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5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苦修岐黄一心为民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刘启廷

【医家简介】 刘启廷(1933— ),江苏铜山人,主任中医师。山东省级名中医,国家级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药传承工作室老中医专家。自幼酷爱中医,1950年10月考入治淮委员会医训班,师承名中医,学有所成。相继在国家、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编著出版医学专著14部。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12项。1956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卫生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市级科技拔尖人才,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助学个人。历任临沂地区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临沂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学会内科学会消渴病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临沂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1999年退休,现返聘在临沂市中医医院工作。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4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病,临床用药以简便廉捷而著称。倡导养生护正论,倡导中医治疗疑难杂症要“敢”字当头。提出感冒病因无热论,创立“辛温化湿、清热固本”方。

成才之路

我成长经历中一直秉承:干字当头,学字为要,定方向,打基础。

首先,我是一名中医药的酷爱者。因为早年家父患慢性肝病,长期和中医药接触,家父病故后,我就萌生了学医念头。恰好1950年底治淮委员会医训班来学校招生,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考试并被录用,如愿以偿地走上了从医的道路。在医训班学习半年后,就被分配到治淮工地医院工作。当时工地医院由三个人组成一个门诊,其中两名老医生,一个西医,一个中医,我是负责拿药和管理防疫的。两名医生,一个坐门诊,一个到工地上巡诊。我先是跟着到工地巡诊,在老师的指导下,接触到了很多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开始我是什么都不懂,就跟着学,由于我学习心切,时间长了,就很快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诊疗技能。特别是中医赵学彦老先生,曾是教私塾的,是过去考秀才的落榜生,自学中医,精通经典,特别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运用自如。他的方小,药味少,花钱少,效果快,在当地的名气很大。他文学底子很深,看的书也多,他是中医、针灸都会,他的针刺技术很神,针到病除。他教我马丹阳《十二穴主治杂病歌》,我背得很熟,反复练习,很快就能熟练掌握针灸的基本技能了,临诊时运用自如,在工地上很受广大民工的欢迎,也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在工地工作期间,我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始终把病人的疾苦放在首位。1953年5月,工地卫生局领导写了一篇《活跃在治淮工地上的模范小医生刘启廷》,在安徽日报上发表。工地上每年总结,我都被评为劳动模范。1955年调整工资时,因我们这批学员都按防疫队员招的,没有正规学历,不能按医生定级,就给我报了一个护士长,定为医务14级。由于我出色的表现,1956年又推荐我出席了安徽省卫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表彰和奖励。1957年调到山东省临沂地区医院工作。

这六七年的时间,我是初出茅庐不怕苦,在工地上病人的痛苦就像生在自己身上一样,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很快就掌握了一些中西医基本的诊疗技能。在这期间,我除了跟老师巡诊学习,就是从书本上学,我把西医的内科、外科一般知识背得很熟,又学习了中医学院的部分教材和《内经摘要》《伤寒杂病论》《药性赋》《濒湖脉学》及《医学三字经》等,使我看得高,望得远,为下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干字当头,勤学领先,多干勤学基础牢。1957年6月,我被调到山东省临沂地区医院,这个医院的前身是家美国教会医院,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临沂行政专属医院。当时医院没有中医,向领导汇报了我的工作情况后,就根据我调来之前的职务安排到手术室当护士长。因为原先在治淮工地医院工作时身兼数职,什么都干,对手术室我也有所了解,所以到手术室后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干出了一些成绩,领导很满意。一年后又把我调到医务处工作,那时医务处只有一名主任,是由外科主任兼任的,许多工作都得我去做,由于经常去临床,我很快就和各科人员熟悉了,特别是内科、儿科,我经常去内科、儿科跟着查病房,门诊忙了,我也去门诊。

1958年年底,从省中医进修班分来几位老中医,医院要成立中医科,院领导又叫我去组建中医科、中药房。后来中医科又成立了党支部,选举我担任党支部书记。沂南县有名老中医叫高金藩,是县人大代表,威望很高,领导叫我去考察,并调来地区医院工作。老中医高金藩是地方名医,医术高明,调来后,我就身影不离地跟着照顾他,后来领导就安排我以名师带高徒的形式,拜高老为师,从此我就成了中医科的成员。

