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二节 脊柱测量术
一、颈椎测量
(一)寰枢椎测量
1.颅底凹陷(颅骨下沉)的测量
(1)Chamberlain线:
由枕骨大孔后缘至硬腭后缘的连线(图5-12-1)。正常情况下齿突尖不应高出该连线3mm,若超出则提示颅底凹陷。
图5-12-1 颅底凹陷征
1.Chamberlain线;2.McGregor线;3.McRae线;4.Klaus高度指数
(2)McGregor线:
硬腭后缘与枕骨下缘最低点的连线(图5-12-1),若齿突尖高过此线4.5mm则提示颅底凹陷;在X线枕骨大孔后缘显示不清时可用。
(3)McRae线:
枕骨大孔前后缘的连线(图5-12-1),齿突尖不应高于此线,反之则为颅底凹陷。
(4)Klaus高度指数:
由枕内隆突向鞍结节后突连线(图5-12-1),测齿突尖至此线的距离。若此距离小于34mm,则提示颅底凹陷。
2.寰椎轴线测量
采用颈椎开口前后位。连接寰椎两侧下关节面最外缘的连线称寰底线,于其中点所做垂直线称为寰椎轴线(图5-12-2)。正常时齿突轴线与寰椎轴线相重叠,如齿状突有侧移位时,两轴线则发生分离。两侧椎间关节距离在开口正位片上应相等,同侧关节面应相互平行。脱位时两侧关节间隙不等,相邻两侧关节面亦不平行。
图5-12-2 寰枢关节前后位测量
(1)正常齿状突轴线通过寰椎轴线;(2)齿状突侧方移位
3.寰枕线及角度测量
采用颈椎侧位,枕骨大孔后缘外板与寰椎前结节下缘做一连线,即为寰枕线(图5-12-3)。正常人寰枕线通过齿状突,齿状突后缘恰好位于寰枕线的前1/3,若齿状突后移超过前1/3则为寰枢脱位。寰枕线与齿状突轴线的交角正常值为70°~80°,小于此值为寰枢脱位,其中50°以下为重度脱位,50°~60°为中度脱位,60°~70°为轻度脱位。
图5-12-3 侧位寰枕线及角度测量
4.寰齿关节间隙测量
测量寰椎前弓背面至齿状突前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图5-12-4),正常为0.7~3.0mm,平均为2.5mm。10个月至10岁在1.0~3.0mm之间,均值为2.0mm;11~65岁在0.7~2.3mm之间,均值为1.32mm。若成人大于3mm,儿童大于4mm说明寰椎向前脱位或半脱位,提示寰椎横韧带断裂;如为5~10mm,其他韧带也可能断裂;如为10~12mm,则所有韧带均断裂。寰齿间隙一般为平行状,也可上宽下窄,测量时以最窄处为准。
图5-12-4 寰齿关节间隙测量
5.齿状突上移测量(Redlund-Johnell法)
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寰椎下缘中点至枕腭线的距离(图5-12-5),正常成人,男为41.6±4.0mm,女为37.1±4.3mm。类风湿颈椎炎时,第二颈椎向上移位,该值减小。
图5-12-5 齿状突上移测量(Redlund-Johnell法)
6.枢椎体侧块距离
寰枢椎张口位,测量寰椎侧块外缘至枢椎椎体(齿状突)外缘的距离(图5-12-6)。当此值小于5.7mm时说明没有横韧带断裂,当此值大于6.9mm时高度怀疑横韧带断裂。
图5-12-6 枢椎体侧块距离测量
7.寰枕关节失稳/脱位测量(Powers法)
枕骨大孔前缘至寰椎后弓距离(ab)与枕骨大孔后缘至寰椎前弓距离(cd)之比值正常为0.77(图5-12-7左),当该值大于1时,提示寰枕关节脱位。或者测量齿状突尖部至枕骨大孔前缘的距离,成人大于5mm、小儿大于10mm时要考虑有寰枕关节失稳或脱位(图5-12-7右)。
图5-12-7 寰枕关节失稳/脱位测量(Powers’法)
8.小儿枢椎前移位距离测量
上颈椎侧位片,枢椎椎弓前缘至寰椎后弓前缘与第三颈椎椎弓前缘连线的距离(图5-12-8),正常值小于1.5mm。Hangman骨折时枢椎前移位,此距离大于1.5mm,若大于2.0mm,提示有滑脱移位。
图5-12-8 小儿枢椎前移位距离测量
