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医经方一剂起疴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樊伯贤

医家简介:樊伯贤( 1916 —1993年),番禺县龙眼洞乡(今天河区龙洞街龙洞村)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樊伯贤考取中医师执业证书,与友人欧子卿在广州市惠爱路合办一间民生堂药店,做坐堂医生。1955~1957年,樊伯贤到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广州中医学院前身)学习,深研中医理论。1958年被吸收到广州市郊人民医院(即今白云区人民医院),担任公职。他开创了该院的中医科,并历任科主任、门诊部主任、院务委员等职务。“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因家庭成分问题被遣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在乡期间,他坚持免费为社员群众治病,后来到村卫生站当中医,负责带几个赤脚医生。1978年9月,政府为樊伯贤落实政策,他又回到郊区人民医院做中医主治医师。他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对肾、肝、胆、血症、哮喘症更有独特疗法。因求诊者众,声誉日增。他撰写的论文《中草药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猪胆汁粉治疗小儿百日咳》两篇论文获得了广州科研成果奖。《白虎汤应用举隅》《失精浅论》《百部汤治疗百日咳》等3篇论文曾在《新中医》杂志发表。1993 年5月底,樊伯贤因患急病辞世,终年77岁。樊伯贤于1979年1月被授予广州市名老中医称号。

1.剧烈头痛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五)》。

蓝某,女,36岁。

初诊:1976年9月10日。

主诉:前天在田间工作,烈日当头,中午用冷水洗头拭面,下午3时突然头痛如劈,双眼如冒火,以额前眉心鼻为剧,不能抬头,但无发热。

诊查:面色红赤,痛苦病容,双手抱头,舌滑腻苔垢,脉象弦缓滑大。

辨证:暑热为风湿所遏的阳明经脉头痛。

治法:泻热祛风散湿。

处方:生石膏45g,知母12g,甘草6g,陈仓米30g,藁本12g,白芷10g,苦丁茶15g,川芎6g,莲房15g。3剂。每日1剂,复煎再服。

二诊:上方药服1剂,头痛即大减轻,3剂3天服完,头痛若失。

2.口腔溃疡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五)》。

夏某,女,64岁。初诊:1961年9月19日。

主诉:素体清癯,嗜食辛辣煎烤品,常口舌损烂,时发时止。近两月来,口腔内颊上腭及全舌都出现淡黄色的或灰白色的小溃疡点,时流鲜血,上下唇红肿,痛楚非常,饮食困难,强忍疼痛只能咽下少量稀粥。经医院及多方治疗,完全无改善。

诊查:精神憔悴,痛楚面容,唇红肿,整个口腔、舌面边都溃烂,张口困难,舌质红赤,苔垢腐,脉象弦细数,体温38.3℃。

辨证: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舌为心苗,心脾积热熏蒸于上也。

处方:生石膏45g,知母10g,生甘草6g,陈仓米30g,淡竹叶12g,木通12g,生地黄30g。川黄连6g,灯心花10札。3剂。复煎分服。另外用珠黄十宝散(中成药)吹喷患处。

二诊:上方药服后,按法治疗,当晚痛大减,能入睡,翌晨热已退,能吃稀粥。

处方:前方药再服3剂,外治同上。

三诊:口舌疮全部消退,嘱勿食燥热品及经常清洁口腔。

3.高热退后大渴引饮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五)》。

周某,男,26岁。初诊:1956年1月28日。

主诉:半月前发高热,经服中药4天,热已退清,唯大渴引饮,每天喝水四五瓶(5磅装,约2.5L)。纳差,尿较少,与饮入不相称。

诊查:形容憔悴。精神萎靡,呈恐惧貌。舌红,苔干白,脉象细数。

辨证:消渴证(上消)。

治法:泄热益气生津。

处方:生石膏60g,知母15g,甘草6g,陈仓米30g,西洋参15g。3。煎服法:每日1剂,第一煎顿服,第二煎煎水一瓶作饮料。

二诊:上方药服1剂,渴即大减;3剂药服完,渴止纳增,调理而复。