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发展是个体在生命的整个进程中发生的系统的、连续的变化。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生物学的逐渐成熟与学习社会知识和技能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整个人类(包括人种)的成熟过程来看,大家几乎是相同的,如三个月左右会翻身、六个月左右会坐起、七个月左右开始长牙、八个月开始爬行、一岁左右开始走路和咿呀学语、三岁左右能基本掌握母语的简单语法和能够简单说句子等。人的成熟,从婴幼儿时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逐步发展到抽象化,青少年时期开始理性思维的发展,青春期后期逐步形成自我个性,这些都是连续的过程。
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载体,对于个体的逐渐成熟有重要作用。个体心理的发展是连续积累的结果,而且具有整体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孩子大多数的心理能力和行为都是通过观察父母和经常接触或遇到的其他成年人,以及在与同龄玩伴的交往过程中学习而得来的,所以容易受个体经验、学习方式方法、社会家庭生活、家庭文化素养、历史大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即可塑性;而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等环境中长大的同龄人,其个性及心理发展也存在相似的共通之处。
一、学龄前儿童期心理发展特点是什么呢?
1.学龄前是完整的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语言逐步发展的时期。语言连贯性的发展是儿童语言能力和逻辑性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此期儿童虽然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用语言表达各种印象,但其表达能力一般还不太好。3岁左右儿童掌握词汇约1000~1100个,4~5岁儿童的常用词约2000~3000个,5~6岁则可掌握3000~4000个词。3岁左右儿童语言的表达仅限于与其他儿童或成人对话提问,而缺乏连贯性的叙述,不可能讲述完整的故事。如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则儿童语言的连贯性会逐步发展,到5~6岁,已能讲述完整的故事。
2.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情绪、情感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情感和情绪的受调节性差,成人有时不得不用转移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某种消极情绪。到学前晚期,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识性才逐步增长起来,并能多少有意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甚至控制情感本身。
3.儿童情感的发展对儿童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感情,如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爱护公共设施等,同时也注意克服一些不良情绪,如虚荣心、嫉妒心等。成人的不断教育和要求以及儿童所参加的集体活动(如上幼儿园或学前班),都有利于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
4.学龄前期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故针对儿童以上的特点,应给予正确指导,使发展为勤奋好学、进取心强的良好性格,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怎样的呢?
1.正常的智力
正常的智力是儿童学习、生活和成长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育正常与否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2.稳定、乐观的情绪
一名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是心境良好的,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
3.适度的反应
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
4.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能够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集体和社会的规范和要求。
5.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对于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儿童,应具有与自己年龄特征相符的心理和行为。