(二)颈椎测量
1.颈椎椎间孔孔径测量
采用颈椎斜位片,分别测量各颈椎椎间孔的横径及上下径(图5-12-9)。正常值见表5-12-1。椎间孔缩小多见于颈椎退变、颈椎滑脱、外伤及畸形,椎间孔扩大多见于肿瘤。
图5-12-9 颈椎椎间孔孔径测量
表5-12-1 颈椎椎间孔上下径和横径正常值(mm)
2.颈椎曲度测量(Borden法)
采用颈椎中立位侧位片。A线为枢椎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的连线,B线为各颈椎椎体后缘的连线,C线为B线的顶点至A线的垂直距离(图5-12-10)。C线正常距离为12±5mm。正常颈椎弧的顶点在颈5椎体后上缘。>17mm为曲度变大,<7mm为变直,负值为反屈,有时可见S形双弧现象。
图5-12-10 颈椎曲度测量
3.咽后腔隙与气管后间隙
投照采用颈椎侧位,测量咽后壁与枢椎椎体前缘的距离,即咽后间隙。测量气管后壁与第6颈椎椎体前下缘的距离,即气管后间隙(图5-12-11)。正常范围:咽后间隙在小儿为3.5(2~7)mm;成人为3.4(1~7)mm。气管后间隙在小儿为7.9(5~14)mm,成人为14.0(9~22)mm。笼统讲,正常颈椎椎前软组织厚度C 1<10mm,C 3<7mm,C 6<20mm。该处或邻近的化脓性及占位性疾病时,该间隙增宽。
图5-12-11 咽后腔隙与气管后间隙测量
4.颈椎椎管测量
颈椎前屈、后伸位侧位片,C 5-6椎管前后径,测上一椎体的后下缘至下一椎体棘突前缘间的距离(图5-12-12),或测量同一椎体后缘至该椎体棘突前缘的距离。
图5-12-12 颈椎椎管前后径测量
5.颈椎椎体与椎管比值
采用颈椎侧位片测量各椎体前缘中点至椎体后缘的连线(图5-12-13),即颈椎椎体矢状径(a);测量颈椎椎体后缘中点至椎板连线中点的最短距离,即颈椎椎管矢状径(b)。椎体与椎管比值=椎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正常两者之比大于0.75。若颈椎椎体与椎管比值小于0.75,提示颈椎椎管狭窄。
图5-12-13 颈椎椎体与椎管比值测量
a代表椎体前后径,b代表椎管前后径
6.颈椎动态椎管测量
颈椎中立及屈伸侧位。测量上一椎体后下角与相邻下一椎弓前上缘间的距离(图5-12-14)。正常大于12mm。当此值小于12mm时即构成动态性颈椎管狭窄,而动态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图5-12-14 颈椎动态椎管测量
7.颈椎失稳的测量
(1)颈椎侧位片,测量相邻两椎体下缘延长线的夹角(图5-12-15)。正常小于11度,大于11度提示颈椎失稳。
图5-12-15 颈椎失稳的测量(1)
(2)颈椎侧位片,测量椎体后下缘与下一椎体后上缘延长线之间的距离(图5-12-16)。正常范围为2~3mm。超过3.5mm时应怀疑颈椎失稳。
图5-12-16 颈椎失稳的测量(2)
8.颈椎活动范围测量
拍照颈椎最大屈伸侧位片,测量颈椎最大屈位及最大伸位的活动范围,分别于颈屈位及伸位测量颈2齿状突后缘及颈7椎体后缘连线所成的角a及b两角之和即为颈椎活动范围(图5-12-17)。
图5-12-17 颈椎活动范围测量
9.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AD)测量
在相邻两椎体下缘各做一直线,两直线相交的角就是该椎体间角度。颈椎过屈位于颈后伸位两角度位移之变化值即为椎体间角度位移范围(图5-12-18)。
图5-12-18 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AD)测量
10.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HD)测量
即侧位片上某椎体后缘相对其下一椎体后缘的水平位移。颈屈位及后伸位前、后移位之和即为其椎体间水平位移范围(图5-12-19)。
