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说药:《本草纲目》养生药物串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黄——泻血中伏火

【时珍原文】

凡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气分用之,是谓诛伐无过矣。泻心汤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乃真心之气不足,而手厥阴心包络、足厥阴肝、足太阴脾、足阳明胃之邪火有余也。虽曰泻心,实泻四经血中之伏火也。又仲景治心下痞满、按之软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亦泻脾胃之湿热,非泻心也。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作痞满,乃寒伤营血,邪气乘虚结于上焦。胃之上脘在于心,故曰泻心,实泻脾也。(《本草纲目·卷17·大黄·发明》)

【效用特点】

苦,寒。

1.泻下攻积:

用于热结便秘最为适宜,亦用于其他类型的大便秘结,为攻下导滞之要药。

2.清热解毒:

用于多种里热病证,如温热病,高热神昏,烦躁;脏腑火热证之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热毒疮痈;水火烫伤等。

3.泻火凉血:

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病症。

4.活血祛瘀:

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多种病症,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

5.清泄湿热:

用于湿热证,如湿热黄疸、湿热小便不利。

【养生评述】

大黄具有清气血分热邪的作用,并具有很好的通便作用,使用范围很广,药价没有人参贵,其治疗多种病,但并不引起人们重视,很少有人对大黄的作用加以赞颂,即使用大黄治愈了疾病,人们也往往并不说大黄有多大功劳,这就是所说的“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其实根据中医的认识,“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大黄具有清除肠中毒素的作用,中医有“以通为补”的说法。实际上在临床上只要药症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毒。

【养生特点】

保持大便通畅就能及时地排出体内的毒素,也有益于身体健康。中医所谓补,有补益气血阴阳的不同,但是对于某些疾病,并不是用补可以治疗的,例如身体虚弱又大便不通,就要采用以通为补的治疗方法,只有祛除了肠道积滞,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就是对身体的最大补养。因为大便通畅,及时排出食物残渣及废物,保持体内清洁,所以说大黄虽是通便药,但服用少许大黄可以达到以通为补之效。谚语讲内服中药,腹泻放屁,排出热毒,健康有益。

【养生验方】

1.冻疮破烂:

大黄末,水调涂之。

2.热痢里急:

大黄一两,浸酒半日,煎服取利。

3.汤火伤灼:

庄浪大黄生研,蜜调涂之。不惟止痛,又且灭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