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穴位埋线疗法的作用机理
穴位埋线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中医学理论、穴位埋线疗法本身和现代医学,对其作用机理均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简单的梳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学理论对埋线的认识
1.中医理论认为,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和发展。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路径,通过网络周身,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灵枢·本脏》曰:“视其外应,以知内脏,则知病矣。”穴位埋线疗法是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线体在穴内的生理刺激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神经传递传入体内,以达“疏其气血”“令其条达”的目的,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以治疗疾病。
2.穴位埋线是在留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具备了留针所具有的作用。如在某些情况下,对体质强壮之人,通过留针可以保持针灸的持续作用,加强治疗效果。在临床上,许多患者都是通过留针而使针感加强的,留针同针刺手法一样能够起到补泻的作用。此外,留针尚有催气、候气的作用。从中医角度看,埋线疗法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几个方面,针具埋线时可以进行手法补泻,羊肠线的粗细也能进行虚实的调节。
3.穴位埋线作为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除了利用腧穴的功能外,还有其本身的优势。首先,埋线方法对人体的刺激强度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初期刺激性强,可以克服脏腑阴阳的偏亢部分,后期刺激性弱,又可以弥补脏腑阴阳之不足。这种刚柔相济的刺激过程,可以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其次,埋线疗法利用其特殊的针具与所埋之羊肠线,产生了较一般针刺方法更为强烈的针刺效应,有“制其神,令其易行”和“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作用。
4.埋线疗法能够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穴位埋线疗法以所选经穴为治疗点,通过针刺作用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气血性的作用,达到阴平阳秘、邪去正复、防治疾病的目的。其功能已为现代医学实验所证实,一是能改变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对机体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二是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刺激骨髓生长,使周围血液白细胞增多,增加其吞噬能力,提高免疫血清效价,因而有抑菌和消炎等作用,同时还能改变体内化学分解合成过程,加速毒素的排泄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等。
5.埋线疗法效果显著,应用广泛。穴位埋线集“针刺、腧穴、线”功能于一体,刺激强而持续,时间长而力专,临床效果好,尤其对一些体质较虚者和代谢失调等所致疾病,在临床上效果显著。一般来说,针灸疗法治疗范围的病证,都可应用该疗法。
二、现代医学对穴位埋线的认识
1.现代医学对埋线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内部的一些微观组织结构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传统埋线手法中的穴位局麻以及皮肤切割都能对穴位、神经以及整个中枢产生一种综合作用,使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加强,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增强,其营养状态得到改善,产生的疼痛信号传到相应的脊髓后角内,可以引起脊髓水平的抑制效应,调节其所支配的内脏器官。此外,羊肠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可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体、吞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分解为多肽、氨基酸等。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易复发等缺点。一般说来,由于羊肠线刺激平和,对大脑皮层中急性疾病较强的病理信息干扰和抑制力量不足,因而不能迅速产生作用,但对慢性疾病却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2.穴位埋线的实验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毛昌辉等选择定喘、肺俞、膻中,经穴位埋线观察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发现明显高于对照组,TNF、IL-4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穴位埋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细胞学免疫。崔氏等观察足三里穴位埋线对脾虚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穴位埋线对脾虚大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亦能明显提高,并能增加脾虚大鼠的脾重指数与胸腺重量指数,提示穴位埋线对脾虚证的治疗机理可能与调节细胞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有关。