,是墓葬正面入口封檐板处的壁画,画中的亚历山大表情还略显稚气。这幅画描绘的是他骑马狩猎、右手持矛刺向猎物的一瞬间。
亚历山大的面部雕刻 被认为是亚历山大青年时期头像的象牙小雕像。维尔吉纳博物馆藏
狩猎图中央的亚历山大 复原后的维尔吉纳王室墓地正面的壁画。出自Drougou, Vergina
在亚历山大成为国王之后,他的雕像制作任务全部交给了利西波斯。利西波斯出生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个小城市斯基昂,他因才华横溢、作品众多而为人们所熟知,据说他的作品超过一千五百件。普鲁塔克对利西波斯的作品有过这样的描述:
各种雕像之中,最能表现亚历山大外貌特征的要属利西波斯的作品,连亚历山大本人也只让他来为自己创作雕像。因为这位艺术家准确地抓住了亚历山大微微左倾的头部和深邃的眼神这两个特征。而这两点也是在亚历山大身后,他的后继者和朋友们所竞相模仿的。(第四章)
利西波斯的原作已经失传,现存的只有罗马时代的仿制品。其中,被认为最接近原作的是“阿扎拉之亚历山大头像方碑”。这一作品于1779年在罗马近郊的蒂沃利被发现,因曾被西班牙大使阿扎拉赠送给拿破仑而得名。其保存状态并不算好,唇、鼻、左右眉处都有修复痕迹。底座上用希腊语刻着三行碑铭“亚历山大、腓力二世之子、马其顿人”。其最大的特征是额发从额头中央被撩至脑后,呈现出毛发倒竖的样子。这是通过模仿狮子的鬃毛,使人联想到亚历山大有着狮子般的秉性。利西波斯的头像方碑,成为了希腊化时代人们制作亚历山大大帝雕像的模型。
阿扎拉之亚历山大头像方碑 罗马帝政时期的仿制品。希腊化时代制作亚历山大雕像的模型。卢浮宫博物馆藏
亚历山大的诞生与神话
亚历山大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56年7月20日。他的父亲是腓力二世,母亲是奥林匹亚斯。奥林匹亚斯是摩洛西亚王国的公主,该国位于品都斯山脉西侧的伊庇鲁斯地区。马其顿和摩洛西亚都面临着北方伊利里亚人的威胁,因此,两人的结合是一场政治婚姻,以两国结成同盟、相互获得安全保障为目的。
与其他历史上的大人物类似,关于亚历山大的出生也有着众多传说。其中之一讲述了他的父母相恋后结婚的故事。传说中,两人在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一同参加秘密宗教仪式,腓力二世爱上了奥林匹亚斯,并立即向她的监护人提出了结婚的请求。可以确定的是,奥林匹亚斯是这种秘密仪式的信徒,至于腓力二世则难下定论。因这个故事的创作时期是在萨莫色雷斯岛成为马其顿王族重要圣地的公元前4世纪末以后。
据说,奥林匹亚斯在结婚仪式的前夜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响雷落到了自己的腹中,并从中窜出了火焰,火势蔓延烧成一片,随后便消失了。因为雷是由主神宙斯引发,所以这个梦暗示着宙斯与她进行了结合。而腓力则在婚后不久,梦见自己封印妻子的腹部,封印的图案则是狮子。宫廷中的预言者在解梦时,预言奥林匹亚斯怀上了一个如狮子般勇敢的孩子。狮子被认为是和伟大的君主、统治者相称的高贵动物。因此,在亚历山大的雕像上,他的头发会像狮子的鬃毛一般向上竖立着。
腓力收到王子诞生的消息时,刚刚占领了希腊城市波提狄亚。与此同时,将军帕曼纽打败了伊利里亚人,自己的爱马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夺冠的消息也相继传来。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夏季短短一段时间里。腓力欣喜地说,这个孩子是和三场胜利一同诞生的,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战无不胜的人。
亚历山大双亲的家族血统都和神话英雄有关联。马其顿王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希腊神话中最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摩洛西亚王族则与特洛伊战争中的勇将阿喀琉斯有着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他们双方的身上都流淌着最高神宙斯的血液。当然,编造这种族谱,无非是为了给王族的血统镀上一层金。当时的人们认为,人类和众神在传说的世界里相结合。神与人结合,生下的孩子就被称为英雄。自己的祖先是英雄这一事实,深深地影响着亚历山大的心理和行为。
亚历山大的族谱(①—⑦是结婚的顺序)
少年时期的亚历山大
关于少年时期的亚历山大,在现存的亚历山大传中,只有普鲁塔克的记载较为详细。以下列举几个有名的逸闻。
