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中西医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元气论与中医学

(一)东方的“元气论”

1.生态学之气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几乎处处都有气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文化可称为气文化。

中华气文化始于生态学之气,生态学之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风、云雾及寒暖气候等自然界之空气、气体的认识有关;二是火的应用,使人们认识到蒸气、烟气、火气;三是与人体呼吸之气及热气有关。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如《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气为风雨雾等自然界的气体存在物,如:云气、水蒸气、烟气、呼吸之气、风等。古代先哲们运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以及呼吸之气等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

从地理环境角度来看,中国地处欧亚板块,温带区域最广,大部分面积属高山平原,只有东部、南部临海,中华文明发祥地黄河、淮河流域平原土质松软,雨量充足,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农耕经济是中国文化起步与发展的沃土。农业生产、庄稼的生长成熟与自然界的风雨光照关系极为密切。古代先哲们在日常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体验中,发现了天空中的白云,体验到了风的流动。云在风的吹动下,或升或降,或聚或散,变化无穷。天地间的这种升降聚散氤氲之气,即是云气。风的流动,云的聚散,能引起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变化。风吹云聚,可致雷鸣闪电和雨,雨水可孕育万物,而雷鸣闪电及狂风暴雨又可毁坏自然界的万物。春风吹拂,沛雨时降,自然界的万物开始呈现生机,农作物也开始萌芽。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人们在“风”(雨)和自然万物的生长之间建立了关联,认为是“风”推动了万物的生长收藏,而风是气的别名,这是导出“气”的概念的一种原因。进而,人们观察到天空中飘动的云气、地面上升的水汽,这样就可能形成气弥漫整个世界并推动万物生长变化的思想。这是人们通过“远取诸物”对自然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获得的想法。同时,人们又通过“近取诸身”对自身生命生理现象进行观察,确信了气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容易观察的就是呼吸之气,人只要活着,就需要呼吸,并且时刻不停。在寒冷的天气,呼出的气受到冷空气作用,变成白色水蒸气,更容易观察到。而且,人们还观察到,人的胸腹的扩张与收缩推动了气的出入,人一旦死去,胸腹运动停止了,呼吸就立刻停止了;当人生病时,有时人的呼吸暂时停止也会使人昏厥。这样,人们就产生了气是人生存的原动力的思想。这时,“气”还是生态学意义的气,称为生态之气,还没有上升到哲学之气,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等的直接观察,或人自身的呼吸等的直接经验,是象形直觉思维的结果。

2.哲学之气

同任何事物一样,“气”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有其产生和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经过春秋以前漫长时期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对自然界的云气、雾气、风气、寒暖之气和生活中的烟气、蒸汽及自身气息的观察思考,人们认为万物皆有气,气是决定万物存在发展与消亡的动力,逐渐形成了“气”这一描述世界存在与发展普遍原理的观念。在气之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先秦先哲们抽象出冲气、天地之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自然之气、浩然之气、精气等不同概念,但最终被两汉时期的“元气说”所同化,发展为“元气一元论”。

古代哲学中的“气论”是研究气的内涵、运动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的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气是宇宙的构成本原,宇宙万物和人都由气化生,并将最原始的物质定义为“元气”,气是生命的本质。所以,“气”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就是“气文化”。

(1)气是指天地阴阳之气 气的原始意义是烟气、蒸气、云气、雾气、风气、寒暖之气、呼吸之气等气体状态的物质。哲学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气便是从这些具体的可以直接感觉到的物质升华发展而来。气作为生命哲学的概念,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阴伏而不能出,阳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伯阳父以天地之气——阴阳二气解释地震起因。这里的气指天地之气、阴阳之气,已从表示具体的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存在物演变为抽象的哲学概念,气成了天地运动的决定力量。尔后的《周易》则将阴阳二气用于阐释世间万物,形成完整的阴阳系统。《周易》主要是在《易传·咸》中以阴阳二气交感论阴阳二气与人体的关系,如其中“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论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强调“一阴一阳谓之道”,世界一切皆可由阴阳二气所支配。自然界属“天”,社会属“人”,用“气”来解释天、人和天人关系,这是气论哲学的本质所在,气论哲学即发轫于此。其中的“气”指天地之气、阴阳之气,气已从具体的存在物演变为一个抽象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

(2)气是指冲气 冲气即阴阳冲和之气,如《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是宇宙万物的生长发育之源,阴阳对立,统一于气,万物当然也包括人在内。

(3)气是指浩然之气 各家“气”说,皆是针对天地万物所说,乃实实在在的物质之气,唯有孟子赋予气以道德的意义,形成道德性的浩然之气说。孟子提出“气,体之充也”,认为浩然之气可以抵御外邪的作用,并且强调浩然之气具有可养性,要求人们把“好色”“好物”等形而下的欲望收回去,清除思想意识中追逐声色货利、耳目之欲的那些浅表层次的东西,养成“尽心、知性、知天”的浩然之气。

