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静脉输液治疗的发展历史
1.静脉输液治疗的概述?
静脉输液治疗(infusion therapy)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以及血液(包括血液制品),通过输液装置直接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
静脉输液治疗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或输液泵驱动将药液直接输入静脉血管内。
输液治疗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2.您了解静脉输液治疗早期的历史吗?
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认识到血液的运输作用,从而奠定了静脉输液治疗的基础。
1656年,伦敦的Christopher Wren教授,第一次把药液输入人体内,后人把Christopher Wren称为静脉输液治疗之父。
1832年,欧洲的一次瘟疫流行,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成功将盐类物质输入人体,从而奠定了静脉输液治疗的模式。
19世纪后半叶,法国巴斯德借助显微镜发现微生物感染,英国医生李斯特创立了无菌的理论和方法,使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得到保证。
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人体不同血液混合时,会发生反应。此重大发现,使人类确认了ABO血型系统,为今后输血技术应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
1923年,Florence Seibert发现了致热原,因此制成无热源液体,提高了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20世纪70年代开始,移动式输液装置、输液泵、自控泵、麻醉泵等静脉输液治疗新技术在临床应用。
3.20世纪初期静脉输液治疗由谁来操作?
20世纪40年代以前,静脉输液治疗只是危重疾病的一种额外治疗手段,仅由医生操作,护士只协助做输液治疗物品准备工作。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静脉输液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责任范围得以扩展,由护士进行操作。
4.您知道外周静脉输液治疗工具的发展历史吗?
最早的输液工具有羽毛卷片、动物静脉、动物膀胱、塑料橡胶制品和注射针。
1957年,发明了一次性头皮钢针,为输液时很好地固定针头、方便患者活动起到积极作用,至今大部分医院仍沿用头皮钢针。
1964年,第一代静脉留置针问世,它是用生物原材料制成的套管针,能够在静脉内留置一定时间,解决了危重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的难题,同时避免了患者反复穿刺血管的痛苦。
1999年,安全留置针在美国上市。随着静脉短导管留置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与抢救,静脉切开技术基本被取代。
目前静脉治疗常用的工具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5.您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的发展史吗?
1929年,德国医生Werner Theodor Otto Forssmann 成功地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1949年,Duffy应用了颈外静脉输液途径。
1952年,Aubaniac首创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1973年,Broviac等报道了一种全硅塑右心房导管在前胸壁通过经皮锁骨下隧道放置的技术。
1978年,希克曼(Hickman)等将导管内径从0.22mm增至0.32mm,这种导管用于多种静脉治疗及血标本的采集。
1982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所长John E.Niederhuber等对肿瘤患者实施了完全植入式静脉通道系统,即植入泵。
6.中国早期静脉输液治疗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20世纪50年代,静脉输液开始进入中国。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应用静脉留置针,但仅限于手术室、ICU、急诊科使用。
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部分医院临床广泛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
7.您了解静脉输液治疗有几种形式的变化吗?
静脉输液治疗经历了三种形式的变化,即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密闭式。
第一代输液系统为全开放式,输液容器为广口玻璃瓶。即把要输注的液体置于有盖的广口玻璃瓶内,用一根橡胶管接针头与患者血管连接。输液器材清洗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空气与橡胶管中的微粒易进入人体。此方式易造成感染和血管内气栓。
第二代输液系统为半开放式,输液容器为玻璃瓶或硬塑料瓶。液体装在封闭的玻璃瓶或硬塑料瓶内,输液时需在瓶口橡胶塞上插入一次性输液器及进气管,使空气进入瓶内产生压力,将液体输入人体。因进气管与外界相通,无法避免气载污染物和微粒进入人体。
第三代输液系统为全密闭式,输液容器为塑料软袋。液体装在塑料软袋内,在全密闭状态下进行输液,在大气压力下,液体可自行滴出而无需使用进气管。输液过程中液体不与空气接触,从而避免了气载污染物和微粒进入人体。
8.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的由来?
1972年成立了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AIVN),1973年更名为全国静脉输液治疗学会(NITA)。1980年更名为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fusion Nursing Society,INS),为了更好地反映组织机构的实际内涵和专业技术,以及对患者和立法程序的关注,当时INS的成员构成中注册护士占93.5%,其他专业人员(医师及药剂师)占6.5%。INS标准现已成为世界各地静脉输液治疗的指南。
9.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简史?
1929年,德国医生Werner Theodor Otto Forssmann 从自己前臂肘窝置入4Fr的导尿管到上腔静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人。
1945年,Lawrence Weyers通过钢针与肘前静脉放置一种9~12G的导管进行静脉治疗。
1957年,Ross描述了通过头静脉、贵要静脉以静脉切开的方式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的技术。
20世纪70年代,国外PICC导管以优良的材质上市,从外周静脉穿刺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临床。
1978年,肿瘤科医生Leroy Groshong发明了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1997年,第一根PICC导管引进中国。
2005年,Power PICC导管在国外上市。
2010年,Power PICC导管在中国上市应用于临床危重症患者。
10.赛丁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有何优势?
赛丁格穿刺技术是经皮穿刺血管插入导管的方法,由瑞典一位名叫赛丁格的放射科医师发明。改良的赛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是用小号穿刺针或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通过套管或小号针头送入导丝,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插管器组件,通过插管器置入导管到预定位置的技术。此技术的优势是操作简单,穿刺容易成功,对血管损伤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置管操作。此技术主要用于目视下能触及或看到血管,但血管条件不适宜14~18G穿刺针穿刺的PICC置管。
11.超声引导下的微插入鞘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由来?
最早使用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是1997年在华盛顿医学中心,由危重护理组一位名叫Claudette Boudreaus的护士完成的,她是最早的PICC小组的成员。她从协助医生颈内静脉穿刺得到置管的经验,在超声引导下对目视下看不到的血管进行穿刺,她成功地在患者肘窝以上的贵要静脉置入了PICC导管。此后这项穿刺技术开始在临床上应用,1999~2001年,大约有10名护士在华盛顿医院中心接受了这些技术的专业培训。在此期间,床旁置入PICC导管的成功率为65%~91%。目前在美国使用超声和微插管鞘技术进行上臂的PICC置管,成为各个医院的专业护士置入导管的“金标准”方法。
12.国内何时开展超声引导下的微插入鞘中心静脉置管技术?
2008年1月,空军总医院乔爱珍主任护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微插入鞘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该技术解决了血管条件较差患者的置管难题,提高了置管成功率;使穿刺简单易行,减少了穿刺造成的组织损伤;置管后能及时发现有无颈内、颈外静脉异位现象。改变了传统 PICC置管穿刺部位,由肘下部位上移至上臂,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置管后感染、机械性静脉炎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3.什么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IVAP)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n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通过皮下植入的港体连接导管而建立的中心静脉通道,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治疗血管通道。为了解决某些患者不宜植入长期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隧道型CVC的替代产品,1983年正式在欧洲市场上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