在高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使我对中医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相结合,总结出大量的临床经验,为我以后的中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除了跟师查房、门诊抄方外,有空就到中药房帮助配方拿药。领导见我工作颇有成绩,1959年地区选拔组建新中国十年大庆省观礼团,推选我出席,受到省领导的接见。后来,除了工作,我就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又读了中医院校二版教材和《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及一些临床书籍。之后我又把勤学转移到勤总结、勤撰写文章。1962年省中医学会征集稿件,我总结了老师的经验6篇,其中4篇收录在1962年省中医学会论文集中发表。1963年又总结了10篇,其中《小儿危重性肺炎救治》发表在《中医杂志》1964年第一期。1964年又撰写了2篇论文,被1964年省中医学会论文集收编。

1965年,地区召开全区中医工作会议,卫生局领导在会议上表扬我学习中医有成绩,奖励了我一些中医名著,并给我定了中医师的职务。

“文革”期间,我的工作更忙了,门诊病人多,病房会诊的多,其他琐事就少了,因为我活动参加得少,时间就多了,除了门诊、病房看病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丰富临床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医疗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症上有独特的见解,自此我在中医界也算稍有名气了。

第三步,孜孜不倦,实践出真知,传承促发展。1976年6月,领导派我去筹建地区中医院。地区中医院是山东省1975年投建的,我到时门诊楼基本竣工,卫生局又为医院分配来一批毕业生。当时什么都没有,我们去后即刻筹划门诊、病房一切办公用品及一些常用的医疗器械,到10月基本就绪,上级领导又从各医院调来了一批医疗骨干,于12月30日完成建设,开展门诊各项诊疗工作,病房也开始接受病人住院治疗。

按省里的要求,中医院要办成地区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为办好中医院,我又带领6名干部,到外地取经学习,从徐州到广州,一路参观了大小20多家医院。回来后,汇报了所参观医院办医院的经验,全院职工得到很大的鼓舞,对医院今后的发展基本上方法清、方向明。来院后我主要主持业务工作,作为中医专业的领头人,除了做好门诊和病房工作外,为了提高全区中医药人员的医疗水平,我组织相关人员,利用8年的时间,办了两期老中医经典温课班,两期西医学习中医班,对县区级中西医骨干培训一遍,两期基层中医骨干提高班,两期中医学徒理论学习班,两期针灸推拿学习班,一期中药人员学习提高班。同时接收院校学生临床实习,为全区培训中医药人员近千人次,现在全区各医院都有中医院培养的骨干,对全区中医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979年地区中医药学会成立,选举我为秘书长,上级要求把中医药学会办成会员的家,成为学术交流的中心。首先,学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沂蒙中医》,每年4期,后改为2期,定时出版。主要是发动全区中医药人员总结临床经验,进行交流,除发给中医药人员外,并与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及医药单位进行交流,此刊物被收入《中医年鉴》,直到现在还每年刊出一期。学会要发展,学术交流不能少。在我担任中医学会领导工作期间,从1979年至1999年20年间,自己组织了省、地级学术经验交流会12次,皆邀请到国家、省级知名专家来讲学。到外地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经验交流会议25次,对我的学术境界有很大的提升。另外,还督促全区各县成立县级中医药学会,每年都召开学术经验交流会,对全区中医药学术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促进。1985年主持全市自学高等考试辅导工作,让全市千余人得到了学历教育,被评为“省先进助学个人”。

在科研方面,我认为只有不断地研究提高,才能推动医学的发展。自1985年起地区科委首次立项中医科研项目,我自己主持的项目先后在省、地级科研机构立项15项,均取得二至三等科技进步奖。其中感冒系列药品以及降脂稳压茶已在全国推广应用,总结的攻补协调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被多家医疗机构作为参考,并取得满意的疗效。连续9年被评为市级科技拔尖人才。

在医学论著方面,应该说从中医院成立后,为了适应中医门诊急症工作的需要,编写了《新编常见急症诊疗手册》《伤寒论方证现代应用》,后又相继出版了20部专著,有两部重印,并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为了让中医学术在基层普及和发展,我将《常见病一方通治经验方》及《临证求真》免费发给基层中医药人员。在临床经验论文方面,从1962年起,先后发表近百篇,其中有4篇被其他学者引用收编入自己的著作中。现正在筹编《刘启廷医学经验全集》。