(4)气是指精气 先秦时期,老子对于生命起源已经有所认识,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出道乃天地万物产生之根本。在老子那里,“道”的本身就是“气”,而气是生生不息的,“道”虽然是更原始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万物之本源,但“道”和“气”也是有关联的。《管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气说,并改造了老子的道,提出了“精气说”,《管子》曰:“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天地万物由于有了精气才交错而生。在地上,气生五谷;在天上,气生星辰;游动于天地之间的气生成了鬼神。精气藏于人心,则成为圣人。可见,《管子》认为气是万物之源,也是生命的本源。故现有人认为,《管子》始创精气说,他对老子的“道”为万物之源进行了改造,认为精气才是万物之源。作为万物之源的精气是气之精者,它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没有固定的形式,广泛地存在于天地之间,“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管子·心术上》),并且流动变化而产生出各种具体的东西。《管子》的精气说论述了人亦由气所化生,即其《水地篇》中所载“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行”,具体地论述了人产生之道,点明此“精气”非一般之气,乃“气之精者”,正式确立精气一说。同时,《内业篇》还有“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肢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之语,认为精气不仅与人的生命起源有关,更可以维持人体相对的稳定平衡,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源泉。《内经》取其生命本源乃精气的理论,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人体生命的过程,有诸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生之本也”等多处与精气生命起源密切相关的语句,说明精气是构成生命的原动力,是繁衍生殖的物质基础,确立了精气为生命之本的理论。此外,《内经》将《管子》所论及精气在体内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如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说明精气对人的重要性,认为精气在人一世中的生老病死生命规律中皆起主导作用。《内经》除了有两百多处论及“精”或“精气”,更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诸如神气、血气、脉气、津气等狭义而具体的气,构成了日后中医的精气学说系统。

(5)气是指五行之气 《白虎通》认为,五行之气由宇宙中的“混沌”一气所分,如该书《天地》说:“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精者为三光,号者为五行。”五行最初为“五方”“五材”之义,至《尚书》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对五行特性有了一定的概括,其后虽有邹衍的“五德始终说”论及五行间关系,但真正将五行说说透,形成系统的“五行之气”一说,却是汉初大儒董仲舒。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认为,宇宙间一切有形之物都来源于无形之“气”。《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言:“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可见董仲舒将原本实实在在的“五材”上升为五行之气,与阴阳之气并列,都是天地之气所分化,且在邹衍“五行相胜说”基础上首创五行相生说,如《五行之义》言:“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自此确定了“比相生,间相胜”的五行之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五行之气说。

3.元气论

在气之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先秦先哲们抽象出冲气、天地之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自然之气、浩然之气、精气等不同概念,但最终被两汉时期的“元气说”所同化,发展为“元气论”。西汉后期,在对天人宇宙原始性的探求中,设定了“元”的概念,把“元”作为气之始,把元气设定为具象世界阴阳二气所具有活力的根源。

元气论认为,元气是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原始的本原,在元气之上,没有“道”“太极”等的存在。因而凡将气作为宇宙最初本原的哲学思想,皆可称为“元气论”或“元气一元论”或“气一元论”或“气本原论”。

“元气说”始于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该书《王道》认为,气即是本始之气,说:“元者,始也。”《春秋繁露·重政》指出,元气存在于“天地之前”,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说:“元者,为万物之本。”《公羊传解诂》说:“元者,气也。”《古微书·春秋纬》认为:“元者,气之始。”东汉时期,以王充为代表的古代哲学家进一步发展了“元气学说”。《论衡·谈天》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又《论衡·言毒》篇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元气论,又称为“气一元论”。最早明确提出“气一元论”思想者,是北宋初期思想家——张载。针对佛、道唯心主义本体论,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把“气”作为世界的实体。他认为有形、有象、可见的万物及看起来空虚无物的太虚都是气所构成的,即《正蒙·乾称》曰“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太和》曰“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将具象世界及元气之前的“无”统一于气,建立了较明确的气一元论。张载还强调气的运动变化,《正蒙·太和》曰“气土央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说明运行不息是气的内在本性,并不需借助丝毫外力。

4.气的特性

(1)运动性 气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飘忽不定。物质有三态——固态、气态和液态,气体无一定形象,若有若无,“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其体积可大可小,其位置飘忽不定,所以,气态物质的变化和流动性最大。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气论》中说:“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说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所以说,流动性或者说运动性、变易性是气的一个基本属性。气的流动性、变易性在中国古代哲学术语中叫作“气化”。在气论哲学看来,运动变化的主体或承担者就是气。《庄子》认为,对于人,气聚为生,气散为死,如同“春秋冬夏四时行”一样,是不可违抗的命运。《淮南子·天文训》认为天地由元气所化。汉初的贾谊提出了形与气相互转化不息的思想。明代气论哲学家王廷相明确指出:“气者,造化之本。有浑浑者,有生生者,皆道之体也。生则有灭,故有始有终。浑然者充塞宇宙,无迹无执。不见其始,安知其终。世儒止知气化,而不知气本,皆于道远。”(《慎言·道体》)王廷相指出气是创生万物的根本,气充满整个宇宙,它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运动变化的形式存在着,其表现就是万物的终始生灭。可见气以及由之化生的万物处于永无止息的变化之中,运动变化是气的固有属性,简称“气化”。

