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前瞻
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珍贵的文化佐证,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其涉及民生、民俗和民艺等多学科的文化形态,展现出我国悠久的文化个性,并构建了丰厚的根基。科学地保护、传承、创新与利用好本土传统文化资源,不仅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当今如何进一步弘扬和振兴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使其跃居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本任务,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任重而道远、势在必行的首要工作。
我国的民族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璀璨斑斓。而每一种文化事象,都是历史进程中的缩影。人类通过原生态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历经几千年沧桑沿革,形成了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支脉。在方式上,则主要靠祖传或师承等单一传播方式来自然承袭。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就启动了旨在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十大志书”采集编撰的浩大工程。这是由“全国艺术学科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被列入我国“七五”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从“十大志书”相继完成到今天,又是三十余年过去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和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崛起,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成为国人的共识时,重视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更是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重中之重的举措。
近年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全面铺开。江苏省是率先启动“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统保护工程”的省份之一。而镇江市身为孕育了三千多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民间文化方面的抢救、挖掘、保护和研究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30年代,这里就出刊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民间旬刊》。进入20世纪60年代,镇江民间文学研究小组成立后,先后组织了8次较大规模的民间文化田野作业采风活动,随后,又创办了我国第一张民俗报刊——《乡土》。1987年,镇江市组织了4000多人参加的大规模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田野作业采风活动,共采录了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各类民间文学作品1600多万字,编撰了98个乡镇的原始资料文本,并成功和北京大学民俗学会举办了“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民间故事家、歌手大奖赛”。1989年,镇江市举办了江浙沪两省一市协作区第二届《白蛇传》学术研讨会,与会者提交了近10万字关于区域内《白蛇传》故事的异文资料,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1991年,我国建立了首家以抢救、保护民间文艺为主的资料中心——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该库被民间文艺家们誉为“中国第一库”。1994年初,镇江市又将田野作业采风的视角扩大到对民间艺术普查的工作内容上,调查了刺绣、石雕、竹编、面塑、泥塑、刻瓷、烙画、剪纸等10多个门类的民间艺术,并对耕作文化田歌、打麦号子、插秧号子、耕山嘞嘞等进行了现场田野作业立体采录,为近50位民间艺术家的传统技艺摄制了逾20小时的录像资料,拍摄了1000多张照片,此举为镇江市民间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看到,此前,我们启动的一个个旨在保护和发掘“非遗”文化的工程,仍属于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普查、抢救、整理和汇总,主线是“摸清家底”。这样就可以知道究竟有多少资源可以利用或开发,而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化,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毋庸置疑,提及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就必须谈到它的实现形式。众所周知,民族民间文化蕴涵丰富,就“传承”这一概念,今天如果仅凭像过去那样靠师承或世袭来留承传播,显然是不行的,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自生自灭,因为当今的多元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主流趋势。而民间非物质文化将随着生活内容的改变、艺人的衰老和过世、传统技艺的断档,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因此,今天我们谈及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就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来继承和创新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经济,只有通过国家规划、社会力量加盟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参与,才能奏效。
纵观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跟兴起的文化建设新高潮,只有激发全民的创造活力,实施和落实多种形式的新举措,才能符合民族民间文化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国家扶持、社会力量加盟得以落实的重要途径。
经过长期摸索,近年来,镇江市的民间文化保护机构将工作重心着眼于对一些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上。2002年,在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建立的基础上,增设了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的牌子,并正式对外开放。艺术馆集中收藏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民间文艺家专集和内部资料卷手稿以及一批珍贵的声像资料等,供专家们查阅研究。馆内还分设“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和“传统旅游纪念品综合销售展厅”等,在立体展示民间艺术家们上千件精湛的手工艺品的同时,分别将传统的手工艺品通过设计、包装作为旅游纪念品打入市场。
本着大胆扶持、积极引导的发展宗旨,为了使民间艺人的创造力尽快地得到有效释放和发挥,镇江市文化主管部门还积极搭建平台,推荐组织民间艺术家参加国内外各项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如组织民间艺术家赴德国参加艺术节展销,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将邮票拼贴画、正则绣、竹编画等作品推荐至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其中正则绣、邮票拼贴画分别获金奖。继2004年镇江市成功举办“首届长三角地区‘嘴上功夫’民间艺术邀请赛”后,2005年、2006年又陆续组织了“走进本土文化”大型广场民间艺术传承表演活动等。2007年由来自长三角地区13个城市的40多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汇聚镇江市,参与了该市主办的“长三角地区‘手上功夫’民间艺术邀请赛”,有力地推动了长三角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传承保护基础工程的进展。