少年亚历山大与他的爱马布塞弗勒斯调教爱马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远征的所有战斗中都骑着布塞弗勒斯作战。佛罗伦萨考古学博物馆藏
从少年时期起,亚历山大就在克己节制这一点上做得十分优秀,重视荣誉的性格使得他在精神上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不凡的气度。亚历山大跑步速度很快,周围的人便问他怎么不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斯塔迪昂(180米)赛跑,这时他的回答是:“国王中得有我的对手才行。”
有一次,腓力二世不在国内,波斯国王派遣的使节团来访。亚历山大以国宾礼节接待了他们。他并没有提出幼稚的问题,而是询问他们国家道路的长度、深入内陆旅行的情況、国王在战争中的情況、波斯人的胆略和才能如何,等等。使节们震惊于他所提的问题和友善的态度,甚至惊叹这个孩子的干劲和高远志向,连以贤明闻名于世的腓力二世也无法匹及。
每当腓力二世攻陷了著名的城市或在大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亚历山大总是忧心忡忡地和同辈人说:“什么都让父亲大人抢先,我想和你们一起干一番大事业都没有用武之地了。”
最有名的逸闻要属亚历山大与名马布塞弗勒斯的相遇。有一位商人牵着一匹名叫布塞弗勒斯的烈马来贩卖。布塞弗勒斯有色萨利所产名马的血统,意为“雄牛的头”,因肩头上有雄牛头的烙印而得名。售价为十三塔兰特。在当时的希腊,拥有一塔兰特的财产就已经算富人了,而马匹的平均价格一般在五分之一塔兰特左右,因此这实在是个天价。而且,这匹马的性情十分粗暴,不让任何人靠近。亚历山大看出马是因为恐惧自己影子的移动而发狂的,便将马头调向太阳的那一面让它平静下来,接着又骑上马,出色地征服了它。人群中瞬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腓力二世也欣喜不已,热泪盈眶地说道:“去开拓你自己的王国吧,马其顿对你而言实在是太小了!”在远征的所有战斗中,亚历山大都是骑着布塞弗勒斯作战。公元前326年,衰老的布塞弗勒斯在印度死去。亚历山大为哀悼爱马之死,建造了一座城市,并命名为布塞弗拉。
亚里士多德 罗马国立美术馆藏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逸闻都来自亲历者的证言。据已故的古代马其顿史研究的权威哈蒙德推测,证言的出处应该是亚历山大的同窗玛西亚斯所著的《亚历山大的教育》。书中对少年亚历山大的感情与行动的生动描写,或许是基于玛西亚斯与亚历山大一同学习成长的记忆。虽然这部作品已经逸失,但普鲁塔克有所引用,为我们留下了有关亚历山大少年时代情况的重要证据。
亚里士多德的上任和教育
亚历山大十三岁时,他的父亲腓力二世为了给儿子提供正式的帝王教育,聘请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教师。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爱琴海北岸一个叫斯塔基拉的小城市。由于父亲尼科马科思在马其顿宫廷里担任阿敏塔斯三世(腓力二世父亲)的御医,亚里士多德便是在首都佩拉度过童年的。公元前367年,他前往雅典游学,在哲学家柏拉图开设的希腊学园里钻研学问。二十年后,柏拉图去世,他便离开了雅典,前往小亚细亚。被马其顿王室聘为教师时,亚里士多德三十九岁。普鲁塔克评价他为“最著名而博识的哲学家”,然而,虽说他当时正年富力强,但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取得巨大成就,还是此后的事情。
学校设在首都以西约四十公里处的米埃扎。在这片风光明媚的土地上,亚历山大与同龄的贵族子弟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其中有托勒密、赫菲斯提昂、利西马科斯等,都是东征时期活跃在他身边的人物。亚里士多德在三年的时间里,将希腊文化的精华教授给了这群年轻人。从政治学、伦理学到文学、医学,范围不可谓不广。原本就喜爱读书的亚历山大,在老师的指导下,天资得到充分挖掘。他尤其喜爱荷马的叙事诗《伊利亚特》。亚历山大将这部讲述了特洛伊战争中英雄们勇武精神的长篇作品当作“战术资料”。不仅如此,他还将亚里士多德亲自校订的抄本放入手提箱,带去远征,甚至总将它与短剑一同放置在枕边。当然,他也喜欢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能够自如地背诵它们。甚至在东征途中,会让亲信将在亚洲无法读到的书送去。亚历山大十分尊敬亚里士多德,他说自己虽然从父亲那里获得了生命,但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却获得了生命的艺术,他就像热爱亲生父亲一样爱戴亚里士多德。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时,亚里士多德写了一篇论说《为王者》送给他。这是一份阐明作为国王应如何进行统治的指导书。这篇论说对亚历山大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他没有令任何人获益时,总是说:“今天的我不是一个国王,因为我今天没有为任何人带去益处。”