6.适应学习生活
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通常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喜欢学校,喜欢上学,喜欢自己的学习环境,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能够以轻松的心情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儿童自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得当。下面是给父母的一些建议。
1.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提供给他们成功的经验。目前我国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要求子女从小顺从、孝敬、克制和谦让等,平时父母对孩子的限制也较多,比如幼儿学步跌倒,我国父母90%以上将幼儿抱起,而在美国则90%的父母鼓励幼儿自己爬起来。于是,儿童自主行为往往得不到鼓励,我国儿童在交往、适应变化及情感表达能力上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很好的培养。所以,幼儿能够做的或愿意尝试做的,父母都要提供机会让他们做,这样他们就会有成就感,自信就能逐步地建立起来。比如,初生婴儿需要在饥饿时被喂饱;一岁至一岁半的幼儿需要学习自己控制大小便,过早或太迟的训练都不适宜;3岁孩子喜欢自己主动做事等。父母应提供给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机会。
2.建立亲密互信的亲子关系。当今社会妇女既要工作,又要承担养育儿童和家务的任务;那些注重时尚的女性,在婴儿出生后就以高档奶粉来替代母乳,由保姆来照料孩子,而母亲与子女很少照面,他们不知道母爱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子女成长需要稳定的养育环境,更不知如果母婴依恋关系建立不稳固,子女将缺乏安全感,从而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而这样的儿童也就有可能发展为有心理缺陷的儿童。所以,金钱不可以替代家长的责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个体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感。只有与父母建立了亲密关系的儿童,才具有安全感。在父母的照顾中,孩子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对人的信任就能建立。自信心的建立首先是基于对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在人际相处中得到正面的经历,才会对自己有正面的感觉而建立起自信。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隔代养育。中国的婴幼儿在断奶后,一般是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来养育照料,由于她们中的多数人传统观念较重,因此,大多按照传统的习惯来照料、抚养。比如,因怕发生危险,对儿童多方限制,只能躺着、坐着或者抱着;平时与儿童缺乏沟通,对孩子的需求与兴趣了解甚少。这些都将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心身健康带来危害。而在美国和日本,母亲常常会在家里或者长期请假,亲自抚养孩子到3岁后进入幼儿园。
3.关注孩子的强项,通过优势提升自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能力,父母要从孩子的优点和能力出发,进行培养。比如与社交型的孩子多沟通,和活动型的孩子多做运动。孩子的强项被肯定,自信心就增加了,就会更大胆地向高难度挑战,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提升自己整体的能力。虽然与别人相比,孩子可能不存在过人之处,但是与自己相比总有强项和闪光点,这就是父母要发现和进行重点关注的地方。
4.给予孩子时间,不要急于求成。自从开发儿童潜能从0岁开始这一观念传入中国后,一些大城市成立了潜能开发机构,比如亲子园的建立,声称入园后儿童能达到身体健康发育、个性和谐发展、智能超常表现等,亲子园已经成为十分红火的新兴产业。此外,有些家长不管儿童的兴趣和天赋,从小就让他们去学习弹钢琴、拉小提琴、绘画等。这些行为无异于揠苗助长,但却司空见惯。心理发展和智力开发需要与脑生理成熟程度相适应。揠苗助长的做法是违反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不仅不能奏效,而且有害。另外,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的角度来看,孩子从不够自信到建立自信心,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父母需要耐心陪伴孩子,逐步把他们的自信心建立起来。父母要对孩子的努力和动机,多加欣赏和肯定,不能把着眼点放在结果上。要以无条件的爱,鼓励孩子坚持,相信孩子的能力和不断尝试。