张光奇等研究穴位埋线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黏附分子CD44、CD54及IL-2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D44、CD54及血清中T细胞IL-2含量较正常鼠低(P<0.01);埋线后能显著提高组织中CD44、CD54含量,且优于SASP药物组,在提高血清中T细胞IL-2含量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埋线组与模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认为穴位埋线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周氏等在胆囊穴、中脘穴和胃俞穴埋线,观察对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组进行穴位埋线,可以显著地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动力,解除幽门痉挛,减少胃黏膜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以及腺体增生、肠上皮化生。刘卫英等通过选取大鼠肝俞透胆俞(双侧)、丰隆(双侧)、大椎进行穴位埋线,实验证实可降低甘氨酸、牛磺酸、大脑皮质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皮质γ-氨基丁酸/葡萄糖比值,达到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的平衡,从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研究表明,埋线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因此为穴位埋线的治疗机理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埋线疗法问世时间尚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般研究多限于临床应用,对其治疗机制缺乏必要的实验研究,不少尚处于假说阶段,存在的问题仍很多,这也是今后必须重视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
三、穴位埋线疗法自身的认识
穴位埋线具有复合刺激作用,可以调节力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而产生良性诱导,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一)调节人体动态平衡
“平衡”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把它应用到医学的研究上,不仅能够抓住生理、病理和临床上的一些实质性问题,而且使我们思路大开,很快能够理解为什么过去医学上应该达到一种水平而没有达到,它的症结在哪里?同时,也在宏观上和整体上把握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方向。
“平衡”既然是正常生理状态的一大属性,穴位埋线的一切治疗手段都是旨在恢复人体生理状态的平衡。比如,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是恢复它的动态平衡;治疗骨质增生疾病是恢复它的力学平衡;治疗一些内科疾病是恢复它的代谢平衡、体液平衡;治疗外科疾病是恢复它局部组织间功能的平衡等。这也是为什么穴位埋线治病往往能达到根治、近乎一劳永逸效果的原因。事实上,其他医疗学科不管是针灸、药品、手法、手术,只要是治疗效果达到上述标准者,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恢复了人体的某一种形式的平衡。推而广之,平衡应成为一切临床研究的追求目标。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包括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知识。当今世界许多比较有名的医科大学都设立社会科学学科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而只有医学专业知识,不仅在临床研究上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乱奔乱闯,而且在医学的理论研究上也将陷于思路狭窄、容易盲从的境地,很难取得大的理论进展。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思想本身就蕴含了调节动态平衡的内容,有些有识之士概括穴位埋线的核心就是“平衡”两个字。事实上,穴位埋线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就是在研究和调节人体的平衡机制、平衡的方式、平衡的内容,以及如何恢复人体在不同方面的种种不平衡因素,使人体的疾病得以迅速恢复。
(二)针刺作用
埋线疗法是在针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灸针有粗、细、长、短之分,还有火针、小针刀、三棱针等不同的分类。在针灸实践中,常常见到有针到病除的实例,其中三棱针、火针、小针刀较为突出一些,而埋线针的针尖比针灸针要粗一些。例如,三棱针的针尖虽稍大于埋线针的针尖,但刺入较浅。埋线时是在局麻状态下,患者无痛感或基本无痛感,但在刺入较深的过程中,三棱针的针尖和带进的羊肠线必然要伤及组织、微小血管、微小神经等,一瞬间的适当创伤性刺激量,能直接激发经气,加快气血运行,激开祛邪之门,起到速效的作用。再如,在埋线疗法初期,有人用切割埋线治疗一例正在发作的哮喘患者,在切割前,这位患者呼吸很困难,在膻中穴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脂肪后,用血管钳头在切口内进行按摩(加重创伤),不到两分钟,哮喘突然消失,呼吸平稳如常人;一例典型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正在发作期,头痛剧烈难忍,可当埋线针刺进穴位的片刻,头痛即消失(这绝不是羊肠线的作用),这样神奇的现象,可能就是由于粗针创伤,使受损组织细胞释放出的某些化学因子,导致穴位局部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血管扩张、代谢增强等因素,激发了经气,通其经络,达“通则不痛”的祛邪之功。