图5-12-19 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HD)测量
11.棘突椎板线测量方法
一条从C 1-3的棘突椎板线(片中棘突致密线)所画的连线中应该与C 2棘突椎板线相交(图5-12-20)。C 2棘突椎板线与C 1和C 3棘突椎板线间所画的连线相比,超过2mm的移位为异常,提示椎体的脱位与损伤。
图5-12-20 棘突椎板线
二、胸椎测量
1.胸椎旁线测量
胸椎旁线为胸椎旁纵隔胸膜的反折阴影。在过度曝光的胸部正位片或胸椎片上,此线与胸椎椎体外缘平行。旁线宽度为胸椎椎体外缘最凹陷处至胸椎旁线的距离(图5-12-21)。胸椎旁线宽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胸椎旁线测量有助于发现化脓性脊柱炎、寒性脓肿、癌瘤侵蚀、纵隔旁胸膜炎及积液等病变。
图5-12-21 胸椎旁线测量
1.右侧纵隔胸膜;2.右侧胸椎旁线;3.左侧纵隔胸膜;4.降主动脉;5.左侧胸椎旁线;6.降主动脉影
2.柯布(Cobb)法
适用于测量侧弯角大于50°者,胸2、胸7、胸12及腰4椎体上下缘垂直延长线的交角,为脊椎的侧弯角(图5-12-22)。在检查特发性脊柱侧弯时,可借以确定主弯曲和代偿性弯曲。分别摄骨盆向左及向右倾斜10cm的脊柱正位片,主弯曲在倾斜骨盆(或弯腰)时无明显改变,其椎间隙凸侧宽、凹侧窄。曲度有改变的是代偿性弯曲,椎间隙宽窄大致相等。
图5-12-22 脊柱侧弯测量(Cobb法)
M代表主弯曲;C代表代偿弯曲。(1)正位;(2)骨盆倾斜(或弯腰位)
3.福格逊(Ferguson)法
适用于测量侧弯角小于50°者,以弯曲最突出部位的脊椎棘突为顶点,做与弯曲上、下两端脊椎棘突的连线,测其交角的补角(图5-12-23)。
图5-12-23 脊柱侧弯测量(Ferguson)法
A.右上突最远棘突;B.腰椎侧弯左突最远棘突;C.右下突最远棘突
4.肋椎角
脊椎正位片,在胸椎上缘或下缘中心点画一条与终板垂直的线,再在相应肋骨的头颈部画一条正中轴线,两线的交角即为肋椎角(图5-12-24)。两侧肋椎角相减即肋椎角差。正常脊柱两侧肋椎角差异为0。脊柱侧凸时,凸侧的肋椎角小于凹侧者,两侧肋椎角差异大于0。双侧肋椎角之差大于20°时表示脊柱侧凸进行性加重。
图5-12-24 肋椎角的测量
5.脊柱旋转的测量(Nash-moe法)
脊柱正位片,将脊椎的一半分成三等份,观察椎弓根影所在的位置(图5-12-25)。正常位于外1/3。脊柱旋转时,椎弓根影向内移,其程度分为四度,表示椎体旋转移位的程度。
图5-12-25 脊柱旋转的测量(Nash-moe法)
6.脊柱旋转的测量(Mebte法)
脊柱正位片,根据双侧椎弓根位置及双侧横突是否对称确定旋转程度。正常双侧椎弓根及横突对称。旋转程度越大,椎弓根移位越大,横突越不对称(图5-12-26)。
图5-12-26 脊柱旋转测量(Mebte法)
7.椎弓根间距
脊柱正位片,测量两侧椎弓根内缘中点间的距离(图5-12-27)。摄片时一般应包括较长段脊柱,以便于与正常比较。该距离反映椎管的大小。正常脊椎椎弓根间距见表5-12-2。
表5-12-2 成人椎弓根间距正常范围(单位:mm)
图5-12-27 椎弓根间距测量
8.脊柱“三柱”划分
测量方法:Denis于1983年在Holdworth二柱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三柱学说,强调韧带对脊柱稳定的作用。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三分之二和椎间盘及纤维环的前二分之一;中柱:椎体后三分之一及椎间盘、纤维环后二分之一,后纵韧带及椎管;后柱:椎板、黄韧带、棘上和棘间韧带,棘突等脊柱附件(图5-12-28)。当脊柱受到屈曲压缩外力,主要是前柱承受压力,中后柱承受张力。前柱压缩超过1/2时,中柱受损,后柱分离,椎体不稳。牵张伸展外力时,后柱承受压力,出现椎板及棘突骨折,而椎体前部间隙增宽,则表示有前纵韧带损伤,椎体不稳。爆裂骨折多为垂直性外力,如骨折仅累及中柱,则较稳定;同时累及后柱,系不稳定骨折。骨折脱位是三柱同时受损的一种类型,无论何种外力所致,均属于不稳定性骨折。脊柱稳定有赖于三柱结构的正常和平衡。而脊柱内源性稳定是由椎体、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和韧带束承担的;外源性稳定由腰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张力,以及胸、腹腔的压力来维持。