5.稳定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随着观念的改变,现在家庭的矛盾逐步增加,离婚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2003年北京的离婚率已超过日本和韩国,接近美国的水平。父母离婚受伤害最大的是儿童。国内研究发现,破裂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发生发育偏离和精神障碍的比例较完整家庭要多几倍。父母离异对孩子的自信心打击是巨大的,这会对他们的生活、人际交往、甚至对以后择偶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怎样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我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一些极端的个案发生,如一个幼儿因为被同学欺负就再也不愿意上幼儿园;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学习成绩从名列前茅降到班上的倒数几名;一个中学生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跳楼自杀;一对恋人的交往得不到父母的同意就一起徇情而结束年轻的生命。这些孩子面对的挫折,是在其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也是许多同龄人都可能会遭遇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孩子承受不了呢?这主要是过于保护与溺爱孩子,遇到了压力都是父母遮着挡着,遇到困难都是父母帮助解决,有了挫折也是父母帮忙处理。一旦没有了父母的帮助,孩子就傻眼了,不知怎样应对,只好退缩,或者不知所措地采取很不恰当的方法处理。
所以,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也像培养其他能力一样,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自己去想办法,而不是父母代劳。当孩子经受挫折时,父母不要大惊小怪,而是在旁边观察、支持,让孩子自己处理。可以说,早期经历的挫折是以后人生拥有的宝贵财富。
3~6岁儿童通常会遇到哪些挫折呢?常见的挫折包括下列情形:与小朋友游戏时没有别人快,表现没有别人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到,如爱吃的东西父母不让吃,想要的玩具父母不给买,想看动画片时被父母逼着睡觉;与大人玩游戏时输了;觉得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差,绘画不如姐姐的美;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没有弟弟高大;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同自己玩;受到老师与父母的批评;被其他小朋友欺负等。
挫折的存在是必然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经历挫折。遇到挫折后出现情绪反应也是完全正常的,没有人能够做得到永远开心。遇到不开心就会有情绪。
在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可能会采取两种相反的、不恰当的方式处理。一些家长表现为冷漠,不接受孩子的情绪反应,批评斥责,一味地教训孩子不能这样,应该那样;不给予孩子任何支持,使得孩子孤立无援,虽然可能听了一大堆道理,可还是没有真正学会怎样应对挫折。另外一些家长则反应过度,过分保护,完全代为处理,不让孩子面对挫折;这样孩子没有学会应对挫折的技巧,以后遇到挫折时会更难接受,更觉难过。
作为家长要学会促进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应对挫折,就是帮助孩子成长。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尝试着用下列方法与孩子沟通,对孩子承受挫折将有帮助。
(1)认同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做不到是很难受的,表达出你的理解与关怀。例如:“我知道你输了,不开心”“我知道你想做到……,你已经尽力了,可惜没有做到”。
(2)说出现况,接纳现实,不必对孩子说出深奥的道理。例如“做游戏就是这样的,未必次次都是你赢,有时是你赢,有时是别人赢。输了就输了吧,下次我们赢回来就是”。
(3)说些简单体谅与理解的话。如“有时候投球投进篮筐里,有时候却投到篮筐外面了”“有时候积木叠高后会倒下来的”。
(4)欣赏孩子的努力。如“你很努力地去做”“我看到你不断地尝试”。这些肯定的话语会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地做下去。
五、如何促进孩子的情商发展
很多研究显示情商(情绪智力,EQ)比智商(IQ)更重要。情商属于社交智能的范围,包括一个人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和了解他人的感受,懂得分辨这些情感并运用这些信息来引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情商现在用来描述人生中导致成功的重要情感素质,例如同理心、自我控制、独立、适应能力、坚持、友善、亲切、尊重及解决问题能力。虽然EQ较IQ难于测量,但我们都能够从孩子的身上观察到这些素质。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EQ特征,并能学习和发展更多高EQ的特征。
