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液百问百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门急诊输液治疗的管理

1.急诊输液治疗环境的特点?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24小时开放式管理,人员流动大、密集,环境嘈杂,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按照医院消毒标准要求,输液室、普通病房空气细菌数应<500cfu/m3。文献报道,急诊环境污染明显高于住院病房,尤其在春、秋、冬三季,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增加,空气流通不畅,其次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环境,容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增加了输液环境管理的难度。

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可能在担架、平车、抢救室、留观床或候诊椅上等进行输液,输液环境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护士应具备灵活应变能力,根据不同环境要求因地制宜,准备清洁、安全、舒适、便捷的输液治疗环境。

2.急诊室输液治疗安全管理有何要求?
(1)急诊室应制订输液治疗操作流程

输液治疗操作流程应该包括物品准备、患者准备、选择血管、穿刺方法、固定方法、常规输液药物中可能出现的输液反应应急处理预案等,以指导护理人员规范输液操作,并做好记录。

(2)急诊室输液医嘱执行要求

急诊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抢救患者,多数由护士先按照医生的口头医嘱为患者输液,抢救后再补录医嘱。因此,执行急诊输液医嘱更需要格外仔细,必须复述口头医嘱,并有第三者证明。配药前要认真地查对医嘱和药物,配置完毕后保留药瓶,以备查对。

(3)急诊输液药物输注管理要求

即使是急诊抢救用药,也应注意输液药物的配伍禁忌,护士应针对患者病情采用适宜的输液方法和速度,如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婴幼儿等应控制滴速;静脉滴注升压药物最好使用输液泵,需要紧急输血或输多种药物时可使用留置针建立2条或以上静脉通路等。

(4)急诊室输液反应及连续性监测的管理要求

输液前护士应预见治疗中潜在并发症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如原发病的影响,输液后的药物反应以及输液治疗中发生急性肺水肿、感染、静脉炎、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情况早期评估、动态观察、及时干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生理、病理不良反应。

急诊患者输液期间多数需要持续监测,包括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尿量、观察原发病症状、伤口创面出血情况、治疗液体的速度及药物反应、穿刺局部的情况等;询问患者主诉,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及时记录监护与抢救过程。

(5)急诊室输液执行者管理要求

急诊室护士应具有两年内、外科临床护理经验,具有严密监测输液治疗过程、评估治疗反应的能力。护士应有责任心,经常巡视,重视患者主诉,对于表达困难或不能及时表达的患者要主动询问,仔细观察,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有安全感。

3.门诊输液环境特点?

一般在门诊走廊的一端设一个集中宽敞的输液区域,有醒目的标识和路牌指引,方便各专科门诊患者寻找。输液区域应与抢救室相邻,一旦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可立即从专用抢救通道进入抢救室,得到及时的救治。

门诊输液区面积应根据每日门诊输液人数确定,并有较大的扩展空间,以应对春秋流行病季节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突然增大的门诊输液量。门诊输液区按功能分为接诊区、操作室、穿刺区、观察室和输液区5个区域。

(1)入口处有接诊区,有适量候诊椅,供应开水,墙上挂有输液程序、卫生宣教等宣传资料,有条件时安装电子屏幕,显示候诊患者姓名。

(2)操作室设无菌操作台、药柜及冰箱等,有空调或空气消毒装置,能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墙上挂有操作常规和工作制度等,备有应急物品和药品等,方便护士查对医嘱和配制输液药物等。

(3)穿刺区用于进行有创性操作,尤其是儿童患者在专门的区域进行有创性操作既有利于无菌操作的环境安全,也避免了对患者、家属和周围人群的心理刺激,还有助于减轻护理人员在众人面前操作的心理压力。

(4)输液大厅应有整齐编号的座位,宽敞明亮,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天花板上安装输液架轨道,尽量减少输液区地面障碍物对患者或护理人员的影响。输液大厅可播放柔和轻松的背景音乐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心情;在不同的角度安装大屏幕电视,循环播放健康教育节目;报架上有报纸、杂志和宣传单等供患者阅读,护理人员还可适时地介绍健康教育知识和医院的服务信息。

(5)输液区内应有2~3间观察室,有适量的病床或诊床供患者卧床输液,各室用玻璃间隔,室内天花板设轨道输液挂钩,床位标志鲜明,床与床间隔>1m,病床和被服应足够患者使用。

4.门诊输液室环境安全管理有何要求?

每日输液前30分钟完成集中清扫,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春、夏、秋季持续或者每天开窗通风时间累计2小时以上,以降低室内空气中菌落数。无法长时间开窗通风时,采用紫外线照射、臭氧离子或喷洒清新剂等方法消毒;或者在操作室安装百级洁净操作台,减少环境污染对输液安全的影响,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5.门诊护士应如何对患者进行输液安全护理?