图5-12-28 脊柱“三柱”的划分(左)及示意图(右)
三、腰骶椎测量
1.腰椎曲线测量(Seze法) 如图5-12-29所示,从胸12椎体后下缘至骶1后上缘做一连线,再将腰椎各椎体后缘连成弧线形成一弓,弓顶点正常在腰3。测量两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即为弓顶距离(图5-12-29a)。正常值为1.8~2.5cm。该线缩短提示腰椎变直,生理曲度减小,多见于腰肌劳损、髓核或椎骨病变。
图5-12-29 腰椎曲线测量(Seze法)及前突指数
2.腰椎前突指数 采用站立腰椎侧位。从胸12椎体后下角向下引一垂线,测量骶1后上角至该线的垂直距离。该距离即为腰椎前突指数(图5-12-29b),该线正常应位于骶1椎体后方2.5cm以内。该指数增大说明躯干重力传导失去平衡,重心后移,从而可导致椎间关节过度负重,可能加重小关节的退行性变,甚至发生关节突半脱位及假性滑脱。
3.腰椎椎管矢状径 腰椎侧位片,腰椎椎体后缘至棘突前缘的距离(图5-12-30)。若椎体后缘呈凹弧形,则从椎体后上缘及后下缘连线的中点进行测量,矢状径<18mm为骨性椎管狭窄。
图5-12-30 腰椎椎管矢状径测量
4.腰椎失稳的测量 沿腰椎椎体前缘画线,正常为一略前突的自然弧线(图5-12-31)。腰椎不稳时前移的脊椎前缘超越此线,或后移离开此线。
图5-12-31 腰椎失稳的测量
自左向右,腰3椎体前缘分别位于正常过屈位,正常过伸位、腰椎不稳过伸位
5.椎体指数 脊柱侧位片,测量椎体的最大高度和椎体前后径的最小距离,椎体最高距离与椎体前后径最小距离的比值即为椎体指数(图5-12-32)。男性L 1的正常值为0.75~1.04,L 2为0.78~1.14;女性T 12的正常值为0.86~1.15,L 1为0.92~1.15,L 2为0.86~1.20,L 3为0.81~1.13。
图5-12-32 椎体指数
1.椎体最高径;2.椎体前后最小径
6.腰椎指数 腰椎侧位片,通过腰2椎体中心的前后径与上下径之比,为腰椎指数(图5-12-33)。正常值为1.2~1.5。三体21综合征(Down syndorme)时腰椎指数小于1.0。另有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腰椎指数,正常值为0.91,脊椎骨滑脱时为0.70。
图5-12-33 腰椎指数
1.椎体前后径;2.椎体上下径
7.腰率 测量腰椎椎体前缘及后缘的高度(图5-12-34),通常椎体后缘比前缘高0.5~0.8cm,相差1cm为楔形变,提示有压缩骨折。
图5-12-34 腰率
1.椎体后缘高度;2.椎体前缘高度
8.椎间盘指数 脊柱侧位片,椎间隙的最小距离与相邻椎体的最高距的比值(图5-12-35)。椎间盘指数正常值T 11-12为0.09~0.19,T 12~L 1为0.11~0.22,L 1-2为0.12~0.26。黏多糖病时该指数可增大,椎间盘病变时该指数减小。
图5-12-35 椎间盘指数
1.椎体最高距离;2.椎间隙最小距离
9.麦氏(Meschan)法 通过腰4椎体后下缘与骶1椎体后上缘及腰5椎体后上缘后下缘分别画两条直线(图5-12-36),正常时此二线应在腰5平面或以下相交,或二者重叠,或两线平行,但其间距不超过3mm。腰5滑脱时,此两线在腰5以上相交,或两平行线间距越过3mm。交角4°~10°为轻度滑脱,11°~20°为中度滑脱,大于20°为重度滑脱。