家长可以从以下的“要”与“不要”着手,学习怎样促进孩子的情商发展。
(一)请不要
1.不要把问题隐藏
我们很自然地想保护孩子,使他们不受压力,把一些问题隐藏起来不让孩子知道。但是,从长远来说,对孩子是有害的。孩子不能学会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日后就不能直接面对人生。当他们经历和面对各种问题,并有效地解决后,他们会变得更具弹性和适应力,更有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
2.不要把我们的缺点隐藏
我们可能为了维护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把我们的一些缺点展现给他们。实际上孩子从小就需要面对现实,知道现实中的东西不一定与期望的一致,他们也要同时接纳父母正面和负面的特质。当然,要告诉孩子,我们正在真诚而努力地改进自己。
3.不要让我们的问题影响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会存在问题,况且我们和孩子有着类似问题也并不奇怪,例如不喜欢刷牙或吃蔬菜。但是,如果我们有着坏脾气或抑郁情绪,这些对孩子造成影响时,我们应该寻求帮助,改变自己的情绪问题。
4.不要过度介入孩子的问题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去帮助他们。在孩子失败时,要鼓励其再接再厉,战胜挫折及在失败中坚持,而不是代替孩子完成。当孩子最终能够学习处理自己的问题后,自信将得到提升,社交技巧与认知技巧将得到提高。
5.不要让孩子沉迷于具有暴力内容的信息之中
无论电视会否带来攻击,研究显示孩子经常观看暴力行为会变得对他人的感受和关注不够敏感。为了使孩子敏感地感知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变化,具有同理心,应该减少孩子观看暴力电影或电视的机会。
(二)请要
1.乐观看生命
乐观的孩子较自信,学习较成功,身体更强壮。孩子基本上是从观察和聆听父母来学习乐观和悲观的。将自己乐观开朗的个性、笑对人生的态度感染孩子,成就孩子快乐的人生。
2.培养友谊,融入社会
多给孩子提供接触同伴的机会,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玩在一起,不要轻易介入他们的互动相处,他们能从相处中学习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时又要留意和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更要学习与朋友相处之道,在这种交往中孩子的情商自然得到提高。
3.清楚并言行一致地推行规则
父母纵容孩子,对孩子任性的要求随意让步,会促使孩子养成反叛、对抗的态度和行为。父母专横对孩子也不适合,设定限制是为了使孩子感到安全。经常鼓励孩子,但要学习什么时候说:“不可以”。例如:“不可以画在墙壁上,只可以在纸上画”“再愤怒,也不可以打人,只可以打枕头”。
4.鼓励孩子谈论问题
成人一般不喜欢孩子谈论不高兴的事情,但孩子需要说出他们内心的感受,需要获得别人的支持。不良情绪是需要宣泄的,要让孩子有表达不良情绪的机会。不良情绪聚集会影响孩子的思维、行为和社会交往。通过讨论问题,孩子可以去除疑问、忧虑,获得支持,提高问题解决技巧,更能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同问题。
六、儿童有哪些常见的精神障碍?
儿童处于发育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心理问题也会有所不同,与成人相比,差异会更大。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笨琳琳”的故事
琳琳是个八岁的女孩,但是她没能正常的去学校上课。学校老师告诉琳琳妈妈,琳琳无法完成学校的学习、也无法正常与同学交流。琳琳妈妈介绍,琳琳从小在走路、说话等方面都比同龄的孩子要晚上半年多,从小琳琳与比她小的孩子比较玩得来,而同龄的孩子都不和她一起玩,大家都觉得她“笨”;琳琳在与兄弟姐妹和家人的交流中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异常,只是有些幼稚;但与外面的陌生人交流较差,别人经常不能理解她的意思。后来,琳琳妈妈带琳琳去看了医生,医生在检查之后,告诉琳琳妈妈,琳琳的IQ只有65分,比正常孩子低大约两个标准差,而且她在认字、交流、精细动作和生活自理等方面存在缺陷;她的诊断应该是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MR)的病因复杂,涉及范围广,包括生物学和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由美国精神发育迟滞协会(AAMR)提供的数字显示,至少有350多种原因可以引起精神发育迟滞。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目前认为至少有750多个基因与智力有关,大约有95种精神发育迟滞与X染色体异常有关。一般而言,重度MR以生物学因素为主,心理和社会因素为次;轻度MR者,一般找不到生物学因素,以心理和社会因素为主,但并不能排除生物学因素。