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儿发热的辨证要点
小儿发热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后转归。由于季节气候特点、年龄体质、疾病阶段不同和病情轻重的差异以及治疗护理是否及时得当,使得同一疾病在临床上也常常表现为证候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而不同的疾病则又可能表现为“异病同证”。因此,及早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明确的辨证是同样重要的,辨证必须与辨病结合。在儿科临床中,必须注意到上述的特点,并通过重点细致的诊查,去伪存真的分析,获取足够的临床资料作为辨证的基础。
发热的临床辨证,通常是以“八纲辨证”作为基本的框架,而“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则是常用的具体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以明了病因、性质、病位、阶段、邪正消长现状和转归,从而决定治疗原则和方药的选择配伍。
发热的临床辨证要点有二:一是鉴别分析热型;二是鉴别分析伴发的症状。
疾病初期发热与恶寒并见,常提示表证发热,为邪正交争,病在肺卫的浅表阶段,基本以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为常见。恶寒的轻重是鉴别的重点。婴幼儿不能表述恶寒,若高热而面色不红或反显青黄,或喜人偎抱,或毛囊粟起,或无汗而手足不温、呕吐、腹胀、腹泻,常可有助于风寒表证的诊断。
感染初期的风热表证,虽然可见短暂恶寒,但面色多赤;手足不温也可见于持续高热“热深厥深”者;面色青黄必须结合体质考虑,并应注意有无惊风或心阳虚衰的征兆。
疾病初期或迁延数日,发热与恶寒在一日内多次交替出现。常提示病邪已渐深入,尚处于表邪未罢,里证未成的过渡阶段,证属“半表半里”或“邪伏膜原”。
多为高热持续不退,迁延数日,不恶寒反恶热,或热型弛张,或热势稽留。常提示或为肺、胃气分实热证,或为胃肠的积热实证,或为湿热痹阻经络,或为湿温阻遏三焦,或为暑热蕴蒸气分,或为邪热嚣张的气营两燔证。
发热起伏,来去有定时。午后至傍晚潮热者,宜区分肺热与阴虚证的不同;傍晚的“日晡潮热”若有多汗、口渴、腹满痛、便秘,则常为“胃家实”证。
昼轻夜重或昼退夜起,则多见于胃肠食滞积热,或肝经实热,或温热病邪热内传、燔烁营血。临床上由于阴虚血亏也通常表现为夜热,但热势多低而不扬。
身热不扬不仅为病人的自我感觉,实际体温可为中度以上发热,常缠绵日久,迁延不愈,或为盛夏暑湿郁蒸,或为湿温蕴郁失于宣化,或为气虚血亏营卫失谐。低热则是体温升高的均幅小且缠绵不已,常见于温病后期或恢复阶段,或为邪热留恋伤及气阴,或为病邪虽尽气阴未复。
1.伴发咽喉红肿疼痛,或鼻阻气促、咳喘痰鸣诸症,常提示为邪在肺卫的风热表证,或为肺失肃降、气逆痰壅的肺热实证。
2.伴发口臭纳呆、腹满胀痛、便秘腹泻诸症,常提示为胃肠积热的中焦实证。对有高热、呕吐、腹痛、腹胀且无排便的,要密切注意腹部的诊查。
3.伴发惊惕、烦躁时极易因为热势嚣张而发生热极动风,多由于肝经实热;若有囟填、呕吐、头疼、嗜睡、谵语、昏迷、肢瘫或反复痉厥,则多因温毒深陷营血,涉及心肝两经。
4.伴发皮疹时,要根据发热与皮疹的关系,皮疹出现的时间、部位、形态、颜色、疏密、压痕以及治疗用药情况,鉴别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药疹或热入营血时发生的出血性斑疹。
在中医临床上,皮疹的形态性状常作为选择治疗方药的重要依据,如皮疹形小色红为风热在肺,治宜清宣透发;斑疹形大色赤为毒热在胃,治宜清热化斑;斑疹形大密集且疹色赤红,则为温病重证毒热内陷、燔烁营血,治宜清营凉血、化瘀消斑。
5.要注意有无口腔溃疡,咽喉、耳道或皮肤的化脓性感染,腮腺肿胀,淋巴结肿大等伴发病症,对明确诊断和正确治疗至为重要。
6.若发热不退且伴有四肢关节肿痛,游走不定,可见环形红斑或触及结节,则常由风湿搏结,滞留关节,证属热痹;若小便不利,尿意频急,排尿困难或淋涩疼痛、血尿、脓尿,则为下焦湿热郁结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