在学术经验传承方面,1993年被省人事厅、卫生厅聘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3年及2012年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聘为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成立刘启延中医药经验传承工作室。近几年,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弘扬传统医学,普及中医药在农村的推广使用,我又承担了全区基层全科中医传承学习班数十期教学任务,培训基层全科中医近百人,他们回去后都能学有所用,许多学员反馈我的经验非常实用,也很有效,对遇到的疑难杂症也常来讨教,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治学经验

(一)书非深不能精,非熟不能用,非博不能广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的宝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来源于勤奋。中医学意博、理奥、趣深,欲达到很高的境界,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既不能畏难而退,也不能浅尝辄止。唐·韩愈《进学解》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认为,读书从薄到厚,是知识量的积累,再由博返约,是知识质的飞跃。非博不能致约,非约不能致精,非精不能致远。如何读书学习,怎样才能步入中医学堂呢?

1.学透经典,取其精华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医书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系统学习是必须的,但若全面精通,确非朝夕易事。我在20世纪50年代就系统地读完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学习中医应该从学习中医经典开始,因为中医经典是中医的源头,必须反复研修经典著作,然后旁及诸家,这才是中医走向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熟读经典,识明医理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只有读深学透,才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用什么方法读书,我常引用苏东坡关于读书的一段话指导学生。东坡曰:“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职,但得其所欲求耳。故愿学者每作一次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云,它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这样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各个击破的读书方法,若不是真正善于读书、读活书的人,是说不出“此中三味”的。在读书时,亦是采用“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的方法进行,宁肯“愚钝一些”,不求“速效”之术。

《黄帝内经》162篇,14万余言。虽说浩瀚,但其中的最主要内容,无非是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症、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方药、摄生12个方面。每读一次,都要带着这12个方面的某一个问题,边阅读、边思索,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下去,每阅读一遍,便把某一问题深入一次,解决一次,巩固一次。无论读哪一部经典著作,哪一部医书,每次都带着问题读,直到掌握了精神实质。在这个基础上,再看有关的参考书,就一定会做到多多益善,开卷有益。关键在读书的时候,态度务须认真,精神务须集中,遇到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必须查问清楚,不应该一知半解,自以为是。

如《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对伤寒的认识,在中医界的过去和现在,一直有争论,相持不下,延续到今天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我对此深入研究,立足实践,从实际出发,认为现今之伤风属外感病的范畴,其机理为,太阳为诸阳之会,主一身之表,寒邪外袭,太阳受邪,肌表固密,阳气不得宣散,则郁而为热。结合《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及张景岳“人伤于寒而为热者,寒盛则生热也,寒散则热退”的论述,提出感冒一病,均系外感风寒所致。一年四季,盛夏寒暑,世人皆曰受凉而感,无言受热者。但邪可郁而化热,或夹湿、夹燥。故治疗当以辛温散寒为主,辅以清凉透热,佐以扶正祛邪,创制了治疗感冒的系列方剂。其中感冒一号方苏柴益感汤,由苏叶、羌活、荆芥、柴胡、黄芩、太子参、甘草组成,具有散寒透热之功,主治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全身关节酸痛等;感冒二号方清解利咽灵,在一号方的基础上加牛蒡子、板蓝根,具有散寒透热、清解利咽之效,主治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全身不适等;感冒三号方苏杏宣肺饮,在一号方的基础上加炙麻黄、杏仁,功能散寒透热,宣肺止咳,主治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气喘、全身关节不适等;感冒四号方苏柴玉屏散,在一号方的基础上加黄芪、白术、防风,能散寒透热、益气固表,主治身体虚弱易患感冒,发病时冷时热、汗出、头痛、鼻塞、全身关节不适、咳嗽、咽喉肿痛等。临证时辨证运用,疗效显著。其中二号方和四号方均制成院内制剂,广泛使用。

2.学以致用,勤于临床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医疗经验是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典著作,绝非空洞浮泛的理论,大多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学习经典,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上,必须深入到医学的实际工作中去,要理论联系实际。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多诊识脉,屡用达药。一要认真读书,二要勤于临证,学以致用。