从MR病因作用的时间看可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三个时期:其中产前因素包括染色体病、遗传代谢病、先天畸形、宫内感染、宫内窒息、母孕期接触有害理化因素、孕妇患严重疾病等;产时因素包括早产、低体重儿、未成熟儿、窒息、颅内出血、产伤等;产后因素包括颅内感染、颅脑外伤、核黄疸、中毒、脑变性病、脑血管病、营养不良、文化剥夺以及特殊感官缺陷等。国外报道轻度MR有40%~55%病因不明,重度MR有20%~30%病因不明。国内报道MR病因不明所占比例为30%~50%。精神发育迟滞易伴发各种精神障碍,其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患者存在多种躯体和神经系统疾病;②各种遗传综合征常常有与之并行的行为问题;③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差,当出现不利的心理社会因素时易出现精神障碍。在临床表现方面:①早期常出现喂养困难、睡眠过多、哭声异常、表情呆滞、注视手和玩手的行为在6个月后仍持续出现、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无目的活动多、不喜与人交往、精细动作和大动作发育滞后、语言发育落后、可能的特殊外表等;②主要症状是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差,按智力水平分为轻度(智商50~70)、中度(35~49)、重度(20~34)和极重度(<20)四级;③可能伴有一些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心理活动特征:①感知方面:感受缓慢、肤浅,范围狭窄,很难区分相似的物体;②言语和思维方面:语言发育迟滞,领悟力迟钝,缺乏抽象概况、推理判断和思维能力;③注意力和记忆力: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注意广度狭窄,记忆力差,识记速度慢,再认不准确;④情感方面:幼稚、不成熟,情感体验简单肤浅,易兴奋、激动,自控力差,有的表现为胆小、孤僻、害羞、退缩;⑤运动和行为方面:动作笨拙或过度活动,有的可伴自伤行为、刻板动作;⑥个性方面:依赖、自信心不足、忍耐性差、不成熟、易受暗示。治疗方案:①病因已明确者,根据病因对因治疗;②病因尚不明确者,只能对症治疗;③教育训练和行为指导;④对家长进行指导;⑤心理治疗;⑥其他治疗。疗效和预后:疗效与病种、病程、病情轻重相关,应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2.特殊发育障碍
包括学习障碍、沟通障碍、运动技能障碍等。①学习障碍:这类儿童在倾听、阅读、书写、表达、推理、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障碍。②运动技能障碍:主要特征是运动的协调性方面明显损害,大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即存在运动发育的异常,其程度轻重不一,表现多样,常见症状为肌张力异常、动作的计划性不足、动作的控制性失调、动作的持久性困难、动作的稳定性缺乏、动作的协调性缺陷等。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完成动作笨拙,手眼协调力差;视空间障碍:如走迷宫困难、搭积木、玩球、认识地图困难等;过多的连带动作;学习技巧性动作困难;书写不能或书写困难等。治疗可给予动作治疗,感觉综合功能训练等。③沟通障碍:又称为发育性言语和语言障碍,是指在发出语音、使用口语进行沟通或理解他人的说话内容方面存在障碍。通常在6岁左右会自行纠正。
3.庆庆怎么了——孤独症和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
庆庆已经四岁了,但是却迟迟不会说话,父母很担心,于是带他去了医院。医生在做完了相应的检查后,又询问了孩子平日里的状况,庆庆的父母介绍说,庆庆从小开始就表现的与他的姐姐不一样,他不愿意别人抱,一旦有人抱起他,他就会不停地扭动身体,好像很不喜欢的样子,而且,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很难取悦他,给人的感觉是“总也逗不笑”。虽然在运动行为方面发育没有问题,但在说话和交流方面却迟迟没有进展,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庆庆不愿与人做眼神交流,对于父母叫他的名字也没有反应,偶尔能叫爸爸或妈妈,说话也仅限于简单的词,很少使用句子。另外,庆庆的玩具也很固定,只有几个,每次玩的顺序也是固定的,玩的方法也不同于一般的孩子,比如,他会用娃娃当锤子使用、不停旋转一匹木偶马等,如果他的玩具被放乱了顺序或者移动了地方,他则会显得非常烦躁;庆庆也不会与妈妈或者姐姐玩带有假设性的游戏,比如过家家,这类游戏常常让他很迷惑。庆庆也不愿去幼儿园,他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当医生递给庆庆一个球同时问是否喜欢试图与他交流时,庆庆看了一眼球,就望向别处,或者干脆转过身去,用后背对着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庆庆一直显得很紧张害怕。
