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病传奇:百则名医医案助您走进针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疟疾

【医案1】

有人患久疟,诸药不效。或教之以灸脾俞即愈。更有一人亦久患疟,闻之,亦灸此穴而愈,盖疟多因饮食得之,故灸脾俞作效。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故事

在宋朝有一个人得了疟疾,患病很久,服了很多药物都没有效果。有人告诉他这个病艾灸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可以好。还有一个人也得了疟疾很久未愈,听说这个方法后也灸脾俞穴,病也痊愈了。这是因为疟疾多半是由于饮食不节患病,所以艾灸脾俞穴可以获得疗效。

【医案2】

会陈下有病疟二年不愈者,只服温热之剂,渐至衰羸。命予药之。余见其羸,亦不敢便投寒凉之剂,乃取《内经·刺疟论》详之曰:诸疟不已,刺十指间出血。正当发时,余刺其十指出血,血止而寒热立止。咸骇其神。

(张子和《儒门事亲》)
故事

在金代有一患者,患有疟疾两年一直没有治好,医生每次均给他开温热的药服,疾病未愈却逐渐地衰弱消瘦。后来找张子和治疗,张子和见到他身体消瘦,虚弱至极,诊其舌脉发现此患者表现出种种热象,但也不敢轻易用寒凉的药物。根据《内经·刺疟论》所记载的方法:“各种疟疾不愈时,点刺双手十指指端放血。”于是张子和在疟疾正发作的时候,点刺患者双手十指指端放血(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十个穴位),血止以后怕冷发热的症状也立即消除了。在场的人对于张子和的神奇医术都啧啧称赞。

【医案3】

人病疟月余,发热未退,一医与白虎汤,热愈甚。余曰:公病脾气大虚,而服寒凉,恐伤脾胃。病患云:不服凉药,热何时得退。余曰:《内经》云,疟之始发,其寒也,烈火不能止;其热也,冰水不能遏。当是时,良工不能措其手,且扶元气,待其自衰。公元气大虚,服凉剂退火,吾恐热未去而元气脱矣。因为之灸命关,才五七壮,胁中有气下降,三十壮全愈。

(窦材《扁鹊心书》)
故事

宋朝的时候一个人患了疟疾,症状持续一月余仍然发热未退。找到一个医生,给他开了白虎汤,服后发热却更厉害了。这天来到窦材处诊治。窦材对病人说:“您现在脾气非常虚,之前服用寒凉的药物,恐怕损伤了脾胃。”这个病人问:“不服寒凉的药,那发热什么时候才能消退呢?”窦材说:“根据《内经》记载,疟病刚开始发作的时候,若症状有恶寒,火热之品不能使其寒退,若症状有发热,冰凉的水也不能使其热减。这个时候,医术高超的医生用药不能过于寒凉,而应扶助元气让元气充盛,等待病邪自己衰退。您这个时候元气已经非常虚,服用寒凉的药物退火,我担心热没有退去而元气却虚脱了。于是窦材给他艾灸食窦穴,刚刚灸了五到七壮,病人感觉胁肋部有气下降,灸三十壮后热退病愈。

启示:疟疾

疟疾是经蚊子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儿童发病率更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疟疾临床以间歇性,定时性,发作性的寒战,高热,大汗及贫血和脾肿大为主要特征,以一日一发和间日一发为多见。

中医认为疟疾是感染疟邪所致的传染病,可兼受风寒,暑湿等邪气。邪伏于半表半里,入于营卫之间,邪正交争则发病。疟疾前期,正气未虚,多属实证,治疗上以祛邪为主;疟疾每发必然耗伤人体正气,病程越长,则气血消耗越大,在治疗上应以补虚为主。人体正气强弱与感受疟邪后发病与否及病情是否严重有密切的关系。正气强盛,虽感疟邪,但正能胜邪而不会发病,即使发病也容易痊愈,如果正气虚弱,正不胜邪,则容易感疟邪而发病,发病后不易好转,艾灸疗法可以提高人体正气,扶正补虚以治疟。

本节医案中,医案1和3均属正气已伤,艾灸脾俞和食窦均可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脾之功能强健以运化水湿,暑湿得去疟疾可除;医案2则属实证,湿郁化热,故而用放血疗法清热祛邪,除瘀截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