(2)整体性 气给我们的第二印象是混沌整体,内部没有间隙,不能截然分开,但具有可入性,外部找不到边界,可渗透到万物之内,成为联通各个分立的万物的中介,使万物成为具有连续性的整体。气是无形的、连续的、不间断的整体。但气的连续性并非不可分析,气可分成许多类别,如元气、阴气、阳气、五行之气等。但是这种分析性,并不意味着气与气之间有间隙,有可以区分的明显的界限,而是人们人为地将其分成若干类别,如一气的运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但是我们要将春夏秋冬截然分开是不可能的。一气分成阴阳,是我们在思维中将阴阳分开,但现实中阴阳不可分离,如朱熹说:“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只是一气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进处便是阳,退处便是阴;长处便是阳,消处便是阴。只是这一气消长,做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所以,阴阳做一个说亦得,做两个说亦得。”(《朱子语类》卷七十四)朱熹明确指出,阴阳是一气消长的表现形态,从一气的运行来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相对的角度可以一分为二。也就是说,从存在论角度来说,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在人的思维意识中可以一分为二。总之,充满整个世界的气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气在不同空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浓厚与稀薄之异,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显现为有形的万物,经过一定时间的运动,有形的万物复消散为无形的气,这就是气论的整体宇宙观。

(二)元气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气论哲学基本成熟后,与当时日益发展的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气论哲学作为自然观基础渗透到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石,没有气论就没有中医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内经》就是一部气学著作,全书“气”字出现近3000次。关于气的含义,1978年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是这样描述的:“中医学里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但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目前,一般将此二者简称为“物质之气”和“功能之气”。这种既表物质,又表功能的“气”之两义说,是目前有关“气”的这一概念最具有代表性、最流行的理解。

中医学里气分为六类。第一类气叫元气(先天真气),是最重要的,是生命的原动力,生命的本原、本质,也称“肾气”“丹田内气”。新安医家汪机曰“调补气血,固本培元”,形成“固本培元派”。第二类气叫宗气,是偏于后天的,后天之气为人自然呼吸之气。第三类气是营气,是运行于血管里面的,起到营养、化生血液的作用,所以叫营气。第四类气叫卫气,是运行于血管外面的,起到保卫肌肤、肌体的作用,所以叫卫气。第五类是脏腑之气,中医讲五脏六腑,实际上不是仅仅讲五种器官,而是五大功能系统,五大能量系统,也就是五种气。第六类是经络之气,经络就是气的通道。

中医用气化理论解释人体生命与健康。一是中医学用气说明人体生命的本原和生成,是生命的基本形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难经》曰:“气者,人之根本也。”《论衡·论死》曰:“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灵枢·天年》曰:“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灵枢·决气》曰:“两神(精)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父母精血是人体生命的先天物质基础,称为先天之精气;人后天生长发育又要靠水谷精微及大气,称之为后天之精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无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二是中医学用气来解释人的疾病和死亡。《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丹溪翁说:“百病生于气也,气血冲和,百病不生。”气分正气、邪气,正气生人、养人,邪气则可害人。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比如气上、气缓、气消、气下、气收、气泄、气乱、气耗、气结等,会产生不同的疾病。中医认识到,人的形体“因气而荣,因气而病”。李东垣认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论衡·论死》说:“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三是中医学用气化理论描述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过程。《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归结为气的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认为,气化有四种运动形式:“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认为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在不同脏腑则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气流布全身各处,走到脏腑就叫脏腑之气,至血脉内外则称营卫之气,至经络则称经络之气等。古人认为,在外的阳,注入到阴;在内的阴,则向外流出。“阳入于阴,阴满之外”。这样的阴阳出入,无器不有。阴阳两者,一出一入,是相对平衡的,这叫“常”。一旦失衡,就表现为以下四种“非常”状态之一:出得过多(阴盛),入得过多(阳盛),出得不及(阴虚),入得不及(阳虚)。阴阳平衡的“常”态只有一种,而阴阳失衡的“非常”态有四种。四是中医学认为气是天地万物感应的中介。《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而日月、昼夜、季节气候变化对人生理和病机的影响都是借助于气。人为天地所生,与天地共有一种基础的物质——气。《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因此,宇宙万物皆统一于气,天人相应的物质基础在于天人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