然而,我们也不应美化在米埃扎的那三年。无论怎么说,他们都只是些十四五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亚里士多德为了他们的教育,似乎也费了不少功夫。下文是有关这些青年们的文章,是反映亚里士多德在米埃扎教师生活的记述,也常常被引用。
年轻人无法集中精神。对于更大一些的孩子来说,教育成了他们的玩具。(《政治学》)
年轻人容易陷入对身体的欲望,特别是性欲的追求,自身又缺乏抑制力。而且,即便产生欲望,他们也容易见异思迁、容易厌烦,刚刚还激烈地追求却又倏然停止。因为他们尚未看到世间的丑恶,所以性情并不坏,然而,也正因为是老实人,所以容易被骗。他们又固执地坚信自己知道所有的一切。(《辩论术》)
在亚里士多德为亚历山大所写的另一篇论说中,有《关于殖民地的建设》一章。在文中,亚里士多德劝告他,要把希腊人当作朋友与同族人来关怀,就像他们的指导者一样;而对待异民族要像他们的专制君主一样,把他们当作动物与植物来对待。亚里士多德将异民族视为动植物这一言论,融会了当时希腊人视外国人为野蛮人的情感。这也证明了他的学问乍看之下十分宏大,但终究无法超越希腊世界的狭隘框架。与此相对,亚历山大在远征的各地建设城市,马其顿人、希腊人甚至连当地的居民也都准予居住在里面,此外,他还任用波斯贵族担任高官或侍从等。在后文中我们将会说明,这些措施和所谓的同化、融合政策并没有关系,但无论如何,可以明确的是,他采取的政策与亚里士多德的教诲是对立的。普遍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听闻亚历山大的东方政策后感到担心,为了劝导他对异民族采取“正确”的措施,执笔写下了这篇论说。
由此看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种情况:在个人情感和普通教育等方面之外,亚历山大和亚里士多德走的道路完全不同。亚里士多德是学问上的巨匠,亚历山大则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天才。一位停留在希腊体系内,另一位则远超过这个框架,创造了另外的世界。看上去是哲人与大帝实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结合,实际上两人最终擦肩而过。
最早的城市建设
正如从少年时期的逸闻中了解到的那样,亚历山大对父亲有着强烈的对抗意识。这种意识具体表现出来是在公元前340年。这一年,腓力二世远征紧邻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希腊城市拜占庭,十六岁的亚历山大负责留在国内处理国政。当时,色雷斯地区(现在的希腊东北部至保加利亚一带)的麦狄人发动叛乱。亚历山大随即出兵,轻而易举地镇压了叛乱。这是他第一次率兵,值得注意的是,他占领了麦狄人的城镇,将希腊人迁入,自己出资建造了城市。他将其命名为“亚历山大波利斯”,即亚历山大之城。正是这座城开启了他东征途中建造众多亚历山大城的先河。
年仅十六岁,就建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意图何在?很明显,他一直牢记着父亲开创的先例。公元前356年,腓力二世在与色雷斯人的战斗中,接管了希腊城市克里尼德斯。接着他将附近的居民迁入,扩充了这座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将其改名为“腓立比”。城市附近有座潘盖翁山,山中埋藏着优质的金矿矿脉,腓力二世打算将这座城市作为矿山开发的据点。统治者以自己的名字给城市命名,这在希腊世界里是前所未有的行为。不管是出于年轻王子的虚荣心,还是对父王的抵抗心,这次城市建设都成为以后亚历山大城的原型。
喀罗尼亚战役
公元前338年8月2日,在波奥蒂亚地区的城市喀罗尼亚东部的广阔平原上,希腊、马其顿两军进行决战。马其顿军的右翼是由腓力二世指挥的近卫兵部队,中央是密集步兵部队,左翼则是亚历山大率领的骑兵部队,包括轻装兵在内,总兵力共有三万四千。十八岁的亚历山大第一次参加正规军队的战斗,就被分配了重任——指挥马其顿军队的精锐骑兵,从中可以看出腓力二世对儿子的信赖。希腊联军中,雅典军在左翼对阵腓力二世,中央是同盟各国的部队,以底比斯为中心的波奥蒂亚军在右翼与亚历山大对阵。包含轻装兵在内,总兵力为三万六千四百。特别是最右翼,为底比斯军中最强的神圣部队。这支三百人的精锐部队自公元前378年创立四十年以来,未曾有过败绩。
