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生命与生命学术:张立文学术自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教学科研

我在承担哲学研究班的辅导课和中国哲学原著选讲课中,尽管吃不饱,身体瘦弱,但我坚持发奋努力,把每个哲学家的原著分类、分概念、分范畴做了大量卡片(一直保留至今),并在研读原著中有了一些与古人、时贤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在完全不认识报纸杂志编辑的情况下,仅凭自己论文的学术水平,在1964年上半年发表了《范缜〈神灭论〉中辩证法思想》(《光明日报》1964年2月7日)、《董仲舒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吗?》(《文汇报》1964年4月9日)、《略论王廷相的无神论思想》(《文汇报》1964年6月18日)、《论“治统”与“道统”的关系——评冯友兰的“君师分开”论》(《江汉学报》1964年第4期,《哲学研究》1964年第3期简要转载)、《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教学与研究》1964年第5期)、《论谭嗣同“仁学”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江汉学报》1964年第6期)六篇论文。同时与孙长江合作写成《论谭嗣同》,由于是应《中国近代人物论丛》的约稿,故在1965年由三联书店出版。这些文章一是时代跨度大,有些具有论争的意味;二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别的文章、论文所未论及的;三是自己在辅导中国哲学通史过程中的一些体认;四是提出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新方法。

20世纪50年代以来,谭嗣同思想成为近代哲学中论争的亮点,各家观点殊异,相持不下。我结合教学研读了《谭嗣同全集》和论争各方的文章,觉得其分歧关键点是关于对谭嗣同哲学思想中的仁、以太、心、识、心力等概念和范畴的内涵、意义及相互间关系的理解、诠释的分歧。我在《论谭嗣同“仁学”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一文中认为“仁学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仁’(‘心’‘识’)。‘仁’的一个重要的特性是 ‘通’; ‘以太’‘心力’是用以表示 ‘仁’的 ‘通’的特性的工具。‘通’的目的是通过‘破对待’,达到同一(‘仁’),即 ‘平等’。”“仁—通—平等或平等—通—仁。这就是谭嗣同对于他的仁学哲学体系的简要表述。”“弄清 ‘仁’‘通’‘平等’等 ‘仁学’哲学的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开谭嗣同 ‘仁学’的哲学思想,揭示其哲学思想的面貌。”这个体认和“仁—通—平等”的谭嗣同仁学逻辑结构,后曾被很多书和论文所采用与认同。这是我学术生命历程中获得的初步成果,是依照哲学家的文本体会其意义而作出的解释。尽管这种解释不一定完全符合其本义,但我试图尽量贴近其本来面目,这种解释方法后来发展为哲学逻辑结构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