读书学习,关键在于学以致用,不在空谈。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生活行为病,多是由于饮食、起居、劳逸等不良日常生活习惯造成。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关键是规范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世界卫生组织称此为“人类行为保健”。美国把行为保健作为第二次卫生革命。其实《黄帝内经》对此早有明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说明对合乎天地规律的人类养生之道,必须严格遵循。因为它是根据天时地理对人体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生活行为规范,能使人心理平衡,营养合理,工作学习精力充沛,是人体健康之本。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吃的精米白面,大鱼大肉,喝的烈酒饮料,生活过于安逸,致使这些“文明病”“富贵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我编写的《生活行为规范》一书中,强调人们的饮食、起居、工作、学习、运动、休息、思想行为都应有一定的规律。饮食有节,则不伤胃肠;起居有常,则不殃其精神;不要做任何无意义的脑力、体力劳动,则气血调和,以安其心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形与神俱,以度天年。

3.广阅博览,勤思善记  作为学者,必须博文卓识,勤读善记,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上做到思路开阔,左右逢源。《医宗金鉴·凡例》教育我们:“医者,书不读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和,难以奏效。”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医书籍浩如烟海,若想全面精通,必须系统学习。由此也促进了我写书读书的习惯,见有用的书刊我就阅览,我家现有藏书近千册,虽然不能本本熟读,但能需要什么读什么,坚定了有时间就系统地读,遇到问题随时读,各级中医杂志我是天天读,及时汲取先进的经验,丰富和提高我的治学能力。

(二)学古不泥古,学中不弃西,实践创新知

要勤求古训,精研岐黄。中医经典理论,经方、时方均是前人经验的结晶,皆要继承借鉴学习。经典理论是继承的基础,继承是发扬的途径,发扬是提高的手段。但经典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任何继承都是辩证的继承,而不是思想上的因循守旧和方法上的陈陈相因。要师古而不泥古,而不是食古不化。学习古代经典是手段,发展提高才是真正的目的。在临床治疗中,我始终坚持病证结合,不管是中医的病,还是西医的病,必须找出中医的证,有证才有治,有治才能有方和药。诊病坚持中医的四诊合参和现代科学检查结合,能四诊合参诊断清楚的,不做不必要的检查。治病坚持方证结合,善用经方、验方、小方。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我创建了百余首一方通治经验方,其方味少、药力足,组方严谨,一般不超过10味药,充分发挥专方专药的优势。

学习古人,要同对待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应当有分析、有批判,决不能良莠不分地简单承袭。在继承工作中要边学习、边思考、边研究,甄别良莠、抉择疑义,既要把前人的理论阐述清楚,又要使之逐步完善,要把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系统地梳理,在阐发科学内涵的同时,对已有的概念、法则、原理进行提炼,方能理解透彻,准确运用。

中西医各有所长,现代医学是建筑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它注重解剖,讲求微观诊断明确,擅长诊断器质性疾病,而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较难;中医学是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强调整体观念和讲求宏观的辨证,对器质性疾病不易定位定性,而对功能性疾病诊治疗效好。因此在临证时要中西医结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现代医学知识,以求明确诊断,再依据病证辨证论治,走辨证辨病结合之路。

(三)识病循因,治病求本,用药要精炼

《黄帝内经》云:“治病必求其本。”诊病必详审其因,辨明机理为要。识病循因,治病固本,是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共同目标。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归纳起来,不外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病位的深浅,不在表,就在里;疾病的性质,不是热,便是寒;正邪的盛衰,正衰为虚,邪盛为实。总之,八纲是辨证的总纲,为各种辨证法的核心。知其要者,一言而中,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在临床上识病首在寻找病因。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如何才能询其病因?除问清病情变化的过程外,对起病因素、治疗经过以及病人既往健康情况、生活嗜好、饮食起居、周围环境等都要详细地询问清楚。既要抓住重点,又要了解一般,没有重点,也就抓不住主要矛盾,特别是对发病原因的询问,要追根问底。因为掌握了发病原因,治疗时才能截断病源,以图根治。如治疗风湿痹证,其发病原因多与环境因素有关,即久居卑湿之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在临床治疗中,除运用祛风、散寒、除湿的中药外,还应询问患者生活环境、工作场所,嘱咐患者脱离潮湿的环境,才能使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否则,即使用药,也难获得好的疗效。如曾治一例心率缓慢且伴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用药方证甚合,但取效不大,后经反复追问,方知患者系农药、化肥仓库保管员,其慢心率并房室传导阻滞与慢性农药蓄积中毒有关。因此嘱患者脱离工作环境,再加以中西药物调治而愈。又如曾会诊一女孩,16岁,高烧、关节痛已3个月而住院治疗,使用多种抗生素及激素,也服用一些中药,一直没有解决问题。经仔细询问得知:初春淋雨,衣服湿透,而后起病。结合关节疼痛、经闭、舌苔白腻等,知其病因为寒湿郁闭潜伏,有化热外透之势,即从寒湿论治,通阳宣痹除湿而愈。以上事例均说明,只有针对病因,从根而治,才是消除疾病的根本措施。治病求本包含了针对病因的治疗。