喀罗尼亚战役 希腊联军缺乏统括全军的指挥权,马其顿以压倒性胜利结束战争
战斗一开始,腓力二世便将步兵部队迅速后撤,正面的雅典军紧紧追击。当雅典军的阵列拉长变得混乱时,腓力二世突然反击,将他们击败。中央的各国部队为了不和雅典军产生较大间隔,便向左移动,右翼的波奥蒂亚军也紧跟着移动。因此,底比斯阵列中产生了许多间隙。亚历山大抓住机会,率骑兵部队突入,成功穿过神圣部队的侧面绕到了他们的背后,与神圣部队展开了激战。在底比斯人公共墓地里挖掘出的254具士兵的遗骸,被认为是神圣部队的战死者。三百人中只有四十六人生还,可见这是场毁灭性的打击。
维尔吉纳的剧场遗址 腓力二世被刺杀的现场。侍从在众人面前刺杀了腓力二世。笔者拍摄
就这样,喀罗尼亚战役以马其顿军的压倒性胜利结束。凭借后退战术将敌军的阵列搅乱并击破,在对方战斗方阵产生间隙时以骑兵突入,一切都按照腓力二世的计划进行,这也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此后,亚历山大在东征中也模仿了这种战术。另一方面,希腊联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却缺乏统括全军的指挥权。仅雅典就有超过一千人战死,两千人被俘。
雅典人一收到战败的消息,便设想自己可能会遭遇包围战,于是采取紧急措施。然而腓力二世却避开了再次直接对决,通过无条件释放俘虏、归还战死者遗体和遗物等宽大条件与雅典议和。被派去雅典进行议和的是亚历山大和重臣安提帕特。熟知希腊文化的亚历山大在访问他所向往的雅典时,内心想法如何呢?遗憾的是,没有一本亚历山大传对此作了记载。
相比之下,对底比斯的处置则严厉得多。腓力二世要求大量赎金才释放俘虏、归还战死者遗体。而且,他要求处死或流放反马其顿派的领导者,并让亲马其顿派的逃亡者回国,建立起三百人的寡头派政权,甚至还在卫城卡德美亚的山冈派驻了马其顿军队。
之后,腓力二世将希腊各国的代表召集至科林斯,宣布他的战后构想。公元前337年,除斯巴达以外的希腊各城邦都接受了这一构想,结成科林斯同盟,这是由腓力二世控制的希腊统治体制(参照第四章)。他自己被任命为统帅,即全权将军,分配各国应提供的兵力,动员他们成为远征波斯的同盟国。自即位起二十余年,腓力二世终于成为希腊世界的霸主,也成为了巴尔干最强的统治者。
腓力二世被刺杀
公元前336年春,腓力二世终于着手他的下一个大目标——远征波斯。他首先任命重臣帕曼纽等三人为指挥官,派出一万人的先遣部队。先遣部队渡过赫勒斯滂海峡(现达达尼尔海峡),登上小亚细亚的土地,“解放”希腊各城市。部队基本没有遇到波斯方面的抵抗,沿着爱琴海沿岸一路顺利南下。不久,腓力二世便决定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出发。
初夏时,腓力二世的女儿克娄巴特拉和邻国摩洛西亚的王子亚历山大举行结婚仪式。新娘是亚历山大的妹妹,新郎是母亲奥林匹亚斯的弟弟,因此这是舅父和外甥女的结亲。为进一步强化两国的同盟关系,没有比这更好的亲事了。腓力二世为了夸示自己的权力和名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次婚礼,招待了来自整个希腊世界的众多名人。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初夏,古都埃盖迎接了从各地来参加庆典的人。宴会上,希腊各强国的代表们一个接一个地向腓力二世献上了黄金王冠。虽说是女儿的婚礼,但真正的主人公无疑是到达了权力与威信顶峰的腓力二世自己。这次婚礼的庆典也是远征波斯前的盛大壮行会。
宴会结束的翌日,预定在宫殿后面的剧场举行音乐会。还未等到天亮,观众便陆陆续续涌至剧场。终于,腓力二世身着一身白衣,出现在剧场中。陪伴在他左右的是两位亚历山大,即他的儿子和女婿,护卫也被命令保持一定距离,跟随在他身旁。然后他走向宝座,在离两个年轻人有了一人之距的瞬间,贴身护卫帕萨尼亚斯突然逼近,用偷偷携带的短剑刺入了腓力二世的胸膛。腓力二世仰面朝天倒在了地上,随即死亡。帕萨尼亚斯飞奔出剧场,跑向准备逃跑用的马匹。护卫兵赶上去抓住了他,用矛将他杀死。
这是一场在光天化日之下,全场观众的面前上演的暗杀剧。就在那一瞬间,腓力二世从辉煌的顶峰坠入地狱,是年四十六岁。这无疑是在人生鼎盛时期突如其来的末日。
帕萨尼亚斯刺杀国王有个人原因。他因为同性恋的纠葛对腓力二世怀恨于心。虽然大家可能会叹息“居然只是这个缘故”,但与希腊一样,在马其顿男性间同性恋十分平常,这绝不是件稀奇的事。事实上,公元前5世纪末的阿基劳斯国王就曾因为同性恋的原因,被年轻的爱人(当然是男性)杀害了。在那个王族之间的血腥斗争和整肃清洗时常发生的世界,甚至连刺杀国王也不是特别出奇的事件。
