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脊髓损伤的急救和早期处理
目前对脊髓损伤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故实施积极有效的现场急救以尽快转送伤员,避免二次损伤十分重要。在相当程度上,主要是急救措施的正确,及时与否决定着患者的预后或终生的残疾程度,其次才是外科手术或其他诊治手段。一个不全脊髓损伤患者可因急救处理不当而成为完全脊髓损伤,失去脊髓功能恢复的可能。一个完全脊髓损伤患者可因急救处理不当造成脊髓损伤水平升高。特别对于颈髓损伤患者,上升一个颈髓节段意味着患者康复目标的明显降低和残疾程度的明显加重。这一切后果则是外科手术或康复训练所难以弥补的。因此,近年来发达国家重视脊髓损伤预防和急救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随着急救措施的进步,患者伤后完全脊髓损伤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降低,而神经功能的恢复率有所提高。
脊柱脊髓伤的院前急救及治疗原则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仍应遵循骨折的基本原则实施即急救、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这一顺序。对开放性脊柱脊髓伤应首先将其变成闭合性骨折,再按上述原则处理;对有严重合并伤及合并症者,应视危及生命的程度择严重者优先处理。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从受伤起至入院时为止,患者在受伤现场及转运至医院过程中的诊疗救治,脊柱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必须及时,措施得当,急救顺序正确,这对治疗后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脊髓损伤患者伤后第一年死亡者中,90%死于现场转运途中,部分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脊髓损伤明显加重。然而,院前急救首先是由现场工作人员,然后是基层医务人员或急救人员参加。如他们缺少必要的知识及技术,就会影响急救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对现场急救人员的平时训练及素质培养。
院前急救应像对任何骨折的急救一样处理:①现场处理:除合并有窒息、大出血等情况时需紧急采取相应措施外,一般情况下主要判定损伤部位、有无瘫痪、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予以固定;②受损部位:可根据患者主诉及对脊柱由上而下的快速检查决定,在检查时,切勿让患者坐起或使脊柱前屈,仅就地左右翻动即可;③有无瘫痪:主要依据患者伤后双侧上、下肢的感觉、运动及有无大小便失禁等检查结果进行判定;④临时固定:最好选用制式急救器材,如用于颈椎损伤的充气式颈围、制式固定担架(指配备于救护车上的担架,这种质硬,适用于脊柱骨折等)或其他设计成品。无专门器材时,应选择硬质担架或门板、床板等能保持胸腰部稳定的材料将脊柱予以临时固定。在将伤者搬向担架上时,应采取3~4人平托法,切忌两人或一人抱起的错误搬法,后者可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
(一)初步诊断
1.第一步 确定有无脊柱、脊髓损伤和致命性复合损伤的可能。
通过对受伤现场的观察及受伤机制的分析,可有助于作出判断。单纯脊柱骨折或脱位的临床表现为受伤后局部剧痛、肿胀,出现脊柱后凸或侧凸畸形,局部压痛明显,出现不能站立、翻身困难等功能障碍,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减退或消失,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等。
2.第二步 现场体格检查,应当迅速、准确、有重点、有顺序地检查记录。
体检应按ABCS顺序进行,并定时测定BP、P、R等生命指证。对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必须就地处置,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应先保障呼吸循环功能,抢救生命。凡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均需按脊柱脊髓损伤的处理,以免造成或加重损伤。
(1)A(Airway):
首先观察呼吸道是否有阻塞,包括异物、分泌物或呕吐物等,对有颌面部损伤的患者更应注意。清醒患者只要问其姓名听回答即可知有无呼吸道阻塞,意识有障碍者应仔细检查上呼吸道。如有阻塞因素应及时排除,必要时应用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对任何疑有颈椎损伤者作上述处理时均应避免颈部过伸。
(2)B(Breath):
呼吸功能的检查应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方式(颈椎损伤者无胸式呼吸)。应对胸部进行检查确定有无血、气胸或多发肋骨骨折并作相应处理。
(3)C(Circulation):
循环功能应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情况。脊髓损伤后如出现血压下降,而心率不快(少于100次分),神志及一般情况好,则可能是脊髓休克而不是失血性休克所引起,一般只需少量补液。一定要鉴别失血性休克和脊髓损伤引起的低血压。
(4)S(Spine):
如果患者心肺功能良好,生命指征稳定,即可进一步检查有无脊柱、脊髓损伤,检查过程中应保持脊柱稳定,尽量不移动患者。应作重点、系统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反射等检查,包括鞍区感觉检查并作记录,根据神经皮节和肌节的定位确定脊髓损伤的水平及程度,第一次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对确定诊断和以后观察病情改变、确定疗效有重要意义,应按表格详细记录。
(5)在受伤地点就地检查,主要应明确两点:
①脊髓损伤部位:如患者清醒,应询问受伤机制,有无颈、背、胸部疼痛,并触摸其脊柱疼痛部位;如患者昏迷,应触摸脊柱有无后凸、侧凸变形。②瘫痪性质:即判断是四肢瘫还是截瘫,如患者清醒,应询问患者有无四肢无力、麻木并让其活动四肢(四肢无骨折的情况下),如患者昏迷,应高度警惕是否有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能,应分析受伤机制,应检查患者四肢的张力、腹壁反射和腱反射,如无法确定患者有无脊柱脊髓损伤,亦应按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搬运特点进行搬运。
