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藤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索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民间口头传承探研

刘燕平

口头文学的创作源于劳动。追溯至远古,当时人们对自然界许多发生事项的原因还未完全理解与认知,只是单纯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期望以某种因果关系加以诠释或歌颂,民俗语言便在此氛围中应运而生并得以传播。语言与思想密不可分,民俗语言就是特定的社会人文思想的口头阐述,更是社会演进的产物。

早在文字产生前,人类便开始有了原始口头创作意识。正如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的:“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口头创作早期发源的特定空间和制约形式,显而易见,它的原始创作动机也只限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缘事而发的意念而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社会的分化,继而产生的各种阶层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生存的挣扎中感悟愈加深刻,这时,劳动者对自然、对社会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辨,逐步形成自我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这种强烈的思想感情往往通过口头语言的描述来充分表达。在某种约定俗成的流传模式中,口头创作开始由个体创作扩展为集体创作。

在集体创作的口传队伍里,主要传承载体是民众中那些会讲故事的人——故事手。这些故事手大多从小就喜爱听故事,通常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和较好的口才。他们在听过故事后,再将其转述给别人听。这种循环往复的口传心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演技艺,他们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融入了丰富的构思和艺术加工,经过长期的精心积累与充实,形成了更为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经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这样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根据传承线路考察,最为普遍的现象是家族传承,均为祖辈,多系亲缘传授,家庭传承更侧重母系传承。就旧时交通闭塞的乡村而言,村民们一直受客观条件限制,过着单调贫乏的文化生活。文化娱乐的缺憾使他们渴望在劳累后得到精神的放松,晚上聚在一起听讲故事成为他们劳动生活后的最大乐趣。农闲时,人们会在夏日纳凉、冬日围炉取暖时听自己的祖母或外祖母讲故事,在听讲过程中,听的人也会即兴表演一段,凑个热闹。这种氛围不仅让各人施展了口头才艺,密切了人际交流,而且促进了口头技艺的提升与传播。在镇江丹徒区石桥镇华山村采风时,笔者曾听时年75岁的朱玲艾老妈妈讲过一则故事,这是她外婆说过给她听的,原始方言记录如下:

有个摇鼓担子(小伙子),挑(担子)到外头去做生意,这个螺蛳精姑娘就走(从)螺蛳里出来,每天都将锅里的小菜、饭煮好。

这个摇鼓担子(小伙子)再回来,盛的饭跟菜都吃了,也没看见个人。

有一回呢,他外头去,嘴说到外头去,这个意思呢,就藏在外头,就不走开。这个螺蛳精呢,她在水缸里,出来了。就看到这个姑娘(螺蛳姑娘)忙着烧饭炒菜。小伙子在门缝缝里看见了,就把门一开,一开呢,她正在灶头(忙),他就一下子抱住她。小伙子跑到水缸里把螺蛳壳拿起来,这下好了,姑娘就一天到晚跟着他,后首(后来)跟他又生个小孩子了。

生个小孩子呢,岁数大了,就跟隔壁院小孩搞了(打架了),人家小孩就说:“你家娘啊,还是个螺蛳壳壳(螺蛳精)。”孩子回家就问他娘:“妈妈,你哪里是螺蛳壳壳啊?”孩子妈妈被周围邻居闹得不得过,后首(后来)爬到螺蛳壳里,没有了。

这则是我们常听的有关螺蛳精的神话传说。故事内容虽有些简单,但从淳朴的讲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生活画卷:慈爱的老奶奶正坐在院子里或床前,边哄着小孙子,边轻声慢语、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看到了妇女祈望摆脱封建世俗束缚,追寻美好自由生活的心声。不管故事手的文化水平是高还是低,伴随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所讲述的故事也无不显露出浓厚的时代特征。

在采录中发现,男性故事手的职业大多为走南闯北的帮工、船民、工匠、生意人等,在其身边,拥有较大的故事传播圈。就镇江地区而言,它是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位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点和黄金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其自古以来云集了南来北往的商贾和做工的手艺人。从这些木匠、瓦匠、篾匠、厨师、商贩、船工、渔民、民间说书艺人等众多流动群体口中讲述的故事,不但情节曲折、跌宕起伏,而且由于他们见多识广,讲述得更加意趣横生、脍炙人口。如《白蛇的传说》《金山寺的来历》《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米芾画月》《张玉书的传说》《刘海帮工》《鲁班的传说》《铁匠的故事》等。这些故事形式多样,故事手们的讲述大胆辛辣、幽默风趣、无所禁忌,对封建的制度和腐朽的纲常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嘲讽。这种值得敬佩的叛逆精神,时常还表现在城乡所流行的机智人物如何巧妙同财主县令周旋做斗争的故事中,令人捧腹开怀。

在这支活跃的口传流动群体里,聪明的口传者从不满足于简单转述前辈或他人的故事,而是创造性地添加了更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并依据个性创作进行口头提炼和加工。在艺术手法上,他们选择了合乎老百姓心理的结局,对原口述故事中的细节加以润色,使其更符合情理。镇江丹徒区石桥镇的故事手杨明声老人讲述的故事特别注重情景渲染,情节展开丝丝入扣。下面他讲的这个故事就很有地方代表性:

有一天,乾隆和张玉书从镇江经过。

张玉书先到地方上,叫各家各户把要卖的猪子统统关在码头上饿,还要叫猪子在圈里抽镇江丹徒区石桥镇方言,意为“叫唤”。,什么时间抽?抽多长时间?都规定得好好的。一头猪子抽的声音不大,几千头猪子抽起来,声音就大了。

乾隆和张玉书从这里经过。乖乖,猪子一齐抽起来了。

“爱卿,什么东西这么惊惊(响响)的啊?叫的这个声音,吓得怕呢!”