庆庆的故事,就是一个孤独症孩子的表现。孤独症的病因大多不明。孤独症以社会互动和语言沟通障碍,狭窄怪异的游戏兴趣,刻板重复动作,强迫保持固定的生活环境方式为特征。父母注意到的最早问题以“不会讲话”和“不理人”占多数,其他表现还有“不看人、没反应、像聋子但对有些声音很敏感、奇怪的玩法、奇怪的偏好、情绪不稳定、乱发脾气、伤害自己、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讲些别人听不懂的话、很坚持、记忆力很好、会认字和符号但不讲话”等。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①社会互动障碍:大部分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就出现对人缺乏兴趣,母亲将其抱着喂奶时,不会将身体与母亲贴近,很少望着妈妈微笑,平常不注视父母的走动;6~7个月时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不会像一般小孩子一样咿呀学语,只是哭叫或者特别安静的待着;也有一些患儿在1、2岁时发育正常,但发病后表现为饥饿、疼痛或不舒服时,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或只是拉着父母的手取东西,而不会以言语或指示等动作来表示。患儿往往对父母的离开或者回家等无动于衷,即使父母站在身边也很少与之交流互动,更少与父母对视,显得极其孤独。在社会交往方面,患儿缺乏社会互动,我行我素,不会交朋友,难建立友谊。即便有些患儿交了朋友,其活动也多局限在特殊的兴趣方面,如搜集模型、时刻表、电脑游戏等。在情绪的分享方面,患儿常不能理解别人的情绪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故常让人感觉“没有情感”“没有同情心”。②语言沟通障碍:在孤独症患儿中表现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非言语沟通方面,患儿常以哭闹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很少使用手或手指来主动沟通;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语言内容、形式的异常,患儿即使语言功能存在,常出现“语用”障碍,即不会适当地用语言来沟通,患儿往往不会主动与别人交谈,不会维持或提出话题,或者只会反复纠缠同一话题,对别人的反应毫不在意;患儿还在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存在异常,如讲话像背书、怪声怪调等。③兴趣狭窄、坚持同一性和仪式性强迫性行为:表现在兴趣狭窄和不寻常的依恋行为,如对一些不是玩具的物品(如车轮、瓶盖)产生特别的兴趣,反复抚摸光滑的地面等;但一些高功能患儿对天文、地理、数学或音乐等有特别的偏好,如加以辅导可能会有杰出成就。患儿的日常生活习惯不愿改变;还有一些患儿不能克制的去触碰或嗅闻某些物体;④感觉和动作障碍:如一个突然的声响在正常小孩会引起惊跳,而孤独症患儿则若无其事;父母与其讲话,患儿却像没有反应;而一些患儿则对某些刺激会特别敏感,尤其是汽笛声、光线的突然变化等,常会引起恐惧或焦躁不安;⑤智能和认知障碍:近年来的资料显示,50%~75%患儿存在智能不足的问题。治疗方面:目前无根治的疗法,主要依据学习原理和儿童发展原则,建立起教育矫治的策略,在家长的积极参与下,教导患儿学习适当的行为及消除不适当的行为。一般而言,药物治疗仅担任辅助性角色。
这里要提到Asperger综合征:其特征为典型的孤独症样相互性社会交往质的异常,同时伴有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和重复,但没有言语和认知的一般性发展延迟,其治疗同孤独症。
有一个病例是这样的:
小华是一个10岁的小学生,他早期的运动行为和认知发育都很正常,但在幼儿园阶段他在与他人交流和社会交往方面开始表现出不同寻常,与别的小朋友相处时,他有时可以通情达理,有时却强势得让人难以接受。在他感兴趣的话题中,他表现为话多,滔滔不绝,而且反复询问倾听者的反应,甚至到了惹人嫌的程度。他专注的知识包括关于天气和计量学方面的内容,还有无线天气探测设备等。他的老师、父母和年长的兄弟姐妹等都曾劝说过他,告诉他这样不间断的和强硬的交流态度会让人很不舒服,必须要改正,但是没有效果,他依然我行我素。上学之后,老师反映小华常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动,无法完成作业。此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他的社会交往能力越来越差,起初同学们都忽视和孤立他,后来变成嘲笑和拒绝他,而近来变成了捉弄他。小华很容易受到这些的影响,但他却从来也不寻找这些事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小华的病例就是Asperger综合征。
另一个要被提及的是Rett综合征:本病是X染色体相关的显性进行性神经发育障碍,是所有广泛性发育障碍中唯一知道明确病因的疾病。绝大多数发生于女孩。其早期一般有一段时间的发育正常阶段,起病多于6个月至2岁,最具特征性表现是丧失手的目的性和精细操作技能以及特有的常出现在身体中线附近的刻板性扭动或“洗手”样动作。在发病的几个月内,语言功能全部或大部分丧失,不会咀嚼食物,常有过度换气发作,步态不稳,对他人没有互动反应。在以后的发育中可能有癫痫和头部发育减速而成为小头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出现严重脊柱侧弯或前弯及步行困难而需使用轮椅或完全卧床。目前治疗方面仅为对症治疗,叶酸治疗效果尚不明确。
4.“爱动”的涛涛
