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脊柱伤病的物理检查概述
疾病的诊断需要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脊柱伤病的诊断,应掌握人体的解剖及各种脊柱伤病的特点,以提高确诊率。只有作出正确的诊断,才能给予合理的治疗,临床上造成误诊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未想到、不认识及未检查到,只有检查出病变才更有利于诊断及治疗。因此,脊柱的临床检查法,是诊断骨、关节和软组织疾病所必须掌握的技术。
一、主要检查方法、注意事项及常用工具
对脊柱伤病常采取的检查方法有视诊、触诊、动诊、量诊、叩诊、听诊及一些特殊检查,由此获得临床资料,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视诊:
主要指观察患者的营养、意识状态、步态、姿势、畸形、皮肤色泽等;
触诊:
指通过手的感觉对骨关节、肌肉、附件、韧带、肿块及压痛部位进行检查,发现疾病的部位所在;
动诊:
是对肌肉关节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的检查,了解其功能及运动状况;
量诊:
是对肢体长度、周径、关节活动范围、轴线等的测量;
叩诊:
指纵轴叩击痛、棘突叩击痛、头部叩击试验等;
听诊:
包括关节活动时的弹响声、肌腱摩擦音、骨传导音及肢体的血流杂音等。
检查的目的,是客观地发现患者的阳性体征,判断骨、关节、软组织病变及其部位和性质,作出正确的诊断,有利于治疗。在临床检查时,应注意下列几点:①医生对待患者,态度和蔼,要耐心,注意力集中,认真仔细,实事求是地进行检查。②在检查过程中,手法要熟练轻巧,尽量减少由于操作而引起患者的不适,力求检查结果准确。③检查时要在合适的光线、室温及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④检查时应充分显露被查部位,操作细致、正规、轻柔,检查系统全面而有重点,按顺序进行,避免误诊、漏诊。如是女性患者,应在家属或护士陪同下进行。⑤检查时还要与健侧相对比,不可忽视邻近关节或其他有关部位的检查,应结合全身检查,要重视整体观念。⑥检查时应首先从病变以外的区域开始,从健康处向病变处进行。⑦检查体位:通常情况下,上肢及颈部检查时,取坐位或立位;下肢及腰背部检查时,取卧位或蹲位。⑧检查时以形态姿势、运动功能、神经血管检查等为重点。结合具体部位,仔细询问患者在行、站、坐、卧、蹲等日常活动时症状的变化。⑨检查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按视诊、触诊、叩诊与听诊、特殊试验检查、功能活动检查、肢体长度与周径测量、肌力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软组织检查顺序进行。对于体征复杂一时确定有困难的,应定期反复多次检查(如皮肤感觉障碍区)。⑩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是相互联系的,也是临床物理检查的延伸和深入,但必须将其检查结果连贯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孤立地依靠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等作诊断,可能是片面的,常会造成误诊。有些检查结果,如畸形、肿瘤、肿块、皮肤感觉障碍区等,除用文字及时记录外,亦可用绘图方式描述,比用文字记录更简明易懂。
常用的工具有:
(1)尺:
应备有公制刻度卷尺。
(2)量角器:
包括关节量角器、指关节量角器、旋前及旋后量角器。如有双向刻度,读数更为方便。
(3)叩诊锤:
锤头应以具有弹性的橡胶制成品为好,勿用弹性较差的叩诊锤,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大头针:
多用于检查皮肤感觉障碍的范围或区域,以便明确支配该区域的神经和脊髓节段。
(5)其他:
音叉、听诊器、棉签、握力器、压痛测量仪、软组织张力测量仪、颈椎活动测量仪等。
二、脊柱物理检查的基本项目
(一)视诊
1.视诊的方法
(1)充分显露:
必须充分显露所要检查的部位,以便全面观察。应在显露患侧的同时,也要显露健侧,以作对比。往往由于医生未能坚持患者显露出足够的观察范围,以至于不能准确地检查,从而出现诊断错误。检查脊柱,要从头至臀完全裸露,检查下肢,则只穿短裤。
(2)适当体位:
在视诊检查时,需采取适当体位;检查脊柱、骨盆时,取直立位:检查上肢时,取坐位,以手放于膝上;检查下肢时,可取立位或取平卧在平坦而柔软的硬板床上,不宜在软床上,以防掩盖畸形。
(3)良好光线:
视诊检查时,在良好的光线下进行,以便于观察皮肤色泽、血液循环以及损伤时的真实改变。
(4)健患侧对比:
在观察患侧异常改变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健侧相应部位对比,这对检查患侧改变不明显的疾患更为重要。
(5)动、静态观察:
只有使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视诊方法,才能观察到对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全面而可靠的临床资料。静态视诊是指观察患者的异常姿势形态、肢体的轴线和夹角、局部异常外观等;动态视诊是指观察患者的四肢、脊柱等各关节的运功功能以及其他各种特殊检查。
(6)整体观念:
在视诊过程中,不要只顾局部而忽略全身情况。这是因为局部疾患的功能障碍,常常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代偿性改变。
2.视诊的内容
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首先要观察患者的营养、发育、神志、面色、体型、皮肤色泽等。肌肉有无萎缩或肥大、松弛或挛缩、痉挛和震颤等。然后应对躯干及肢体进行观察:静止时应从前面、侧面、后面,站位、立位、卧位观察躯干及肢体的轴线、夹角、生理弯曲有无异常,两侧是否对称。如有畸形,应正确使用畸形的命名,运动时躯干及下肢应观察站立、行走、伸屈、旋转、下蹲、跑、跳时的姿势及步态。上肢可观察梳头、打结、解扣等动作。
(1)体型:
体型是指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格类型。它与人体的生化过程,特别是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有关,通过这些生化过程,促使肌肉发达与脂肪积累,肌肉发达程度与脂肪积累是构成体型的主要基础。成年人的体型一般分为三种(图4-2-1):
图4-2-1 体型分类
无力型(左)、超力型(中)和正力型(右)
瘦长型(无力型):
身高体瘦,肌肉少,脖子细长。肩膀窄下垂,胸廓扁平,上腹角(两侧肋骨之间形成的夹角)<90°。瘦长型的人容易得内脏下垂的疾病。
矮胖型(超力型):
与瘦长型相反。体格粗壮,颈粗短,面红,肩平,胸廓宽阔,上腹角>90°。矮胖型人容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
均匀型(正力型):
身体各部分结构匀称适中,上腹角90°左右。一般正常人多为此体型。
不同体型与某些脊柱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瘦长型的人,易患脊柱侧弯症、圆背及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矮胖型的人,多患棘突肥大症、腰骶间韧带损伤及腰椎管狭窄症。
(2)姿势:
正常人体的姿势差异很大,与个人的身材、习惯以及职业等有着密切关系。健康成人躯干端正,肢体动作灵活适度。立位后面观,两肩平,胸廓对称,两肩胛骨下角在同一水平线,骨盆平整无倾斜,脊柱正立,全部棘突呈一直线并垂直于两髂后上棘之间的连线。立位侧面观,耳、肩、髋关节和踝关节的中心应在一条直线上,立位时其持重线与地平面垂直。
