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内容概述
正是基于理论学习、工作实践、科研创新上的考虑,近几年来我们对城市商圈的问题一直比较关注,持续性开展了对城市商圈的研究。在柳思维教授指导下吴忠才的博士论文就是专门研究影响城市商圈因素的实证分析的,王娟博士生在其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在陈晓红教授和柳思维教授的指导下,也以研究中小城市商圈为题,通过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在攻读博士期间继续了这一问题的研究。唐红涛、吴忠才、王娟、徐志耀博士公开发表了一批研究城市商圈的学术论文,其中有10多篇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式将《城市商圈论》纳入了湖南省现代流通理论基地学术丛书出版计划。现在纳入《城市商圈论》的内容是近几年我们团队成员集中研究城市商圈理论与方法的成果,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国内外城市商圈研究的学术进展及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评述
国外学术界关于城市商圈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1920)的产业集群及韦伯(Weber,1929)最早提出的“集聚经济”概念,后来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等进一步发展了“集聚经济”理论。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商圈基础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和普通相互作用理论做了介绍,并重点对雷利(Reilly,1929)提出的零售引力法则与哈夫(Huff,1963)模型作了评述。对于从经济地理视角研究商圈的新发展,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提出的零售店的商圈饱和指数(IRS)法则以及后来琼斯(K.Jones)和西蒙斯(J.Simmons,1987)的经典论著《零售区位论》中提出三种估计商圈的方法也作了介绍,进入21世纪后,对于国外学者在研究商圈布局中的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如组件GIS技术等也作了说明。任何商圈的形成总离不开一定的区位,因而西方的区位理论也是商圈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本书中特别对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Thünen)的农业区位理论以及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的《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作了重点介绍,并对后来的中心地理论与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如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墨菲和万斯的CBD理论也进行了介绍,并对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
国内的商圈研究过去主要是集中于对雷利零售引力法则与哈夫商圈模型的研究,多局限于零售企业商圈的范围内。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综合运用主流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商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并联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拓展了商圈研究的内容,主要的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商圈形成机理与原因的研究。多从产业集聚、产业集群、规模经济、交易成本、分工合作等角度分析商圈形成机理,也有的认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推动了城市商圈、都市圈的发展,还有的学者联系上海、义乌等地商圈发展的实际,揭示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商圈崛起的特殊机理。
二是城市商圈的布局研究。这几年中国学术界关于城市商圈布局的研究除了对传统的商圈吸引力模型的应用进行探讨外,更多的是研究商圈布局的技术方法,如采用GIS技术、AHP模型、三维动态模型等方法对商圈布局进行定量研究,归纳起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从研究工具视角开展对商圈布局的研究,即运用GIS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对零售企业、连锁超市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2)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展开对商圈的研究,如运用AHP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动态模型;(3)运用定性分析研究城市商圈布局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原则;(4)通过对成本因素及其他因素研究商圈布局的区位与结构问题。
三是关于城市商圈布局形成的要素研究。国内学术界关于商圈形成的因素均考虑了物流、客流、购买力、消费环境、信息技术、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有的在研究中也考虑了城市基础设施及新增固定资产等因素对商圈形成与变化的影响,也有学者更加关注消费环境对城市商圈的影响。
四是拓展了传统商圈概念,派生了一系列新的商圈概念。学术界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以零售企业为中心的商圈概念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商业网点聚集下的商圈有多种形态,商圈是动态发展的。有的学者还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拓展了商圈的研究范围,提出了“城市商圈”这一整体概念,同时探讨了城市商圈生态系统。
五是关于商圈竞争的研究。国内学者研究商圈竞争主要涉及商圈市场定位的竞争研究、商圈品牌与结构升级研究、商圈竞争环境研究、商圈竞争力提升及商圈竞争模式的研究以及商圈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二、关于城市商圈聚集及规模与业态要素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城市商圈集聚的理论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商圈集聚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其一,在对城市商圈空间集聚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城市商圈空间集聚的成因及其城市商圈一体化规模经济的形成,同时,城市商圈的集聚可以带来商业企业发展的安全功能,并从制度层面上降低了商圈内商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其二,从外部经济视角,分析了城市商圈的外部性,包括消费流的外部经济性、商圈内企业营销活动的外部性以及商圈内人才、信息和基础设施的外部经济性。其三是从范围经济视角研究城市商圈集聚的原理。范围经济本意是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而产生的节约。书中运用斯塔尔(1982)提出的消费者行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了在同一个商圈范围内集聚各种商业业态,有利于消费者节约成本和方便购买,也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节省交易费用,由此形成商圈内的区域范围经济。其四是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探讨了商圈集聚的信息传导原理与机制。商圈内集聚的企业可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信息流动障碍,降低了经营者的信息搜集成本,同时商圈内信息传播速度快,失真度低;同时在信息呈网状传递基础上,形成叠加复合,信息使用价值增大;商圈内信息传导的优势能转化为企业的学习、创新与决策优势,为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奠定基础。其五从产业经济学视角探讨商圈内企业集聚的成因。通过对古诺模型的应用,明确企业选址既与商圈集聚的基本要素相关,也与空间集聚的市场要素有关,各种因素通过产品成本函数影响企业在市场的定位和商圈的空间集聚。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商圈所具有的区位组合经济优势的分析中,集聚于同一商圈内的企业,具有整体组合的流通网络优势及产业成长优势。其六从空间经济学视角探讨商圈内企业集聚现象。书中运用藤田昌久(2005)的基础乘数模型框架对城市商圈内的空间集聚分析表明,商圈集聚程度的提高导致乘数的增大,而乘数增大又促进商圈集聚程度的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动态演化过程。