穴位埋线作为一种穴位刺激疗法,同样可起到针刺效应以治疗疾病。埋线时,需用针具刺入穴内并埋入线体,此时即可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其刺激感应更强烈,这与针刺产生的针感及传导是一致的,它通过经络和神经调节作用于机体,起到协调脏腑、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从1984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济生教授对“电针耐受”过程中“阿片/抗阿片”这一对矛盾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18年的研究证明,中枢八肽胆囊收缩素的抗阿片作用是决定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认为研究阿片类物质和抗阿片类物质的对立统一关系为今后阐明大脑内多种神经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并有助于临床提高针刺镇痛的效果,认为针刺镇痛是有科学根据的有效治疗方法,从而使针刺疗法在西医等主流医学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留针及埋针刺激的长效作用
羊肠线长时间刺激穴位:肠线在体外是长久不变的物质,为死物,可到体内后就逐渐成为活体,变软,液化,直至消失,这段时间的长短是由肠线的粗细与铬量的多少来决定的。例如,中等铬量的2号羊肠线,埋在腹腔内15天左右吸收完,埋入肌层45天左右吸收完,埋入脂肪层65天左右吸收完,埋入接近皮层或皮内层120天左右吸收完,也有极个别的患者数年还有未吸收的线迹。羊肠线埋入肌层穴位上,能有30天左右的刺激时间,这与针刺相比,就是将针刺疗法的进针、留针、行针、起针等过程融为一体,所以说,埋一次线相当于针刺10次(细线)至60次(粗线)的功效。这就是长效针感疗法继承针刺疗法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针灸治疗实践中,留针及埋针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而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及吸收的过程,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至4个月(持续时间与肠线粗细以及线体的成分呈正比),其刺激感应的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和埋针法所不能比拟的,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刺激量小而致疾病恢复慢、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使疾病在较长时间里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故能起到比留针和埋针更好的疗效。
(四)穴位封闭的作用
1.基本依据 穴位封闭疗法,从有麻药开始就有这种方式,而且临床上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对许多局限性病证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对急性乳腺炎肿痛等急性炎症有独特的疗效,对全身性疾病(如神经衰弱)和过敏性疾病均有治疗效果。20世纪70年代初,穴位埋线最好在局麻下进行,确保埋线无痛。这样,埋线比针刺的痛苦还要小,既能使患者乐意接受,又能协助埋线提高疗效。例如有固定痛点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发作时抱头哭闹,疼痛难忍,当用埋线治疗时,用2%的利多卡因1~2mL,快速注射疼痛部位后,立即埋入羊肠线,头痛即刻消失,这绝不是羊肠线的作用,当时这类头痛多数一次治愈,这是穴位封闭疗法的作用。
2.效应 局部麻醉,其作用部位均在皮肤。《素问·皮部论》说:“皮者,脉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说明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皮肤通过经络沟通和联系脏腑,它们之间要相互影响,故局麻产生的刺激冲动通过皮部、孙脉、络脉和经脉对脏腑产生影响,起到调整脏腑虚实、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作用。局麻是对中枢与末梢神经的一种综合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有三个阶段的不同变化及效应:①针头刺入皮内及注药时产生的疼痛信号传到相应节段脊髓后角,抑制了相同节段所支配内脏器官的病理信号传递,并使相应内脏得到调整。②注药后1~3分钟即可选择性地阻断末梢神经及神经干冲动的传导,使患病部位对穴位及中枢神经产生的劣性刺激传导受阻,内脏疾病患者的相应经络及穴位出现敏感现象就是这种传导的表现之一,从而使神经系统获得休息和修复的机会,逐渐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③局麻后期穴位局部血管可轻度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使局部新陈代谢正常化,改善营养状况。这些变化产生的特殊刺激经过经络及神经-体液反作用于相应患病部位,使之也得到改善和调整。临床上,往往有一些在局麻时局部皮肤疼痛异常,而病痛却马上减轻或消失的病例。可见,局麻的主观目的主要是预防术中疼痛,但客观上对疾病却起着不可忽视的治疗作用。
(五)放血疗法的作用
放血疗法是指常用针具刺破络脉放出少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素问·调经论》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血去则经隧通矣。”(《素问·三部九候论》王冰注),说明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生命的基础是新陈代谢,人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有赖于健全的血液循环。埋线操作时往往会刺破穴位处血络,致针眼有少量出血,有时瘀结皮下,这就产生了刺血效应。有人测定,刺血对微血管的血色、流变、瘀点、流速具有改善作用,证实刺血改善了微循环,缓解了血管痉挛,从而改善了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帮助了机体组织的恢复,并能调动人体的免疫机能。埋线针的针尖,埋线时不但要刺破表皮,而且要深刺3cm左右的深度,拔针后,有的针眼出血较多(对鼻衄、高血压、头痛者提倡多放些血),对不出血的针眼,要主动挤出几滴血。其指导思想是:拔针后针眼出些血能减少针眼的感染机会;放血也是一种常用的疗法,利用埋线针眼放血,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刺激方式,使多种有效的穴位刺激方式在同一个穴位上发挥出综合效应,激发体内的防御机制。因此,埋线时的刺血效应同样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经络的虚实,从而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功能。故临床埋线时,对某些疾病需要有意识地刺破血络,挤出血液,以达到或增强疗效的目的。