德摩斯梯尼 雅典的辩论家,反马其顿派的领袖。出自Richter,The Portraits of the Greeks
王权的确立
年轻的狮子
由谁来继承王位?亚历山大自然是最有力的继承者,但同时也有别的候选人。比亚历山大年长十岁的表哥阿敏塔斯在国内也有一些支持势力。新的国王在形式上由马其顿人的公民大会选出,实际上则是由极少数有权威的贵族决定的。重臣安提帕特推选了亚历山大,王位继承者最终确定下来。就这样,亚历山大三世登上了马其顿王国的王位。
成为国王后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父亲的葬礼。遗体火化后,骨灰被放进用黄金打造的骨灰盒。随后,在宫殿的一个山脚下建造了坟墓,顶部是马其顿特有的半圆锥体形状,黄金王冠、武器、日常用具等豪华的陪葬品被一同入葬。
下一件事,便是清除国内的反对势力。被认定是暗杀者共犯的人依次遭到逮捕、处死。最难对付的人是贵族阿塔鲁斯。他的侄女克娄巴特拉在一年前成为腓力二世的第七个妻子。那之后,与国王结下外戚关系的阿塔鲁斯威信迅速提高,并被选为先遣部队的指挥官之一远征波斯。
阿塔鲁斯当时正在小亚细亚。亚历山大派出一支部队声称是援军,并任命亲信中的一人为队长,将杀掉阿塔鲁斯的密令交给他。与阿塔鲁斯同为指挥官的帕曼纽默认了此次计划,暗杀顺利实施。如此,亚历山大铲除了最大的政敌。而王族内的敌对者阿敏塔斯也于翌年被亚历山大以反叛罪处死。
另一边,希腊方面的情势也严重告急。投降马其顿不过两年,征服者腓力二世就突然死亡,这对于希腊各国来说,实在是求之不得的好消息。雅典公民大会立即通过表彰刺杀者帕萨尼亚斯的决议,反马其顿派的领袖德摩斯梯尼也暗地与身处小亚细亚的阿塔鲁斯取得联系,推进恢复独立的运动。同时,以底比斯为首的其他城邦纷纷驱逐马其顿驻军,并让一度被腓力二世赶走的逃亡者回国,等等,叛离运动不断扩大。
对此,亚历山大极其迅速地做出应对。首先,他前往色萨利,施展辩才进行游说,让他们认可由自己来承袭父亲所担任的色萨利联邦最高官职。由此,被誉为希腊最强的色萨利骑兵部队也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接着,他在温泉关召开近邻同盟评议会。近邻同盟是为共同管理阿波罗神的圣地德尔斐而成立的组织。因这个组织中色萨利人及其周边各民族占大多数,所以亚历山大要继承其父王的议席是件很容易的事。
之后,亚历山大率领军队一路疾行赶往底比斯。底比斯对亚历山大的意外到来惊恐不已,急忙收起武器。得知此事的雅典人也十分惊愕,慌忙派遣使节团前去为迟于承认王位而道歉,并表达了明显的恭顺之意。德摩斯梯尼原本也在雅典使节团中,却中途折返。年仅二十岁的亚历山大以惊人的精力和疾风般的敏捷,令所有希腊人都瞠目结舌,也让他们轻易地放弃了抵抗。事情以科林斯同盟代表会议的召开而告终。亚历山大将希腊各国的代表全部召集起来,任命自己为全权统帅,并通过了共同远征波斯的决议。如此,亚历山大全盘继承了他父王所构筑的希腊统治体制。
多瑙河的彼岸
即位翌年,即公元前335年的春天,亚历山大向色雷斯地区进发。曾一度臣服于腓力二世的色雷斯系各部族在获得腓力二世被暗杀的消息后,开始了独立运动。亚历山大必须将他们完全压制,巩固王国的北部防御。他率领一万五千人的部队,越过横跨保加利亚东西的海姆斯山脉(现在的巴尔干山脉),到达多瑙河。在当时,多瑙河是与尼罗河并立的世界最大河流。特利巴利族和周边的色雷斯人纷纷带上妇女儿童到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避难。多瑙河北面住着凯尔特系的革太族人,他们集结在对岸的堤防处,如果马其顿军渡河的话,就在水边展开阻击战。革太族人的兵力约为骑兵四千、步兵一万。
为了能够渡河攻击对岸的革太族,亚历山大命令士兵把宿营用的皮制帐篷装满干草,缝成皮筏,并把附近所有的独木舟搜集起来,趁夜渡过多瑙河。其中骑兵有一千五百人,步兵有四千人。上岸后,马其顿军在黎明展开猛烈的攻击,革太族惊魂落魄,狼狈逃窜。亚历山大胜利的消息不胫而走,特利巴利族和周边各部落,甚至连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凯尔特人,也对他俯首称臣。亚历山大胆略过人,渡河作战出其不意,攻敌不备,在正面击败革太族的同时,也让在岛上布阵的敌军斗志全无,其巧妙的战术可谓完美。
此外,他此次渡河作战还有一个隐匿的动机,那就是挑战父王腓力二世的功绩。从公元前342年到公元前339年,腓力二世对色雷斯进行了大规模的远征,一直打到海姆斯山脉北部,这也是他远征的最北线。腓力二世虽然没有真正攻打到多瑙河流域,但在名义上却拥有多瑙河流域的领导权,多瑙河也被看作是其王国北部的国境。因此,对于亚历山大来说,渡过多瑙河、超越父王时期的国界线,就等于凌驾于父王的功绩之上。
