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分寸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为什么我们常常失去分寸感——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缘由

1.不要聪明过头,也不要愚不可及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聪慧之人,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众人的认可和赞美。然而,很多人却无法把握好分寸感,总是让自己的聪明过于显露,最终把好端端的一生给砸锅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此外,世界上还有一些人,自身存在各种短板、缺陷,但他们却总是无法真实地认清自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不但不努力提升自己,反而把自己当作智慧的标杆,处处丢人现眼,简直达到“愚不可及”的地步。

关于“聪明过头和愚不可及”有失分寸感的行为,《中庸》第四章中说: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意思就是,孔子说:“中庸之道之所以没能在社会上广泛实行,我知道原因何在了:聪明过头的人超过了中和的分寸,而愚蠢的人则无法达到中和的分寸。一个过头,一个不足啊!”

“过犹不及”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应遵循这个道理,使自己言行举止不要过于“左”,也不要过于“右”,而是做到“不偏不倚”刚刚好的分寸。

人的智慧有大智慧和小聪明之别。小聪明的人机关算尽、锱铢必较,不顾大局和长远,一味追求眼前利益。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自以为是,从来不知道反省。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工于算计的“聪明人”,她就是辣妹子王熙凤——

王熙凤的确是聪明绝顶、才华出众,不仅伶牙俐齿,而且机智灵活,尤其是算计功夫更是滴水不漏。可惜她格局太小、眼光太短,太擅长打个人算盘、追逐个人私利。凭着贾母对自己的宠爱和信任,大权在手,专横毒辣。凡经她算计的人,不是惨死就是暴亡。而且她的心胸过于狭隘,不够宽容。比如,她的老公贾琏在外有了别的女人尤二姐,在古代也算合法正常之事。就算你不同意,最多把人家弄走就算了,何必非要把人家活活折磨至死?还有喜欢自己的一个书生贾瑞,就算人家地位低、配不上你,但看在人家喜欢你的份上,也不至于精心设计“相思毒局”把人家害死。如此工于心计、聪明过头,下场必定非常悲惨。所以,王熙凤最后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她唯一不求回报大方施恩的人就是刘姥姥,虽是为了哄贾母开心,但这笔大方的施恩日后换来了回报——王熙凤在病重将死之际,她的女儿巧儿被人偷走拐卖,正是刘姥姥救下并养大。你看,大方慷慨、不算计的人生,迟早会让你迎来意外惊喜。可以说,正是由于王熙凤的小算计、小聪明,才进一步加速了贾府的灭亡。对于王熙凤,书中评价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真可谓一针见血!

人人都称赞王熙凤聪明,但如果聪明过头了,那就变成了小聪明,就会缺乏全局观和大局观,目光短浅,就像下棋,只看到一步或两步,赢了当下,输了长远。这样的人,称得上“聪明一时,糊涂一世”。

在古代,格局狭隘、注重眼前的商人比比皆是,很多商人为了赚取丰厚利润,不惜向市场兜售伪劣产品,有的甚至在食品、药品中掺入有毒物质,有的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如此过于算计,对客户斤斤计较,为牟取个人利益心黑手辣、不择手段,这样的聪明过头迟早会换来巨大的教训!

上了年纪的老人爱说一句俗语:“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给子孙。”什么意思呢?古人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精明过头,下一辈后人没有福报,所以做人别太精明,要让自己傻三分,这是为子孙积攒福运。一个人不要过于精明算计,也不要到处炫耀聪明,否则就会为自己招来无穷厄运。与聪明过头的人相比,那些精通藏露之道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他们洞察世态万象,但却不会轻易暴露自我,更不会处处显露比别人聪明,从而人缘好到爆棚。

生活中,除了自以为是的聪明人,还有很多不自知的“愚蠢者”。这类人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自知之明,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总是盲目去做与自己能力、身份不相符的事情,最终导致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遭受众人的嘲笑、讽刺和厌恶。关于愚不可及,曾有这样一则生动的寓言——

一只乌鸦从皇宫上空飞过,看到一只黄莺快乐地生活在皇宫之中,深受国王的宠爱,十分羡慕。

乌鸦问黄莺:“你是如何讨国王欢心的呢?”