不同的损伤或疾病,都有各自不同的病理性姿势,在临床上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1)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可迫使患者采取一定的保护性姿势。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下腰段侧弯,双手叉腰,以缓解坐骨神经疼痛;颈椎病患者,头多向健侧偏斜。
2)代偿性改变:
由于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生病变,产生功能障碍,可引起其他相关部位的代偿性改变。例如,胸椎侧凸时,可引起下腰段侧弯;髋关节内收位畸形时,可引起膝关节外翻、踝关节内翻改变;髋关节后脱位时,可引起腰前凸增大。
3)肌肉、筋膜挛缩:
临床上一些患者姿势的改变可因肌肉、筋膜挛缩而致。若患者大腿外展、外旋位,且下蹲功能障碍,可见于臀大肌挛缩等;若患者髋关节不能伸直,出现屈曲,行走时腰不能伸直,可见于髂腰肌挛缩等。
4)神经损伤:
无论是中枢神经还是周围神经损伤,均可见到不同的姿势改变。如C7脊髓节段损伤,可见患者仰卧,上臂外展,肘关节屈曲,前臂置于前胸上,手指微屈;臂丛神经损伤,可见上臂内收、内旋。
5)发育异常:
发育异常亦可造成人体多种不同的病理姿势。如椎软骨发育不良可出现脊柱侧弯或弧形后凸。
(3)步态:
步态异常可因运动或感觉障碍引起,其特点与病变部位有关。步态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及血管系统等有密切关系,有些典型异常步态,对某些特定疾病具有提示意义,通过望诊即可做出诊断。对一些不典型步态,则必须作细致检查,通过分析综合,对诊断亦有一定的帮助。
步态检查时,嘱患者以自然的姿态和速度来回步行数次,观察其全身姿态是否协调。步行周期各阶段,下肢各关节的体位和动幅是否正常,速度是否匀称,骨盆摆动、腰椎活动的重心转移和上肢摆动是否协调。嘱患者作闭眼步行可观察出轻度异常步态。对使用拐杖患者,要测不用拐杖时的步态。步态异常临床分型应结合病因,常见的步态异常有:
1)痉挛性偏瘫步态:
为单侧病变。患侧上肢通常为屈曲、内收姿势,腰部向健侧倾斜,下肢伸直、外旋,向外前摆动(代偿髋、膝屈肌及踝背屈肌无力导致),行走时呈画圈样步态;轻症患者只表现下肢拖曳步态,见于脑卒中后遗症等。截瘫步态:双侧严重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患者双下肢强直内收,伴代偿性躯干运动,行走费力,呈剪刀样步态。常见于脑瘫患儿、脊髓外伤等。
2)失用步态:
双侧额叶病变所致,常见于脑积水或进行性痴呆。患者无肢体无力或共济失调,但不能自行站立或正常行走,表现步态不稳、不确定和小步伐,伴明显迟疑(冻结)现象和倾倒。
3)小步态:
见于额叶(皮质或白质)病变。表现小步、拖曳,起步或转弯缓慢,步态不稳,易误诊为帕金森病步态,但小步态为基底宽。上肢有摆动动作,伴认知障碍、额叶释放症状、假性延髓性麻痹、锥体束征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但需注意额颞痴呆患者也可合并帕金森病。
4)慌张步态:
见于晚期帕金森病。行走时躯干弯曲向前,髋、膝和踝部弯曲,起步慢、止步难和转身困难,小步态擦地而行,呈前冲状,易跌倒。上肢协同摆动消失。肌张力障碍的特征是肢体或躯干姿势异常,可影响运动或导致扭曲、奇异步态。
5)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
小脑蚓部病变导致躯干性共济失调,步态不规则、笨拙、不稳定和宽基底,转弯困难,不能走直线。见于小脑中线肿瘤和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小脑半球病变导致步态不稳或粗大的跳跃动作(舞蹈样步态),左右摇晃,向患侧倾斜,视觉可部分纠正,常伴肢体辨距不良。见于小脑病变和多发性硬化等。
6)醉酒步态:
见于酒精或巴比妥类中毒。步态蹒跚、摇晃和前后倾斜,似欲失去平衡而跌倒,不能通过视觉纠正。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区别是,醉酒者可在窄基底面上行走短距离并保持平衡,而小脑性共济失调始终为阔基底步态。
7)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发性硬化和感觉神经病等。患者闭眼站立不能,摇晃易跌倒,睁眼时视觉可部分代偿(Romberg征);行走时下肢动作沉重,高抬足,重落地,夜间走路或闭眼时加重。
8)跨阈步态:
见于腓总神经麻痹、腓骨肌萎缩症和进行性胫肌萎缩症等。由于胫骨前肌、腓肠肌无力导致垂足,行走时患肢抬高,如跨门槛样。
9)肌病步态:
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由于躯干和骨盆带肌无力导致脊柱前凸,行走时臀部左右摇摆,状如鸭步。
10)癔症步态:
可表现奇形怪状的步态,下肢肌力虽佳,但不能支撑体重,向各个方向摇摆而似欲跌倒,搀扶行走时步态拖曳,但罕有跌倒致伤者。见于心因性疾病。
11)间歇性跛行:
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患者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它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之一。
步态异常的常见病因可归纳为:①骨盆或下肢力学结构改变,如下肢不等长、关节强直、脱位、畸形等;②肌肉疾患,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或下肢局部肌肉外伤、炎症、断裂等;③脊柱、骨盆或下肢的某些疼痛,如坐骨神经痛等;④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疾患所致的瘫痪或共济失调。例如,因锥体系损伤引起的下肢痉挛性瘫痪,以下肢的内收肌和伸肌为主,出现剪式步态或弧形步态;锥体外系疾患引起的下肢强直,以屈肌为主;脊髓或下肢周围神经损伤,可能出现某个肌群或数块肌肉软瘫等。
(二)触诊
触诊是医生用于在患者躯体上某些部位触、摸、按、压,借以发现并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及人体反应的一种诊断方法。
临床触诊时,应以下列为重点,进行详细检查。
1.压痛
检查压痛应熟知被检查部位的局部解剖,明确体表标志及分区等(图4-2-2)。先让患者用一个手指出疼痛的部位和范围,然后检查者用拇指指腹按压,一般从外围健康组织逐渐向病变区触诊,手法上应先轻后重,由浅入深。检查时,勿使用暴力,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要注意分析压痛反应的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局部的浅压痛点常与较表浅的筋膜炎一致;深部的压痛常与深层的损伤部位相符合。因此,确定压痛点部位对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应慎重反复核实,最好附一简图说明。例如,颈椎病的压痛点多在患椎棘突旁并向患侧上肢放射,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在患椎棘突外侧约1.5cm处有深在的压痛且向同侧下肢放射。
图4-2-2 背部体表标记与脊柱节段
1.两肩胛冈内侧端的连线;2.两肩胛下角的连线;3.两髂嵴最高点的连线;4.两髂后上棘的连线
2.肿块
触诊时应注意有无肿块及肿块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边界、波动感、搏动感、震颤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特别要注意与软组织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改变所形成的无菌性炎症病变而引起的结节相鉴别,这对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3.异常感觉
摩擦感、肌腱的弹跳及骨摩擦音等。
4.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触诊
