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美容:护出来的美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问题皮肤管理

忠告: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什么传统意义上的“真正的”皮肤病,但是我们的皮肤看上去也并不太“正常”,看上去她只是出现了某种问题或者状况。这些问题皮肤当然也包含哪些亚健康皮肤,也包括那些生理性的、个体差异。医学护肤品就是针对这类皮肤而设计的具有一定功效性护肤品,长期使用可能对您的问题皮肤有帮助。但要记住,医学护肤品的功效与药物的疗效是不同的概念。医学护肤品必须在美容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才能发挥其功效,也能避免滥用。很多时候我们虽然无法确保您问题皮肤能100%的恢复,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皮肤问题是可逆的或者最少不会让它更加恶化,如果您不注重它的调理和治疗,部分问题皮肤有可能真的演变成皮肤病,此时就不再仅仅只是美观问题,或者会演变成为一个真正的、永久性的美容问题。另外关于医学护肤品的误区很多,甚至一些皮肤科专家也存在对医学护肤品的偏见,这的确是个问题,因为医学护肤品本身就存在争议。

周展超

什么是问题皮肤?其实在传统的皮肤科教材和著作中很难找到这个词汇,也不存在于“问题皮肤”的诊断标准。但是在社会上“问题皮肤”却非常流行。然而,随着美容皮肤科学的发展,皮肤美容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皮肤科医师开始关注这个问题。“问题皮肤”事实上包含两类问题:其一就是亚健康类的皮肤,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敏感性皮肤。这是一种介于皮肤疾病与正常皮肤之间的状态,说她是皮肤病,似乎还够不上,说她正常,其实也谈不上。另外一类问题皮肤就是皮肤的个体差异,比如说有些人体毛重,但有人体毛轻。这种差异是基因决定的,两种情况在医学意义上都完全正常,但是我们可能不太喜欢多毛的状态,因此也会认为这是个问题。

究竟有多少人皮肤真正意义上是正常的,或者反过来说有究竟问题皮肤的人有多少?恐怕尚没有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而且不同的地区不同种族之间这些问题也有差异。但是有一点我们皮肤科专家业已达成一致:那就是问题皮肤的比例相当高。例如对敏感性皮肤的调查来看,欧洲可能有70%左右的人群会有这个问题,而中国的资料是(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的国人皮肤现状调查初步结果)我国敏感性皮肤的发病率可能在40%~50%左右。当然这还不包括其他问题皮肤,如果将色素、毛孔粗大、油性皮肤等都考虑进去,那么这个比例就相当高。有人估计问题皮肤可能实际上占总人口的70%~80%以上。

由于问题皮肤一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美观,因此她们往往有治疗的需求,另一方面,几乎所有公立医院皮肤科实际上并不接诊这类看上去还够不上“皮肤病”标准的问题,实际上对此问题并没有太多的治疗方法和举措。这样就给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美容院/会所了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往往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得不到相关服务的时候,这些问题皮肤患者便流向了各类生活会馆/美容院。问题是这些皮肤问题其实非常复杂,不是美容院/会所里那些“美容师”所能胜任的,最后这些会所/美容院往往会演变成为非法的医疗行为。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目前的这种情况开始在改变,尤其是美容皮肤科的发展,让很多皮肤科学者关注和研究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开始为社会提供这类服务-美容皮肤科学服务。很显然,过去我们使用的药物对于问题皮肤的调理和治疗来说过于“刚烈”,往往忌惮于药物导致的各类可能的副作用而不能长期使用。但是普通的日用护肤品对问题皮肤的调理和治疗又没有实际的效果。怎么办?这就是医学护肤品诞生并开始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医学护肤品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而今近来几乎成为了全球的一种时尚元素,但是关于医学护肤品的误区和故事也同样成为时尚元素不断在流行。

(1)什么是医学护肤品?

