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通史第三卷:专制、启蒙与改革时代(1648-18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德意志

一、西班牙,帝国与之结束了合作关系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神圣罗马帝国产生的重要后果之一,是使奥地利与西班牙脱离了政治联系。虽然几经努力,但是在战争结束后的初期,皇帝没有能够恢复两者之间以哈布斯堡家族为纽带的合作关系。

1556年,卡尔五世,或称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戴在弟弟费迪南德一世的头上,并将西班牙王位让予儿子腓利普二世,同时确定双方不可互换继承。由此而始,哈布斯堡王朝分别在东方的神圣罗马帝国和西方的西班牙王国延续统治。

作为同一王朝统治下的两个政权,神圣罗马帝国与西班牙王国从一开始就建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三十年战争期间,奥地利以神圣罗马帝国统治者的姿态参与战争,西班牙则以哈布斯堡同族和天主教同宗的身份支持奥地利。虽然西班牙没有直接进入奥地利阵营,但是它不仅提供了财物援助,而且派出了著名将领及装备精良的兵士。两者的紧密合作是天主教的法国站在新教一边进入三十年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在三十年战争以前,西班牙与法国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三十年战争期间以及以后,法国的势力明显上升而西班牙却迅速衰落。在1635年开始的“法西战争”(Franzsisch-Spanischer Krieg)中,由于三十年战争的羁绊,奥地利或神圣罗马帝国没有能够向西班牙提供有力的援助,因而使西班牙在外交上、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到1659年缔结《比利牛斯和约》(Pyrenenfrieden)结束“法西战争”的时候,法国已经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权势最大的国家。根据这份《和约》,西班牙国王同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世(LouisⅩⅣ,1638—1715,1643—1715年在位) ,使法国有权继承西班牙的部分遗产,并同意将阿图瓦、弗兰德尔、亨宁郜、卢森堡和北卡塔洛尼亚割让给法国。不仅如此,西班牙国王还正式表示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承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法国占领此地的规定。西班牙对于法国的屈从标志着与奥地利或神圣罗马帝国的合作关系出现破裂,而这种破裂很快在西班牙的王位继承人问题上显示出来。

三十年战争期间及战后初期的西班牙国王是腓利普四世(PhilipⅣ,1605—1665,1621—1665年在位)。这位国王结婚两次,一次娶了法国波旁家族的公主,另一次与德国哈布斯堡家族联姻。两次婚姻先后生有13个子女,却只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他死后仍然存活。其中,一个女儿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另一个女儿成为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皇后。儿子继承了王位,即卡洛斯二世(CarlosⅡ,1661—1700,1665—1700年在位)。

然而,卡洛斯二世体弱多病,结了两次婚都没有生育,眼看着两个姐夫要为他安排继承人。他的两个姐夫,即法国和奥地利的统治者,已经缔结了秘密条约(1668年) ,准备在小舅子死后瓜分西班牙。他们商定,西班牙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还有米兰,归哈布斯堡皇帝;那不勒斯、西西里、尼德兰和弗朗什孔泰,由波旁国王占有。为了避免被瓜分,羸弱的西班牙国王必须马上为自己确立一位继承人,并且必须争取得到国际承认。他知道,他既不能选立哈布斯堡家族的人,也不敢靠近波旁家族,因为他无论选择哪一家,另一家都会用武力进行争夺。所以,他确定巴伐利亚的选侯太子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一位出身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Wittelsbacher)的后生。维特尔斯巴赫是古老的、能够与哈布斯堡相提并论的家族。考虑到欧洲大陆的均势,由这个家族继承西班牙有可能获得欧洲强权的支持。可惜的是,在卡洛斯二世去世以前,年幼的巴伐利亚选侯太子殇命夭亡了。西班牙国王的安排落空了。当然,在法国的大陆霸权政策难免奥地利武力抵抗的形势下,两强相争,即使选侯太子不死,卡洛斯的选择也不可能实现。

总之,卡洛斯二世统治时期的西班牙已经完全结束了以哈布斯堡王朝家系为纽带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法国,帝国与之争霸欧洲大陆