有这样一个例子:涛涛是个6岁的男孩,上幼儿园,聪明伶俐,喜欢阅读,但老师和辅导员反映他在学校表现注意力分散、无法完成功课、不假思索乱说话和坐立不安。他总是丢三落四,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他不能有条理地分配和安排哪怕一个小任务,经常制造噪声或者打断别人。他常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因为言语不当或者他强烈的控制欲。他的父母也发现涛涛总是忙忙碌碌、停不下来,显得焦躁不安、坐不住。后来,经过医生的诊断,涛涛符合ADHD的诊断。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临床常见,患病率为5%~10%,由多种因素造成,表现多样,对个人的学习、人际关系、家庭影响较大。ADHD是一个早发性的精神疾病,一出生就存在,在不同时期可被发现。其核心症状是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注意缺陷方面:没有注意细节、粗心大意、注意力不持续易分散、心不在焉、丢三落四、没有时间观念、需要不停提醒才能完成日常生活的事情等。多动方面:跑来跑去、爬上爬下、不惧危险、精力旺盛、不守纪律、小动作多、话多不停、不觉得累、坐不住、坐时常常扭动身体、动来动去或玩弄手指、动作多粗鲁、运动协调差、常有意无意地碰触别人、肢体动作多、容易惹人厌或被误会打人等。冲动方面:没有耐心、插嘴或打断别人、抢着说话或回答问题、好管闲事、热心过度、不愿排队、缺乏耐心、常会替别人出主意,当别人不听他的意见时就会产生冲突或不愉快等。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家庭教育、行为治疗及学校补救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策略。
这里要提示一下,孩子好动不等于多动障碍,有些孩子自小便喜欢活动,有些是喜欢运动,跑啊、跳啊,有些是自己动手做手工等,这些孩子在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且需要付出相应的专注力时,其注意力专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完全不同于多动性障碍的患儿,所以要注意区分。
5.儿童情绪障碍
是涉及以焦虑、恐惧和强迫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既包括特发于儿童期的情绪障碍,如儿童分离焦虑障碍、儿童恐惧性障碍、儿童社交焦虑性障碍、同胞竞争性障碍等;也包括在儿童期出现的各种类型成年期的神经症、癔症和应激相关障碍等,如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惊恐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和癔症等。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受发育性因素的影响,如儿童中期常见分离性焦虑障碍、儿童后期较易发生过度焦虑障碍等。这里着重介绍分离性焦虑障碍。从孩子7个月到学龄前,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曾因与父母或主要养育者分离而焦躁不安,但在过了此阶段后,还出现这种焦虑,持续超过四周,并影响到正常的上学、日常生活、娱乐活动等,则构成了本病。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患儿在与父母分离或离家后,表现为不恰当的过度影响功能的焦虑,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重复出现被绑架、被伤害或父母死亡的噩梦;年龄大的孩子则可能担心亲人离开后自己会发生危险,发生意外事故,会大祸临头,使自己与亲人失散或自己被拐骗等幻想,因此表现为不愿离开亲人,不去幼儿园或拒绝上学,即使勉强送去,也表现为哭闹、挣扎,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呕吐、腹痛等)。病程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来说,改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往模式至关重要。
6.抽动障碍
肌肉不自主、无目的、重复性快速收缩动作,可以累及一块、一组或多组肌肉,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障碍。通常可分为发声抽动和运动抽动,常以眼部、面部或头部的运动抽动为首发症状,而后向颈、肩、肢体或躯干发展,由简单到复杂。各种形式的抽动可受意志控制片刻,在睡眠时消失,而在情绪紧张、激动或疲劳时加重。按照临床特征和病程特征又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一般预后良好,大多可自行好转;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对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影响不大;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即抽动秽语综合征),病程缓慢进展,症状起伏波动,新症状可代替旧症状,症状轻者,可照常生活,症状重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治疗包括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七、哪些心理治疗方法适合于幼儿期孩子?