包括局部皮肤的温度、湿度、硬度、弹性,有无凹陷性水肿,对皮下瘢痕组织的检查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临床中一些软组织病变所引起疼痛的原因往往与其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改变有关。
(三)叩诊
常用叩诊锤和握掌叩击两种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两者同时交替应用。
1.局部叩诊
局部叩击能引起疼痛者,常表示为病变所在部位。例如,棘突出现叩击痛时,则相应部位有病变存在。叩击痛也可判断病变的深浅,浅层软组织损伤压痛明显,而叩击痛不—定明显;反之深部骨关节病变压痛不明显而叩击较明显。
2.纵向叩击痛
远端患处,沿纵向叩击,能诱发出患处疼痛者,表示该处有病变。例如,叩击患者头顶部,颈部出现疼痛或上肢放射痛,见于颈椎病或颈椎损伤。
3.骨突点叩击
当软组织病变和骨组织病变需要鉴别时,根据软组织和骨组织的疼痛性质不同,在骨突点叩击,以帮助鉴别,常叩击的部位有棘突,上肢有锁骨的外端、肱骨外上髁,下肢有足跟部、髂前上棘等。
(四)听诊
肢体活动中发出异常的响声,若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则有诊断意义。中医“闻诊”中部分内容与此相关。响声的来源可来自肌腱、韧带和骨骼。脊柱伤病患者的响声多来自于脊柱关节突间关节的“弹响”,一般无临床意义,但当“弹响”发生的同时伴有疼痛或出现关节活动障碍时提示疾病的存在;在手法操作时常可闻及弹响声,往往与手法操作相关。听诊器听诊多是在病变部位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如有血管杂音存在要注意与血管病变的鉴别诊断。
(五)关节运动功能检查
关节运动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查关节、肌肉在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中的功能状况,观察患者活动姿势、运动范围以及肢体活动与疼痛的关系,以便及时发现疾患的部位。运动功能检查对脊柱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关节运动功能检查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减若伴随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局部病变。临床上一般先检查主动运动,后检查被动运动,并做好记录。
1.脊柱关节运动的记录方法采用中立位0度法
脊柱的中立体为直立,双眼平视,下颌内收,测量屈、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及右旋。脊柱各关节正常关节活动度将在各章节中具体论述。
2.主动运动功能的检查
不借助外力,仅由患者自身的肌肉收缩所完成的动作,称为主动运动。正常人体的各关节有其各自的运动方式及活动范围,出于个体的差异,关节活动范围不尽相同。如儿童的关节活动范围较成人大,老年人又有所减小。同时,相邻的关节运动范围也互相影响或互相补偿,如腰椎前屈运动受限时,可由髋关节屈曲加以补偿。因此不可忽视相邻关节的检查和测量。
3.被动运动功能的检查
(1)与主动运动方向相同的活动:
正常时其活动范围比主动运动的范围大。当关节强直时,主动及被动活动均有障碍;肌肉瘫痪时,不能主动活动,但是被动活动正常,甚至超过正常的范围。
(2)与主动运动方向不同的活动:
包括沿躯干、肢体纵轴的牵拉、挤压及侧方活动,注意是否有异常活动及疼痛。被挤压的组织主要是骨与关节,以及椎间盘与神经根等;被牵拉的组织主要是韧带、肌肉、筋膜、肌腱、关节囊及椎间盘等。
4.关节活动异常
(1)肌肉痉挛:
急性外伤或关节炎时,出于疼痛,可使主动及被动运动受限,甚至完全停止运动。局部肌肉有压痛、紧张、僵硬。痉挛解除后,功能就恢复正常。
(2)挛缩:
多见于长时间痉挛、拮抗肌力失衡、肢体长期制动,或因瘢痕引起关节囊、韧带、筋膜、肌肉、肌腱结构上的变化,导致肌肉挛缩,使关节活动受限。
(3)关节强直:
亦称纤维性强直,强直的关节仅有微小活动,故常有症状存在。多由于关节内纤维性粘连或关节周围大量瘢痕组织的形成所致。引起关节强直的病理性改变的原因很多,但以损伤和炎症多见。如:强直性脊柱炎后期出现的脊柱关节强直。
(4)关节活动范围超常:
亦是一种病态表现,多见于关节囊被破坏、关节囊及支持韧带过度松弛或断裂等。脊柱伤病多见于脊柱骨折伴有脱位损伤时出现。
(5)假性关节活动:
指不在关节处肢体的异常活动,多见于四肢长骨骨折,脊柱伤病中少见。
5.体征与运动的关系
在关节运动检查时出现疼痛,应注意它们与活动的关系,对疾病诊断有临床意义。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在侧屈时出现腰痛并下肢放射痛,腰椎管狭窄症多在后伸位时出现疼痛。
6.关节运动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
(1)明确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结构的稳定性的辩证关系:
关节的灵活性代表关节的运动功能,是指其运动方式和运动幅度的大小。而关节正常运动方式之外出现的动作,则属于异常运动,异常运动及正常运动范围受限或消失,都说明关节内结构或肌肉、神经等存在病变。关节结构的稳定性是由关节面形态、肌张力大小以及韧带、关节囊的张力所决定的。因此,关节运动的灵活性与关节结构的稳定性是相辅相成的。
(2)先查主动运动,后查被动运动:
如果主动运动正常,说明其被动运动也将正常,一般不必再做被动运动检查。如果主动运动异常,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其被动运动。
(3)注意关节内、外障碍的鉴别:
主动运动异常,被动运动正常时,说明病变不在关节内,可能为神经、肌肉等关节外疾患;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均受限制,说明病变可能在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内。
(4)注意排除相邻关节的互相影响或互相代偿:
如髋关节运动受限时,可由腰部各关节代偿。另外,也应注意排除疼痛、瘢痕、衣着过紧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5)对关节功能的正常评估,要以关节的有效运动为准则:
临床检查中,测定关节运动度是否沿着正常轴线或正常平面进行。
(6)记录关节运动应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关节的名称与左右,关节强硬、强直或挛缩的位置,主动及被动运动范围,运动方向等。
(六)肌肉运动功能检查
1.肌容量的测定
注意观察肌肉有无萎缩、肥大,并注意其分布和范围,进行两侧比较。可以用带尺测量肢体周径,即在双侧肢体同一水平部位对比测量,并记录之,不仅可以确定肌肉萎缩或肥大的程度,也可以作为今后随访的比较。肌肉萎缩检查时,可见肌肉组织体积缩小,触之松软无力。可为神经营养因素引起,也可为肌炎或长期肢体废用所引起。肌肥大可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肌强直等。
2.肌张力的检查
受检者肢体处于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被动运动以测其肌肉阻力,受检者肢体肌肉未完全放松将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肌张力减低时,被动运动阻力减小或消失,还可表现为肌肉不能保持正常的外形,触诊时肌肉软无弹性,见于周围神经病变、小脑疾患、低血钾、深度昏迷及肌肉疾患。肌张力增高时,被动运动阻力增大,肌肉触之坚硬。肌张力增高一般可分为痉挛性和强直性,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呈折刀状,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很大,到一定角度阻力突然降低,有如折刀感。见于锥体束受损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其肌张力增高主要在上肢的屈肌和下肢的伸肌。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大始终保持均匀,可以停留在任何位置,称为“铅管样或齿轮样”强直。见于锥体外系损伤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其屈肌与伸肌的肌张力皆增高。
