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热
马某,男,3岁,2009年12月30日就诊。
发热、伴头痛1天。
初诊:患儿1天前因外出玩耍后受风遭凉,当时自觉头痛,鼻塞,流清涕,继而发热,体温超过39℃,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后,可汗出热暂退。就诊时发热,无汗,T 39.7℃,伴头痛,鼻塞流清涕,口渴,纳食欠佳,二便调。查体:面色红赤,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舌质淡红苔薄,脉浮数。理化检查:血常规WBC7.88×109/L,N62.5%,L30.5%。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辨证:风寒束表,入里化热。
此证为太阳表寒未解,郁而化热,渐次传入阳明,一方面有太阳表寒未尽之病机存在,另一方面又有化热之邪始入阳明,热势不盛,热郁肌腠,累及阳明,波及少阳,故属三阳合病,治宜辛散解肌,兼清里热。方选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12g,葛根12g,黄芩12g,贯众12g,桔梗12g,牛蒡子12g,羌活12g,白芷12g,防风12g,荆芥12g,杏仁12g,生石膏20g,麻黄6g,甘草6g。日1剂,水煎150ml,分次频服。
二诊(2010年1月1日):患儿于服药后27小时,体温渐降至正常。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偶有咳嗽,痰黏稠难以咯出。此为表邪得散,内热得清,故热退,诸症消失或明显好转。原方减少辛散解肌之品,酌加宣肺化痰之味,以善其后。炙桑皮12g,炙杷叶12g,黄芩12g,栀子12g,鱼腥草12g,浙贝母12g,前胡12g,桔梗12g,杏仁12g,瓜蒌12g,生石膏20g,大黄(后下)6g,麻黄6g,甘草6g。日1剂,水煎150ml,分2次口服。
按:吴鞠通指出:“小儿肤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奈三气发泄。邪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一旦感受外邪则传变迅速,往往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患儿有感冒风寒之病因,又见高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面赤、口渴诸症,为太阳表寒不解,经少阳内传,阳明气分已热,三阳合病之表现。故应施以外散表寒、内清里热之法,采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方中取柴胡、葛根为君药,葛根辛能外散表邪,凉能内清郁热,柴胡为“解肌要药”,且有舒畅气机之功。羌活、白芷、石膏,能清透阳明之邪热,柴胡配黄芩,透解少阳之邪热,麻黄、羌活、荆芥、牛蒡子发散太阳之风寒,如此配合,表寒得散,内热得清。诸药相配,共成辛散解肌兼清里热之剂。
陈宝义教授在辨证小儿发热之时,常以太阳表寒和阳明气分热盛为要点,不拘泥有无少阳表现,因为寒邪由太阳,侵入阳明,入里化热,必经少阳,虽表现为太阳阳明之证,但亦属三阳合病,常用柴葛解肌汤化裁为治。
武某,男,7岁,2010年3月18日初诊。
高热30小时。
初诊:患儿1天多前因外感而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偶咳少痰。体温最高达39.3℃,每次服用退热药物后,汗出,体温可降至正常,但随即体温复起。症见高热,T 39.1℃,汗出,鼻塞流浊涕。查体:面赤唇红,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舌红苔黄,脉浮数。理化检查:血常规WBC6.54×109/L,N42%,L57.2%。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辨证:风热犯表,邪入气分。
此为卫气同病。故治以清气透热法。药用银花12g,连翘12g,牛蒡子12g,黄芩12g,桔梗10g,前胡10g,杏仁12g,赤芍12g,僵蚕10g,知母10g,薄荷(后下)10g,射干12g,玄参15g,炒枳壳10g,焦槟榔12g,芦根20g,柴胡12g,生石膏30g,甘草6g。日1剂,水煎150ml,分次频服。
二诊(2010年3月19日):患儿服药后汗出,热势大减。其后体温波动于37.4~38.5℃。24小时后热退,体温未复升。偶咳,晨间较重,痰稠不易咯出。原方减疏表之味,加化痰止咳之品以善后。减牛蒡子、僵蚕、薄荷,加炙杷叶15g,鱼腥草10g,浙贝母10g。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口服。
按:小儿脏腑薄弱,藩篱稀疏,易于传变,其外感风热,极易入里化热,而表现为表里俱热证。此时,卫表风热未解,气分热盛已现。然而,如从面赤、口渴、大汗出等症状,来辨知气分是否有热,难度较大。临床上,一见患儿高热,即可认为表热入里之象,如表证未解,即可运用银翘白虎汤以清气透热,表里双解。此法同时有截断病势之意。此案患儿早期发热、咽红、流涕鼻塞、咳嗽等,继之出现高热、面赤,属卫气同病。故治以清气透热、卫气双解之法,方用银翘白虎汤加减。方中银花、连翘、牛蒡子、僵蚕、薄荷以疏散风热,除未净之表邪;知母、生石膏、黄芩、赤芍内清里热,尤其是气分之热;桔梗、前胡、杏仁、炒枳壳宣降肺气。诸药相配,共成清气透热、卫气双解之剂。