通过立体再现传统“活态”文化生活场景,让全民了解本土文化,呼吁社会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2008年,镇江市成功举办了“中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演活动,并引进少数民族歌舞“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等我国四大著名的世界“非遗”代表作,使市民一饱文化大餐。此外,在镇江市第一楼步行街举办的“流淌的记忆——发现镇江,感受生活,第一楼街民间艺术嘉年华”活动,吸引了万名市民的眼球,让人领略到其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其中,端午节期间的包粽子和节俗制品等比赛,“百名学生民间技艺大比拼”中的泥塑、剪纸等比赛,民间艺术说唱展演中的田歌、扬剧等演出,民间手工艺演示的蛋雕、挑花以及大型行街表演马灯阵舞、舞龙表演等,异彩纷呈地集中展示了传统地域民俗风情。
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2009年镇江市举办了“南北民间绝技展演”和“大美不言在民间——镇江市‘非遗’文化走进江苏科技大学”等活动。
为了加强申报区域间的联手保护与互动交流,2010年镇江市邀请全国的扬剧、锡剧、京剧、婺剧等八个剧团举办了“唱不尽的白蛇,看不够的金山”戏曲精品展演。2012年镇江市与杭州市保护地在西湖联手举办了千年等一回——《白蛇传》民间艺术精品展,展示会3天接待参观人数近5000人。2013年镇江市与“白蛇传传说”另一异文流传地——河南鹤壁市共同举办了“镇江·鹤壁白蛇结情缘‘白蛇传传说’城市保护联盟”系列活动。两个城市签署了《白蛇传传说城市保护联盟盟约》和《白蛇传文化之旅旅游互惠协议》。通过活动,两地的文化资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开创了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这也是申报地共同承担保护工作的第一次尝试。在两地进行“白蛇传”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思考如何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展打造“白蛇传文化立体空间”探索了新的途径。
为加强海外交流,扩大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进一步推动“白蛇传传说”的对外宣传,探讨今后保护工作的重点与努力方向,由台湾明华园戏剧总团带领的地方剧种“歌仔戏”,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创作的《超炫白蛇传》,在镇江金山湖绚丽上演,引起轰动。继后,镇江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了“中国·镇江海峡两岸白蛇传学术论文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10余位专家学者,就《白蛇传》文化的传承保护、学术理论进行了专题讲座和研讨,并在活动期间上演“白蛇情缘”综艺晚会,通过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京剧、扬州评话、苏州评弹以及舞蹈、器乐合奏等节目,共同演绎了《白蛇传》爱情故事的精彩片段,推动了城市文化名片“白蛇传”再上新台阶。
在办好活动的同时,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还先后建立了以《白蛇传》口述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点,使传统文化承接后继有人。
民间文化所涵盖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是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镇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渊源深厚,个性鲜明,为了定向保护原生态传统文化,使其焕发生机,经镇江市努力申报,目前已建立健全“非遗”四级保护体系名录。
通过实践尝试,镇江市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工程中已探索出一套创新的思路,为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步伐,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展现名城风采做出了成绩,更对全省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了倡导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难看出,传统民间工艺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具备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的。只有充分认识这种价值属性,以传统价值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它的传承才能以精准的视角、更高的效率被利用。
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要“因时、因地、因人”采取不同形式的保护方式。例如:镇江市对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恒顺香醋传统酿造技艺的保护,就建立了香醋传统技艺博物馆,保存其传统生产技艺流程并用于现代生产中。又如: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十大民间工艺家”称号的耿月新,他制作的竹编既有收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把他的竹编工艺与市场营销需求巧妙地进行改良创新,把生产出来的竹编日用工艺品进行外包装设计,出口远销,这样不但传承了竹编绝技,还将传统的本土文化推向了世界,取得了文化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现今,镇江市文化主管部门已将以“白蛇传传说”为代表的“非遗”传承项目的长远规划,作为本地域文化保护工作的重心,重点打造特色传统文化品牌,紧密与文化产业契合并进行高端展示,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合动漫产业市场。与此同时,计划与相关旅游等部门相互配合,打造兼具博览、创意和设计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工作室集中区,通过引入营销策略,突破传统模式,形成产业链,进行多渠道旅游纪念品的产业开发。“以民为本”结合传统节俗,拓宽演艺市场的传播空间,采取地方戏剧演出、影视展播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回归文化建设主体。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民俗特色活动,在汲取现代时尚表现手法的同时,保留传统的唯美内容,穿插产业运作,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逐步使镇江市的民俗文化迈上社会主义大市场的复兴之路。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具有极大张力的外来文化直接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组织协调、调整资源、形成合力、求真务实地深入推进保护,就不会故步自封,而是冷静睿智地做出适应历史文化潮流的抉择。
我们只有带着自主意识着眼于科学文化发展的最前沿,有计划、有步骤地紧抓机遇,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大胆创新保护,并站在社会大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传统文化才能充分适应现代飞速变化的需求,才能主动参与竞争,才能施展新的才华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