在临证施治时,要重视固本。治病不能只认证,不认人。在立法用药前,必须对患者整个机体要有个全面了解,如身体的胖瘦,气血的虚实,阴阳的盛衰,以及饮食、二便等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使用药品。中医特别强调固护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是饮食精华之源,人离开了精气的供养,光凭药物又有何用。所以,无论用什么方法,什么药物,都要先固护胃气。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上本草论》就指出:“治病之法,必以胃气为先。”

固护胃气之法,一是注意病人的食欲,胃气的盛衰,主要从食欲、消化、吸收等功能方面着眼,调理脾胃功能;二是注意病人大便,大便通否代表病人胃气的气化功能,特别是便秘的病人应及时通便,一则畅理气机,二则使邪有出路。在固护胃气的同时还应注意津液的多少。津液是人体生命之源,温病学家非常重视固护津液。如清代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存一分津液,则有一分生机。”说明固护津液的重要性。固护津液之法,一则注意药物的调配;二则要注意不要治之太过,特别是汗、吐、下、利之法应适度。即所谓“用药要中病即止,不可过之”。

在临床上用药需慎重而精炼,圆融活变,轻灵而平稳。用药如用兵,药物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错用滥用,无病用药,均为扰乱因素,对人体反而不利。必须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临证时才能得心应手,准确无误。还要注意知药善任,如同是活血化瘀的川芎、当归、丹参,临证时不要有瘀血见证而盲目投用。川芎温燥,善走窜,上达头巅,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又能行气散风,为血中之气药,若血瘀气滞有寒兼风邪或风湿者,用之最宜;当归甘补辛散、苦泄温通,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兼能行气止痛,故血瘀兼有血虚、气滞有寒或大便秘结者,用之最宜;丹参性偏凉,长于活血化瘀,又善凉血、清热安神,有血热瘀滞或兼心烦失眠者,用之最佳,而阳虚寒滞之血瘀则当慎用。

任何药物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治病时要取其长而避其短。如同为补气药,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都有效,但用后易产生胀满感,如何纠偏呢?以我的经验,服人参者,加槟榔以运之;服黄芪者,加陈皮以行之;服白术者,加枳实以消之;服炙甘草者,加砂仁以和之。如此监制得当,副作用就会少,疗效也会提高。

在临床处方时,既考虑到药与病合,也考虑到组方原则,要将药物配伍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更好地治疗疾病,而不致诛伐太过。在组剂处方中,用静药,佐以动药;用动药,佐以静药,动静结合。补剂必加疏药,使补而不滞;通剂必加敛药,使散中有收。常可收到好的临床效果。

行医之道

只有心系民众,大医精诚,才能搞好医患关系,提高病人的信心和疗效。

(一)心系病人

为医,不仅要具有精良的医术,而且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只有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才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有人说病人是上帝,这是千真万确的,有病才有医,没有病要医生有什么用。有病治病,把病治愈才是提高医术关键之所在。要用孙思邈《大医精诚》的行医规则,告诫自己,处处为病人着想,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不敷衍。对所接诊病人的识病、立法、用药都要周密观察,细致分析。常言道,药怕一味差,棋怕一步错。如曾经治疗一位慢性颈下淋巴结肿急性发作的病人,其整个下颌部肿胀,微红、质硬、疼痛,伴有寒热往来,拟软坚散结解毒化瘀汤,药用夏枯草、连翘、赤芍、炮山甲、全蝎、蜈蚣、浙贝母、陈皮,嘱3剂2天服完。看起来方药比较合理,但细分析其病属阴稍有阳化,乃为寒凝气滞血阻,若加点温经活血化瘀药可能更好。第三天改方时加乳香、没药,既能温经散瘀,又能消肿定痈,用后效果很好。对于一些不明病因的疾病,必须查找资料,有理有据。如曾接诊一个多动症的小儿,过去对此病见识较少,当时只能根据症状、脉象、舌诊来推理立方用药,是否恰当心中无数,我晚上回家除查找有关资料外,又打电话向儿科专家咨询,后来调整治疗方法而取得满意效果。所以说医术的提高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对象是病人,这种每天回顾往事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医疗水平的有效方法。

