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分寸感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做到者必是人中龙凤
1.分寸感至高无上,极少人才能做到
“分寸感”这个词并非今日才有,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现在所谓的分寸感,通常指一个人在做人做事时能掌握界限,不偏不倚刚刚好。
分寸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情商高低,以及一个人的自控能力。一般来说,具有分寸感的人,做人更有亲和力,做事会更加细心,成功概率也会更高。《中庸》第三章中说: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意思就是,孔子说:“中庸这种法则真是至高无上了,但却是很难掌握的,需要一个人长时间修炼,民众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所谓分寸感,就是做人做事不偏不倚刚刚好。可以说,凡是能做到分寸感的人,必定是非凡之辈。一旦失去分寸感,即使是名扬四海之人也将跌落凡尘。关于分寸感,《战国策》里曾记载过孟尝君的故事——
孟尝君从小天资聪慧,做人做事知进退、有分寸,而且待人和善,尤其对待自己的门客,更是宽容。他在老百姓中也拥有良好的声誉。这人一旦出名了,惦记的人就多了,秦昭王听闻孟尝君高尚的品德,想邀请他去秦国做官,孟尝君本想一试,但他的宾客们都不看好,并纷纷劝阻。孟尝君听从了众人的劝告,再三思考后,决定放弃这个机会,继续过他的小日子。
孟尝君本可以过着平淡的日子,安度晚年,但他最后还是抵不住诱惑,跑去秦国做了官,途经赵国的时候,被赵国的平原君热情相邀,赵国人对孟尝君的名声早就耳闻,都想近距离观瞻这孟君子的相貌。结果一看,大家发现孟尝君矮小瘦弱,于是开始发笑,纷纷议论起来:“本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原来是个瘦小的男人!哈哈哈。”孟尝君听后大怒,一下子斩杀了几百个赵国人。这个时候,他就开始丧失分寸感了。后来,孟尝君排除万难,终于回到了齐国,谁知却被齐王所猜忌,将他贬到边境,几年后孟尝君就病死了。
你看,刚开始的时候,孟尝君很好地把握住了分寸感,所以做人做事人人称赞。然而,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坚守下去,后来受不住诱惑,跨过了那条界限,踏上了秦国的朝堂,还因为别人的讥笑滥杀无辜,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彻底丧失分寸感,毫无君子风度可言了。失去分寸感,又如何能落个好下场呢?
由此可见,君子和庸人的区别在于分寸感,很多时候就在一念之间。的确,分寸感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极少数人才得其法。大多数人穷其一生,都不得其门而入。也有些人,天生悟性不错,加上头脑灵活,很容易就能正确把握分寸感。遇到尴尬的场面,他也能凭借自己的创意轻松化解。下面请看这则案例——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举办一个宴会,邀请文武百官前来参加。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带着自己的儿子诸葛恪也来了。宴会上,孙权喝的有点多,看着诸葛瑾的脸,笑着让人牵来一头毛驴,他在毛驴身上写了“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四个字。百官看着这头驴,又看了看诸葛子瑜的脸,别说还真有点像,于是都哈哈大笑起来。诸葛子瑜没有笑,他觉得很尴尬,但又不能发作。
这个时候,他的儿子诸葛恪认为吴王玩笑开过分了,于是站起来说:“请大王允许我在毛驴身上加两个字吧!”诸葛恪在后面写下“之驴”两个字,这两个字加的甚是巧妙,既没有打孙权的脸,也保住了父亲的颜面。见到诸葛恪如此才思敏捷,而又极其有分寸,孙权决定把此驴赏赐给他。后来,孙权一天比一天喜爱信任诸葛恪。公元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公元252年,孙权病危,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
单就这件事而言,诸葛恪的做法很有君子风度,他掌握了君臣之间微妙的分寸感,既没有侵犯孙权的威严,又帮自己的父亲化解了尴尬。乃至后来孙权喜爱他,也是因为他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他的聪明才智既可以帮助孙权巩固王位,又能让孙权不忌惮他,可以放心地重用,说明诸葛恪早期深谙中庸之道。可惜的是诸葛恪在后来也犯了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错误,背离了分寸感的正道。
