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诊医学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系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引起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失活和肺组织的化学性炎症等病理改变,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其他脏器受损的一组综合征。据统计占活产新生儿的1.2%~1.6%。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

【病因】

1.胎粪的排出 胎粪的排出使胎粪污染羊水,其发生率随胎龄而增加。在>42周胎龄分娩,胎粪排出的发生率超过30%;<37周发生率<2%;<32周极少发生。

2.宫内窘迫、产时窒息缺氧MAS常发生在有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缺氧史的新生儿。胎儿由于宫内窘迫缺氧,一方面刺激迷走神经,促进肠蠕动增加和促使胎粪排出;另一方面胎儿体内血流重新分布,肠壁缺血痉挛,肛门括约肌松弛,使大量胎粪排出体外而污染羊水。当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发生窒息而缺氧,产生急性或慢性低氧血症,刺激胎儿呼吸中枢,诱发胎儿喘息样呼吸,从而吸入含胎粪的羊水。

3.过熟儿、家族内有过敏性体质、母亲有抽烟或使用特殊药物、子宫内特殊细菌的感染亦是MAS发生的原因。

【临床特征】

出生时皮肤常覆盖胎粪,指、趾甲及脐带因胎粪污染呈黄、绿色,经复苏建立自主呼吸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气促、发绀、呻吟及三凹征等。当气体滞留于肺部时,因肺部过度扩张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宽呈桶状,听诊可闻及啰音。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症状和体征于生后12~24小时随着胎粪进一步进入远端气道而更明显。MAS患儿还可能有心肌功能障碍、肺水肿、肾功能不全、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辅助检查】

1.X线特点 ①弥漫或局限的斑片状影;②过度通气,伴或不伴气漏;③重症者出现大片肺不张或肺实变;④由于围产期缺氧,心影可以增大。上述X线表现在生后12~24小时最为明显,7~10天内可消失,有些可持续至数周。

2.动脉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合并PPHN时,可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心脏卵圆孔或(和)动脉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典型的MAS诊断包括以下几点:①羊水有胎粪污染;②出生时或出生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③皮肤、指甲、脐带等有胎粪污染的痕迹;④阳性X线结果;⑤气管内吸出胎粪。

2.鉴别诊断

临床上主要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大量羊水吸入:

大量羊水吸入可见于胎儿严重窒息,因宫内胎儿的喘气,吸入后羊水内的脱落上皮细胞阻塞末端气道而引起呼吸困难。因为羊水是清亮的,临床预后相对良好。

(2)新生儿早发性感染性肺炎:

常为先天或经产道感染所致,母亲常有相应感染的病史,新生儿可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证据。

(3)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常见于母亲宫缩尚未发动的选择性剖宫产儿,临床表现与早产儿RDS相同,X线有典型的RDS表现。

【治疗】

近年来,尽管围产医学有了较大的进展,MA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目前尚无简单、有效、可靠的预防措施和特异的治疗手段。

1.产科处理和预防

产前进行连续胎儿电子监测及脉氧定量监测,发现可能存在的宫内缺氧和羊水胎粪污染。目前不建议常规对羊水有污染、刚娩出的新生儿做口咽或鼻咽的吸引。此外,关于MAS患儿分娩后是否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新生儿心肺复苏指南指出,取决于新生儿是否有活力(有活力的标准:呼吸运动好,肌张力好,心率>100次/分,反之则判定为无活力),对羊水有污染且无活力的新生儿,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而对有活力的新生儿不再进行常规气管内吸引。

2.一般处理及监护

注意保温;有呼吸系统症状者应进行血氧监测,及时处理低氧血症。严重窒息者应每隔2小时监测血压1次,当有低血压,灌流不足时,可输入生理盐水扩容;对于严重窒息患儿尚需精确记录尿量,为防止脑水肿及肾衰竭,需限制液体。此外尚需监测血糖及血钙,发现异常及时纠正。

3.氧疗

证实有低氧血症时给予氧疗,随时调整吸入氧浓度(FiO2),维持目标血氧饱和度于90%~95%,因持续低氧会造成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4.机械通气

严重病例当增加至FiO2 60%,而PaO2<50mmHg、PaCO2>60mmHg时常是需要机械通气的指征,因为患儿常需较高的吸气峰压或较高的FiO2,用常频通气增加了气漏的风险,建议使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

5.PS的应用

生后早期使用大剂量(200mg/kg)PS,相对较长的给药时间(20分钟)可有效地改善氧合,患儿气胸的发生及体外膜肺的使用减少,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6.PPHN治疗

PPHN患儿对刺激和过多操作非常敏感,故可使用芬太尼镇痛,开始剂量1~5µg/(kg·h),或咪达唑仑10~60µg/(kg·h),因存在耐药问题,治疗几天后可增加剂量。

(1)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

NO可选择性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力。当氧合指数(OI)>20,可选择NO起始浓度为20ppm,吸入NO 1小时如血氧饱和度(SpO2)提高>10%,PaO2提高>10mmHg,判定为有效(否则判定为无效)。后逐渐减少剂量,当吸入NO为5ppm ,FiO2<30%,持续12小时,如果PaO2>60mmHg,SpO2>90%,则停用NO吸入,一般应用48~72小时,部分患儿可能对NO有依赖,可以延长NO的吸入时间到1周左右。NO吸入治疗联合HFOV较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

可通过抑制血管收缩、促进血管舒张来改善肺部血流。研究表明口服西地那非可降低PPHN 患儿的氧合指数,降低住院期间患儿的病死率。美国FDA 已批准西地那非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2006 年出版的新生儿药物手册已收录该药。新生儿推荐剂量每次0.3~1mg/kg,每6~12小时口服1次。

7.抗生素治疗

应常规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同时积极寻找细菌感染的证据以确定抗生素治疗的疗程。

8.体外膜肺(ECMO)治疗

当尝试机械通气、PS以及吸入NO等应用后,患儿氧合指数(OI)仍≥40持续4小时或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600持续12小时,患儿有使用ECMO的指征。ECMO提供了心肺功能的支持,使MAS患儿的生存率从80%提高到了94%。

【预后】

严重的MAS患儿可能存在肺部疾病后遗症。在生后前6个月患儿中近50%发展为相应的气道疾病。而轻微的气道阻塞、运动诱发的哮喘常常在6~8岁出现。MAS患儿的远期神经系统预后与是否存在宫内窘迫、缺氧缺血性脑病及PPHN等有关。

(彭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