对未知世界的“愿望”
站在多瑙河畔时亚历山大的心境是怎样的?对此,罗马帝政时期著有亚历山大传的阿里安曾说过“他已经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非到对岸去不可”。“愿望”一词,阿里安在亚历山大传中用了十次,而且是在谈到亚历山大打算做大事业的动机时使用的。德国学者伊兰伯格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这是亚历山大内心世界的核心,他给“愿望”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对于触不可及的事物、未知的事物,以及遥远无法达成的事物的憧憬。追求世界边际的那种难以抑制的愿望,刺激着他的内心,成为他称霸世界的原动力。但其他学者提出反论,称“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也用过同样的表述,这一词语实际上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确实,仅从词语的用法来看,这种反论可能是正确的。如果说阿里安想对亚历山大的行动做出什么合理解释的话,恐怕也只是谈到亚历山大的“愿望”而已。虽说如此,我们不能否认,在那一瞬间,也让我们窥见到了亚历山大这位巨人的内心世界。例如,在远征的第四年,即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站在埃及尼罗河河口,内心强烈渴望在那里建造一座城市。于是他便建成了亚历山大城,后来成为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作为希腊化世界的中心,这座繁荣大都市起源于此。当亚历山大远征回程时,沿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顺流而下,内心强烈渴望能目送两河奔腾入海,汇入波斯湾。远征中,他的心底恐怕也是与凝望多瑙河彼岸时一样,汹涌着对未知世界的“愿望”。
征服伊利里亚人
离开多瑙河的亚历山大,朝着阿克西奥河上游向西前进。此时传来了巴尔干半岛西部伊利里亚人各部落暴动的消息。亚历山大当机立断,直接向西南方向进发,到达伊利里亚人据守的城镇坡利亚,列阵备战。但是第二天,伊利里亚人的救援部队也赶到了,且占据了马其顿军队后部的高地。不论马其顿军队攻击哪一方,另一方都会从背后对其夹攻。本打算包围对方的亚历山大,反过来却陷入被围攻的局势中。此时他想出一个绝妙对策,成功摆脱了困境。以下直接引用阿里安的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把密集步兵部队全部疏开,形成二十纵列,两翼各部署二百名骑兵。命令他们保持肃静。这个命令他们执行得很出色。他还命令重装步兵部队先把长矛直竖,然后,听到命令立即把矛头向前作冲锋姿式,一排排的矛头先向右、后向左摆。方阵本身,在他亲自指挥下,前进时步法矫健、军容严整,然后又向左右两翼交替回旋。就是这样,他在很短的时间里表演了各种队形变换,然后命令左翼突出一部作为尖兵,亲自率领他们发动进攻。敌人看到他的部队调度灵活、纪律森严,早已目瞪口呆,未等亚历山大的部队靠近,就放弃了头一排山丘逃走了。(第一卷第六章)
这场战争除了凸显出亚历山大作战经验丰富以外,还证明马其顿军队军纪严明、训练有素。三日后,马其顿军队发动突击,并展开追击战,一直打到伊利里亚人深山中的根据地。
像这样,亚历山大用半年时间就完全征服了马其顿王国以外的巴尔干半岛全境。不仅超出了父王征服过的范围,还建立了巴尔干帝国的坚固统治体制。年仅二十一岁的年轻国王,凭借着自己果敢的指挥和英勇的气魄达成如此丰功伟绩,同时也收获了马其顿王国兵将们的信赖。这位卓越的指挥官、优秀的国王,不仅让他的子民折服,也激发出他们内心的深深敬意和百分百信赖。而这种君臣之间强烈的一体感,也构成了远征东方部队的坚固根基。巴尔干征服战可以说塑造了亚历山大王权的核心。
底比斯的起义与平息
刚刚平定伊利里亚的反叛,就传来希腊底比斯起义的消息。这年九月,曾被腓力二世驱逐的民主派市民秘密潜回底比斯,他们先杀害了两名马其顿留守军的士兵,之后现身公民大会会场呼吁“为了自由站起来”,甚至散播谣言说亚历山大已在伊利里亚阵亡。底比斯人决定反叛,他们包围了马其顿军队驻扎的卡德美亚山冈,并派遣使节向希腊各国请求援助。