德国与法国从一开始就处在领地争夺的紧张关系之中,双方的领土纠纷由来已久。

如果说公元800年建立的查理曼帝国同时是后来的法兰西王国和德意志王国的历史基础,那么962年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再被当作法兰西王国的历史内容而仅仅是德意志王国的发展平台。德意志王国基本上就是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那个时代的帝国与法国一样,其疆域都是由所辖管的诸侯领地所构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的发展越来越明确地与法兰西民族相一致,“法兰西民族”的诸侯领地只可聚集不可分散,只可扩大不可缩小,而帝国的发展则越来越明显地与欧洲的整体相关联。“德意志民族”只是皇位的可能继任者,“民族”一直悬浮在帝国的表面,是帝国的名义而不是帝国的领地前提。15世纪中期基本完成了民族国家统一、实现了中央集权以后,法兰西王国加速了其向东推进边界线的过程。

在宗教改革运动期间,法国借助宗教冲突的形势,支持德国新教诸侯反抗皇帝的镇压。1552年,法国与皇帝签订《坎伯特条约》(Vertagvon Chambord) ,以“帝国代理”(Reichsvikariat)的名份,接管梅茨、图尔和凡尔登三个主教区,即所谓“三教区”(Trois-èvêchés) ,在三地实行军事、财政和司法权利。当地民众之所以同意由法国接管,主要因为他们怀有对抗天主教皇帝与诸侯的目的。然而,法国人的目的却并不是“代理”,他们的目的是直接占有,所以并没有准备什么时候放弃“代理”。三十年战争期间,利用战场上的胜利,法国占领了帝国迄今所有的大部分阿尔萨斯(1639年)、松德郜(1646年)和“同盟十城”(Décapole)。在签署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谈判过程中,法国代表不仅促使帝国承认这些地区的所有权利永久性地归予法国国王,而且关注《和约》文本对“三教区”的称谓和表述,以便日后在“三教区”的名义下扩大占领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法国果然以梅茨、图尔和凡尔登主教区为主要线索,推行“重并政策”(Reunionspolitik) ,扩大占领区,试图将其东部界线推进到莱茵河边。

“重并政策”是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世政府制定的武装扩张政策。在这种政策的统治之下,在三十年战争结束以后,在17世纪后期,法国连续发动了四次“重并战争”,因而使“战争”成为这一时期德国与法国关系史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所谓“遗产战争”(Devolutionskrieg,1667—1668)。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世以西班牙已故国王腓利普四世的女婿的名义,要求继承西班牙“遗产”,于1667年春天将军队开进尼德兰。战争爆发。在西班牙联合荷兰、英国及瑞典的反击下(帝国没有派兵介入) ,法国没有如期得到尼德兰。1668年春天,法国与西班牙签订《亚琛和约》(Frieder von Aachen) ,法国获得西班牙在弗兰德尔的12个要塞。

第二次,所谓“荷兰战争”(Hollndischer Kriege,1672—1678)。“遗产战争”之后,路易十四认为荷兰是他得不到“遗产”的最大障碍,因此,1672年夏天,他亲自率领军队进入下莱茵,引发了“荷兰战争”。与荷兰紧邻的科隆和闵斯特支持法国,英国与瑞典也为了自身的利益站在法国一边。此时,皇帝担心法国称霸欧陆,所以放弃了中立立场,联合西班牙和勃兰登堡,共同对抗法国。法国没有如期战胜荷兰。1678年夏天,法国与荷兰签订《尼姆韦根和约》(Friedensvertag von Nim wegen) ,法国获得荷兰少量的海外殖民地,并获得西班牙的弗朗什孔泰、弗兰德尔和埃诺地区的部分城市。神圣罗马帝国除了割让弗莱堡以外还丧失了一些权利,因此称该项《和约》为“困难的、不可靠的、败坏国家和破坏声誉的和约”。

第三次,所谓“重并战争”(Reunionskrieg,1683—1684)。通过上述两次战争,路易十四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还是获得了许多土地,他深知哈布斯堡统治王朝不会对此保持沉默。为了加强在东部边境的防御,法国国王在没有任何借口的情况下,于1681年秋进驻了帝国城市斯特拉斯堡。由于土耳其人的进攻,直到1683年秋哈布斯堡皇帝才得以支持西班牙及其尼德兰向法国宣战。战争爆发。在这次战争中,法国的目的暂时达到了。1684年秋,法国与帝国及帝国代表的西班牙签订《雷根斯堡停战协议》(Waffenstillstand von Regensburg) ,法国获得帝国的斯特拉斯堡和卢森堡,有效期20年。