3.肌力检查
肌力是人体作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检查有主动法和被动法。主动法是受检者作主动运动时医生观察其运动的幅度、速度和力量,被动法是检查时给予阻力,受检者用力抵抗以测其肌力。检查者嘱受检者依次作各关节运动,观察肌力是否正常、减退或瘫痪,注意瘫痪的部位。肌力测定标准是肌力大小的一个量化指标,其准确性取决于患者的配合及医生对标准的掌握。肌肉瘫痪肌力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神经损伤,也可能是其他疾患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肌麻痹。常用的肌力分级标准有以下两种。
(1)Cobe分级:
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
0级 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Ⅰ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2)手法肌力评定(MMT)
5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相同,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
5-能对抗的阻力与5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4+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的阻力
4能对抗阻力,但其大小达不到5级的水平
4-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3+能抗重力做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并能在运动末期对抗一定的阻力
3能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100%的范围,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3-能作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2+能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50%
2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做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
2-即使在消除重力影响下能活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1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无任何肌肉收缩迹象
(3)美国医学研究会M、R、C肌力分级与前者略不同
5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相同(充分阻力),且能做全范围的活动
5-能对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4+能对抗比中等程度稍大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4能对抗中等度阻力,活动范围100%
4-能对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3+能抗重力做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并能在运动末期对抗轻度的阻力
3能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100%的范围,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3-能作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2+能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50%
2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做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
2-即使在消除重力影响下能活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1+触诊能发现有强力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1触诊能发现有轻微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无任何肌肉收缩迹象
4.各部位肌肉肌力测定法
根据神经受损部位不同,如脊髓、神经丛、神经干、神经根的损害,其肌肉瘫痪的形式也可多种,受损害神经相应支配的肌肉也会发生不同范围的瘫痪,如截瘫、单瘫、某一组肌肉或某一块肌肉瘫痪。通过对某个肢体、某组肌肉或某块肌肉的肌力测定,有助于了解神经受损的类型及部位。胸部脊髓受损导致下肢肌肉瘫痪,桡神经损伤所支配的伸腕、伸指、伸拇肌肉发生瘫痪。各部位肌肉肌力的测定,一般自颈背、上肢、胸腹到下肢,由上而下逐一进行。先查健侧,再查患侧。检查部位要完全裸露,所取体位须视检查部位和不同的肌力而定。通过各部位肌肉肌力检查,客观地了解肌肉的病损程度与目前的功能状态。
轻瘫检查方法:轻微的瘫痪不易被发现,可进行如下检查。
(1)上肢轻瘫试验
1)上肢平伸试验(Barre试验):嘱患者闭目,双上肢向前平举,持续数分钟后,可见轻瘫侧上肢旋前并逐渐下落,低于健侧。
2)嘱患者仰卧,双上肢向上伸直,保持不动并闭目。持续数分钟后,患侧上肢下落,低于健侧。
(2)下肢轻瘫试验
1)巴利(Barre)下肢第一试验:
嘱受检者俯卧,两小腿抬起约45°或屈曲成直角,持续数分钟后,患侧小腿逐渐下落,低于健侧。
2)巴利(Barre)下肢第二试验:
嘱受检者俯卧位,用力屈曲双下肢,尽量使足跟贴近臀部,持续数分钟后,患侧小腿、足跟、足趾距臀部较远,足趾的屈曲力减弱更明显。
3)敏格锡尼(Mingazini)试验:
嘱患者仰卧,双下肢膝、髋关节均屈曲成直角,持续数分钟后患侧下肢下落低于健侧。
4)单足站立试验:
嘱患者交替用单足站立,患侧下肢站立不稳及摇晃。
5.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为了使检查结果准确、稳定、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与可比性,应使操作过程严格规范化。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采用正确的测试体位,等长测试时要特别注意使关节处于正确的角度。
(2)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体位,防止替代动作。
(3)作适当的动员,使受试者积极合作,并处于适当的兴奋状态。可作简单的准备活动。
(4)规定适当的测试时机,在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可作肌力测试。