金某,女,4岁3个月,2010年3月23日初诊。
发热,伴腹痛、呕吐1天。
初诊:患儿于1天前饱食后当风,继而出现发热,面赤唇红。午饭后突发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同时伴有腹部胀痛不舒,前来就诊。症见发热,恶风,无汗,轻咳,咽痛,腹痛时作,恶心,纳呆,大便1日未行,舌质红,苔白腻,脉数。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辨证:风热夹滞。
小儿饱食当风,乳食积滞中焦,复感风热之邪,犯于卫表,此即小儿感冒夹滞之证。治以清热解表,和胃导滞之法,方拟消食退热汤加减,柴胡12g,荆芥穗12g,牛蒡子12g,豆豉12g,青蒿12g,黄芩12g,知母12g,槟榔12g,厚朴12g,牡丹皮12g,大黄(后下)6g,甘草6g。日1剂,水煎150ml,分次频服。
二诊(2010年3月26日):患儿服药后1天热退,咳嗽较前频繁,咳声重浊,可闻痰鸣,以夜间、晨起为著,胃脘胀闷不舒,扣之如鼓,纳呆,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数。此为表证渐解,而里实已成,前方去柴胡、豆豉、牛蒡子,加胡连10g,莱菔子10g,瓜蒌15g,芦根20g。3剂,水煎150ml,口服,每日1剂。
三诊(2010年3月30日):患儿咳嗽止,纳食増,遂予停药。
按:由于小儿形体脏腑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其内在的脏腑功能和对外的防御能力都相对稚弱,主要表现为“肺常不足,脾常虚”,易患外感肺系疾病和内伤脾胃疾病。此例患儿饱食当风,风热束表,肺气失宣,故见发热恶风,咳嗽,咽痛;脾胃运化失司,饮食停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则出现呕吐,腹痛,大便1日未行。故根据小儿生理特点与感冒夹滞的病机特点,其治疗宜疏表宣肺清热,和胃消食导滞,自拟消食退热汤加减。在感冒夹滞临证中,应尊“食去,火无依附,则热自退”之义,若食滞较轻者,可在方中选加焦三仙、焦槟榔、鸡内金等化积消滞之品,或保和散等消食中成药等;食滞较重者,经常大便不调,以干硬为主或大便黏滞不爽,可在方中加入大黄、芦荟、枳实、厚朴等药味,也可合用保和大黄散、枳实导滞丸等。正如王肯堂在《幼科证治准绳·卷之九》云:“凡肺之得病,必先观心脾二脏之虚实……若脾气盛实,则亦痞隔中焦,而大肠与肺表里不能相通,夫中焦热隔,则肺与大肠不通,其热毒之气必上蒸于肺而生痰,故患肺热者,多脾实得之。”
李某,男,11岁,1996年8月24日初诊。
发热1天。
初诊:近日天气酷热,患儿1天前户外运动后周身大汗,贪凉于空调冷风下直吹,继而暴食冷饮,随即出现高热,恶寒,身痛,无汗,头晕困重,时有呕恶、脘腹胀痛,叩之如鼓,大便1次,质稀如水。舌质红,苔薄腻,脉滑数。查体:T 39.7℃,咽部轻度充血,心音可,律齐,双肺呼吸音清,腹胀。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辨证:暑湿兼寒。
此为小儿夏令感冒,立法清暑散寒解表,兼以和中。药用香薷10g,藿香10g,薄荷(后下)6g,豆豉10g,柴胡10g,葛根10g,黄芩10g,黄连3g,大青叶10g,半夏6g,厚朴10g,生姜两片,六一散10g,日1剂,水煎200ml,温服。
二诊(1996年8月25日):服药1剂后,大汗出,无恶寒,热退泻止,仍有恶心纳呆,舌红苔黄腻。外寒已解,渐成入里化热之势,上方减薄荷、柴胡,香薷减为6g,加生石膏20g,知母10g以清气分实热。
三诊(1996年8月27日):再服2剂,诸症平和。
按:此案为小儿夏令感冒,暑热内蕴,复感风寒束表,湿热困阻中焦,气机升降失和,故而症见高热,恶寒,身痛,无汗,头晕困重,时有呕恶、脘腹胀痛,大便质稀。方中香薷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为“夏月之麻黄”,专治夏季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藿香、半夏、厚朴、生姜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此即为藿香正气散之方中真意;薄荷辛凉,疏散风热,豆豉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柴胡、葛根解肌散寒发表;虽为表证,但里热已显,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法亦宜表里双解,以黄芩、黄连清其里热。复诊热退,泻止,无恶寒,但见大汗出,外邪已由卫分直入气分,故减薄荷、柴胡,香薷等辛散解表之属,加石膏、知母以清气分实热,因而取效。小儿外感热病,如辨证精准,则其效如神,经由此案可见一斑。
王某,男,6岁。1998年6月3日初诊。
发热、恶寒、鼻塞半天。