黄莺说:“有人将我带到皇宫,我闲着没事就在皇宫中唱歌。国王发现我唱歌好听,就非常欣赏我,给我最美味的食物吃,拿最名贵的珍宝来装扮我。”

乌鸦听后心想:“我如果像黄莺那样每天唱歌,国王也肯定会喜欢上我。”于是,乌鸦就飞到国王寝宫窗户旁,大声叫起来。

国王正在睡觉,突然听到乌鸦难听的叫声,吓得从睡梦中惊醒。国王让仆人看看外面是什么鸟儿在叫,仆人报告说是一只乌鸦。

国王非常生气,就吩咐仆人把乌鸦抓来,然后拔光了它身上的羽毛。

被拔光羽毛的乌鸦忍着疼痛飞走了,心里恨透了黄莺。从此,乌鸦每遇到一只鸟,都会气愤地说:“我变成这个样子,都是被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听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想,乌鸦那么一副破嗓子,竟然还想靠唱歌出人头地,太没自知之明了吧!然而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像乌鸦这样“愚不可及”的人。这类人大都才华有限、能力一般,却为获得与别人一样的成就,总是一味地模仿别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最终弄巧成拙、一败涂地,受到众人的嘲讽。即便这样,他们仍不懂得反省、审视自己,而将所有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没人帮助等外在原因。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别人,又知道自己,才称得上是明智之人。一个人必须掌握这样的分寸感,否则就会聪明过头,或者愚不可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是智慧。你是石头就是石头,是金子就是金子,一个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摆正自己的位置,留住内心的本真,每天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聪明过头或愚不可及,都是有失分寸感的行为,我们务必要力戒这种错误!

2.不要贤德过头变虚伪,也不要无品无德不像样

一日,学生子贡问孔子:“我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呢?”

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而子夏则经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

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周礼要求是不是好一些?”

孔子回答:“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很显然,孔子与子贡在这里讨论的正是“过与不及”的分寸感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孔子认为过与不及都丧失了分寸感,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在这里他明确提出“过犹不及”这样的论断。

关于“过犹不及”,孔子不仅在生活中这样教导学生,在学问研究中同样持此观点。《中庸》第四章中说: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意思就是,为什么中庸之道不能昭明流行?我知道原因何在了:一方面是贤能过头的人越过了中和的分寸,而德才不足之人又无法达到中和的分寸。

孔子想通过这句话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贤能过了头,一味追求好名声,处处逞能,炫耀自己的贤德,那就变成了虚伪,就会让人讨厌呕吐;反之,如果一个人无品无德、无恶不作,将会变成众人诛杀、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开悟之前,有一次遇见道家高人蔡蓬头,认为必须抓住机会拜师问道。他连忙赶到蔡蓬头身边,又是跪拜,又是作揖,可是蔡蓬头假装没看见他。王阳明继续追在高人身后,终于在一个亭子边拦住他,并再次跪拜。这次蔡蓬头开口说话了,他说:“你的礼仪虽然隆重,但贤德过了头,官气和虚伪之气太重,修仙炼道的缘分还未到啊!”此时的王阳明就是贤德过头,没能循着自我本性天道把握分寸感,抵达一种中和的放松自在境界。

说起“贤者过之”之人,我们不得不提汉文帝刘恒。在众人的印象中,汉文帝求贤若渴、爱国爱民,可谓是一代明君,历代君王的楷模。然而,就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君王也有自己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过于追求贤德的好名声。

汉文帝刘恒本来是刘邦诸多儿子中的一个,母亲地位低下,他能够登上皇帝宝座,纯属撞上了“狗屎运”。刘恒登基做皇帝后,群臣劝他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他却假惺惺地说:“诸侯王和功臣家的弟子这么多,何必要立我的儿子呢?如果我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别人一定会认为我有私心,偏爱自己的儿子,而不为天下百姓忧虑。”