(5)每次测试都要作左右对比,因正常肢体的肌力也有生理性改变。一般认为两侧差异大于10%有临床意义。
(6)记录时可采用绝对肌力或相对肌力,后者即单位体重肌力。作横向比较时宜用相对肌力。
(7)注意禁忌证。肌力测试特别是等长肌力测试时,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明显升高。测试时如持续地闭气使劲,可引起乏氏反应(Valsalva effect),对心脏活动造成困难,有高血压或心脏疾患者慎用,明显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忌用。
(8)注意肌力测试不适用于上位运动神经损害的运动功能评估,如中风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不宜采用肌力检查。
(七)与脊柱伤病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
1.感觉检查
感觉系统是机体把内外各种刺激和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感觉系统可分为特殊感觉、一般感觉及内脏感觉。特殊感觉是由特殊感觉器官(眼、耳、鼻、舌)产生的视觉、听觉、味觉等。一般感觉可分为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和触觉)和深感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等)。在一般感觉基础上还产生复合感觉,包括实体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等。
(1)应用解剖
1)感觉传导通路:
一般感觉传导路径是将冲动自躯干感受器,经周围神经、脊髓、脑干、间脑,传导至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经神经干分布至皮肤、黏膜、肌腱及关节组织的神经末梢感受器,中枢突组成后根进入脊髓;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后角灰质内,或位于延髓薄束核及楔束核内,其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后再上行传导;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内,发出的纤维终止于中央后回的大脑皮质。
2)体表感觉的节段分布:
每一对脊髓后根的感觉纤维支配一定的皮肤区域(图4-2-3),此种节段性分布,胸髓节段最为明显,在体表上的排列较为规律和整齐。如胸4神经分布于乳头平面,胸10神经分布于脐平面,胸12~腰1神经分布于腹股沟平面等。但上下肢的节段性分布比较复杂。如颈2支配枕部皮肤,颈3支配颈部皮肤,颈4支配肩胛部皮肤,颈5~7支配手、前臂、上臂桡侧面皮肤,颈8~胸1支配手、前臂、上臂尺侧面皮肤,腰1~5支配下肢前面皮肤,骶1~3支配下肢后侧皮肤,骶4~5支配臀部内侧、会阴部、肛门、生殖器皮肤。临床上根据这些标志有助于对脊神经或脊髓损伤作定位诊断。即根据出现感觉障碍的皮肤节段,可以诊断出受损的脊神经或脊髓属于哪一节段。
图4-2-3 皮肤感觉区与脊髓节段关系
(2)感觉检查的注意事项
1)进行感觉检查时,患者必须意识清晰和高度合作。在意识不清的患者,只能通过观察患者对于疼痛刺激引起的反应,非常粗略地推测其痛觉的情况,患者通常用呻吟、痛苦表情、回缩肢体等来表示反应。
2)检查前要使患者了解检查方法及要求。检查时患者闭眼,应告知在受感觉刺激时,立即主动回答,应避免问其“有、无”的暗示。先全身检查一遍,如发现有感觉障碍,再从感觉消失或减退区查至正常区,然后至过敏区。
3)检查部位应充分暴露,并进行两侧对称区的比较。注意感觉障碍的程度、性质、界线,其界线可用笔在患者皮肤上画出,最后将结果准确地描绘在感觉记录图上。从此感觉记录图中,可以推断病变的部位,并可用于以后随访比较。
4)检查者必须熟练掌握全身感觉皮节及周围神经分布的知识,按其分布的范围有的放矢地进行检查,方可获得准确的结果。
(3)感觉的分类及检查:
可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的检查。
1)浅感觉检查:
指对皮肤及黏膜的浅痛觉、温度觉及触觉有否异常的检查。
痛觉(algesia):
通常用大头针的针尖以均匀的力量轻刺患者皮肤,让患者立即陈述具体的感受。为了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患者应闭目接受测试。测试时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检查后记录感觉障碍的类型(正常、过敏、减退、消失)和范围。如为局部疼痛,则为炎性病变影响到该部末梢神经之故。如为烧灼性疼痛则见于交感神经不完全损伤。
温度觉(thalposis):
通常用盛有热水(40~50℃)及冷水(5~10℃)的试管测试,让患者回答自己的感受(冷或热)。正常人能明确辨别冷热的感觉。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伤。
触觉(thigmesthesia):
用棉签轻触患者的皮肤或黏膜,让患者回答有无一种轻痒的感觉。正常人对轻触感很灵敏。触觉障碍见于后索病损。
2)深感觉检查:
是测试肌肉、肌腱和关节等深部组织的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
位置觉(position sensation):
嘱患者闭目,检查者将其肢体摆放成某种姿势,让患者说出所放的位置或用对侧相应肢体模仿。
运动觉(motor sensation):
检查者轻捏患者的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左右,让患者说出肢体被动运动的方向(向上或向下)。幅度由小到大,以了解其减退的程度。
震动觉(vibration):
将震动着的音叉(128Hz)置放在患者肢体的骨隆起处如内外踝、腕关节、髋骨、锁骨、桡骨等处的皮肤上,让患者回答有无震动的感觉,检查时要上、下对比,左、右对比。正常人有共鸣性震动感。震动觉障碍见于脊髓后索损害。另外,正常老年人下肢的震动觉减退或消失也是常见的生理现象。
复合感觉(synaesthesia):
包括皮肤定位感觉、两点辨别感觉、图形觉及实体觉。这些感觉是大脑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故也称皮质感觉。
a.皮肤定位觉(skin topethesia):是测定触觉定位能力的检查,医师用手指轻触皮肤某处,让患者用手指出被触位置。皮肤定位觉障碍见于脑皮质病变。
b.两点辨别感觉(two-point discrimination):患者闭目,用分开的双脚规刺激两点皮肤,如患者有两点感觉,再将两脚规距离缩短,直到患者感觉为一点为止。身体各部对两点辨别感觉灵敏度不同,以舌尖、鼻端、手指最明显,四肢近端和躯干最差。如触觉正常而两点辨别觉障碍,见于额叶病变。
c.图形觉(graphesthesia):嘱患者闭目,检查者用竹签或笔杆在患者皮肤上画一几何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或数字,看患者能否辨别。如有障碍,提示为丘脑水平以上的病变。
d.实体觉(stereognosis):是测试手对实体物的大小、形状、性质的识别能力。检查时嘱患者闭目,将物体如铅笔、橡皮、钥匙等置于患者手中,让其触摸后说出物体的名称。检查时应先测患侧。实体觉缺失时,患者不能辨别出是何物体,可见于皮质病变。
(4)感觉检查的临床意义:
感觉障碍的程度及范围较为恒定,常以此作为神经损害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的一个依据。尤其是定位诊断,它比运动检查和反射更仔细、更明确,有助于确定神经损害的部位。
1)感觉障碍的性质:
感觉系统受到刺激或兴奋性增高时,引起感觉过敏、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和感觉倒错及疼痛等。感觉系统被损坏或功能受抑制时,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