“启奏我主,是猪子抽。”

“猪子为什么抽啊?”

“没得吃,饿得抽。”

“为什么饿?不好卖吗?”

“不卖,税太重,十块钱的猪子倒要交二十块钱的税。”

“把猪子税免掉吧,猪捐免。”

张玉书把“猪”字改了改,“犬”旁改成“言”旁,变成“诸捐免”,什么捐都不交了。

据整理记录者介绍,杨明声老人世居镇江丹徒区石桥镇,曾念过私塾,由于他平时喜读书、爱看戏,因此讲述故事的语言也爱套用书段子和戏文里的程式,听起来很有韵味,别具一格,富有吸引力。

在口头流传中,故事情节的变异是口头流传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故事手充分发挥想象,有的也因流传途径或讲述方式的不同而产生新的或不同版本的故事主题。讲述时,在不改变核心精髓和故事原貌的前提下,适当糅合进新的内容元素,使听者更觉有新意,这样在流传中便产生了异文故事。

异文传说在口述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讲述者和听众补充和提炼,故事情节更接近人们的常理逻辑,在不脱离本原的基础上,为人们所接受认可。同时,在某些方面充分挖掘了个性创作的潜能,使口传的内容更显细腻,有血有肉。如地处镇江市金山脚下的润州区蒋乔乡,当地的男女老少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各种围绕《白蛇传》传说中的“保和堂施药”“水漫金山”“端午惊变”等发生在镇江的异文故事。这些故事手,年纪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只有12岁,自然形成了传承阶梯并扩展开来,可见民间口述是人类文化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美学功能启迪着人们在审美愉悦的共同享受中充分发挥才智。它的教义作用、社会认知作用和审美作用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老百姓在生活中,通过讲故事展示内心世界,谈古论今,憧憬美好前程,批判丑恶的社会现实,对于那些损人利己、自高自大的行为,总爱用笑话、寓言、故事来讽刺抨击。对于值得敬佩的英雄、机智人物、生产能手等劳动人民所喜爱的人,总以神话、传说来赞美颂扬。在所有的传播故事中,谜语故事是进行慧智教育的一种生动的形式。它很有趣味性,包罗万象,在说说笑笑、开动脑筋的过程中,让年轻人习得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还有广为流传的民间巧媳、呆女婿的故事,其功能不仅在于逗人开心,还在于在聪明媳妇教育女婿学乖的过程中,启发下一代人学会正确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尤其值得借鉴的是民间道德教育故事,它常用鲜明对比的手法,肯定勤劳、勇敢、善良、忠诚、互助友爱、舍己为人等做人之道和优良品质,抨击自私、懒惰、贪心、残忍、背信弃义等不良的思想行为。这些朴实无华的道德观念在寓教于乐中对青少年的修养和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传统民间故事寄寓了人们对改变现实的祈望,在故事里,常见的是两种对立社会意识的斗争,显现了社会阶级分歧。在民俗故事中,劳动者并不完全明白,自己的吃苦受穷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企图寻找获得幸福的捷径,这种局限思想多表现为:或偶然得宝致富,或立刻成为驸马皇姑,或偶遇神仙相助得道等。而那些机智人物虽可从捉弄统治者的笑料中得到宣泄,但终究未从根本上改变自己遭受奴役的境遇。这些都折射出真实的时代生活背景。通过这些佐证资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筹为幄地运用辩证的理念把握传统民间口述流传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向,科学地鉴别良莠,明智地为社会发展需求服务。

民间故事的教育与社会认知是结合审美作用来实现的,它是口传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常把美感归属于人类的最高情商,它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那些优美动听的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激起人们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原因就在于人们在轻松欢愉的语言唯美境界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道义。

口述审美快感的产生,与审美主体心态息息相关,因为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以人们对民间口传的欣赏力也各有不同,民间故事形态各异,正好与他们不同的心态需求相吻合。有的人盼望穷人得济、坏人得祸、好人多福,有的人希望能够战胜灾害、消除压迫,有的人期盼美好的爱情、富裕的生活,有的人幻想能成为英雄人物。这些虚构的故事能让人们的心理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慰藉,并在故事含义的深层结构同人性心理结构的自然磨合中,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在故事中发现真谛,感受生命的鲜活。在这一点上,民间口述的美学魅力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民间口述文化是人类语言知识的宝库,我们之所以去积极发掘探究其流传渊源,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口头文化资源,为当今的社会文明建设服务,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理来启发他们的心灵,提升其道德思想境界,通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来造福社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能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扬,更好地延续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使其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