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穴位埋线疗法的理论基础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整体观、恒动观和辨证观为指导,以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为基础,采用传统针灸方式结合现代医疗技术,根据病证特点,将可吸收的外科缝线植入穴位,以激发经络气血、协调机体机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使邪去正复,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手段和方法。穴位埋线疗法是对中医针灸学的发展,属埋植疗法的范畴,又称“埋线疗法”“穴位埋藏疗法”“经穴埋线疗法”等。

中医学、针灸学及其留针理论、现代医学成果——解剖学、生物力学、脊椎病因治疗学、软组织外科学、周围神经受卡压的理论等现代医学的成果,都是穴位埋线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穴位埋线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系统、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其特有的性质,即中医学所特有的本质,决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独特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指这一理论体系在医学观和方法论层次上的根本特点,是由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所决定的。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因此,以整体的、运动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科学问题,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点,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具体体现。

(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含义 整体与部分对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中国古代朴素的整体观念是建立在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思维形态或方式。中医学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完整性,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关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整体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辨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中医学把人体脏腑和体表各部分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1)人体内部的统一性 人体是由脏腑和组织器官构成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整体功能活动的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因此,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作用实现的,即所谓“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五脏是构成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连、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并且通过精、气、神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充分地反映出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一般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医学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说,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一体观,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而且还注重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这种“天人一体观”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和五脏之气的运动。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通应的。所以,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关。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而且能主动地改造自然,从而保持健康并生存下去,这就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而自然界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故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必须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倘若违背了自然规律,必将导致不良后果。在自然界中,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变化,以及地土方宜等,均对人体生命活动与疾病的产生有深刻的影响。人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同自然界作斗争,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4)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是以一定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生命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特征,年龄、性别、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人群特征,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爱好等。心理因素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称为社会-心理因素。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动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学强调人与天地(即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也非常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即情志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视“七情内伤”为内伤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5)整体观念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是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和探索人体及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所得出的认识,也是诊治疾病时所必须具备的思想方法,因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养生之中,并对建立现代环境科学,认识和处理现代身心疾病,以及解决现代科技理性过度膨胀的社会病,均有所裨益。

(二)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术特点的集中表现,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1)症、证、病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要通过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表现出来,人们也要通过疾病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疾病的临床表现以症状和体征为其基本组成要素。

症状,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现象、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而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及其他检查方法,客观查得患病机体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现象,则称为体征,如舌苔、脉象等。病人有目的的语言和行为异常,如哭笑无常、活动不自如等,则称为社会行为异常。一般将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统称为症状,即所谓广义的症状。因此,中医学把症状作为构成临床表现的基本要素。症状是疾病的客观表现,是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

证候,简称为证。证候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在中医学术史以及现代文献中,证候是一个多义术语。证候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揭示了病因、病性、病位、病机和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为治疗提供了依据,并指明了方向。换言之,证候是由症状组成的,它所包含的内容为: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理表现;反映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反映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反映机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为治疗提供了正确的依据和方向。

疾病,简称病。疾病是与健康相对的概念,失去健康状态则意味着患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因正虚邪凑而致机体内外环境失调,阴阳失和,气血紊乱,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适应环境能力下降的异常生命过程。这一异常生命过程表现为症状和体征,由证候体现出来。

症、证、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均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之上。症状是患病机体表现出来的可以被感知的疾病现象,是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要素;证候是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集合;疾病是由证候体现出来的,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全部过程和基本规律。就症、证、病三者反映疾病本质的程度而言,症状反映疾病的个别或部分的本质,证候则反映疾病阶段性的本质。其中,证候将症状和疾病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症状和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病是由症状组成的,证也是由症状所组成的。症与证虽然与病有密切关系,但疾病既不单是一个突出的症状,也不单是一个证候。每一种病都有它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其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可产生不同的证候。每种病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各种不同的证候又有相应的治疗原则。症、证、病三者既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

(2)辨证与论治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以及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所谓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且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2.辨证论治的运用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

(1)常用的辨证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虽各有特点,对不同疾病的诊断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补充的。

(2)辨证论治的过程 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运用四诊对病人进行仔细的临床观察,将人体在病邪作用下反映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结合地理环境、时令、气候及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找出疾病的本质,进而得出辨证的结论,确定为何种性质的证候,最后确定治疗法则,选方遣药进行治疗。这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过程。