对有脊柱疼痛无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者,应警惕是否有脊柱骨折及不稳定,防止继发性损伤。约有25%脊髓损伤患者合并有头、胸、腹或四肢的复合伤,应注意脊髓损伤水平面以下部分的复合伤的诊断。
(二)制动稳定
1.制动固定
除非患者需立即移出现场否则安全就有危险,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均应制动固定后再行移动,甚至跳水运动员伤后应水中制动后再移离水面。正是因为采取了上述严格措施,大大减少了继发性损伤的可能,使完全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地下降。
制动位置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保持受伤后的体位,如脊柱屈曲损伤保持于屈曲位,这可避免移动时再次损伤脊髓;另一种是中立位制动,是一种传统的制动方式。在变化到中立体位时应观察患者有无疼痛或神经损害加重情况,不要强行改变体位。
制动的装置各有长短,其中简单实用的是脊柱固定板,脊柱固定板实际上是一平板,上面有固定头、颈、胸腹部的布带,制作简单,固定时应用毛巾填充木板与背部之间的空隙。
应用固定布带将头颈胸腹部可靠地固定在板上,以免搬运过程中移位,如患者呕吐,可将固定板和患者一起倾斜防止误吸。单纯颈椎损伤可用各种围领制动。
2.稳定病情
现场急救人员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稳定病情,尽可能减少生命危险和减轻脊髓损伤。主要措施有:吸氧、静脉输液、导尿及留置尿管等。
(三)移离现场
在可靠的制动固定后,患者才可从受伤现场被救护人员细心移动撤离,这是一条重要原则。好心人往往立即帮助抬送患者或扶他们坐起的习惯必须制止。正确的转移方法:选用硬担架搬运患者,如条件不具备,在急救现场可用硬木板。搬运时先将患者仰卧,双下肢垂直,双上肢也伸直放在身旁,将硬担架或硬木板放在伤员一侧。一人在头顶部,双手抓紧患者双肩,双前臂夹紧患者的头部使患者头、颈、肩保持一致,另两人在患者同一侧,水平将伤员托起,轻轻放在木板上(对于颈椎损伤患者,至少要有3人同时搬动患者),整个过程动作要协调一致,轻柔稳妥,使伤员躯体平起平落,防止躯干扭转。然后用颈椎围领制动患者颈部,再用沙袋或衣物等固定在伤员颈部两侧及用绷带固定胸、骨盆,以防转运中因颠簸致颈、胸、腰部扭动,加重脊髓损伤。胸、腰椎损伤患者一般不需1人单独夹持头部,可1人托肩、背,1人托腰臀,1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患者水平抬起搬至担架上。
(四)转运
经过初步诊断可能有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在可靠的制动固定和移离现场后,院外急救的最后一步就是将患者转运至医院。
首先视患者的伤情及附近医院情况,应选择最近的,能处理脊柱脊髓损伤的综合性或专科医院医院,不应常规逐级转院,以免浪费时间延误救治。在转运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时应注意:①采用正确的搬运方法。②脊椎损伤患者的颈部要用颈托、充气式颈围、一般颈围、沙袋固定后转送,并将患者全身固定在硬质担架上,必要时由1人在头侧,用双臂固定头颈肩部,直到到达医院;切忌因脊柱的过屈、过伸或旋转等异常活动而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③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防止窒息。④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途中严密监控患者的神志、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以及神经系统的体征改变,并将全部记录资料转交医院,对出现生命体征危象者应及时抢救。⑤因脊髓损伤患者对温度的感知和调节能力差,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暖,用热水袋时用厚布包好,防止烫伤皮肤;夏天要注意降温,以防止发生高热,冰袋也应包好。⑥转运过程中,司机开车起动或停车均应平稳,车速不应过快,以免再次损伤,应尽量让患者的躯干随救护车的起伏而同步运动。
二、院后急救
患者到达医院后,急诊室工作人员应协助转移人员将患者从车内移至急诊室内,且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急诊医务人员应从转诊人员或患者亲属处了解受伤及现场急救情况,取得有关记录资料,开始急诊救治工作。
在了解全部病史的同时,重新进行ABCS的急诊诊察工作,建立生命维持系统,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在生命指征基本稳定、除外其他更严重的颅脑和胸腹伤后,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记录检查结果。主要内容包括:脊柱损伤的部位、类型,脊髓损伤的水平、程度,呼吸系统功能及复合伤,心血管系统功能或复合伤,消化、泌尿系统的功能及复合伤等,尤其注意呼吸情况、膀胱充盈状态、双下肢感觉、肌腱反射及足踝部肌力。根据体检结果,由急诊值班人员陪同进行X线检查,X线摄片时,应保持患者的平卧位,切忌过多翻动。对疑有颈椎损伤者尤其是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应拍颈、胸、腰椎正侧位,正位胸片及骨盆片,以避免同时伴有胸腰椎而无临床症状患者的漏诊,对拟有胸腰椎损伤者应拍胸腰椎及胸片正位及骨盆正位。要特别注意截瘫水平以下肢体的检查,必要时行X线检查。凡有胸10以上骨折脱位者,必须仔细检查有无多发肋骨骨折及血胸、气胸及血气胸。对疑有腹腔内脏损伤者,应做B超检查。
实验室检查应由化验员来急诊室进行,常规应包括血、尿、便常规,肝功,血型、出凝血时间,碱性磷酸酶及尿细菌培养及计数。颈髓损伤者应查血气。
在急诊室的诊治过程中,应对患者骨折部位、类型,脊髓损伤的水平、程度,运动水平及感觉水平,肌力指数及感觉指数等作出准确记录,这对患者今后治疗及康复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上述检查时,应同时建立生命维持系统,包括输氧,静脉输液,更换及留置Folly尿管,腹胀患者可置胃管减压,对呼吸困难者可进行辅助呼吸或气管切开。对有颅脑、胸部及腹部复合伤者应请专科会诊处理。应重新检查脊柱的制动固定,以确保脊柱稳定性,防止脊髓损伤加重或脊髓二次损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