1938年,国际上立法将外用于皮肤上的产品基本上分为两类:外用药物(Drugs)和化妆品(Cosmetics),但是这种过于机械的分类显然有一定的缺陷,因为部分化妆品中实际上添加了一些功效性的成分而使得化妆品具有药物的特性而适用于那些问题皮肤的人群,为此1961年Raymond Reed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功效性(Active)化妆产品,并且认为它们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化妆品以区别于其他普通的、日用化妆品。这一概念在1970年被皮肤科教授Albert Kligman推广并开始流行。当然最初欧洲对这一概念也存在很多争议,因此这类产品有很多的名称,例如Dermocosmetic、Cos-medics,Medicated Cosmetics、Cosmetic Drugs、Quasi-drugs等等。在我国有一类“特殊疗效的化妆品”(即特妆品)非常类似这类产品。目前这些混乱的名称逐渐统一到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词汇上:Cosmeceutical,这是由Cosmetic作为词头,以Pharmacetical作为词尾合成的新词,翻译成中文就是功效性护肤品。换言之,功效性护肤品是添加了一定功效成分(可能是药物、也可能是非药物的其他功效成分)的护肤品,并且这些功效是建立在一定的科研基础之上的产品。医学护肤品实际上是功效护肤品的“俗称”。而“医学护肤品”实际上是一些化妆品代理商为了让老百姓好理解而起的名字,这个名字经过一系列的商业推销后,成功地于2000年前后在我国市场上流传开来,但是部分FDA专家反对使用医学护肤品这个名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学护肤品这个称呼容易被滥用,并成为商家销售的一个“噱头”。

(2)医学护肤品常见误区和故事都有哪些?

关于医学护肤品的误区很多,很多误区还源自一些皮肤科专家或者网络达人,这使得误区的传播非常之广泛。为什么专家也会存在这些不同的看法?因为我们正经历着60~70年代欧洲的认知过程:分歧、争论、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我国关于功效性护肤品也有很多名称:药妆品、药物化妆品、医学护肤品等等。目前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误区有:

1)医学护肤品是采用药物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更安全的护肤品。

2)医学护肤品是不添加防腐剂的低敏性护肤品。

3)医学护肤品是不添加香料的“无香料”护肤品。

4)医学护肤品是低刺激、低过敏的高级化妆品。

5)医学护肤品是有疗效的护肤品,能作为药物使用,但比药物更加安全可靠。

6)医学护肤品是辅助药物治疗的皮肤用产品。

7)医学护肤品就是高级的日用护肤品。

8)医学护肤品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护肤品。

以上这些观点犹如“盲人摸象”,它们更多的只是从医学护肤品的某个方面来描述的,只强调产品的某个属性并以此来替换功效性护肤品的全部内涵。例如对于敏感性皮肤设计的医学护肤品的确是低刺激、或者添加的防腐剂和香料会比日妆品要低得多,但是并不是说医学护肤品就一定是低敏、低刺激的。部分具有抗老化、皱纹功效的产品,或者具有淡斑作用的产品,由于产品中添加了一些功效成分,其刺激性可能会比日用化妆品更强。的确也有一些功效性护肤品能作为皮肤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只是部分产品是这样的,而不是所有产品都这样。因为医学护肤品和日用护肤品的关注点有些不同,前者主要更适合于问题皮肤使用,而后者更适合正常皮肤使用,因此类别不同,定位不同,但并不代表医学护肤品就是高级的日用护肤品,它们之间并没有可比性。因此上述这些观点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功效性护肤品的,因此这些观点有一些是对的,但不完全对!

(3)医学护肤品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关于医学护肤品的定义,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定义的话,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介于药物和日用化妆品之间、兼具化妆品(制剂和使用方法)和药物(功效性)特征的产品,由于产品中由于添加了一些功效成分(可能是药典中收录的药物,也可以是非药典收录的其他成分),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功效性并以此来满足不同问题皮肤的使用,或者对各类添加剂(香料和防腐剂)的添加控制比较严格,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刺激性,用以满足敏感性皮肤的使用和修复。医学护肤品的功效性应当是基于科学研究的以区别与日妆品,另一个区别就是医学护肤品主要使用人群是问题皮肤。

(4)如何正确使用医学护肤品?