这次,亚历山大依然采取急行军,与时间赛跑。他率领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仅花费两周时间,就走完了从坡利亚到底比斯大约四百公里的路程。虽然马其顿军队平时的行军速度就是一日三十公里,但这次行程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在险峻的品都斯山中。如此迅捷的行军,让底比斯人难以相信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亚历山大本人,甚至认为是其他军队。在布好战阵后,亚历山大先给了底比斯人回心转意的机会。然而底比斯人并不妥协,呼喊着解放希腊的口号。亚历山大忍无可忍,决定全力攻击。于是,马其顿军队向城内强攻,而原驻扎在城内的留守军也从卡德美亚山冈向外夹击。两军配合,城内沦为人间地狱。
底比斯起义平息后,亚历山大召开了科林斯同盟会议,委托同盟国处置底比斯。然而,并不是所有加盟国都参加此次会议,只有参战国家出席。他们或是曾经与底比斯为敌,或是国家曾被底比斯破坏,内心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决定给予底比斯最严厉的惩处。他们在卡德美亚驻扎军队,大肆毁城,瓜分了除神殿所属以外的土地。存活下来的市民包括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幸免于难的只有马其顿王族的友人和诗人品达罗斯的子孙等极少数人。这次作战,死者有六千人,作为奴隶被贩卖的人口多达三万。
就这样,希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有着各色传说的古都彻底灭亡了。希腊全境受到强烈的冲击。反抗者被彻底消灭,这种方式在此后的东方远征中反复出现。而且这次是科林斯同盟的决定,亚历山大因而把残酷处置的责任转嫁给希腊人。效仿底比斯企图反叛的各国,转眼间全部屈膝投降,至此,亚历山大稳固了王国内外的根基。之后,他返回马其顿,着手准备远征东方。同时,在王国的圣地狄翁举行了祭祀宙斯的盛大运动会。
以上是亚历山大继位两年间发生的事情。或许因为东方远征的光环太耀眼,以至于让远征前的事情变得暗淡无光。但正是因为有这两年的准备,才有了后来我们熟悉的亚历山大。对多瑙河彼岸的向往;迅速果敢的行动;灵活机动的作战;对反抗者果断的处置;国王与将兵之间亲密感的形成。这些可以说是亚历山大的原型。而此后的东方远征中,进入我们视野的,正是这个原型不断被磨炼、被全面雕琢的过程。
远征东方论的由来
希腊知识分子的远征东方论
远征东方这个设想最初是从何而来的呢?亚历山大的远征工程太过浩大,可能会被认为是他的专利。其实不然,我们之前已经提到,其父王腓力二世就曾着手远征。那么这个设想是腓力二世独创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远征东方论最初是希腊人提出的,它的出现还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末。
公元前427年,来自西西里岛的古希腊辩论家高尔吉亚访问雅典。他在为战死者而作的《葬礼演说》中提出“征服蛮夷的胜利要用赞歌来赞颂,征服希腊的胜利要用镇魂歌来安抚”,煽动雅典对波斯人的敌意。公元前4世纪初,他曾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发表《奥林匹克庆祝演说》,劝说相互抗争的希腊各城邦停止内斗,鼓励他们把眼光投向别的民族的领土。在雅典从事辩论活动的吕西阿斯,也在公元前384年发表《奥林匹克庆祝演说》,劝说希腊人要停止相互间的战争,共同守卫本民族的安全。
伊索克拉底 希腊最伟大的辩论家。出自The Portraits of the Greeks
两者均表达了对希腊人内部无休止战争的无奈,呼吁他们停止内斗,联手去征服波斯人的领土。实际上,在希腊,战争是非常平常的事情,结果不仅使得很多人命丧黄泉,还导致大片农田荒废,许多农民沦为无产市民。另外,在很多城邦里,派系间的激烈斗争屡见不鲜。获得政权的派系积极打压、驱逐反对派,没收其财产。被驱逐的一派有时会得到外国势力的支援,用武力等方式再次夺回政权,夺取政权之后又驱逐他们的反对派。如此循环往复,致使很多流亡者(政治难民)和家人一起流亡。而人们认为解决这种现状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组成希腊联军征服波斯,由无产市民和流亡者组建殖民地。就这样,在公元前4世纪初,劝告希腊人和睦团结、发动对波斯的战争,成了政治辩论的固定主题。
将上述主题体系化的是和德摩斯梯尼并称为希腊最伟大辩论家的伊索克拉底。公元前380年,他把花费十年完成的《泛希腊集会演说辞》公之于世,明确提出远征东方的构想。他指出:希腊的土地本就贫瘠,大陆有那么广阔的土地却被闲置着。波斯人不仅是希腊人不共戴天的敌人,而且是柔弱、劣等的民族。现在波斯帝国各地动乱四起,是发动战争的绝好机会。希腊人应该团结一致,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大陆,为亚细亚的土地带来繁荣。只有这才是当务之急。