3.辨证论治的特点 中医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以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资料为依据,从病人的整体出发,以联系的、运动的观点,全面地分析疾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临床现象,以症辨证,以症辨病,病证结合,从而确定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既要辨证,又要辨病,由辨病再进一步辨证。虽然既辨病又辨证,但又重于辨证。例如,感冒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状属病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候。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证候”是属于风寒还是属于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是用辛温解表法还是辛凉解表法,给予适当的治疗。由此可见,辨证论治既区别于见痰治痰、见血治血、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对症疗法,又区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的治病方法。

4.辨证论治的意义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证候。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上,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的季节不同,治法也不同。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邪气,故在治疗时常用一些芳香化浊的药物以祛暑湿,这与其他季节的感冒治法就不一样。再如麻疹,因病变发展的阶段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初期麻疹未透,宜发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常需清肺;后期多为余热不尽,肺胃阴伤,以养阴清热为主。另外,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因而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虽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证,用基本不同的治法,即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穴位埋线是针灸的发展和延伸,作为中医学体系的一部分,整体观念也是指导穴位埋线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例如,在某些疼痛性疾病的诊治中,虽然也“以痛为腧”,但是也并不是哪里痛就一定在哪里埋线,而是要充分综合患者全身的情况和疾病特征,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的性质及其规律,从而辨证施治,使整体和局部互相配合,协调作战以对抗病魔,这些都是整体观念的充分体现。

辨证论治贯穿于穴位埋线的全过程,例如,在埋线治疗肥胖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根据辨证分型加以区别。在临床上,肥胖患者的常见分型如下:形体肥胖,浮肿,肌肉松软,疲乏无力,肢体沉重,尿少,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不爽,舌质淡红或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薄腻,脉沉细,中年女性居多的一类,列为脾虚湿阻型;体质壮实,多有肥胖家族史,肥胖程度较重,肌肉结实,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体沉重,怕热,出汗较多,口渴喜饮,口臭,便秘,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这一类列为胃肠实热型;胸胁苦满,胃脘痞满,常见于女性,肥胖多与月经量少或闭经有关,月经不调,闭经,乳房胀痛,失眠多梦,有不良的情绪背景,焦虑、压抑、烦恼时食欲反而旺盛,舌质暗红,脉弦,这一类列为肝郁气滞型;虚肿,肌肉松软,多见于中老年肥胖者或反复恶性减肥并多次反弹者,面色img白,疲乏无力,嗜睡,恶寒,自汗,腰腿冷痛,性欲降低,舌质淡红,舌苔薄,脉沉细无力,这一类列为脾肾两虚型。治疗的处方自然有所不同,脾虚湿阻型的主穴是脾俞、丰隆、足三里(增强食欲),配穴是太白、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中脘、水分、百会、胃俞,随证加减,便溏加天枢、大肠俞,疲乏加关元、气海,下肢肿加丰隆;胃肠实热型的主穴是胃俞、内庭、曲池、中脘(强刺激),配穴是足三里、公孙、上巨虚、下巨虚、小肠俞、关元,随证加减,便干加便秘点(脐旁3寸),口臭加上脘,食欲强加气海(减少饥饿感);肝郁气滞型的主穴是肝俞、太冲,配穴是期门、支沟、三阴交、阳陵泉、公孙、行间、曲泉、膈俞、肾俞,随证加减,月经不调加血海,闭经加次髎,口苦咽干加胆俞,多饮加中脘(强刺激);脾肾两虚型的主穴是关元、命门,配穴是脾俞、肾俞、三阴交、气海、太溪、足三里、天枢、阴陵泉、百会、水分、三焦俞,随证加减,下肢肿加阴陵泉,下利清谷加中脘(灸)。对症治疗时仅仅针对某一种症状或者现象,例如,抑制食欲常选用气街、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曲池、内庭,或梁丘配中脘,或内关配公孙;增加食欲取足三里配三阴交;增加脂肪分解用肾俞与京门、脾俞与章门、气海与关元;增加排泄(促进肠道蠕动)要用支沟、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或支沟配太溪,或阳陵泉配上巨虚等。这样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往往疗效不佳,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就会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二、留针理论是穴位埋线的理论基础之一

穴位埋线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羊肠线为载体、埋线针为主导、穴位为媒介、长效针感为核心、主治慢性顽固类疾病为主体,其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换而言之,穴位埋线是以中医经络、气血、脏腑等理论为基础架构,运用传统针灸概念,搭配现代医疗器械而发展出来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是针灸学的现代发展,是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是针灸学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西医相结合的丰硕成果。