仅具有良好的医德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精良的医术,因为这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钱(本领)。在临证中要孜孜不倦追求一个“精”字,即精于求理、精于组方、精于选药,根本的一点就是精于辨证施治。要做到“精”字,就必须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中西医学的新知识、新进展、新技术。临床治疗许多疑难危重病人,中西并举,可愈顽疾。如曾治一顽固性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全身高度浮肿,伴有大量蛋白尿。根据水为阴邪,得温始化的道理,拟益气温阳利水的方剂,患者服药后浮肿大部分消失,然蛋白尿仍时高时低,难以祛除。后给患者加用环磷酰胺和雷公藤片,中药则重用黄芪,加白花蛇舌草、续断,终使患者尿蛋白消失而病愈。

(二)治病先安神,心安病自除

人的生命之柱,主要是神,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一个良医识症、立法、用药首先要注意对病人精神的调养。病人对医生的言语、表情、动作都非常敏感,稍有不慎即可给其带来不良影响。如遇一病人在某医院做胸透时,医生看后眉头一皱,说一句“明天拍片再说”,结果病人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吓得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即找我询问,我看过胸透单提示右肺上有一片阴影建议拍片排除结核。根据病症认定是明显的肺内炎症,向病人讲明病情,说问题不大,只要积极治疗很快会好。病人如大石落地,心情舒畅,结果服中西药治疗3天后症状减轻,5天痊愈。有的医生为炫耀自己,往往把病人的病情说得很严重以恐吓病人。也有的为图取点私利,为病人做些不必要的理化检查,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给病人的精神增加了压力。有人说如果医生同病人谈话之后,病人没有变得轻松些,这样的医生不是好医生。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认识到,医生的语言在治病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说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语言,二是药物。再如《灵枢·师传》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里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告之以其败”是指出疾病的所在及其危害,使病人认真对待疾病;“语之以其善”是安慰病人,指出只要病人能与医生配合治疗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强调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其所便”是告诉病人如何调养,让病人遵照医生的治疗原则行事;“开之以其所苦”是解除病人的忧愁烦恼。即使对于那些脾气不好的人,也应以诚挚的态度进行规劝说服。可见古人是高度重视语言的治病作用的。

临床上接诊病人,首先要使患者精神安定,即所谓的“医病先安神,神安病自宁”。常言说:“善言胜灵药。”语言具有极大的力量,它能通过大脑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每当人们听到好的消息时,就会眉开眼笑,欢欣鼓舞,心情愉快。每当听到坏消息时或想起懊恼的事情时,就会双眉紧锁,心情沉重,精神萎靡,焦虑而苦恼。所以,对于病人来讲,医生的语言影响就更大了。许多轻症病人和情绪不畅引致的疾病,给以精神安慰的疗法,辅以中药调治,便可痊愈。即便是危重患者,施以精神心理疏导,亦可使病情减轻。如一女性患者,因境遇不遂,心情沉闷,久之则喜怒无常,头痛头昏,睡眠不宁,多方求治,反复检查,服用中西药物,花去上万元,不见任何效果。进而对生活缺乏信心,整日以泪掩面,怀厌世寻死之念,家人非常焦急,慕名前来,经仔细询问病史,本着“心疾还需心药医,是以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遂对患者和颜细语,耐心细致地做其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阐明利害,终使患者胸襟大开,解除了精神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压抑,再辅以理气解郁之剂,调治半月而恢复正常。

(三)药食互补,减少痛苦

当医生的不要以为药是万能的,我认为药食结合,诚为至稳至善之方。民间素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论。饮食调养是至关重要,无论用什么药都要以护胃为先,千方百计协调饮食和精神,这就是治“本”之意。