感觉减退或消失:
是指在意识清晰下,受检者对刺激不能感知或感知力减低,这是由于感觉神经遭受破坏性损害,使感受器冲动全部或部分不能传导到感觉中枢所致。
感觉异常:
系指无外界刺激而出现自发的感觉,例如麻木、蚁走、针刺感或寒凉、灼热感等。常见于感觉神经早期、不全性损害时。
感觉过敏:
感觉的刺激阈降低,对轻微的刺激出现强烈反应或对正常刺激敏感性增加。是由于感觉神经受到刺激性损害所致,见于早期病变。
感觉分离:
是指同一部位某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正常。浅感觉分离:主要指某一部位的痛、温觉减弱或消失,而触觉正常;深浅感觉分离:主要指深感觉障碍,而浅感觉正常。
2)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感觉通路的受损水平不同,所产生的感觉障碍的分布区域亦不同。根据病变部位及特征,可将感觉障碍分为周围神经型和脊髓型。
周围神经型
a.末梢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四肢末端有手套样及袜套样感觉障碍。受损区域内各种感觉均有障碍,常表现为近端轻远端重,上肢轻下肢重。
b.神经干损害:某一周围神经干受损时,其支配区皮肤的各种感觉呈条、块状障碍。但感觉障碍的程度可不一致,在中心部可为感觉消失,而周边部可为感觉减退。
c.神经丛损害:当颈、臂、腰、骶丛的任何一个神经丛损害时,则出现该神经丛支配区的各种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范围为该神经丛所分布的各神经干感觉纤维支配区,故感觉障碍的区域要比神经干损害为大。
d.后根损害: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带状分布,在受损的后根支配区域内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常伴发神经根痛和神经根的牵拉痛。由于皮肤的感觉支配呈节段性重叠,一个神经根的损害多无明显的感觉减退。
周围神经型除了受损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障碍外,该神经相应区域常伴有麻木、疼痛、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肌张力降低,以及感觉障碍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脊髓型
a.脊髓横断性损害:指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除了病变节段水平以下各种感觉障碍外,还伴有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截瘫。
b.半侧脊髓损害:病变侧深感觉障碍和锥体束损害,对侧痛、温觉障碍。因为触觉纤维在两侧传导,故触觉无障碍。
c.后角损害:由于深感觉及部分触觉的纤维进入脊髓后走向后索,而痛觉及温度觉的纤维进入后角,因此后角损害,表现为病灶同侧的节段性痛觉和温度觉障碍,触觉大致正常,深感觉正常,即所谓的浅感觉分离。
2.反射检查
(1)神经反射检查要点
1)检查反射时要求患者充分合作,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肢体自然放松,摆放于适当位置。
2)如患者精神紧张或注意力集中于检查部位,可使反射受到抑制,影响检查结果。可向患者提出一些与检查无关的问题或嘱患者做深呼吸、咳嗽等动作,借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3)深反射检查时叩击力量要均匀,并进行双侧对比。
4)当出现双侧反射不对称时(一侧增强、减弱或消失)其临床意义较大。
5)临床上,反射程度可如下表示
(-)表示反射消失;
(+)表示反射存在,但无相应的关节活动,为反射减弱,可为正常或病理状况;
(++)表示肌肉收缩并导致关节活动,为正常反射状态;
(+++)反射增强,可为正常或病理状况;
(++++)反射增强并伴有非持续性的阵挛;
(+++++)反射明显增加并伴有持续性的阵挛。
(2)浅反射:
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反应称为浅反射。临床常用以下几种(表4-2-1)。
表4-2-1 常见浅反射检查表
1)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
检查方法:嘱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患者的角膜。正常时可见被检查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如刺激一侧角膜,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临床意义: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见于患侧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患者。
2)腹壁反射(abdominal wall reflex):
检查方法为嘱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关节屈曲以使腹壁放松,然后用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正常情况在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
临床意义: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病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双侧上、中、下三部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患者。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另外,肥胖者、老年人及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会出现腹壁反射的减弱或消失。
3)提睾反射(cremasteric reflex):
检查方法为用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在正常人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
临床意义: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此外还可见于老年人或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附睾炎等。
4)跖反射(plantar reflex):
检查时嘱患者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师以手持患者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趾侧,正常表现为足跖向跖面屈曲(即Babinski阴性),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5)肛门反射(anal reflex):
用大头针轻划肛门周围皮肤,正常反应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反射中枢在骶髓4~5节。
(3)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是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的故称深部反射。临床常用的深反射(表4-2-2)的检查如下:
表4-2-2 深反射
1)肱二头肌反射(biceps reflex):
