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风药概论
第1节 风药的概念
“风药”之名,出现的时间甚早。据编者考证,现存古医籍中,唐代《外台秘要》第十七卷所载“《素女经》四季补益方七首”中,已有“冷加热药,温以冷浆,风加风药”之说。按《素女经》是古代一本重要的性学著作,据认为最晚成书于魏晋六朝之际。由此可见,风药的名称,可以追溯到隋唐之前了。至宋代,“风药”已是医籍中通用的称谓,盖泛指治风之品而言。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锡丹》:“曾用风药吊吐不出者,宜用此药百粒。”《鸡峰普济方》:“妇人月水不通及不断,宜入血脉风药,随冷热用之。”《扁鹊心书》:“服风药渐减……前服风药,乃风胜湿。”
金元时期,易水学派宗师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首创“药类法象”理论,取法天地五运之象,谓“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主治之法,各各不同”,而把常用药物归纳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其中“风升生”一类为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收载有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鼠黏子、桔梗、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前胡等20味药物。张元素之后,其弟子李东垣光大其说,广泛运用此类药物于诸多病证,尤其是内伤脾胃病证的治疗,成效卓著,成为易水学派一大用药特色,对后世影响甚大。此后医家言风药,多宗张氏之说。如清代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凡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
通过考察历代医药文献,可见金元以来,“风药”一词具有“如风之性”与“治风之用”两层含义。首先,风药是“如风之药”(法象药理名称),可以定义为味薄质轻、药性升散、具有风木属性的一类药物,所谓“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此类药物多具辛味,质地轻,其性升浮发散,犹如春气之生发,风性之轻扬。《医学启源》以“风升生”归类,即言其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其次,风药又是“治风之药”,即具有祛风、疏风等作用,故又常称为祛风药、疏风药等等。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风药的名称与内涵逐渐发生了很大演变。
近代中药开始以功效分类,风药在近现代中医药文献中出现了多种称谓,如疏风药、祛风药、祛风湿药、解表药、祛风解表药、疏风解表药、发散解表药、发汗解表药、发汗药、发散药等等。其中以“解表药”最为常用,而风药的称谓则渐受冷落。随着法象药理的淡出,风药的“如风之性”也被忽略,只剩下“治风之用”还为人知晓。提到风药,普遍认为就是治风之药。
查阅当代文献,目前对风药的定义大体有两种:其一,指能祛除外感风邪的一类药物,即祛风药,包括《中药学》分类中的解表药与部分祛风湿药;其二,指能祛除外风、平息内风的一类药物,主要用治各种内、外风证,可称为治风药,除上述解表药、祛风湿药外,还包括平肝息风药以及其他药类中兼有治风作用的一些药物,数量当逾百种。前者可称为狭义之风药,大多具有“如风之性”,与传统论述较为接近;后者可称为广义之风药,其中一部分与传统认识相去甚远。编者认为,从学术的连续性与继承性考虑,应以狭义为宜,但需注意其“如风之性”的内涵方为全面。
本书以风药为名,重点在狭义范畴进行讨论。研究内容在《医学启源》列举的20味药物基础上适当增加,包括现行高校教材《中药学》中解表药与部分祛风湿药及少数平肝息风药。立足于传统,着眼于临床,发掘整理历代医药典籍及古今医家对于风药的认识与运用风药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