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AB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硬着头皮学理科

久而久之,学校老师也对我的理科学习失去了信心。在他们看来,像我这种学习“跷脚”的学生,想要考大学那就只有一条路—老师们不止一次地向我以及我父亲暗示:其实学校里还有一个文科班呢,你文科那么好,为什么不考虑呢?

对于这个提议,我个人是乐于接受的。在我看来,只要不学物理化学,什么都好。然而,父亲却对老师们的这一建议坚决反对,理由有两点:

其一,父亲认为学文科的人容易“出事儿”。对于父亲这一代知识分子而言,他们见过解放前的战乱,受过“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对于“因言获罪”的事情看得太多。在他们看来,学文科的人大多关心政治与历史,这些人受到风波牵连的概率远高于学习理工科的人。所以,为了我将来的人身安全,父亲坚决不允许我去学习“容易闯祸”的文科专业。

其二,父亲认为学文科没有必要上大学。作为一个学理科的大学生,父亲在语言、文学、历史、音乐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水平,而这些都是他自学得来的。因此,在他十分传统的学习观念中,文科的知识只要自己感兴趣,自学都可以学得很好,在大学学习文科完全就是浪费青春。

特别是当时老师们重点推荐的外语专业。在父亲看来,外语就是一个工具,一个用来获取其他资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工具,专门为了学外语而在大学里攻读一个学位,是一件极其没有必要的事情。如果在大学花费四年光阴却只掌握了一样工具,那就等于在大学什么都没有学到—既没有学到能够改变世界的知识,也没有学到可以自食其力的技能。

应该说,当时的中国,持有和父亲一样观点的知识分子非常多,所以才会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也就是在这样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学理强于学文,理科生多过文科生的情况在中国各省各级中学持续了好几十年,直到近几年才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在父亲的强烈坚持下,我便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学习我完全没有兴趣、完全没有自信能学好的“数理化”了。

就这样,比起我在小学、初中阶段自信、愉快、饶有趣味的学习经历,我的高中生活可谓是百无聊赖、苦不堪言。没有了与小伙伴嬉戏玩耍的趣味,没有了看演出、看电影的休闲,只有永远答不对、做不完的数学题、物理题、化学题,还有来自父母、老师和自己的无形压力。

当然,到今天再回过头看当初的选择,我还是要感谢我的父亲。如果没有那段学理科的经历,且不说我的人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至少我不太可能做到像现在这样逻辑清晰、思维缜密,用一个理科生的理性头脑来“思考人生”。

书读得不好,考大学的机会渺茫,那时的我,和现在许多学生的心思一样,总希望能找出一条比读书、高考更便利的捷径,以逃开正在不远处虎视眈眈的高考这座“独木桥”。

在那个时候,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