初诊:患儿家属诉发热半天,体温38.5℃,恶寒,鼻塞,无汗,不咳,无吐泻,干呕,纳呆,大便调。查体:咽稍红,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辨证: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此为夏月风寒外感,腠理郁闭,营卫不和,故见发热恶寒,鼻塞,干呕等症。治宜辛温解表,调和营卫。选方桂枝汤加减,处方为桂枝10g,杭芍12g,生姜2片,大枣5枚,炙甘草6g,葛根10g,僵蚕10g。水煎200ml,口服,日1剂,连服2剂。
二诊(1998年6月5日):服药1剂后,热退身凉,稍感鼻塞,继服1剂,脉症平和。
按:本例患儿发热虽发于夏季,但脉症合参,属风寒表证,治以辛温解表法,投以桂枝汤加葛根、僵蚕。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葛根、僵蚕助于疏风透邪。服药1剂后即热退身凉。辨治小儿发热,要详审病机,切忌一见发热即谓之“炎症”而妄投寒凉,片面强调“热者寒之”,而应审症求因,深究辨证施治之意义,才能更好地掌握治疗之法度。
潘某,女,14岁。2009年4月8日初诊。
发热4天。
初诊:患儿4天来一直发热,体温最高39.5℃,汗出不解,烦躁,口干,咽痛,不咳,恶心,一日呕吐2次,腹胀,纳差,大便4日未解。查体:精神可,面色红赤,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心肺(—),腹胀软,脐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查血常规示WBC 13.2×109/L,N 73.8%,L 23.5%,M 2.7%。
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中医辨证:少阳阳明合病。
治以清热和解,消导通降,方拟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白芍10g,枳壳10g,厚朴10g,知母10g,青蒿10g,川军6g,荆芥穗6g,甘草6g。2剂,水煎200ml,口服,日1剂。
二诊(2009年4月10日):服药2剂后,患儿热退、吐止,咽痛消失,纳增,大便通畅,无腹胀。查体:咽稍红,扁桃体未见脓性分泌物,腹平软,无压痛。予保和散,消导理气和中,以善其后。
按:化脓性扁桃体炎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临床常用抗生素治疗。本例患儿,发热、便秘4天,伴咽痛、恶心、纳呆、腹胀,为邪入少阳,阳明腑实,少阳阳明合病,故治以清热和解,消导通便降逆,宗大柴胡汤之法,取其下、和之效,方中柴胡、黄芩、知母、青蒿清热泻火;枳壳、厚朴、川军消导利气,通下热结;荆芥穗解表透邪;半夏、白芍和中降逆。服药两剂,热退,诸症消失。
施某,女,4岁。2005年7月20日初诊。
低热伴纳呆1月余。
初诊: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午后尤甚,体温波动在37.3~38℃,咽部不适,手足心热,时有腹痛,不吐,纳呆,大便干,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查体:咽稍红,腹胀。理化检查:血、尿、便常规无异常;OT试验(—);腹部B超与胸部X线片均无异常。
西医诊断:功能性低热。
中医辨证:食积发热。
此为食积日久,郁而化热。法当清热和中,消导通降。方拟藿连保和汤加减。处方为藿香10g,黄连3g,厚朴10g,清半夏10g,焦三仙30g,广陈皮10g,柴胡10g,连翘10g,荆芥穗10g,云苓10g,炒枳壳10g,甘草6g。水煎150ml,每日1剂,分2次口服。
二诊(2005年7月22日):偶有低热,咽不痛,手足心热,偶有腹部不适,余无不适,纳增,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前方加麦冬15g继服。
三诊(2005年7月29日):服药4剂后,未再发热,食欲正常,大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
按:《证治准绳·幼科·宿食》曰:“小儿宿食不消者。胃纳水谷而脾化之,儿幼不知撙节,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也。”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常因饮食不节而致乳食内停,壅塞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乳食停滞不化易化内热而致食积发热。其患病之因乃饮食不节,郁积发热,若积食消,则发热自退。《幼幼集成》:“夫饮食之积,必用消导。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食积发热的治疗,采用清热和中,消导通降之法,方拟藿连保和汤加减,以藿连汤合保和散加减健脾清热和中,消导通降。保和汤能和胃、消食、导滞;藿香善理中州湿浊,快胃醒脾,能清脾胃之湿浊;黄连苦寒,入脾胃经,能除胃中食积之热;配以枳实、厚朴、焦三仙以增消积、行气导滞之功。考虑小儿此时体虚易感,故加入荆芥穗、柴胡以防外感。二诊时,诸症状明显改善,方药对症,发热日久,津液耗伤,加入麦冬以养胃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