医学护肤品能当日妆品使用吗?曾经发生的一种含有杜鹃醇的医学护肤品就是因为滥用导致很多人发生皮肤色素脱失而被迫从销售中撤柜的。这一事实告诉大家,真正的医学护肤品不是日妆品,不能滥用!医学护肤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并在皮肤监测下合理科学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医学护肤品的最大特长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性。

这里最核心的一个词就是“医学”,所谓医学一定是先有“诊断”,弄清楚问题所在,然后选择适合的功效护肤品进行长时间的应用,这样有可能对皮肤问题具有一定的纠正和辅助治疗作用。因此这里一定是“对症处理”的使用,一定是个性化使用的原则。因此医学护肤品的使用一定是这么一个过程:建立在问题皮肤诊断分类基础之上、在美容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之下,“对症下药”般的使用功效护肤品的过程,这才是医学护肤品的全部内涵。这是本书的核心观念和精华之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国内倡导:“美丽,从健康皮肤开始,美容,从科学管理中升华”的原因。我想当您读到这个章节的时候,您一定会对我的这一思想表示赞同。事实上“美丽,从健康皮肤开始”这一倡导在2013年的时候被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全国“525”护肤日启用,这标志着这一倡导被众多皮肤科学者所认可。

(5)什么是滥用?

首先我们得从您更容易理解问题入手来阐述这个问题,这样对您来说可能更容易理解。我们常常在说不要吃“垃圾食品”。什么是垃圾食品?当然非肯德基和麦当劳莫属!什么是绿色健康食品?当然是水果、蔬菜呀。这是一般人的观点,也是我们社会的共同“认知”。直到有一天我与一位研究营养的朋友在一起讨论相关问题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营养界的一个观点值得我推荐给大家:没有绝对的垃圾食品,只有绝对的垃圾吃法。如果您天天只吃水果、蔬菜,您会因此而失去营养的平衡,或导致很多相关的问题,此时原本是绿色健康食品,因为您采用了一种“垃圾”的吃法而让蔬菜水果变成了垃圾食品。相反如果偶尔吃吃肯德基、麦当劳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相反能及时补充您的蛋白质和糖分,此时的吃法让肯德基麦当劳成为地道的“健康食品”。不是吗?反正我信奉:没有绝对的垃圾食品,只有绝对的垃圾吃法这一观点,而且从我的临床经历来看,我对此观点越来越深信不疑。

现在让回到我们的护肤品上来吧,对老百姓来说,在您购买医学护肤品时首先必须去皮肤科医师哪里问问,您的皮肤究竟是什么问题,然后一定要搞清楚医学护肤品中究竟含有什么药物成分或者功效成分,是否对您有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只有这样才有意义。如果您既不知道您的皮肤类型和问题,产品也没有标明出所含医学功效成分是什么,那么我的建议是:直接购买日妆品,因此这样更安全也更合理。相反,如果商家或者某些销售人员将他们的医学护肤品推荐给任何人使用,无论这些人的皮肤问题是什么,也不考虑他们销售的产品中究竟含什么功效成分,是否对症,那么这种医学护肤品就真的只是销售“噱头”,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也许他们就是打着医学护肤品的旗号在销售日用化妆品。不可否认,很多所谓的大品牌也在打医学护肤品的旗号在商场里销售。这里有两种可能,或者这她们所销售的产品的确是医学护肤品,他们的这种行为有可能就是在滥用医学护肤品,或者他们的产品根本就不是医学护肤品,她们只是用这种方法来招揽生意,此时“医学护肤品”就是一种典型的商业噱头。还记得本文提到的那种含有杜鹃醇的医学护肤品最后不得不撤柜的事件吗?那就是滥用医学护肤品结果,使用者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浪费了钱财,可能更多!

最后梳理一下我的建议吧:如果您是问题皮肤,在购买医学护肤品的时候最好要咨询一下美容皮肤科医师的意见,并在他们的监测和指导下长期使用。如果您不了解您的皮肤问题,不了解您的皮肤类型,也不了解医学护肤品中的功效成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那么您就干脆购买日用护肤品,那样更安全也经济。如果一种产品宣称自己是医学护肤品,但是在包装盒上又没有标出其主要功效成分是什么,那么最好就不要购买它。因为国家有明文规定,功效护肤品必须标明其功效成分,如果某产品不标注,那应该判定它是问题产品,请不要购买。如果某产品全是洋文,一个中文都没有,也不要购买,因为国家规定,所有产品必须有中文标识,如果产品全部是英文,那么这个产品一定在国家监控之外的产品,安全性不会太有保障,也许就是“水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