做一代贤君是好事,但当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感觉汉文帝刘恒在假惺惺地装高尚,故意在模仿尧舜禹在禅让天下的行为呢?事实上,他不可能真的这么做,一切也都是做个样子而已。也许有人会说,只凭立太子这件事就说汉文帝好名,太过武断了吧?下面我们再来看汉武帝是如何刻意表现自己“仁慈”的。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最小的儿子,从小生活在吕后身边,养成了骄横跋扈的品性。汉文帝即位后,刘长仗着皇帝是自己的哥哥,开口闭口就称汉文帝为“大兄”,并擅自做主杀掉了功臣审食其(刘邦的同乡,吕后青梅竹马的伙伴)。由于汉文帝也不喜欢审食其这个人,也就没有问罪刘长。从此,刘长仗着有汉文帝护身,更加肆无忌惮,后来竟派人私通匈奴,意图谋反。其造反证据确凿,事发后被流放蜀郡。在流放路上,刘长绝食而死。汉文帝知道消息后,泪流满面地对大臣爰盎埋怨道:“当初你劝我不要将弟弟流放,我没有听你的话,现在倒背上了杀害亲弟弟的罪名,真是后悔莫及呀!”

此时的汉文帝悲痛流涕,真的是因为心痛弟弟吗?当然不是,他真正难过的是自己从此背负了“杀弟之名”,这可跟他一直追求的仁慈之名是相违背的呀。他一直用心打造的“慈爱、仁德”的好名声怎么能毁于一旦呢!这以后让他如何以一位贤明君王的形象示人呢!

见此情景,爰盎(又名袁盎)安慰说:“天意如此,不必为此难过。”文帝一听自己的名声不会受到损害,就破涕为笑了。由此可见,汉文帝对弟弟刘长的兄弟之情是虚假的,他真正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名声罢了!对于汉文帝这一行为,当时有民谣讽刺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为进一步标榜自己是仁德贤君,之后他封刘长的四个儿子为列侯,不仁之罪终于被掩盖了。从此,他可以安心当一个“爱国爱民”的好皇帝了。

在汉文帝即位期间,他向着好名声一路狂奔,虽然贤德过头有虚伪的嫌疑,但也确实使出了十二分的力量治理国家,客观上做了不少好事,使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们安居乐业,对汉朝江山的延续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常言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样是从事皇帝这一职业,汉文帝一门心思地把自己往“贤德”的方向刻意标榜,而隋炀帝杨广则把自己打造成了“无道昏君”,将自己的昏庸演绎得彻彻底底、淋漓尽致。那么,杨广究竟做过哪些无德之事呢?隋唐末年,祖君彦在号召天下人讨伐隋炀帝杨广的檄文中,有理有据地历数了杨广的九大罪状(有一定的抹黑之嫌):

1.杀父夺权,皇位继承不合法。

2.沉湎酒色,不勤政事。

3.修建宫殿,奢侈无度。

4.徭役赋税过重。

5.巡游频繁,劳民伤财。

6.讨伐高丽,导致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7.不听谏言,陷害忠良之臣。

8.政治腐败,贿赂成风。

9.有功者不赏,失信于人。

从祖君彦罗列出的九大罪名中可以看出,隋炀帝是一位十恶不赦的暴君,他的各种无德无品之举,令百姓恨之入骨,爱国大臣们恨其不争。可以说,好好的一个大隋,就是被这个荒淫无道、放荡不羁的隋炀帝给玩完的,这也正是大隋帝国一步步衰败灭亡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在国家的治理上,还是在为人处世上,我们都要掌握一定的分寸感。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刻意追求贤德的称号,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还有很多人放松自己对道德的追求,过于放纵自我,最终丧失做人的底线,使自己的人生崩溃瓦解、一败涂地。一个人要想活得本真快乐,就要按照本心有分寸地做人做事,从而达到中正平和的状态。总之,分寸感是一种微妙的法则。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切都靠内心的把握。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分寸感,但却很少有人能够体悟其中奥妙。对于这一点,《中庸》第四章中说: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意思就是,分寸感犹如一种饮食,人们没有谁是不吃不喝的,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感知体悟其中的滋味。孔子说:“中庸之道恐怕不能广泛实行了!”

由此可见,分寸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生活法则,正如吃饭一样常见,但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越深刻,越是看似容易的越难以做到。禅宗同样倡导“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这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是能够体悟和践行者又有几人呢?怪不得孔子悲观绝望,认为中庸的分寸感要在世上失传了!

如今,我甘愿继承圣贤遗志,将分寸感的观点撰写成书并发扬光大,算是为分寸感的普及尽一份绵薄之力吧!但知道不等于做到,分寸感最终要靠践行,让我们共同修心明道,等大家做到知行合一,才真正称得上“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