第四次,所谓“九年战争”(Neunjhriger Krieg,1688—1697) ,即法国人称谓的“大同盟战争”(Krieg der Groen Allianz) ,德国人所说的“普法尔茨继承战争”(Pflzischer Erbfolgekrieg)。上述三次战争使路易十四看到神圣罗马帝国对抗势力的递增:从不介入到弱势干涉,直到有能力将他占领的地区限制在20年之内。因此,为了遏止帝国、进一步控制德意志诸侯,路易十四世以支持科隆选侯为借口,于1688年秋将军队开进了科隆市。战争爆发。在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主导下,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萨伏根依以及勃兰登堡、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等等加入了反法阵营。路易十四的“重并政策”遭到挫折。1697年秋,交战双方签订《里斯韦克宫和约》,法国获得包括斯特拉斯堡在内的阿尔萨斯地区,但同时放弃了在前几次战争中占领的土地。

除了争夺领地以外,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初期,在路易十四统治下,法国在欧陆确立霸权的措施还有控制德意志事务一项,其具体表现可以概括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方面,法国试图在国际事务中排挤统治德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这一方面,法国的外交取得了两次重要的胜利。

一次,法国成功地阻止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皇帝向西班牙国王提供援助。如前述,1635年,为了夺取尼德兰和意大利的部分土地,法国向西班牙宣战,遭到西班牙和奥地利两个哈布斯堡王朝的联合抵抗。但是,三十年战争结束以后,奥地利对西班牙的支援逐渐减弱,其中除了帝国的物力和财力匮乏以外,法国的外交活动从中起了很大的作用。1658年,法国首相马扎林(Mazarin,1602—1661)成功地使法国加入德意志诸侯的“莱茵同盟”,并使这个德国的同盟成为法国打击哈布斯堡势力的有力工具。在第二年与西班牙签订《比利牛斯和约》时,法国果然成功地控制了西属尼德兰,将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排斥在外。另一次,法国成功地阻止了哈布斯堡王朝对德意志北方各邦的影响。1655年,为了夺取波罗的海沿岸土地,瑞典入侵波兰立陶宛,第二次引发北方战争(Zweiter Nordische Krieg)。作为这场战争的重要参与者,奥地利努力要成为反瑞典阵营的核心力量。然而,这种努力因为法国的外交活动而没有成功。法国站在瑞典的立场上,一边利用“莱茵同盟”的盟约,使不来梅和费尔登保持中立,以避免加强瑞典的势力,一边离间勃兰登堡与奥地利的关系,并瓦解波兰与奥地利的同盟,同时还与荷兰和英国签订了“海牙协议”(1659年) ,使之保证不干预北方事务。如此一来,在1660年签订停战的《奥利法和约》(Vertrag von Oliva)时,没有参加战争的法国,成功地将奥地利的影响排斥在外,尽管后者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并取得胜利。至此,奥地利不仅在西方失去了西班牙盟友,而且在北方失去了影响力。奥地利通过在西方支持西班牙和在北方打击瑞典以消除或减弱法国掌控德意志事务的外交政策遭到失败。

另一方面,法国试图在德意志事务中架空哈布斯堡王朝。然而,在这一方面,法国没有成功。有一件事表明了法国的失败,即法国没有能够阻止哈布斯堡家族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如前述,早在1654年帝国皇太子费迪南德去世以前,帝位继承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位的皇帝费迪南德三世希望他的另一个儿子弗兰茨(Ferdinand Franz,1633—1654)继承皇位,得到巴伐利亚选帝侯的支持;美因茨选帝侯则希望皇帝的弟弟利奥波德·威廉(Leopold Wilhelm,1614—1662)称帝。无论是皇帝的次子还是皇帝的弟弟,他们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人,这是法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法国提出了第三位候选人。开始时,它提出的是巴伐利亚选帝侯费迪南德·马利亚,但遭到候选人本人的拒绝。接着,它又推出普法尔茨诺伊堡的腓利普·威廉。这两位候选人都出身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竞争者。当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也自认为可以做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为了不让哈布斯堡人继续顶戴皇冠,法国特别派出两位公使介入皇帝的选举。他们积极地在选帝侯中活动,兼用威胁和利诱的方法,但是只争取到科隆选帝侯一人的支持。大多数选帝侯的票投向了皇帝的次子。哈布斯堡王朝仍然是德意志事务中不可轻视的力量。