分寸感就像一件趁手的武器,能帮助你在复杂的世界上走得更加顺风顺水。当然,分寸感这把武器并不好掌握,大多数人都用它来伤了自己。要知道,世界上的诱惑太多,不定哪天就会越过禁忌,丧失分寸感,招致恶果。
从古至今,各种事例都体现出分寸感至高无上的好处,却很少人有人能从一而终地坚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并坚守分寸感,从而让人生更加完善。
2.范蠡的分寸感——商圣的启示
你知道中国的“商圣”是谁吗?我国被称为“商圣”的只有三个人:范蠡、白圭和胡雪岩。其中,最为公认的一个就是范蠡。范蠡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总能在乱世中找到谋生之路。他先是助越王成就一番大业,随后功成身退,投身商海,成为当地的首富之后却又三散家财。他的故事被后人广泛流传,成为美谈,然而在羡慕之余,你是否能从他的故事中悟出什么人生道理?他为何能如此成功?其实,他靠的就是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分寸感。
虽然分寸感很难做到,很多看似很精明的人都没有坚守到底,但范蠡的所作所为诠释了分寸感的博大精深。
最开始,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他陪着越王败落又东山再起,忠心耿耿地助他成就霸业。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无脸面对列祖列宗,想要以死了结,范蠡劝越王向吴王求和,并陪越王一起在吴国作奴伏罪,同时贿赂吴王身边奸臣。吴王听信谗言,便放走越王勾践回国。越王勾践为了一雪前耻,卧薪尝胆,没日没夜地锻炼自己,磨练意志,就是为了某一天能将吴国灭了报仇。中间有几次机会,越王想进攻吴国,范蠡说:“不可。”越王一忍再忍,七年之后,终于完成了复仇大任,灭了吴国。吴国的使者来向越王求和,越王于心不忍,想要放他一马,范蠡说:“吴国必须除掉,这是上天把吴国送给越王的,不遵从天意会遭报应的。”越王心软,范蠡便替越王杀了使者,吴王听说后便自尽了。
越国慢慢强大起来,开始进军横扫其他国家,越王成为当时的霸王,整个国家安居乐业,越王奖赏有功劳的人,范蠡却在此时提出辞官隐退。越王身边另一个大臣文种对此不解,问范蠡为何这么做?范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个可共苦却不能同享乐的人,我劝你也快走吧,小心受害啊!”文种不信,继续做他的官,结果被范蠡言中了——文种被越王忌惮,自尽身亡。
范蠡在助越王成就一番霸业之后,并没有贪图荣华富贵,反而将人性、局势看的很清楚,越王已经无人能挡,当他的对手都被消灭的时候,他就开始忌惮身边的人了。范蠡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放弃了地位、权力,辞官回家,一身轻松,还免去了杀身之祸,实在是高明。他的行为,深刻体现出分寸感的真意。
辞官以后,范蠡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据说他携带美女西施遨游江湖。后来,他化名为鸱夷子皮,做起了商人。他白手起家,凭借聪明才智,很快就成为当地的富豪,但是他把自己的家产都分给了当地的百姓,用来救济穷人,自己辗转到了下一个地方,再次成为首富。最终,他三散家产,留在了陶地,被后人称为陶朱公。范蠡说:“我做官只做到宰相,白手起家能挣到千金,我不是为了钱财而来,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达到了极点。”他深谙物极必反的道理,每次达到极点的时候,就分散家财,可没想到几年以后又成了大商巨贾。
可以说,范蠡的一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官场上,范蠡做到了相位;在商界,三次成为首富;在爱情上,据说俘获了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芳心,二人泛舟湖上,浪漫而逍遥。《老子》第九章中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又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范蠡的所作所为正是道家的体现,遵循了老子所推崇的天道人心,因从自然,时刻把握进与退的分寸感,这才获得了从政、经商、爱情的三丰收。
分寸感看似很难做到,其实也很简单。我们看范蠡,他所做的事情,都能让自己达到某个领域的巅峰状态,可是他又不留恋于高处的快感,每每到了极点,就迫使自己降落重头再来。他从不让自己超越高峰的那个临界点,分寸感把握得刚刚好,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代“商圣”,人生事迹被后世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