虽然穴位埋线疗法的名称在古医籍中并无记载,然而,其所用的手段与方法却是与古代的针灸疗法一脉相承。主要表现为:治疗的原理是辨证论治,治疗的方式是对穴位的刺激,选择的部位是经络腧穴,疗效的关键是“气至有效”。《灵枢·终始》云:“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素问·离合真邪论》说:“静以久留。”这是埋线疗法产生的理论基础。“留针”的方法是用来加强和巩固疗效的,留针后来又演变为埋针,用来进一步加强针刺效应,延长刺激的时间,以增加疗效。

留针,即把毫针刺入穴位,得气行补泻之法后,将针留置穴内一定时间的一种方法。留针是针灸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之一。在《内经》中,关于留针的论述颇多,尤以《灵枢》为甚,其作用一是候气,二是调气。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指出了针刺的疗效取决于得气与否。又云:“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指出了针刺后不得气,应留针以候气,得气后方可出针。

《灵枢·刺节真邪》指出:“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所谓调气,就是调节脏腑经络之气的偏盛偏衰,通过针刺补泻手法,留针一定时间,使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达到机体恢复阴平阳秘之状态。《素问·针解》云:“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明确指出了针刺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可通过不同的手法达到补虚泻实、协调阴阳的目的。《灵枢·终始》亦云:“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这也是调气的表现。

留针主要是依据体质、年龄、脏腑经络、脉象、天时季节、病程、证而定。

1.体质、年龄 《灵枢·逆顺肥瘦》以体型分胖人、瘦人、常人;以年龄分为壮年、幼儿;据肤色分为白、黑、浅、深。胖人、常人中肤色深黑、气血涩迟者宜深刺久留针,瘦人、常人中肤色浅白、幼儿、气血滑者宜浅刺、短暂留针或不留针。《灵枢·根结》根据人的饮食、劳逸等生活条件,将人分为身体柔脆者和形体粗壮者,云:“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皆因气悍傈疾滑利也。”现在看来,偏于体力劳动者留针时间要略长,偏于脑力劳动者留针时间宜略短。

2.脏腑经络 《灵枢·阴阳清浊》云:“清者其血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针刺属阴的脏病宜深刺而留针时间较长,针刺属阳的腑病宜浅刺而留针时间较短。每条经脉的长度及生理特点不尽相同,足经长于手经,阳经长于阴经,而各经气血多少和阴阳之数亦不同,如《素问·血气形志》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也。”因此,各经针刺深度与留针时间亦不同,如《灵枢·经水》对此作了详细的叙述,云:“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刺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刺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刺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刺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刺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经,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过此者则脱气。”可以看出,阳经比阴经的留针时间长,足经比手经的留针时间长,最长留十呼,最短无过一呼,充分表明应辨经留针。

3.脉象 不同的脉象反映病证的寒热虚实不同,针刺的深度、速度、留针的时间亦有别。脉见急、弦多为寒,涩为气滞血瘀,均应久留针;脉见滑、缓多为热,宜浅刺不留针。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

4.天时季节 《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涩;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留针时间的长短也要顺应四时变化,冬季气温低,经气凝涩,留针时间要长。《灵枢·本输》指出:“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灵枢·四时气》也说:“冬取井荥,必深而留之。”以此可知,夏季气温高,经气滑利,留针时间宜短;春秋留针时间则介于冬夏之间。

5.病程 《灵枢·终始》云:“久病者,邪气入深,则此病者,深而久留之。”即久病不愈者,留针时间宜长;同理,病程短者,留针时间宜短。

6.证 可据虚实寒热再分。

(1)虚证留针可补虚 《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表明血虚的病人留针可补血调气。《灵枢·口问》云:“目眩头倾,补足外踝下,留之;痿厥心悗,刺足大指间二寸,留之。”目眩头倾是由于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颈项无力支撑所致,此时可选足外踝下的昆仑穴以补法留针;痿厥心闷为下气不足,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和温煦四肢所致,可取太白、太冲等穴以补法留针。又云:“忧思则心系急……补手少阴、足少阳,留之也。”亦即补法留针有补的作用。

(2)实证留针可泻实《素问·针解》云:“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灵枢·逆顺肥瘦》曰:“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体质壮实者,气血旺盛,感受外邪,表现为实证,针用泻法,且留针时间要长。《灵枢·厥病》曰:“肠中有虫瘕及蛟蛔皆不可取以小针……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大针为九针之一,其尖如梃,治实证为主。虫瘕、蛟蛔为实证之病,以大针刺而久留针,至虫不动才出针。临床治疗胆道蛔虫、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所出现的腹痛均用久留针法,待症状缓解后方出针。由此可以看出泻法留针有泻的作用。