第三方面,法国试图调解德意志诸侯的领土纠纷。在这一方面,在许多纠纷中,法国尽管不是唯一的,有时甚至不是主要的调解力量,但是它毕竟参与了一系列与德意志诸侯相关的领地纠纷,扩大了影响。

按时间顺序,例如在1660年,主要通过法国的调解,勃兰登堡将前波美拉尼亚退给瑞典,暂时将北部德国维持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秩序之中。情况是,瑞典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占领了这个地区,战后得到国际承认,勃兰登堡在北方战争中夺得此地。又如在1664年,主要由法国通过执行所谓“1624年标准年”的规定,成功地迫使爱尔福特回归美因茨大主教区。法国还站在美因茨一边,使普法尔茨废除了“捕捉法”,暂时维持了帝国和平。情况是,普法尔茨选侯邦实行“捕捉法”,目的是驱逐邦内非法移民,打击私生子,结果导致其周边邦国的反对,因而引起械斗。美因茨选帝侯借机成为反对普法尔茨的领袖。还如在1665年,法国介入调解,使闵斯特侯爵主教放弃对于边界领土的要求,中止其与英国联盟与荷兰作战的行为,暂时避免了莱茵河下游地区卷入英国与荷兰的第二次战争之中。再如在1666年,通过法国的参与,瑞典放弃不来梅,承认其直属帝国的地位,暂时制止了以勃兰登堡为首的荷兰、丹麦、韦尔夫王朝邦国联合夺取不来梅的战争。同一年,法国还参与了《克雷弗和约》(Frieden von Kleve)的签订,使半个多世纪以来相互争夺岳父遗产的勃兰登堡选侯与诺伊堡普法尔茨公爵达成协议,前者继承克雷弗公国,后者得到于利希贝格公国,双方暂时停止争斗。等等。

总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法国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保证国的身份破坏了由这个《和约》建立起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因此而成为法国牺牲的对象。一方面,帝国的西部区域成为法国扩展“自然疆界”的战场。不仅帝国的权利属地,而且帝国的势力范围,都在法国进攻的计划之内。另一方面,德意志的分散政治成为法国施展“欧陆霸权”政策的舞台。不仅帝国的皇帝和选帝侯,而且德意志的诸侯和教会,都是法国拉拢或排挤、利用或清除的政权力量。在法国的外交活动中,德意志完全失去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权利基础,失去了整体性权益。

三、奥斯曼,帝国与之竞争在东南欧的势力范围

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奥斯曼帝国(Osmanisches Reich,1299—1922)在西方扩张中的直接对手。

概括说,1359—1389年,奥斯曼帝国自小亚半岛向西扩展至巴尔干半岛;1402—1413年,迅速恢复了一度被蒙古军队占领的小亚细亚半岛的统治,并以此为根据地,在1430年以前几乎占领了整个拜占庭帝国(Byzantinisches Reich,395—1453)。从这个时候开始,奥斯曼帝国扩张的矛头越来越明确地集中指向欧洲的东南部,在那里,起初只有匈牙利人在进行艰难的抵抗。1453年,在“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MuhammadⅡ,1432—1481,1451—1481年在位)的亲自率领下,奥斯曼军队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近千年来的欧洲基督教对抗伊斯兰教的强固堡垒被攻克。穆罕默德二世将穆斯林帝国的首都迁至君士坦丁堡,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并为自己的苏丹头衔加上了罗马皇帝的冠冕。显而易见,土耳其苏丹的统治目标是东罗马帝国。因此,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除了库尔德斯坦、叙利亚、巴勒斯坦、希贾兹和埃及(1512—1520年)等亚非地区以外,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1460年以前)以及直到匈牙利北部的东南欧地区也都被划进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之中。“立法者”苏莱曼一世(SuleimanⅠ,1494/1496—1566,1520—1566年在位)上任后,奥斯曼帝国展开更大规模的对外扩张;此时正值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在苏莱曼一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从两个方面与神圣罗马帝国正面冲突。

