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证”“象”主次,洞悉原委
(一)有瘀象未必皆是瘀证
“瘀象”与“瘀证”不尽相同。“瘀证”可总括“瘀象”,本属定理,无须非议,但从众多临床实例来看,确有可议之处。其主要表现之一,据西医的诊断而用药,缺乏中医的辨证依据。如对冠心病、慢性肝炎、脑出血后遗症等疾病的治疗,不论其瘀象的多寡、主次,概用冠心Ⅱ号、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主攻其瘀;其二,辨证欠周密,捉襟见肘。如气滞、痰阻、湿郁、水聚、寒凝、热壅等所致的病证,只要兼有瘀象者,亦必以桃、红之类攻逐之,似乎活血化瘀法可通治百病。这些不同的病证,有时虽有“瘀象”,但未必皆以其为主证,亦未必以瘀血为主因,是故不能与“瘀证”等量齐观。所谓“瘀证”,当指血行不畅或阻滞、蓄积于脉道之内外所致的一系列综合征。临床辨证,只有权衡“瘀象”之主次,才能抉择化瘀之主从。如《伤寒论》对热入血室之辨治,实为识别瘀证真、假之范例。此证虽与瘀血阻滞有关,但主要系妇人经期感受外邪,邪热陷入血室而不得外泄所致。若症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则用刺期门法,俾邪热随血外出而解;症见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者,则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俟枢机一转,则陷入之邪即可随之而出。可见仲景治疗此类“血结”证,有刺期门法,有和解法,就是不用活血化瘀法。嗣后之不少医家误解仲景用药心法,认为必须伍用凉血化瘀药,如叶天士主张加入生地黄、桃仁、山楂肉、牡丹皮或犀角,钱潢认为应加桃仁、牛膝、牡丹皮之类,实不足取法。尚需提及的是,李东垣《脾胃论》对脾胃病诸证兼夹血瘀者的治疗,独重视“补土以调和气血”,这反映在他的一系列升阳、益气、养血、除湿等方剂中,常配伍治血或祛瘀药,殊少径用活血化瘀法。他甚至谓其“胜湿”“升阳”方中用葛根、羌活、防风以及加用附子,皆有“通经脉”“通其经血”之用。足见其治瘀不拘陈规,亦为有瘀象未必皆是瘀证的实例。
(二)“无”瘀象未必皆非瘀证
据瘀象而确定瘀证,是辨证之常。“无”瘀象(证候不显著)可凭,亦可诊断为瘀证,是辨证之变。故临证识瘀必知其常而达其变,方能了然于胸中,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识瘀之变,自《黄帝内经》以降,多以病史推断之,如《素问·痹论》就指出久病可以致瘀。清·叶天士秉承经旨,以“久病入络”立论,意在说明“脉络自痹”,病位较深,以痛为主,并创制“辛润通络”法,起沉疴,愈顽疾。周学海认证则不局限于久痛,他认为“凡大寒大热病后,脉络之中必有推荡不尽之瘀血” 。唐容川《血证沦》从治疗学角度则径谓:“一切不治之症,总由不善祛瘀之故。”足见唐氏识瘀之灵活。后世对无明显脉证可凭的瘀证,多以“怪病多瘀”“奇病多瘀”立沦,殆即源此。结合辨治瘀证的实践而言,如有些顽固性头痛,有时虽无明显的瘀象,但在以其他原因难以解释时,则宗前贤“久痛入络” “不通则痛”之明训,立通窍化瘀法,主攻其瘀。根据其相关兼症,分别伍用平肝潜阳、清泻肝胆、滋阴养血诸法,获效多佳。对久治未愈的末梢神经炎,凡症见手足麻木疼痛、入夜及感寒后疼痛尤甚者,则按寒凝血瘀论治,用活络效灵丹合阳和汤化裁,多可应手取效。值得深思的是,“怪病多瘀”“奇病多瘀”之“怪”“奇”,含义笼统,规律欠明,难以掌握,似属辨证无力之遁词。因此,识瘀证之变的着眼点,应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将局部病变与症状、体征、病史、治疗史等综合考虑,以探明其规律。否则,时至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仍以“怪”“奇”名之,岂不可笑!基于上述,并验诸临床,其辨证之要约有五端:①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即根据体表组织及脉络检查所见(如肌肤色黯、渗出、肿胀、脉络迂曲、充血、出血、栓塞等),结合全身的相应兼症来考虑。②结合病史:患者多有久痛、失血、外伤、手术、七情内伤、月经不调等病史。③结合治疗史:对屡服他药、变更治法罔效的病例,而试用活血化瘀法取效者,多属瘀证。④有些疾病虽无明显瘀象,而宜用血管扩张剂治疗以改善循环,促进恢复者(如眼肌麻痹、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病变等),亦可协助诊断。⑤结合实验室检查:近年来,结合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显示了可喜的苗头。诸如用甲皱微循环观察微血管的形状、轮廓、排列,以及血色、血流等;用心电图检查心肌供血情况;用血液流变学研究血液的黏滞性、流动性和血细胞间聚集性;用血流图测定脑血流、肺血流、肝血流及肢体血流等。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论治冠心病,在临床症状不多,而心电图有缺血改变,或血液高黏、高凝、高血脂的情况下,认为也是瘀血的一个侧面,经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从而丰富了固有的认识,扩大了临床适应证。若能推而广之,探索多种“因瘀致病”的实验室依据,不仅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对阐明瘀证本质、药理药化以及疗效的观察和评定,也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