色诺芬 著有《远征记》的雅典作家
实现伊索克拉底构想的关键是由哪个国家来领导这场远征战争。在《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伊索克拉底把希望寄托于雅典和斯巴达。但是斯巴达在公元前371年被底比斯打败,地位下降。雅典也在公元前355年与叛离的同盟国的战争中战败,失去威信。其间,伊索克拉底也曾写信给各地的独裁君主,请求他们领导远征东方。但最终他把眼光投向了新兴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公元前346年,他以《致腓力》为题发表论说,呼吁“希望您能够协调希腊诸国的关系,成为远征东方战争的领导者”。对于已经取得伟大军事成就的腓力来说,恐怕没有比这更高的功绩了,一旦成功便可取得举世无双的英名。公元前338年,腓力在喀罗尼亚战役中取得胜利,伊索克拉底立刻给他发去贺信。同年秋,当伊索克拉底一直以来的梦想近在眼前时,他却走完了自己长达九十八年的人生。
希腊人进攻波斯的经历
希腊知识分子的这种构想,并非不可能实现。实际上希腊人已经有过多次进攻波斯帝国的经历。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色诺芬在《远征记》中描写的希腊雇佣军逃生之事。公元前401年,波斯国王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弟弟居鲁士觊觎王位发动叛乱,率领多达一万三千人的希腊雇佣军,从小亚细亚向首都巴比伦进攻。两兄弟在巴比伦北部对决,居鲁士战死,希腊雇佣军被困在敌国。他们沿路北上,历经艰辛,翻越小亚细亚东部的亚美尼亚山岳地带,终于在翌年二月到达黑海沿岸的特拉佩佐斯。行军途中担任部队指挥的是雅典人色诺芬。关于行军过程,《远征记》中有详细记载。对于希腊人来说,这次成功逃离,证明了希腊士兵的优秀和波斯帝国的软弱。
此外,还有斯巴达军队对小亚细亚的远征。公元前400年,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各城市,因受波斯总督压迫向斯巴达求救。斯巴达在四年前结束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打败雅典,自认担负着解放希腊全境的任务,即刻派遣军队“解放”希腊各都市。公元前396年,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派遣军队攻打波斯,一直打到波斯管辖的萨迪斯,第二年因希腊本土爆发科林斯战争,才不得不返回本国。
因此,早在腓力远征之前,希腊人就攻打过亚洲,且多次打败波斯军队。只是,一次是雇佣军部队,另一次仅仅是斯巴达独自的远征。因为这些事实,当时希腊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若是能组织全希腊联合军队,亚洲的广阔领土唾手可得。伊索克拉底对腓力寄予厚望是有充足依据的。
腓力二世的动机和构想
腓力自身并不是仅仅因为伊索克拉底的劝告才决定东征的,他也有自己的动机和构想。很多学者把腓力和亚历山大作比较,大多认为腓力的构想有局限性,即他的远征范围仅仅停留在小亚细亚,最远到达幼发拉底河流域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仔细阅读史料后,我们就会发现他最初的目标就是打倒波斯、征服全亚洲。
公元前336年,派出先遣部队后,腓力向德尔斐的神谕询问“是否能够征服波斯王国”。神谕的说法虽然很含糊,但是腓力满意地理解为能够打败波斯,且亚洲也将被马其顿收入囊中。在被暗杀的前夜的宴会上,一位有名的诗人吟诵了一首诗歌,暗示波斯王国的繁盛注定要被颠覆。腓力听后大喜过望,打倒波斯王取而代之的念头占据了他的头脑。根据公元前1世纪的哲学家菲洛德莫斯记载的片段,亚里士多德曾劝告腓力不要继承波斯王权。恐怕就是考虑到,如果腓力成为波斯国王似的专制君主,就会视希腊人为奴隶,因而才对他的野心发出警告。这也说明腓力早已有了推翻波斯王权、自己君临亚洲的打算了。
另外,在他被暗杀当日的庆典行列中,他在奥林匹斯十二神像的后边摆上自己的像。这暗示他把自己神化了。实际上伊索克拉底在给腓力的信中曾说道:
如果让蛮夷之人成为希腊人的奴隶,让波斯国王对您俯首称臣的话,您将成为神一般的存在。
腓力的野心昭然若揭:打败波斯帝国,称霸亚洲,完成人类的最高目标——获得不朽的声名,甚至在有生之年加入神的行列。这不也是亚历山大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吗?毫无疑问,腓力确实是亚历山大的引导者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