一方面在陆地。1521年,奥斯曼的帝国军队攻克了基督教世界的重镇贝尔格莱德,继而由此一路向北,占领了匈牙利大部(1526年) ,并两次兵临维也纳城下(1529年、1532年) ,直到1541年与哈布斯堡王朝达成停战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奥斯曼帝国承认神圣罗马帝国对于匈牙利西部土地的占有,条件是每年缴纳固定贡金。20年后,即在1562年,苏莱曼一世凭借战场上的优势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德一世签订了相同的停战协议。后来,于1568年,苏丹塞利姆二世(SelimⅡ,1524—1574,1566—1574年在位)又与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签订《阿德里安堡和约》(Frieden von Adrianopel) ,内容仍然是维持此前商议的匈牙利边界,前者向后者缴纳年贡。该项《和约》的有效期在1576年和1584延长了两次,每次都是8年。

另一方面在海上。1522年,苏莱曼一世授命海盗首领巴巴罗萨·海雷丁(Barbarossa Hayreddin,1478—1546)率领奥斯曼帝国舰队进攻地中海东部的罗德岛。这是基督教圣殿骑士团的驻地。由此开端,奥斯曼帝国一边建设和扩大海军,一边攻占岛屿,截抢船只,逐渐成为地中海东部的霸主。对于日益增强的穆斯林海上势力,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统治下的西班牙为首,基督教各国组成联军,在海军上将A.多利亚(A.Doria,1466—1560)的率领下予以对抗。1535年,西班牙的舰队在突尼斯取得一次重大胜利。然而,在第二年,即在1536年,信奉基督教的法国与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订立同盟,意在从东、西两面夹击哈布斯堡王朝。在此之前,法国已经开始与土耳其联合行动,于1528年在热那亚的援助下,打击西班牙、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联合舰队。在这之后,法国还是与土耳其联盟,于1538年发兵进攻威尼斯。正是在153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派出的、以西班牙为主的多国联合舰队在普雷维扎海战(Seeschlacht von Preveza)中遭到惨败。土耳其海军确立了其在地中海上的制海权,直到1571年。后来,法国又在1542年与土耳其联合进攻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尼斯,促使天主教的西班牙与基督教的英国联合对抗,最终放弃对意大利的要求。

显然,在宗教改革运动初期,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与匈牙利、与法国紧密相关。对于匈牙利,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因为要瓜分土地而进行战争。对于法国,两大帝国都有与之结盟的动机,或同宗教友,或地中海利益,反之,也都有与之为敌的理由,或宗教冲突,或霸权争夺。法国将土耳其人引入欧洲国际事务。宗教改革运动后期,随着匈牙利内部分裂及叛乱的加剧,随着法国与土耳其联盟的结束(1544年) ,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日愈紧张。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夕,双方的大规模战争在所难免。

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夕的两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RudolfⅡ,1552—1612,1575或1576—1612年在位)和他的弟弟马蒂亚斯(Matthias,1557—1619,1609—1619年在位)对于奥斯曼帝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前者坚决打击,后者主张妥协。鲁道夫二世相信,建立一支十字军,不仅可以统一基督教国家,而且可以战胜奥斯曼穆斯林。1593年,借助波斯尼亚求援的机会,鲁道夫二世联合帝国等级、意大利各邦以及罗马教宗等力量,在波兰、匈牙利和齐本彪根的支持下,开始了与土耳其的所谓“漫长战争”(Langer Türkenkrieg) ,或如史书上称谓的“十三年战争”。虽然鲁道夫二世不同意1606年结束战争的《西特瓦托罗克停战协议》(Frieden von Zsitvatorok) ,这是由马蒂亚斯与土耳其人缔结的和约,他想继续战争,但是,这份协议使皇帝停止向苏丹缴纳了65年的年贡,条件是皇帝让出部分边境土地,并一次性支付20万杜卡特。为了维护这份《协议》,马蒂亚斯于1608年联合匈牙利、奥地利和摩拉维亚各等级,组成“普雷斯堡联盟”(Preburge Bund) ,并采取武装行动,向波希米亚进军,迫使鲁道夫二世退位。如此一来,在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中间地带,皇帝与御弟布开了阵地:皇帝与波希米亚为一方,另一方是马蒂亚斯控制的匈牙利和摩拉维亚。1612年鲁道夫二世去世后,马蒂亚斯继位皇帝,这些地区全部归为他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土耳其奥斯曼由于陷入与东方波斯萨非王朝(Safavid Dynastie,1501—1736)的战争而几乎完全不能顾及西方战事,神圣罗马帝国借机巩固和加强了其在东欧的势力。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初期,分别在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和苏丹穆罕默德四世(MuhammadⅣ,1642—1693,1648—1693年在位)统治之下,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展开了新一轮战争。导火线出现在齐本彪根。