(六)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
埋线针刺入穴内后,会使局部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受损组织细胞释放出的某些化学因子可造成无菌性炎症反应,使穴位局部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血管扩张、代谢增强等,为损伤的修复创造条件。根据生物泛控制原理,通过神经将损伤穴位需要修复或调整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激发体内特定的生化物质组合,产生一种特有的作用,并通过体液循环在体内广泛分布。由于埋线选取的穴位与患病部位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属于一个同类集,所以,当该作用在修复或调整受损穴位时,患病部位也同时被修复和调整,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由于埋线时局部组织的损伤及修复过程较长,其积蓄的作用也较持久,所以其针刺效应和修复时的作用得以维持较长的时间,使疾病部位得到更完善的调整和修复。
(七)组织疗法效应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腧穴与经络密切相关,它能反映各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通过针灸、按摩、埋线等刺激,能够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有时还可以用作辅助诊断。羊肠线作为异体组织蛋白,将其埋入人体内,在1~3天内随人体生理同步变化,逐渐变软、液化,可使淋巴细胞致敏,其细胞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变为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物对穴位产生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使局部组织发炎,甚至出现全身反应,从而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功能,使活跃趋于平衡,这种穴位组织疗法明显优于不考虑穴位的埋藏疗法。将微量羊肠线埋入穴位后的全过程,是一种适应人体生理规律的新的穴位调节过程,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羊肠线在穴位中1~3天内以机械刺激为主;二是羊肠线异体蛋白参与穴位组织同步变化,逐渐变软、膨胀,扩大刺激面积,此时既有机械刺激,也有生物和化学刺激,产生局部炎症性反应;三是参与炎症性反应的物质有羊肠线的异性蛋白和体液的渗出液,出血、渗血成为互体,相互对抗产生反应物。上述多方面在穴位上的刺激量是随时随地都在随需要而变化,不同于针灸针的刺激模式,也许穴位就适合这样一种能与人体同步运动、稳定且适应的持久(不是永久)的刺激量,从而显示出穴位埋线的独特功能。
(八)复合刺激作用
1.通常认为线犹如针,线的粗细长短决定了刺激量的大小和吸收时间的长短,这与针刺进针、留针、行针、起针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相似。羊肠线埋入机体后,逐渐液化、吸收的过程为异体蛋白刺激,类似组织疗法,有增强免疫功能的效应。人们较普遍地认为,埋线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具有穴位封闭、针刺、放血、留针、组织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法,初为机械刺激,后为生物学和化学刺激,具有速效和续效两种作用。其机理为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一部分经传入神经到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后内传脏腑而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再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调整脏器机能状态,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防御能力。
2.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羊肠线为一种异体蛋白,埋入穴位后软化、液化、吸收,此过程可促进组织、器官代谢,使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其细胞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药线,使之变成多肽、氨基酸等,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使肌肉合成代谢增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代谢降低,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从而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它的持续刺激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3.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性物质吸收。羊肠线埋入穴后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管新生,血流量增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加快炎性物质的吸收,减少渗出、粘连。
4.产生良性诱导。埋线后可在大脑皮层区建立新的兴奋灶,从而对病灶产生良性诱导,缓解病灶放电,保证大脑皮层感觉区细胞机能的正常作用,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