其次,研究了城市商圈空间集聚的经济效应。通过研究表明,企业在城市商圈内集聚产生一系列效应,主要有成本节约效应,在商品销售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企业活动在商圈内获得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降低了单位平均成本,包括基础设施利用的成本、信息搜寻及广告宣传的成本及交易成本。同时产生企业集聚的乘数效应,商圈内企业集聚的优势会引发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促进和拉动某些相关产业的发展,或延长某些产业链条。此外,商圈集聚形成品牌效应,扩大对消费者、用户、经营商的吸引力。
(二)城市商圈规模与业态要素的理论分析
本书中对城市商圈规模的内涵从经济学上作了解读,并以武汉城市商圈为个案对城市商圈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城市商圈规模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
其一是基础设施投入因素对城市商圈规模的影响。我们通过基本假设、模型选取、样本选取、数据搜集、回归分析,得出了新的结论,即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镇新增固定资产的增加,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商圈的发展,并计算出前面两个因素影响城市商圈发展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84和1.08,即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高1%,城市商圈发展就会增长0.84%;城镇新增固定资产每增加1%,城市商圈发展就可增长1.08%,这个研究结论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
其二是人口与收入因素对城市商圈规模的影响。在研究假设、模型构造、数据搜集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书中揭示了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城市商圈的影响程度,并计算出影响的弹性大小,得出了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城市商圈影响程度大大高于城市人口密度的结论。同时,对扩大城市商圈规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三是物流业与工农业对城市商圈规模的影响。在书中,我们分别研究和计算了物流业、农业、工业对城市商圈的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在各种产品物流结构中,农产品物流对城市商圈的发展影响最大,再生资源物流对城市商圈影响不显著。同时研究表明,工业、农业对城市商圈的影响是不同的。当然,不同特点的商圈其产品交易的集中度不同、商圈内交易的产品属性不同,因而工农业对于不同城市商圈的影响度是不一样的。
其四是商圈业态组合因素与城市商圈发展。书中分析了城市商圈业态结构的现状,我国城市商圈业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市商圈业态的组合模型,并以长沙市为例揭示了各种业态在区域城市商圈中的比重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空间的城市商圈及消费者构成、流动的速度与购买行为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同区位的城市商圈存在主体功能差异,不同区域的城市商圈在业态结构优化中应从该商圈的实际出发,不能强求一律。
(三)城市商圈空间关联效应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将经济系统按活动主体划分为消费者、厂商和政府等几种典型类型,然后研究在这几类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如何达到一般均衡状态。对于每类经济主体内部的众多经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新古典经济学有意无意地认为它们是相互独立的,或者是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这种对同类经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选择性忽视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深层原因:一是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的经典计量经济理论在处理同类经济个体相互作用上存在技术障碍,这种相互作用将使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方法簇的有效性被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二是一旦考虑以上相互作用,那么“代表性消费者”、“代表性厂商”等词汇将失去意义,因为社会需求曲线与社会供给曲线将不能由“代表性”经济个体简单加总得到,这将切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使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面临解体的危机。事实上,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已经开始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以上理论假说进行了反思:一是以克鲁格曼和藤田昌久为代表的空间经济学家在“运输成本”、“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上论证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至关重要性;二是以安瑟林为代表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家们为经济主体(包括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空间相互作用的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维护主流经济学的权威并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我们抛弃前沿理论创新的借口。由此,本章在前文构建的新古典城市商圈成长理论的基础上,跳出传统研究框架,从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关联效应的视角对城市商圈的形成与成长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本章首先从城市商圈的“空间”本质的视角简要地介绍了空间经济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在城市商圈研究中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包括模型构建、空间权重矩阵生成等几个关键性技术,并将这些理论初步地应用在我国省际城市商圈空间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中;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实证性空间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城市商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关联效应,其来源主要是省际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带来的空间依赖,而且正是这种空间效应的存在使城市商圈得以不断成长。