儿童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辅导、父母教育管理训练以及特殊教育康复治疗等多种形式。治疗幼儿期心理疾病的药物很少,绝大部分是采取非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
目前心理治疗的学派和方法众多,包括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等主要流派。在治疗形式上有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和集体治疗。根据儿童的特点,各种流派将这些用于成人的治疗方法进行改进和发展,演变成了许多游戏治疗,例如来源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动力游戏治疗和沙盘游戏治疗,来源于人本主义的儿童中心游戏治疗,来源于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的认知行为游戏治疗,在家庭治疗上演变的家庭游戏治疗等。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并不是都适合幼儿。比较适合幼儿的心理治疗方法集中于以下几种。
1.行为治疗
是处理各种年龄孩子情绪与行为问题最常用的方法,适合于幼儿阶段的方法包括下列各种。
(1)阳性强化疗法:
是处理各种幼儿情绪行为问题以及培养良性行为习惯的常用方法。当孩子出现一种良性行为时立即给予奖励,对其行为进行强化,以后这种良性行为越来越多,不良行为越来越少。如果将目标行为进行分级,一级一级地逐渐接近目标行为,并同时逐级奖励,最后达到目标行为的建立,这种治疗过程称为行为塑造。
(2)实践脱敏疗法:
用于处理幼儿的恐惧和焦虑现象。将引起孩子恐惧的情景按照恐惧程度划分等级,先让孩子接触最轻等级焦虑的情景,同时给予奖励,让其克服焦虑,以后逐渐接触更高级别的恐惧情景,逐渐适应,最终克服对某个事物或情境的恐惧。
(3)负性惩罚法:
适用于攻击性行为、伤人行为和自伤行为。当出现不良行为时,取消给予他们的强化物(如玩具、看电视等),让他们经受不愉快的体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发生。
(4)消退法:
指消除继某个不良行为之后出现的强化措施,从而减少和消除该不良行为发生的方法。
(5)示范法:
通过现场示范和儿童模仿的方法建立良好行为,减少问题行为。
2.儿童中心游戏治疗
在游戏室里让儿童自由地玩玩具,治疗师敏感地感受儿童的情绪、创造性、自主性和独立行为,并做出反应以反馈给儿童,建立治疗师与儿童之间的治疗性关系。治疗师不指导儿童,不批评儿童,一般不限制儿童,让儿童做主。治疗师仅作为跟随者、反应者出现。孩子通过自由表达情绪,宣泄情绪,建立自信,最后达到治疗情绪问题,恢复自信,促进个人成长的目的。这种游戏治疗方法非常适合处理3~7岁儿童的各种情绪与轻度行为问题。如果能够训练父母在家中进行亲子游戏治疗,不但可以缓解情绪与行为问题,还可以通过建立或发展亲子关系,促进儿童人格、社会化行为以及整个心理健康成长。这种方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理论,对于提升我们中国家长的育儿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家庭治疗
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是有其家庭的根源,由于整个家庭系统的关系出了问题,才导致孩子出现问题。儿童问题的出现是调和其家庭关系的产物,是其病态家庭现象的替代物。家庭治疗的对象不是发生问题的儿童本人,而应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对象,通过与家庭全体成员的接触和交谈,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角色扮演、人际关系训练等重新组织和调整家庭结构功能与相互作用关系,改变家庭对儿童的影响,从而使患儿的症状减轻或消除。家庭治疗适合于治疗那些在发生原因上与家庭密切相关的儿童心理问题,包括各种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成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