图5-12-36 腰骶部测量(Meschan法)
(1)、(2)为正常,(3)、(4)腰椎滑脱
10.Brailsford弓形 线脊椎骨滑脱的X线表现,脊椎崩裂及脊椎骨滑脱一般在前后位像不易显示,在椎弓根下方可有一密度减低的水平或斜形裂隙。如滑脱明显,椎体后缘高度常减低,其下缘与两侧横突及骶椎阴影相重叠,似倒置的钢盔,称为Brailsford弓形线。其棘突上翘,与上部腰椎不在同一线上(图5-12-37左)。脊椎崩裂及脊椎骨滑脱X线侧位像,在椎弓根后下方可见一个由后上方伸向前下方的透明裂隙(图5-12-37右),其宽度与滑脱程度有关。35°~45°斜位像能更清楚地显示峡部不连的裂隙,呈带状。
图5-12-37 椎弓峡部裂并椎体滑脱的正位X线征象(左)和斜位X线征象(右)
11.加兰德(Garland)法 首先做第一骶椎上面的平行线,再自骶1椎体前缘做该线的垂直线(图5-12-38),在正常或有崩裂而无滑脱时,腰5椎体前下缘在此垂线之后1~8mm。腰椎滑脱时腰5前缘超过Ullman线,腰5的前缘与此线相接触或在此线前方,此即Garland氏征。图中C线为腰椎重力线。
图5-12-38 腰椎滑脱加兰德(Garland)法测量
12.梅尔丁(Meyerding)法 将骶1椎体上面纵行分为四等份(图5-12-39),正常时腰5后缘与骶1后缘应为一连续的弧线,滑脱时腰5前移。根据腰5后下缘在骶椎上的位置,将其分为4度,即Ⅰ、Ⅱ、Ⅲ、Ⅳ度滑脱(图5-12-39)。
图5-12-39 梅尔丁(Meyerding)椎体滑脱四度划分法
13.为确定腰5椎体滑脱程度,亦可根据腰4后下缘至骶骨后上缘连线与腰5后上、下缘连线的关系来确定。正常两线应在腰4以下相交,交角不超过2°。如两线平行,其间距不超过3mm。轻度滑脱,交角3°~10°,平行距离4~10mm;中度滑脱,交角11°~20°,平行距离11~20mm;重度滑脱,交角大于20°,平行距离超过20mm(图5-12-40)。
图5-12-40 腰4后缘至骶骨后上缘的连线与腰5后上下缘的连线正常应在腰3以下相交,如椎体有滑脱时,则两线夹角增大
14.脊椎矢状径测量 在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前上缘与同一椎体棘突后缘中点的距离,真性脊椎滑脱,该脊椎的矢径增加(图5-12-41);而假性脊椎滑脱,脊椎的矢状径不变。
图5-12-41 正常(左)与脊椎滑脱(右)的脊椎矢状径比较
15.腰骶承重线测量法腰椎侧位片,自腰3椎体下缘中点向下做垂线,有80%的垂线落在骶1椎面上(图5-12-38),此垂线与骶1前上角的间距离均值为7mm。若承重线在骶1椎体前上角之前12mm范围之内均为正常;腰骶角增大,提示腰骶不稳定。承重线在骶1椎体前上角超过12.5mm即为不稳,超过25mm为严重不稳。
16.腰椎屈曲角和伸展角的测量采用腰椎侧位X线片。当腰椎位于中立位时,以第一腰椎椎体的中心做一水平线。当腰椎在最大屈曲位及最大伸展位各做X线片检查,腰椎向前屈曲位时该水平线与原水平线的夹角就是腰椎的屈曲角,腰椎后伸时该水平线与原水平线的夹角就是腰椎的伸展角(图5-12-42)。
续图
图5-12-42 腰椎运动的测量
1屈曲角;2伸展角
17.腰骶角测量
(1)Ferguson法:以髂骨嵴为中心腰骶椎侧位,骶骨上缘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图5-12-43),正常为17°~45°,平均值为34°。站立位检查此角较卧位检查约大8°~12°。角度增大提示脊柱不稳。从脊柱的侧面看,骶骨上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前倾斜,约45°,个别人可达60°。人在上半身通过第5腰椎“站”在骶骨上面,就好像站在一个陡峭的斜坡上,如果没有椎间盘及腰骶部小关节的阻挡是很容易滑下去的。正是这种关系的存在,使第5腰椎经常存在着向前滑动的趋向。骶骨上面向前倾斜的坡度越大,这种滑动的趋势就越大。该角度的变化与各种腰痛疾患有关。腰椎不正常时,躯干重力的传导将失去平衡,如过度前凸时,腰骶角增大,重力后移,椎间关节过度负重(图5-12-44),则导致小关节退变、半脱位甚至发生假滑脱失去稳定性而引发腰痛或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等。
