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即所谓“上所行,下所效”,中医学尤是。因此,临床跟诊是中医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跟诊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在临床上得以验证,分享老师的诊疗经验,更重要的是学习老师的临床思维,同时,还能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我的临床带教是从1985年开始的,在早期的临床教学中,患者和跟诊的学生人数均没有现在这么多,每逢典型案例都可以随时与学生们就病史采集、辨证诊断、立法遣方等进行交流、讨论,然而,随着患者和跟诊学生人数的增加,往往无法实时地进行临床指导,只能在每天门诊结束之后列举一些典型的案例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讨论,同时也把临证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注意事项,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学生们分享,但总有言而不尽之感。为了处理好临证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我鼓励学生们选择跟诊过程的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学习、分析、讨论,《旗山医话》就是我临证中学生们跟诊的集体心得和体会,其中的案例来源于我的临床案例,体会和启发是由学生们讨论形成的。名之曰“旗山”,是因为学校座落于福州旗山脚下。从每一则医话的字里行间总可以看出学生们的认真与专注,每个案例仿佛就是一堂病例讨论会,细细品来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从这一意义上说,引导学生们写医话就是最好的案例教学和自主学习。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关注的是每个临床案例的诊疗思路,所以,许多案例没有疗效和终局的报告,也正因如此,我们称之为“医话”而非“医案”。可能是由于自己专业的缘故,我的临床体会是身心并调、四诊合参、病证症结合、理法方药一致,尤其注重“从痰”“从郁”论治,也常希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而特别欣赏孟河医家费伯雄的一句名言:“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这些想法在《旗山医话》中或多或少可以体现出来。
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也是中医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认为,一张工整的处方往往是医患沟通的良好媒介。对于中医来说,提高文化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亲笔为患者开具处方的原因。为了便于交流和学习,我们陆续将医话发到微信朋友圈,刊出之后得到了许多中医爱好者和同行们的关注与好评,朋友们建议把它编辑成书,于是,我们决定在100期之后将医话编辑成册,便有了第一辑的《旗山医话》。在医话的编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临床教学的场景和中医的传统文化特点,我们特地附上由学生重新抄写的病历和我本人手写的处方。
在本书付梓之际,首先感谢学生们付出的辛勤劳动,他们为了写好每一则医话,从选题、查阅资料、讨论到一次次的修改,体现了中医学子的执着与认真!当然,微信稿和正式出版的书稿是有区别的,因此,特别感谢吴长汶博士和陈淑娇博士,是他们逐字逐句对原稿进行了认真的审改和把关,才得以形成今天的这份书稿!特别感谢我非常敬重的福建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罗萤老师为本书作序并题写书名!特别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单宝枝主任为本书的出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和同事们长期以来对我这份初心的支持与付出!
李灿东
2017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