战国时代名医扁鹊说:“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可谓良之。”唐代名医孙思邈也云:“凡欲治疗,先以食疗。”药品,可以用来治病救人,但有时也可引起人的生理、生化机能的紊乱和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诚如徐大椿所言:“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除疾,不得已而后用。”故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但传统的食疗只是对食物药理作用的简单利用。如山楂、鸡内金用来消食开胃;用姜来温胃散寒止痛,因而治疗效果有其局限性。我们需要博纳古今药食之长,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治疗疾病,最好药食并举,补其短而用其长。首先,治病不要忌口过严,只要不与药理作用相反者皆可食用。人之所以发病乃为正气不足。其正气之源一是来源于先天的精气,二是来源于后天的精气,而后天的精气来源于水谷精微。若忌口过严或不注意饮食的调养,必使精气缺乏,而正气过虚,正不胜邪,药难奏效,所以在用药的同时一定要向病人讲清饮食的重要性。要根据病情指导病人饮食,一定要保持饮食营养各种要素的供应,否则会引起营养不良,正气虚损。第二,要注意药物治疗中病即止,如明·黄承吴在《折肱漫录·医药篇》提出:“以药攻病者,去其大半,即宜养正气而佐以祛邪,正气充则邪气自尽,若必欲尽去邪而后补正,将正气与邪气俱尽而补之难为力矣。”张从正也提出:“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在治疗中,除用药之外,还应结合食谱指导。如冠心病、高血压,当前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人们摄入肉、蛋、奶等高脂食物增加,而谷、薯、蔬菜类食物减少,所以调节膳食结构是减少和治疗冠心病的关键。饮食结构不调整,病根不除,再好的药又有何用。我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制定了“五多五少”原则,即多粗少细、多杂少单、多素少肉、多醋少盐、多果少糖的膳食结构,绝大部分病人都取得满意效果。为病人制定的膳食标准有统用的,也有专用的。如复合面粉即适合所有人通用,即由大米或小麦4份,小米2份,黄豆2份,玉米2份组成。这种混合面营养价值极高,而且含人身不能合成的几种氨基酸,干稀都能吃。再者是专用食品,如针对糖尿病患者饮食难于调剂的老大难问题,我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食疗,创制了以苦荞麦、小麦、大米、大豆、小米、玉米、山药、葛根等为主要成分,经科学加工,制作出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的平衡系列营养食品,包括面粉、面条、粥料。经大量临床验证,具有明显降血糖、降血脂功效,且口感好,深受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还以绿茶为主要原料,配合木灵芝、菊花、绞股蓝等中药,制作成降脂稳压茶,经近5年千余例临床验证,疗效可靠,并具有简、便、廉的优点。

学术思想

我的工作之所以这样顺利,主要是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下这三种学术思想,这三种学术思想,是我一生事业成功的根源。

(一)“倡导养生护正论,强调养生即是保护生命,护正就是提高抗病能力”

诊治疾病,治疗与预防密不可分。中医护正,重在调理阴阳,固护正气,畅达情志,调和气血,以维护人体的功能动态平衡,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临诊时,我常把“上工治未病”思想放在第一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指导病人把养生护正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利用业余时间,我为市老年大学讲了三十多年的卫生保健课,并主编卫生保健知识书籍5部,分发给学员。就是教大家如何强身健体,抵抗疾病的发生,达到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中医无病不治论”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天、地、人合为一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健康是衡定的,一旦发生了平衡失调,就会得病,而中医治病是调整机体的平衡。我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许多现代医学诊断不明、无法治疗的疾病,在使用中药治疗后,病情都有明显改善。所以,我认为中医没有不能治的病,不管是什么样的病状,通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都能找到病根,明确治疗方向。现在我遇到的疑难杂症特别多,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当地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知名度较高。

(三)“感冒无热论”

本论原出于《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张介宾认为:“人之伤于寒,而传为热者,寒胜则生热也,寒散则热退。”世人没有哪个说“我今天热感冒了”,经典内也没有热感冒的记载。我立法散寒透热、扶正祛邪,组方苏柴透解汤治疗感冒,一般1~3剂均可治愈,治疗了近万例感冒病人,疗效相当好。

总之,中医成才之路,我的经验是“师承加自学是一个很好的路子”。只有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地提高,我才能从一个对医学一窍不通的少年学生发展到今天的国家级较有威望的中医主任医师。不是说正规院校培养不出名医,关键在个人的勤奋和努力。我现在年已八旬,仍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每天接诊五六十病人,仍坚持国家级名医传承带教工作,有人说我放着清福不享,就是看中钱了,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不应该是闲着没事,应该放在能为别人做点有益的工作上。我觉得看好一个病人,是我最大的安慰,所以,我不愿无事安乐度晚年,要积极工作永向前,将自己一生的经验贡献给祖国的中医事业。

(刘荔 协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