齐本彪根是匈牙利的组成部分,1526年以后受神圣罗马帝国的管辖,是奥斯曼帝国长期争夺的地区。三十年战争以前,当地大公积极支持新教事业,与天主教皇帝订立了《维也纳和约》(Frieden von Wien,1606) ,获得本地的宗教信仰自由;同时多次发动人民,展开反对天主教皇帝压迫和剥削的武装斗争。在三十年战争结束的同一年,格奥尔格·拉科齐二世(Georg Rákóczy,1621—1660,1648—1660年在位)成为齐本彪根的侯爵。自上任的第一天起,拉科齐就明确地表明了其统治目标,即统治波兰。为此,他一边谋求与多方结盟,谋求结盟的对象包括哥萨克首领、摩尔多瓦侯爵、瓦拉几亚王子以及瑞典国王等,一边谋求武装进攻波兰,成为波兰国王。终于,在1657年,作为瑞典国王卡尔十世(KarlⅩ,1622—1660,1654—1660年在位)的同盟者,拉科齐二世借助“第二次北方战争”的机会率兵侵入波兰。然而,虽然齐本彪根的军队在战场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侯爵本人却没有能够戴上波兰的王冠。不仅如此,随着波兰反抗势力的增强,随着波兰的奥斯曼帝国援军的到来,特别是,随着齐本彪根内部反战情绪的高涨,拉科齐二世的军队一步步地败退。1660年战争结束的前夜,拉科齐已回天无力,在一次战役中负伤身亡。土耳其人占领了奥拉迪亚要塞,以此为根据地建立同名的奥斯曼帝国统治区(直到1692年)。此时,齐本彪根内部出现了分裂。其中,奥斯曼帝国扶持的一派以米沙艾尔·阿帕菲(Michael Apafi,1632—1690)为首,1661年被选为拉科齐二世的继任侯爵,另一派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的支持,其首领是J.凯梅尼(J.Kemény,1607—1662)。两派相互以武力对抗。后来,由于J.凯梅尼于1662年战死沙场,所以奥斯曼帝国通过M.阿帕菲控制了匈牙利齐本彪根的大部分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克罗地亚向神圣罗马帝国发出呼求。1661年,在其首领N.齐林斯基(N.Zrinski,1620—1664)的率领下,克罗地亚将士在穆尔河(Mur)与德劳河(Drau)交汇处建立要塞,以此为根据地在土耳其人统治区进行抢劫和掠夺,目的是促使神圣罗马帝国向奥斯曼帝国开战。对于他们的呼求,皇帝利奥波德一世认为是打击土耳其人的机会。因此,他召开紧急帝国议会(1663年) ,呼吁帝国等级征召帝国军队,向奥斯曼土耳其人发起进攻。如前已述,巴伐利亚、勃兰登堡、萨克森以及“莱茵同盟”诸邦都迅速地派出军队。作为“莱茵同盟”成员的法国也派出6000兵士参与对土战争。经过激烈的战争之后,两大帝国于1664年缔结《瓦斯瓦尔停战协议》(Frieden von Eisenburg) ,商定双方停战20年。据此,土耳其人得以继续占有齐本彪根,但必须从此地撤军。对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来说,在军事优势情况下签订停战协议的原因,除了物力财力几被耗尽、匈牙利贵族的阴谋活动以外,更重要的是法国的介入。

总之,穆罕默德二世统治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加强了向东南欧进攻的政策,以哈布斯堡皇帝为领导核心的德意志邦国处在伴随着抵御法国的、与土耳其人进行决战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