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电击伤
【临床表现】
于接触电源及电流穿出部位可见“入电口”与“出电口”,入出电口处的局部组织发生灼伤。轻者为半圆形黄色或褐色干燥灼伤,偶见水疱,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重者创面大,可深达肌肉和骨骼引起坏死,甚至皮肤炭化、骨骼断裂。
因电弧的种类、电压高低和接触时间的长短而不同。轻度电击者可出现短暂的面色苍白、呆滞、对周围失去反应。自觉精神紧张,四肢软弱,全身无力。昏倒者多由于极度惊恐所致。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心室纤颤、瞳孔扩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触电时由于强烈的肌肉痉挛或身体弹跳摔伤可致骨折、关节脱臼及器官损伤,出现相应症状。血管损伤发生出血。电流刺激脊髓可发生肌肉麻痹甚至截瘫。
【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心肌酶等。
缺氧可引起代谢紊乱和酸中毒。
【诊断】
有触电史及触电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治疗】
关闭电源是最有效的急救措施之一。如总开关离现场较远,则应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绝缘物,如干燥的木棒、扁担、竹竿、手杖及塑料制品等,去挑开或分离接触人体的电线或电器。决不能用手直接去推动触电者,也不能用潮湿的物品去分离电源,以免触电。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神志、呼吸、心跳及瞳孔等重要生命体征,如患儿心跳呼吸停止,则予紧急心肺复苏。
此时患儿神志尚清楚,仅感头晕乏力、心悸及肢体发麻等,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及呼吸变化,并警惕迟发性电休克的发生。
在抢救过程中,进行心脏、呼吸、血压监护,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及时供氧;防治脑水肿,预防肾衰竭和继发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对于心搏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术恢复心跳呼吸的患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发生心律失常及再度心搏骤停。
与一般烧伤相同。创面清洁消毒包扎,必要时切痂植皮。
及时处理内出血和骨折,如果肢体经高压电热灼伤后,大块软组织水肿、坏死和小营养血管内血栓形成,可使其远端肢体发生缺血性坏死,应按情况及时进行筋膜松解术以减轻周围组织的压力和改善远端血液循环;对神经系统损伤及肢体运动障碍者,应尽快给予高压氧治疗;监测肾功能,警惕肾衰竭。
(罗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