三、关于城市商圈布局及模型构建与对策的研究
这部分研究重在应用,即主要探讨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要素及在实际中的运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商圈布局三个维度的提出及论证
书中提出在城市商圈的布局中要考虑商圈的时间维度、外部环境维度和内部成长维度三个变量的影响,就时间维度而言,任何城市商圈都有一个从萌芽—成长—成熟的历史演进过程,因而研究城市商圈必须结合城市的演进发展历史,包括城市中心的演变史、商圈内主要商业企业发展史、著名商人发家史来研究。至于外部环境维度包括宏观外部环境因素,即体制、地理区位、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环境因子;中观外部环境,即市场结构状况的影响;微观外部环境,即商业群落的影响。而内部成长维度,涉及城市商圈内部的成长因素及能力表现,成长因素是影响商圈发展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要素;内部能力是指商圈内部能力要素能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销售能力和获利能力等。当然除了以上三个维度外,还有商圈空间维度的分析,空间是所有商圈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城市所有零售商业都是以城市一定空间为依托进行布点、集聚和扩散的。当特定的空间区域集聚的零售商业网点及服务网点达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随之产生,便会形成商业中心的空间辐射作用,便与其他区域出现吸引消费者的竞争,消费者的空间行为偏好直接制约着不同商圈的兴衰。
(二)构建了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模型
城市商圈布局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为此,本书初步构建了商圈布局的三维概念模型,并对三个维度因子对城市商圈的影响程度进行度量。我们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次级因子对商圈布局的影响,并计算出三维因子的权重,明确了各个维度因子对商圈发展的影响程度。
四、关于城市商圈发展演变及演进趋势的考察
中国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同样城市商圈的变化也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采用历史分析方法了解商圈的昨天、今天,明确其新的趋势是十分必要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
(一)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商圈的演进
城市商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城市商圈演进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城市商圈的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城市商圈交易时间有所延长,城市商圈的管理机制也处在不断完善中,为了具体了解古代城市商圈的结构,书中特地对北宋都城开封(东京)城商业中心商圈的布局及结构进行了个案解剖,北宋时期的开封商业十分繁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反映了当时汴京(东京)的商业盛况,给我们留下了古代商业兴旺的宝贵缩影。我们在书中特地以开封为例,对当时开封的商圈布局及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商圈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当然整个中国古代城市的商圈还有许多典型,如春秋战国时的临淄、唐代的长安(西安)等,但限于篇幅,未一一列举。
(二)中国近代城市商圈的演进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变化,最明显的是东部沿海一批城市及内陆沿江一批城市辟为通商口岸,进行对外开放,国外商业业态进入了中国城市,大量“洋货”(外国工业品)涌入中国城市,中国城市商圈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城市商圈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如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的商圈中,商业网点聚集度高、业态齐全,但中西部一些城市商圈结构简单,业态单一。其次城市商圈的半殖民地性明显,特别是在沿海一些大城市商圈中,洋行林立,重要商品经营为外国资本垄断,市场经营的主导权为外国资本控制,商店中洋货充斥。书中,我们还以上海为例,对近代中国城市商圈进行了个案研究。此外,由于近代中国战争不断,城市商圈的发展受到冲击与干扰,很难正常发育,甚至畸形发展。
(三)中国现代城市商圈演进轨迹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商圈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其发展受到了限制,主要体现计划供应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加快,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化,商品流通更加活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城市商圈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城市商圈层次化越来越明显,城市商圈集聚的业态越来越多样化,城市商圈结构越来越复杂化,城市商圈布局规划的科学化、城市商圈发展的国际化。有些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如在国际化方面,一批城市商圈境外品牌的商家集聚度很高,如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百盛、上岛咖啡、柯达彩照等经营店集中在城市一个地方。
为了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圈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我们选择了深圳市商圈作为个案进行实证分析,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崛起的一个国际性的商业都市与国际性城市,极具对外开放的典型性。深圳市商圈发展深受香港商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市场开放性特征、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以及业态现代性特征。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外,《城市商圈论》一书还附录了国外作者研究商圈的两篇有代表性的论文。该文建立了一个基于空间形态学的新分析框架,这种方法通过对搜集数据进行过滤、细分和修正商圈边界来绘制企业商圈,是国外学术界研究商圈前沿问题的代表作。
虽然《城市商圈论》在研究城市商圈的理论方面力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并以此为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流通理论的创新而有所贡献。但我们的研究仅仅是开了个头,对城市商圈研究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尚未作深入独到的探索,只是停留在浅层次分析上,又如对城市商圈形成的内在机理分析、城市商圈类型的比较及其嬗变、中国城乡商圈的合理配置与融合等等许多重要问题尚未作研究。这也说明,商圈、城市商圈研究的领域还有许多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一本书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的研究,而且随着城市群的变化和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商圈以及城市群发展中的商圈将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也需要我们继续做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