(3)寒证留针可祛寒 《灵枢·经脉》云:“寒则留之。”此为针灸治则之一,对于寒证除用灸法外,也可用久留针法,留针有祛寒的作用。《灵枢·官能》云:“大寒在外,留而补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均强调了寒证用久留针法治疗。《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痛痹是由于寒邪内侵,经络阻滞,气血不能通所致,用久留针法可振奋阳气,祛除寒邪,疏通经络,疼痛得以消除。《灵枢·四时气》云:“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灵枢·寒热病》云:“寒厥取足阳明、少阴于足,皆留之。”《灵枢·终始》云:“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寒厥证是由于阳气衰微引起的四肢不温,手足逆冷,下利清谷,应久留针以调和气血,寒厥得复。

(4)热证留针可泻热 热证一般不留针,如《灵枢·经脉》云:“热则疾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热者,如以手探汤。”但也可用留针法以清泻实热,如《灵枢·寒热病》云:“热厥足太阴、少阳,皆留之。”《灵枢·终始》云:“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热厥证由热盛之极,阳气郁闭引起,通过留针可调和气血,祛邪清热。《灵枢·刺节真邪》和《灵枢·官能》则分别论述了上寒下热及上热下寒在留针上的不同点,指出“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下寒上热则所谓“太热在上,推而下之”。因其寒邪有上下不同,故前者留针在上部,后者留针在下部。

穴位埋线是在留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备了留针所具有的作用,以线代针则保持了针刺的持续作用,加强了治疗效果。留针的理论是穴位埋线的理论基础之一。

三、现代医学成果是穴位埋线的理论基础

1.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埋线疗法中,体表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等),软组织层次解剖(肌肉层次解剖、穴位层次解剖等),神经、动脉、静脉走行路径,肌肉起止及走行,筋膜的解剖等,是穴位埋线医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

2.生物力学基础 生物力学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是力学与生物学、医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生物力学广泛应用在医学基础研究及各科临床中。同时,也是埋线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等,解决了一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对改进和创新疗法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脊椎病因治疗学 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证,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学科。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引起内脏器官出现功能性症状是脊椎病因治疗学主要的理论基础。脊椎病因治疗学认为,一些疾患在合并脊椎后关节解剖位置紊乱时会出现和加重症状,对埋线疗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软组织外科学 软组织外科学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膜、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内脂肪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损害(原称软组织劳损)引起疼痛和相关征象的疾病为研究对象,以椎管外或椎管内软组织松解等外科手术或椎管外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或椎管外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非手术疗法为治痛手段(完全有别于镇痛手段)的一门新的临床分支学科。其认为,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病理学基础是软组织因急性损伤后或慢性劳损形成而导致的无菌性炎症;软组织松解手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椎管外松解骨骼肌、筋膜等,或椎管内松解硬膜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等无菌性炎症病变的软组织,完全阻断了它们的化学性刺激对神经末梢的传导,以达到无痛的目的。穴位埋线的穿刺过程,具有类似的松解作用。

5.周围神经受卡压的理论 周围神经卡压是躯干、四肢、关节等部位出现疼痛或不适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认为骨骼肌为了在主应力方向承担更大的载荷,便在骨的质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得到加强,结果形成骨质增生,以及软组织在随应力集中的载荷时,肌肉和筋膜产生代偿性增生、肥大或肥厚,除使组织和功能发生改变外,还是造成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潜在因素或直接因素的“应力集中说”。各种因素(如炎性渗出、肌肉痉挛、筋膜挛缩等)引起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这种压力在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挛缩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梢产生了病理性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的“筋膜间室内高压说”,也是埋线疗法的理论基础,因为穴位埋线时针刺会“解压”,会解除异常的力,从而使周围神经卡压解除,也就缓解了临床症状。

穴位埋线是采用传统针灸方式与现代医疗技术方法相结合的产物,现代医学的成果为穴位埋线的临床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支撑的基础。解剖学中,大体解剖和局部解剖是各个医学临床的基础,穴位埋线还比较注重功能位的解剖关系,这样,我们在临床操作中就做到了心中有数;脊椎病因治疗学与华佗夹脊穴、背俞穴、生物力学、软组织外科学、周围神经受卡压的理论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的观点互相印证,有的理论互相补充,从而为穴位埋线的理论和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临床实践打开了广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