图5-12-43 Ferguson法腰骶角测量(骶骨上面倾斜与水平面呈夹角)
图5-12-44 与腰椎前突弧度的关系
(1)腰椎前突与腰骶角均正常;(2)腰椎前突与腰骶角均增大;(3)腰椎前突与腰骶角均减小;(4)L 5与S 1椎间盘及后关节退变,L 5与椎体失稳假性向后滑脱
(2)L 5椎体前缘与骶椎椎体前缘的交角(图5-12-45),正常值为129°。
图5-12-45 腰骶角测量
(3)腰骶角测量(Junghanns法):腰骶椎侧位。测量L 5上下缘中点连线与S 1上下缘中点连线所成的夹角(图5-12-46)。正常范围为126°~158°,平均137.7°±1.3°。该角减小常常是多种腰痛性疾患的原因。
图5-12-46 腰骶角测量(Junghanns法)
18.腰骶滑脱角采用腰骶椎侧位。测量L 5椎体前缘与S 1椎体后缘所成的夹角(图5-12-47)。该角与骶椎倾斜角相关,正常无滑脱。此角增大是滑脱的危险因素,大于55°时多采用手术治疗。
图5-12-47 腰骶滑脱角测量
19.椎体角与椎间盘 角采用脊柱正位,脊柱侧凸时最突出椎体上下缘延长线所成的角为椎体角,最突出椎体的下缘与下一椎体的上缘延长线所成的角为椎间盘角(图5-12-48)。正常接近0°。椎体角与椎间盘角的大小间接表示脊柱侧凸的程度,亦可用于治疗效果的评定。
图5-12-48 椎体角和椎间盘角的测量
20.腰椎滑脱度(比值法) 腰骶椎侧位。首先标出A(S 1前缘),B(S 1后缘)及C(L 5后缘延长线与AB的交点)3点(图5-12-49)。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腰椎滑脱度=BC/AB×100%,表示腰椎滑脱的程度。正常为0。可用于术后效果的评价。
图5-12-49 腰椎滑脱度测量-比值法
21.腰椎前移度 腰椎侧位,测量滑脱椎体后缘与上一椎体后下缘至下一椎体后上缘连线所成的角(图5-12-50)。如两线平行则测其距离。正常范围小于2°或小于2mm。平等滑脱时两线距离大于2mm。旋转滑脱时两线夹角大于2°时可作为腰椎滑脱的诊断依据。
图5-12-50 腰椎前移度测量
22.Compass试验 腰椎侧位。分别做相邻二椎体上缘及下缘的延长线,以二线交点为圆心,经过上一椎体的前下缘做一圆弧,测量下一椎体前下缘至圆弧的距离(图5-12-51)。正常范围小于2mm。超过3mm时表示存在椎体滑脱。
图5-12-51 Compass试验
23.腰椎管横径(CT测量) 即椎弓根间距,测量双侧椎弓根内侧缘连线的最大距离(图5-12-52)。扫描条件:椎体扫描,扫描线与椎体平行,垂直于椎管,每个椎体扫3~5层,得到横断面图像,包括椎管、椎弓根、关节突。腰椎管横径的正常值见表5-12-3。
图5-12-52 椎管横径CT测量
表5-12-3 腰椎椎管横径测量正常值(单位:mm)
24.腰椎管矢状径(CT测量) 椎体后缘中点至棘突基底部中点的连线距离(图5-12-53)。一般认为前后径10~12mm为相对性狭窄,小于10mm为狭窄。腰椎管矢状径的正常值见表5-12-4。
图5-12-53 椎管矢状径CT测量
表5-12-4 腰椎椎管矢状径测量正常值(单位:mm)
25.侧隐窝矢径(CT测量) 关节突的内侧缘与椎体后部的连线的长度(图5-12-54)。侧隐窝是椎管最狭窄部分,为神经根的通道,其矢径越小,横径越大,表示侧隐窝越深。临床中矢径更能反映椎管狭窄的程度。侧隐窝上口测量自椎体后缘至上关节突的距离,小于5mm为可疑,小于3mm为狭窄。
图5-12-54 侧隐窝矢径CT测量
(武琦 执笔 李金学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