患者前臂屈肘90°,手掌朝下,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该臂肘部,左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图4-2-4),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图4-2-4 肱二头肌反射
2)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 reflex):
患者上臂外展,前臂半屈,检查者左手托住患者肘关节,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尺骨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图4-2-5),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反射中枢在颈髓6~7节。
图4-2-5 肱三头肌反射
3)桡骨膜反射(radioperiosteal reflex):
患者的前臂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用叩诊锤轻叩其桡骨茎突(图4-2-6)。正常反应为屈肘、前臂的旋前。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图4-2-6 肱桡肌反射
4)膝反射(knee jerk):
患者取坐位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与大腿呈直角。仰卧位时检查者用左手在腘窝处托起两侧膝关节使小腿屈成120°。然后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股四头肌肌腱(图4-2-7)。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若患者精神过于紧张,反射引不出时,可嘱患者两手扣起,用力拉紧再试即可引出。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
图4-2-7 膝反射
5)踝反射(ankle jerk):
患者取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用左手轻托患者足底,使足呈过伸位,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图4-2-8)。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如卧位不能测出时,可嘱患者跪于椅面上,双足空悬椅边,然后轻叩跟腱,反应同前。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图4-2-8 踝反射
在深反射亢进时可合并阵挛的出现,其意义与深反射亢进征同。常见的阵挛有:
1)踝阵挛(ankle clonus):患者取仰卧位,下肢的髋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左手将患者膝部托起,右手握足前端,突然用力使足背屈并持续施压于足底,如出现腓肠肌节律性收缩即为踝阵挛(图4-2-9)。
图4-2-9 踝阵挛
2)髌阵挛(patella clonus):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患者髌骨上缘,并用力向下快速推动数次,并保持向下的推力。如髌骨发生一连串节律性的上下颤动即为髌阵挛。
3)腕阵挛(wrist clonus):检查者将患者的腕关节强力背屈并保持固定不动时,如出现腕关节节律的屈伸动作,即为腕阵挛。
深反射改变的临床意义
1)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多系器质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使反射弧遭受损害所致。脑或脊髓的急性损伤可发生超限抑制,使低级反射中枢受到影响,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骨关节病和肌营养不良症也可使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此外,深反射易受精神紧张的影响,如出现可疑性减弱或消失,应在转移其注意力之后重新测试。
2)深反射亢进:多因锥体束以上病变,使反射活动失去抑制所致。
(4)病理反射:
只在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才出现的异常反射称为病理反射。病理反射的出现是锥体束损害的确证,说明锥体束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因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且多双侧对称。成年人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则为病理反射。临床常用的病理征有:
1)巴宾斯基(Babinski)征:
检查方法同跖反射。阳性表现为 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图4-2-10)。
图4-2-10 巴宾斯基征
2)奥本海姆(Oppenheim)征:
检查者用拇、示两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由上向下加压推移(图4-2-11),阳性表现同巴宾斯基征。
图4-2-11 奥本海姆征和戈登(Gordon)征检查
3)戈登(Gordon)征:
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分置于腓肠肌部位,然后以适度的力量捏压(图4-2-11),阳性表现同巴宾斯基征。
4)查多克(Chaddock)征:
用钝头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图4-2-12)。阳性表现同巴宾斯基征。
图4-2-12 查多克征检查
以上4种测试方法不同,但阳性结果表现及临床意义相同,一般情况下,在锥体束疾患时较易引出巴宾斯基征,但在表现可疑时应测试其余几种以协助诊断。
5)霍夫曼(Hoffmann)征:
检查者用左手托住患者腕部上方,以右手中指和示指夹持患者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然后用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的指甲(图4-2-13),如患者拇指和其他手指掌屈,即为霍夫曼征阳性。此乃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此征为上肢锥体束征,但一般较多见于颈髓病变。患者颈部屈伸活动时,重复上述操作,亦称“动态Hoffmann征”。
图4-2-13 Hoffmann征检查
(5)脑膜刺激征:
为脑脊膜及神经根受激惹的表现。重要的脑膜刺激征有下列几种:
1)颈项强直(rigidity of neck):
指被动屈颈时有明显抵抗感。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抵其胸部以固定其上身,另一手把患者头抬起,先向两侧轻轻转动,然后再将头部向前屈曲(图4-2-14)。正常时,颈部柔软,活动自如,并可使下颏抵达胸部,而且下肢不动。若抬头时,患者颈项僵硬并有抵抗感,下颏不能触及胸部,即为颈项强直。
图4-2-14 颈项强直
临床意义: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也见于颈椎病、颈椎关节炎、颈椎结核、骨折、脱位、肌肉损伤、咽后脓肿等。
2)凯尔尼格(Kernig)征:
又称“抬腿试验”。
检查及判定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一侧下肢屈髋屈膝均呈直角,医生以一手按握膝关节上方,另一手托住足跟部并向上抬举使膝关节被动伸展(图4-2-15),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135°以上。如伸展小腿与大腿夹角小于135°,或大腿后屈肌紧张有明显抵抗并伴有疼痛即为阳性。