(1)输液过程中护士应认真巡视,帮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血管;老年人血管较脆,且制动能力差,可用小夹板固定输液部位,防止针头脱出;冬季输液嘱咐患者注意保暖。同时观察输液是否顺畅,针头是否脱出,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莫非氏管液面是否过高或过低,患者的注射部位有无液体外溢、疼痛等。对于老人、儿童或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控制好滴速,嘱咐患者或家属不能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发生意外;对过敏试验阴性,输入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应进行床边观察30分钟,确定无异常后方可离开;某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必须全程监护,严密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输液完毕后,应给患者交代治疗注意事项,如输入抗生素后必须在治疗室观察30分钟,并提醒患者若有不良反应及时来院就诊。

(2)严格执行门诊输液查对制度:在门诊护士应实施输液告知制度,在接药时,护士告知患者输液程序,消除患者思想顾虑;护士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用药常规,每份治疗单从交药到输液注射都应经过排号、配药和注射三位护士的认真查对医嘱和药品,尤其是遇到陌生的特殊药物。发现有疑问的应该仔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必要时直接向医师核对医嘱,防止发生护理缺陷。另外,输液室座位和床位应注醒目编号,便于护士核对。

(3)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管理:加强输液过程巡视,及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尤为重要。护士应熟练掌握较多专科的药理学知识,积累较丰富的多专科用药知识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输液区内应备有急救物品和药品,以便随时抢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定,输液中如果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护士除了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患者,安抚家属外,还应该及时封存液体、输液器具,保存证据,报告护士长和科室药物不良反应监督员,配合处理。

6.门诊输液的医疗废物污染与职业防护的管理要求?

门诊输液区域内空间有限,人员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治疗药物品种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不仅有液体容器、药瓶、消毒棉签、针头等输液相关物品,还有患者的血液、呕吐物、分泌物、饮食、饮水包装或其他废弃物。部分可能存在播散病原菌的风险,应加强监管输液室废弃物管理,张贴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做到可视化管理,随时指导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正确处理废物。护士长指定专人每天检查,医院感染控制科每月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应重点培训护理人员处理门诊环境中医疗废物的相关技术,正确分类、注意职业防护和发生锐器意外刺伤后的应急处理程序。利用电视、录像、宣传画册等各种媒体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宣传,使他们了解医疗废物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随地吐痰、丢弃垃圾,吸烟等不良习惯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以促进患者及家属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维护门诊输液环境的清洁卫生。

7.门急诊输液治疗患者的情绪管理应注意哪些?

针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焦虑、恐惧、抑郁为主的心理特征,应按照心理护理操作规程,以情感支持为切入点。

(1)导诊护士一般情况下以患者到诊的先后顺序安排治疗,首先照顾急症患者,当遇到病情较重的腹痛、发热或出血等急需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可优先安排输液,并对其他候诊患者做好解释,以消除其焦虑等候心情。

(2)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情感支持时,语言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心理特点等给予适当的安慰性言语,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同时做到亲切,取得患者信任,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3)通过各种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护士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善用眼神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以娴熟的技术,规范行为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痛苦,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

8.如何持续改进门诊输液服务质量?
(1)贯彻舒适与安全的护理服务理念

在接诊过程中,除了温馨、整洁和舒适的输液环境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外,护士运用舒适护理理论也能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应把患者看作需要帮助的朋友,以礼相待,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每次注射都应告诉患者可能出现的用药反应,让患者心中有数,如有不适及时告诉护士,以便得到有效的处理。遇到个别静脉显露不良的患者给予热敷等方法充分暴露血管,或指派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确保穿刺成功。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予以解决,使患者从心理获得满足和安全感,达到心情舒畅。切忌言语生硬、漫不经心、态度冷漠,对患者的提问轻视敷衍,不作解答,甚至训斥患者的过激行为,使患者或家属产生反感,从而产生护患矛盾。

(2)输液过程中的全程健康教育

传播防病治病知识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可利用患者接受输液治疗的期间可开展健康教育。护士应维持输液环境保持安静,尽量降低因招呼患者、推治疗车等产生的噪声。在输液室准备报纸、杂志以及健康教育宣传册,供患者阅读。与患者交谈,讲解一些疾病的基本知识,介绍健康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季节向患者进行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针对自身疾病提出的问题,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心情,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求知欲望。由于患者可能连续多天接受输液治疗,门诊输液室应将健康教育制度化,建立全程、分期、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设计系列的健康小讲座,除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外,必要时还应学会应用哑语、方言、英语和辅助以形象的体态语言与患者沟通外,或将输液患者须知、操作示范、常见的健康宣教知识制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定时循环播放,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多方面的需求。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既分散了患者对注射部位疼痛的注意力,减少了输液过程的枯燥无聊,也让患者和家属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获得健康保健常识,拉近了护士和家属的距离,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