图4-2-15 凯尔尼格征
临床意义:
是脑膜刺激征中的一种,该征阳性提示脑膜及腰骶神经根有受激惹的表现,可见于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根炎、椎间盘突出以及椎管内药物注射等。
a.见于各种脑膜炎、脑膜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后窝有肿块伴有枕骨大孔疝等。此时该征为两侧同等强度的反应,疼痛位于胸背部不限局于腰部及下肢。
b.也见于坐骨神经痛时。此时该征仅出现于患侧,疼痛限于腰部及患肢。
3)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
检查及判定方法:
患者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检查者前屈其颈部时发生双侧膝关节和髋关节一过性屈曲;压迫其双侧颊部引起双上臂外展和肘部屈曲;叩击其耻骨联合时出现双下肢屈曲均为布鲁津斯基阳性。
临床意义:
该征多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周围神经损伤检查
(1)上肢神经检查
1)桡神经:桡神经主要为运动神经。损伤后即使高达腋部,感觉丧失也不显著,仅在第一及第二掌骨间背侧皮肤是桡神经的单一神经分布区,桡神经感觉检查诊断上意义不重要。
桡神经支配肱三头肌与前臂伸肌群,当其所支配的所有肌肉麻痹时,表现为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直,肘关节无主动伸展功能。因旋后肌麻痹及伸肌麻痹,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前臂常处于旋前位。但不是所有功能障碍都同时存在,根据损伤部位而不同,桡神经在肱骨中部处损伤,肱三头肌的分支在腋部,高于损伤水平,因此功能正常。在肘关节处桡神经损伤,肱桡肌及桡侧伸腕长肌的分支在肘关节以上功能仍存在。在前臂桡神经分为浅支和深支。浅支主要是感觉支,分布于桡侧背部及桡侧一个半或二个半手指背部皮肤。深支又称背侧或后骨间神经,无感觉纤维,支配伸指、伸拇及尺侧伸腕肌。
桡神经损伤后肌力检查较容易,因为大多数肌肉可以经过触诊而较准确判断其功能。在神经再生早期,判断桡侧伸腕肌是否开始有恢复,可以借助它和屈指肌的协同动作来检查。检查者以手指扪及桡侧伸腕肌肌腱止点处,嘱患者握拳,该肌若有恢复,此时可感到肌腱的张力。这对伸腕肌力弱者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临床检查方法。
2)正中神经:臂丛内侧束及外侧束组成正中神经接受颈5~胸1神经纤维。它支配前臂旋前圆肌、桡侧屈腕肌、掌长肌、屈指浅肌、屈指深肌(示、中指),屈拇长肌及旋前方肌。手内在肌中支配外展拇短肌、屈拇短肌(浅头),对掌拇指肌及第一、二蚓状肌。概括地说,正中神经支配前臂旋前、屈腕、屈指、屈拇及拇指外展动作。感觉方面,供应桡侧三个半手指皮肤,示指及中指远节为其单独神经分布区。
正中神经损伤后,可以检查前臂旋前功能和桡侧屈腕肌掌长肌及屈拇长肌的功能。对于屈指动作需单独检查拇指、示指及中指的屈指功能,如果只是简单地观察患者能否握拳,很难判断有无正中神经损伤。因为无名指、小指屈指深肌由尺神经支配,而且屈指深肌诸腱之间有腱性联结,因此,尺侧手指的屈曲运动可以带动中指以至示指。
3)尺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在上臂无分支,在前臂只支配尺侧屈腕肌及无名指、小指屈指深肌。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的绝大部分,包括所有的小鱼际肌和骨间肌,尺侧两蚓状肌,内收拇肌及屈拇短肌的深头。感觉支配区为尺侧一个半手指,其单独神经分布区为小指远端两节半。
尺神经损伤后,检查肌力最可靠的有尺侧屈腕肌,无名指、小指屈指深肌,第一背侧骨间肌及小指外展肌。尺神经支配的肌肉虽多,只有上述诸肌,检查时可以看到或触及肌腹、肌腱的收缩和滑动。在检查骨间肌内收或外展功能时,必须将手指完全放平,否则屈指肌可代替内收,伸指肌可代替外展功能,而影响检查的效果。拇内收肌麻痹以后,患者拇指仍然可有强力的内收功能,这主要是因为拇长伸肌和拇长屈肌的作用。拇短屈肌麻痹,患者用力捏物时,出现拇指掌指关节过伸及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尺神经损伤晚期,可见骨间肌及小鱼际明显萎缩,尤其以第一背侧骨间肌显著。
(2)下肢神经检查
1)股神经:
股神经起自第2~4腰神经前支的后股,为腰丛的最大分支。从腰大肌外侧缘穿出后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并分支支配腰肌和髂肌。在穿经腹股沟韧带下进入大腿行于股动脉外侧,至腹股沟韧带远侧约2~4cm处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很短,分成支配缝匠肌、耻骨肌的肌支和两皮支,分布于大腿前内侧的皮肤。后支除发出分支支配股四头肌及髋膝关节外,还形成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及足内侧皮肤。股神经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股四头肌萎缩、麻痹,以致不能伸膝,膝反射消失,大腿前内侧、小腿及足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如损伤平面高可同时伴有髂腰肌麻痹而致影响髋屈曲功能;损伤平面较低或为不完全损伤,则可能尚有部分皮肤感觉或肌力完好。
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为人体最大的神经,来自腰4~5神经和骶1~2神经。坐骨神经常在梨状肌下缘,经坐骨大孔穿出骨盆,为臀大肌所覆盖于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的中间,沿股后壁下行并发出分支至腘绳肌和大收肌的坐骨部至大腿下1/3或腘窝上方分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
坐骨神经损伤,一般多为不完全损伤,常表现为腓总神经麻痹。如果在臀部有完全性损伤,则出现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完全麻痹的征象,即足趾的活动完全消失。腘绳肌虽亦麻痹,但因缝匠肌和股薄肌未瘫,而仍能屈膝。小腿下2/3及足的大部分皮肤感觉消失,而小腿及足内侧系由来自股神经的隐神经支配,并不受影响。
3)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麻痹时,足不能自动背伸、外展、外翻及伸趾运动,足下垂呈马蹄状,足背及小腿下2/3的皮肤感觉消失。腓深神经损伤时,足与趾的伸肌瘫痪发生马蹄足,但无内外翻现象。皮肤感觉丧失仅限于 趾与第2趾背侧趾蹼的小三角区。如腓浅神经损伤,足背中部及各趾皮肤感觉丧失较为显著,同时足的外翻因腓骨长、短肌瘫痪将受到影响。
4)胫神经:
为坐骨神经的直接延续,在大腿下1/3处与腓总神经分离后,自腘中央垂直下行位于腘窝内者又称腘神经,在腘肌以下者又称胫神经。胫神经与胫动脉伴同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小腿屈肌及足底小肌肉,感觉支则主要分布至足跟及足底。胫神经膝上损伤,见于坐骨神经损伤,膝下损伤多为小腿骨折、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损伤平面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与体征。可有大腿后下方和小腿肌肉萎缩,屈膝功能障碍,足和趾不能跖屈,也不能用足趾站立。踝反射消失,足跟及足底皮肤感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